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烃 (4节时)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6
目的要求】:1.使学生认识烷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式、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2.掌握饱和链烃、烃基的概念和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和命名方法;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和结构间的关系。【重、难点】:烷烃的性质、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及烷烃的命名方法。【教学方法】:实例引导,分析讨论,讲练结合,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引入〗:投影下面四组物质,对比结构上的不同: 乙烷 丙烷 环丙烷 环丁烷 乙烯 丙烯 乙炔 丙炔 从中引出碳碳单键、双键、三键以及键的饱和与不饱和。〖投影〗:[思考讨论]1、具有什么结构特点的烃叫烷烃?它与环烷烃如何区分?2、甲烷、乙烷、丙烷……是按什么来命名的?其各兄弟在结构上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3、如何理解同系物的内涵?乙烷和环丙烷;环丙烷和丁烯是同系物吗?(给出结构式)如何表达烷烃和环烷烃分子的通式?4、分析课本76页的表中数据,烷烃各同系物的物理性质如何递变?为什么?你认为它们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比如何?为什么?5、什么叫烃基?什么叫烷基?两者从属关系如何?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了解相关知识。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并引导归纳。1、烷烃结构特点:C-C单键,每个C原子的化合价都充分利用;4、明确物理性质递变决定于范德华力,随碳原子增多,分子量增大,范德华力增大。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因为结构相似。 (第二课时)〖引入〗:复习同系物概念 〖解释〗:同分异构 〖师生活动〗:教师以球棍模型展示,通过切、接、转与学生讨论分析甲烷、乙烷和丙烷,得出结论:无同分异构 教师以球棍模型展示,通过切、接、转与学生讨论分析丁烷,得出结论:有同分异构;指导阅读课本77页,对比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熔沸点和密度说明两者是不同的物质; 判断 是否为第三种不同的结构,说明C-C 键可旋转,不能受平面书写限制。 〖学生活动〗:以碳架表示,练习书写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教师讲解〗:分析评价学生书写正误,引导认识主链和支链以及给碳原子编号确认支链位置。 〖学生活动〗:以碳架表示,练习书写己烷的同分异构体 〖师生活动〗:学生总结书写不重复的方法,教师归纳为:(1)找主链(2)找对称碳(3)有序书写(最长直链 1支链 2支链……) 〖投影〗: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烃相应的同分异构体数,说明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要求会写7个碳原子以内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碳原子数同分异构体数
11
21
31
42
53
65
79
818
935
1075
11159
12355
13802
141858
1610359
20366319
(第三课时)〖提问〗:目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如何区分这四个概念?(对象是什么和区别点如何) 〖投影〗:[练习]: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位素的是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属于同系物的是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1)O2和O3(2)3517Cl和3717Cl(3)CH3CH3和CH3CH2CH2CH3(4)金刚石和石墨(5)氕、氘、氚(6)CH3CH2CH2CH(CH3)CH2CH3和CH3CH2CH(CH3)CH(CH3)CH3 〖师生活动〗:学生练习、回答,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