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地理教案 > 初中地理教案 > 九年级地理教案 >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0


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材分析
                                         广州市第九十八中学  李福勇
一、教材内容说明
不规定必学区域,是《地理课程标准》的总原则和突出特点。但所学的“地区”中有个例外,即规定极地地区为必学内容。这是由于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全球意义。因此,在进行《极地地区》的教学中也应该从这方面入手,突出极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强调极地地区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明确教学目标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认识地区”的内容标准,本单元需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
1.了解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
2.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原因,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材结构、教法分析
本章内容分为“冰雪覆盖的地区”、“科学考察的宝地”和“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三个标题,文中贯穿始末的主线是寒冷。寒冷是由于两极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正是由于极度严寒,使得两极都成了冰雪覆盖的地区,也因而造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资源,如冰川、动物等。同时也使得那里人迹罕至,留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原始的自然环境。而这些又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两极地区开展考察活动,而开展考察活动的前提是要各方和平利用、共同保护两极的生态环境。
引导学生列表对比两极的环境特征及资源状况。列表如下:
南极北极相同点不同点地理位置海陆状况气候状况资源状况代表动物 
教学设计
第十章  极地地区(一)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让学生说出两极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能力目标:
  1学会根据要求对资料进行筛选、归纳、汇总。
  2使学生学会判读极地投影图,并能根据两极地区的气温特征比较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异。
  3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两极自然环境的了解,增强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及对地理知识的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
  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
教学过程 :
 引入:(略)
新课
一、读图确定地理位置
教师引导:极地地图比较特殊,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读图。
通过学生的找图、描图(描出北极圈和南极圈)、读图、回答问题等来确定北极和南极的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1)图的中心点是什么?
    2)以北极(或南极)点为中心呈放射状的一系列直线是什么线?
    3)以北极(或南极)点为中心的一个个圆圈是什么线?
读北极图:
      1)北极地区是指哪个范围?(用红笔描出北极圈)
      2)北极点所在的是洋还是陆?什么洋?
      3)北冰洋四周有哪几个洲环绕?
读南极图:
      1)南极地区是指哪个范围?(用红笔描出南极圈)
      2)南极点所在的是洋还是陆?什么洲?
      3)南极洲四周有哪几个洋环绕?
 二、冰雪覆盖的地区
阅读课文,播放南极影片,让学生从感性方面整体地认识南极洲。
1.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思考问题
 ①南极大陆与其他大陆在景观上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大部分地方被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
 ②南极厚厚的冰雪覆盖层能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资源呢?(固体淡水资源)
①如果南极冰川全部融化,世界将会怎样?我们的生活是否会受到影响?
     (全世界的海平面将上升50~70米北京也将被海水淹没)
②世界上淡水资源中冰川储存水量最多,而南极约占世界冰川总量的90%和世界淡水总储量的2/3。我们应如何利用?(依靠一定的技术条件开发利用)
2、丰富的固体淡水资源
:“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图”“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图”
     气温:各月气温均在-20°以下。暖季[每年11月——第二年3月]
     降水:年降水量大多不足55毫米
     风速:最大100米/秒(比12级风大得多)每年8级以上大风日有300多天。
3、酷寒、干燥、烈风(极地冰原气候)
:南极洲的气候为什么如此寒冷?
     [1]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纬度高,地面接受太阳光热少;
     [2]南极洲平均海拔较高;
     [3]南极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着,冰雪对阳光有强反射。
     南极洲的自然环境十分严酷,为什么对人类还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呢?
     (南极洲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4、南极洲矿产丰富
     :“南极地区图”找出主要矿产的分布
铁矿——印度洋沿岸地区
     煤矿——靠近印度洋沿岸[维多利亚大煤田]
讲解: 煤本应形成于温带地区,目前却出现在寒冷的南极,说明南极洲在煤炭形成的地质年代应该是温暖湿润的气候,能生长高大植物,这些茂密的森林被埋在地下经地质作用形成了煤田,后随大陆漂移至现在的位置。
:酷寒的气候对南极的动植物会产生哪些影响?
5、极地生物
地面上植物极少。动物资源种类少,但数量大。
展示图片:南极海豹、企鹅、鲸、磷虾。
总结:引导学生列表对比两极的环境特征及资源状况,然后归纳出南极的自然环境特征
南极北极相同点不同点地理位置海陆状况气候状况资源状况代表动物
 
板书:第十章  极地地区(一)
  一地理位置
  二特殊的自然环境-------冰雪覆盖的地方
      冰雪高原   风库    白色沙漠   矿产丰富  极地生物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其他教案-环境问题

    第三节 环境问题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环境、环境问题等基本概念;了解识记环境问题的...

  • 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第二课时 教案示例2

    教案示例2——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教学难点 】1.气温、降水自西向东的变...

  • 欧洲西部“国家和居民”

    【重点】1.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2.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的地区3.世界经济发达地区【难点】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教具】欧洲...

  • 中国的农业 “种植业” 教案示例

    教案示例——“种植业”【教学重点】1.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2.抓紧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 第二节 林业、牧业和渔业 教案示例

    教案示例教案示例——“林业、牧业和渔业”【教学重点】1.农耕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的对比2.我国林业的现状【教学难点 】...

  • 第三节 农业的发展 教案示例

    教案示例1教案示例1——“农业的发展”【教学重点】对“农业发展”的几个专题,进行资料的收集以及分析处理、并进行小组合...

  • 农业的发展 教案示例2

    教案示例2——“农业的发展”【教学重点】科技兴农【教学难点 】调整农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教学媒体】计算机课件【...

  • 基础工业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 教案示例1

    教案示例1——“基础工业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基础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教学难...

  • 基础工业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 教案示例2

    教案示例2——“基础工业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基础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教学难...

  • 工业的发展 教案示例1

    教案示例1——“工业的发展”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中国工业的巨大发展【教学难点 】中国的工业布局【教学用具】中国工业分...

  • 工业的发展 教案示例2

    教案示例2——“工业的发展”第二课时【教学重点】中国工业的巨大发展【教学难点 】日趋合理的工业布局【教学手段】计算机...

  • 海洋资源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1)知道海洋中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2)理解开发的重要性。(3)了解我国丰富的,发展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