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地理教案 > 初中地理教案 > 九年级地理教案 > 第三章

第三章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0


初一地理新教材教案   2003.11.1
天气与气候 [4]
[教学目标 ]
1.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使学生能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2.   使学生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和气温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能读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板书设计 ]
三.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分布图 P52.
2.气温分布规律:                 (由学生归纳)
[1]低纬度——T高,高纬度——T低;
[2]同一纬度,夏季T陆>T海,冬季T陆<T海;
[3]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100米)而降低(0.6℃);
[4]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高于20℃: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
                          低于-10℃: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
[教学过程 ]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阅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
下面请大家现场画一幅南半球某地的气温曲线图。
(请一位或两位代表在黑板上画,其他学生画在笔记本上。)
月份
1
2
3
456789101112
气温℃
23.3
21.6
14.3
5.6
-6.7
-16.8
-20.1
-15.8
-6.0
5.8
13.9
19.7
 
 
归纳:这幅图的形状与我们上节课绘制的气温曲线图有何不同?为什么?
北半球气温曲线为波峰(向上凸出)状,                            
南半球气温曲线为波谷(向下凹陷)状,二者正相反。              
原因: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出现最高气温的时间正相反。            
读图:P18等高线地形图——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成线表示地形高低起伏。
P52等温线图——?相等的各点连成线表示?
           气温相等                气温的分布规律
读图提问:P52
[1]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是否相等?  相等
[2]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看中心气温高低
[3]等温线的稀疏、密集与气温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稀疏——气温变化小   密集——气温变化大
[4]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是多少?
4℃
读图分析:P53“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由学生归纳结论。
[1]低纬度地区气温低,高纬度地区气温高。
[2]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高于20℃: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
                          低于-10℃: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
  

5℃
10℃
15℃
15℃
10℃
5℃
 

 
 
 
 
 
 
?北半球                      ?南半球
 
[3]沿北回归线观察,陆地、海洋上的气温差别?
同一纬度,夏季T陆>T海,冬季T陆<T海。
联系实际:海陆热力差异——游泳池夏季水中凉,冬季或阴天水中暖。
欧洲西北部大西洋中的等温线向北凸出——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北半球等温线曲折,南半球等温线平直(海陆分布差异造成)。
[4]夏季人们愿意去屋顶乘凉,愿意去山上避暑,为什么?
气温随海拔升高(100米)而降低(0.6℃)。
P53“活动2”计算:1520米-720米=800米
                  800米×(下降0.6℃/100米)=8×0.6℃=下降4.8℃
                  28.8℃-4.8℃=24℃
 
 
 
 
板书:
三.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分布图 P52.
2.气温分布规律:                 
[1]低纬度——T高,高纬度——T低;
[2]同一纬度,夏季T陆>T海,冬季T陆<T海;
[3]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100米)而降低(0.6℃);
[4]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高于20℃: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
                          低于-10℃: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
[教学小结]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的阅读难度较大,注意课堂上逐步引导,由简入难,多联系实际,可采用分小组讨论的形式。
[作业 ]
填充图册
P54“活动1、2”
连续24小时的暴雨——P54略
阴雨连绵一个月——空气湿度大,衣服洗过之后不易干,食品、衣物容易发霉。
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田地干涸,农作物干枯而死,空气干燥,嘴唇容易干裂。
某城市下了大雪——人们出行困难,车辆行驶极为缓慢,到处银装素裹。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降水充足、适量,农作物收成好。
 
 
 
 
 
 
 
 
 
 
 
 
 
 
 
 
 
 
 
 
 
天气与气候[5]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A]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难点]
 
[板书设计 ]
 
[教学过程 ]
 
[教学小结]
 
[作业 ]
 
 
 
 
 
 
 
 
 
 
 
 
 
 
 
 
 
 
 
 
 
 
 
 
 
 
 
 
 
 
 
 


第三章.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其他教案-环境问题

    第三节 环境问题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环境、环境问题等基本概念;了解识记环境问题的...

  • 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第二课时 教案示例2

    教案示例2——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教学难点 】1.气温、降水自西向东的变...

  • 欧洲西部“国家和居民”

    【重点】1.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2.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的地区3.世界经济发达地区【难点】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教具】欧洲...

  • 中国的农业 “种植业” 教案示例

    教案示例——“种植业”【教学重点】1.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2.抓紧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 第二节 林业、牧业和渔业 教案示例

    教案示例教案示例——“林业、牧业和渔业”【教学重点】1.农耕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的对比2.我国林业的现状【教学难点 】...

  • 第三节 农业的发展 教案示例

    教案示例1教案示例1——“农业的发展”【教学重点】对“农业发展”的几个专题,进行资料的收集以及分析处理、并进行小组合...

  • 农业的发展 教案示例2

    教案示例2——“农业的发展”【教学重点】科技兴农【教学难点 】调整农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教学媒体】计算机课件【...

  • 基础工业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 教案示例1

    教案示例1——“基础工业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基础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教学难...

  • 基础工业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 教案示例2

    教案示例2——“基础工业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基础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教学难...

  • 工业的发展 教案示例1

    教案示例1——“工业的发展”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中国工业的巨大发展【教学难点 】中国的工业布局【教学用具】中国工业分...

  • 工业的发展 教案示例2

    教案示例2——“工业的发展”第二课时【教学重点】中国工业的巨大发展【教学难点 】日趋合理的工业布局【教学手段】计算机...

  • 海洋资源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1)知道海洋中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2)理解开发的重要性。(3)了解我国丰富的,发展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