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5:15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①积累词语和文中引用的诗句。②培养学生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③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④体会本文描写与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阅读——感悟——探究——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注重观察自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探究意识。
重点
体会本文描写与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产生落日幻觉的原因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法
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新课
二、整体感知
三、合作探究
1、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2、自由朗读课文,确定文体,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特点。
3、感受落日之美
①朗读描写语段,感受落日之美;
②理解描写的作用。
展示图片
指导朗读,识记字词。
指导朗读
引导理解描写的作用
欣赏图片
自由朗读
初步感知课文
朗读感受落日之美;
理解描写的作用
激趣导入;
整体感知课文
培养审美能力。
四、
小结
拓展
五、布置
作业
4、探究落日之谜
①自读课文,勾画出落日幻觉及其原因的语句。
②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③说一说落日幻觉的成因
5、小结
①明确说明顺序
②认识观察和探究的意义
7、作业
①继续品读课文完成学案;
②推荐阅读:
《科学是美丽的》沈致远
《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逊
指导学生勾画提炼重点信息语句。
组织小组合作
学习
小结
布置作业
自读勾画
小组合作
学习
说一说落日幻觉的成因
小结
感悟
培养合作探
究能力、语
言表达能
力。
培养学生形
成注重观察
自然,透过
现象看本质
的探究意识
开拓视野;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
板
书
设
计
落日的幻觉
描写(生动)说明(准确)
事理说明
现象————————本质
逻辑顺序
观察 探究
目的要求
1、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相关的光学知识,让学生能够说出落日的幻觉的科学依据。
2、让学生明白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探究身边自然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了解掌握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融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哲理性于一体的科普文。文章的开始部分通过日出与日落的对比手法,描绘了日落的壮丽与神秘色彩,接着笔锋一转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奇异景象都是由幻觉造成的。从而阐明了大千世界有很多奥妙,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要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这样一个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王维有诗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博大。但落日真是这样吗?(展示图片)——落日是扁的!落日怎么会是扁的?难道古人观察错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落日的幻觉》,走进美丽梦幻的夕阳。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让学生朗读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字
幻huan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没有外在的刺激而出现的虚假的感觉。
吟咏yinyong: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绮qi丽:颜色美丽,多用来形容风景。
绚xuan丽:灿烂美丽。
殷yan红:带黑的红色。殷yin勤殷殷yin
变化多端:变化多种多样。端,方面、项目。
2、课文题目是“落日的幻觉”,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明确。
三、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1、作者在第二段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景象?
明确要点:第二段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告诉我们日落的景象同样壮观、美丽、神秘而迷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一是太阳好像变大了,而且颜色深黄、殷红。二是它的外形,接近地平线时也像变成扁的了。三是有云时会看见灿烂的晚霞,无云时则会出现另一种美景: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会出现迷人的紫光。
2、第4——7段是怎样阐述各种日落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的?
明确要点:第4段:落日颜色深黄、殷红,是因为日落时大气层增厚,而波光较短的黄色和红色光则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这是光线散射原理。
第5段:暗弧和亮弧的产生,既有光线散射原理,同时也是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高层和低层密度不同,从而造成了光线的暗和亮;而美丽的紫光,则是人眼的叠合效应造成的。
第6段:日落时肉眼看见的太阳是扁的,这是光线折射原理。
第7段:说明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很多。这一段没有说明原理,而是用仪器观察以及实际生活中的照相证明,所谓变大其实也是一种幻觉,而不是太阳真的变大了。
师生共同完成课后表格填写。
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原因
颜色深黄、殷红
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
眼睛的叠合效应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
光线折射的原理
太阳好像变大了
未说明原因(其实没有变大)
3、在介绍幻觉现象时,按照“体积变大,颜色殷红,形状变扁,背后有暗弧亮弧,有时有紫光出现,”这样的顺序介绍的,但是,原理介绍中却不是这样的顺序介绍的,这样行文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要点:文章说明部分的顺序,既照顾了第二段的描写顺序,同时也遵循“由主到次的顺序,由复杂到简单”的规律来介绍,所以是从颜色以及与颜色有关的暗弧、亮弧,说到太阳的外形以及大小。
4、再读课文4--7段,思考在这一部分中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
明确要点:
1)、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准确生动形象说明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
2)、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
打比方、作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由于幻觉,人们看到黄昏的太阳远大于中午的太阳,把黄昏的太阳比作巨大的玉盘,形象说明黄昏太阳的巨大形状。
5、朗读课文第1——3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段从人们观注日出而不太重视欣赏日落写起,引用两句古诗文推测人们的心理,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要点: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引出下一段对日落景象的描写。
2)、第2段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写日落时的种种景观。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要点:描写、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第3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 在内容上起着 的作用。点明这种奇异的景象其实是人的一种幻觉,引出下文对这种幻觉产生原因的说明。
明确要点:过渡段、承上启下
6、本文是说明文,文章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人教版八年级上《新闻两则》优化测控卷篇1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荻港( ) 锐不可当() 歼灭() 击溃...
《巴东三峡》教学设计篇1一、 设计指导思想新课标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我在学习理解新课标的这个...
《干将莫邪》教案篇1教学目标 一、通过分析故事情节,理解课文所反映的古代劳动人民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 二、了解民...
《草》同步练习篇1第一部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2分)a.焦灼(zhu嶾plain)踉跄(li刓plainngq...
《背影》学案篇1[学习目标]1.领会平实语言里所蕴含的深挚的情感。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学设计篇1【教法学法】整个教学过程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话、讨论等授课方式,指导学生...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篇1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严密而精巧的结构。 2、了解有关花卉的知识,提高调查实践、动手实践...
《滑铁卢之战》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培养科学的思辨能力;2、学习本文工笔细描和大笔勾勒相结合的写作方法;3、继续体会...
《观潮》说课稿篇1《观潮》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观潮》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八年级上册《送东阳马生序》译文教案人教版篇1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回来读,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
《斑羚飞渡》课后练习篇1a卷教材跟踪练习题1.给加粗的字注音[y2四]对峙()苍穹()娴熟()咩()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字词...
《石壕吏》人教八上篇1张笑天《石壕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古体诗在停顿和节奏上的特点,能准确、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