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通用13篇)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通用13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5:24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词,并能运用课文词语“自豪”说话。

2、学生能自己读懂课文内容,知道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的作用。

3、学生能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4、学生能有感情地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生能自己读懂课文内容,知道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沙漠的图片资料和风沙资料。

教学安排: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略)。

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2、(点击课件,出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看,一天,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被小红马看到了,你们还记得小红马对小骆驼说了什么吗?

(1)、(点击课件,出示句子)指定学生读课文句子,“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睫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呀!”

(2)、及时板书:又大又厚、两层、肉疙瘩

3、小红马说这番话时是怎样的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指定学生朗读,体会小红马嘲笑、瞧不起人的态度。

[过度]:正是因为小红马说它难看,所以小骆驼觉得挺委屈的。于是,妈妈决定带小骆驼到沙漠里走一趟。

二、感受沙漠:

1、旅行前,老师有一组词语想考考你。

2、词句学习:

(1)、(点击课件)出示词句:

茫茫的沙漠、无边无际的大沙漠、松散的沙子、陷进沙子里、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2)、谁愿意试试看。

(3)、去过沙漠吗?老师带来了一些沙漠图片,让我们来看看沙漠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让学生边看边说,眼前的沙漠给你怎样的印象。

(4)、再读词句,体会沙漠的无边无际、干燥、环境恶劣。

三、精读3——4自然段:

[过度语]:沙漠里的气候如此干燥,环境这么恶劣,可骆驼妈妈却决定带小骆驼去沙漠走一趟,她为什么带孩子去这样的地方,而不去找小红马评理呢?

1、指定学生回答问题。

2、教师总结:骆驼妈妈想用切切实实的体验帮助小骆驼,真是用心良苦呀!我们也用这样的办法读课文吧,朗读时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角色,像课文中的角色那样想,那样说。自由朗读3——4自然段,走进沙漠后的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可以交流了吗?

<一>、脚掌:

1、骆驼那又大又厚的脚掌在沙漠中有怎样的作用?

(1)、指定学生读具体的句子(及时板书:陷不进沙子)

(2)、“多亏”还能换什么词?将换的词带进句中再读一读。

2、看看老师出示的句子,联系我们对沙漠的了解,你觉得哪句话更能表现这种情景呢?

(1)、点击课件,出示对比句。

(2)、说感受,读句子。

3、原来有了又大又厚的脚掌,就陷不进沙子了。小骆驼你感到自豪吗?

<二>、驼峰:

1、“它们走哇,走哇,走了很远很远……”,你们从老师的朗读中体会到了什么?

2、假如你是小骆驼,你会想些什么呢?

(1)、说体会。

(2)、读课文中句子。

3、妈妈怎样回答的?你觉得妈妈说这段话时带着怎样的感情呢?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1)、指定学生读“妈妈”的话。

(2)、多组朗读。

4、从妈妈的话中我们知道了,那两个肉疙瘩是驼峰,可以贮存足够的养料。(板书:贮存养料)

5、小骆驼你感到自豪了吗?再读“妈妈”的话。

<三>、睫毛:

1、(点击课件:风沙影像)说话间,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大风发出呼啸声,风沙漫天飞舞,此时的沙子遮住了太阳,到处昏天暗地。骆驼妈妈让小骆驼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2、指定学生读,体会小骆驼的自豪。朗读时突出重点:“没进”、“一点”。

3、多亏这两层睫毛呀,挡住了风沙。这么大的风沙,鼻子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板书:挡住风沙)

4、小骆驼你自豪吗?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瞧,小骆驼多自豪呀!假如你是小骆驼,通过这次沙漠之旅,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1、指定学生说一说。

2、小骆驼和你们的想法一样,我们一块来读读。教师引读第四自然段。

四、扩展练习、情景练习:

1、后来有一天,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小红马说:“瞧,你长得这么难看,还照什么镜子?”,如果你是小骆驼,你会怎么说?

2、其实,小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还很多,读一读短文《沙漠之舟》,边读边想骆驼还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地方?

用“我感到自豪的是  ”的句式。

3、骆驼有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豪的地方,和大家一块分享一下。

用“我感到自豪的是  ”的句式。

4、带着自豪感再读课文题目。

5、小骆驼跟着妈妈在茫茫的大沙漠中旅行后,切身体会到难看的脚掌、驼峰和睫毛早沙漠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不再为自己的“丑”而委屈,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板书: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脚掌   又大又厚   陷不进沙子   驼峰   肉疙瘩   

贮存养料   睫毛   两层   挡住风沙   难看   有用

自我反思:

1、在教案的设计上,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太少。例如:教学3——4自然段时,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来完成填表的练习,这样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2、细节的考虑不够周到,在体会沙漠气候干燥、环境恶劣时,出示的一组图片太没,影响了学生的理解。

3、拓展知识应重视文化的延伸。被成为“沙漠之舟”的骆驼不仅是便利的交通工具,还是不同文化的信使。

评课:

韩国琴: 一点收获:教学低年级语文以来,一直关注学生的说话训练。李老师在课上引导学生讨论“小红马和小骆驼再次相遇时,小骆驼会对小红马说什么?”时,提示学生“要说得有理有据,才能让小红马心服口服。”我体会到这样训练方式除了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说话外,还渗透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和作文方法的教学,长此以往的积累,肯定能让学生受益匪浅。

丁明清:李老师的这节课上得是生动有趣,让人赏心悦目。感觉三(2)班的学生不论是从读书还是发言以及想像力,都是那么得好,好得甚至感觉在某些方面要超过了我们四年级的学生,我想这一定是与她平时花的功夫是分不开的。

一点收获: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步步紧扣,学生也是配合得默契有嘉,但是正如课后岳主任课后评课时说的,教案的预设还要着眼于学生的生长点,要多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如果在一节课上,老师的任何一个问题学生都能很圆满地答出,那老师在设计教案时还要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上面的这一点。比如最后的那个填空练习就可以在学习课文时自主阅读填空,之后还可以让学生比一比谁能概括得准确。这样的处理就比单纯的填空要好得多。

一个亮点:“物我合一”。如:老师在学生了解三个部位的作用后,都会问学生们:“小骆驼们,你们自豪吗?”然后再请学生带着自豪的心情三次读课题。相信在这三次读课题中,学生能一次比一次更深刻地体会到自豪的感觉,能够体会到文本中人物的内心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一点建议:课件中沙漠的图片可以再找一些恶劣天气时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这样就更能突出小骆驼的三个部位的作用。

王荣慧:对李莉老师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点建议:

这篇课文是童话故事。童话的寓意老师忽视了,教学时竟然只字未提。学生对小骆驼开始为什么“委屈”体味了,对最后小骆驼为什么“自豪”的认识也通过口头填空“我感到自豪的是____”这一句式的训练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这里如果再进一步提升一下:小骆驼为什么会由“委屈”转向“自豪”,说明了什么?那么,本文的寓意“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用”这一道理的揭示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了。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也是本文教学目标之一。

姚敏:一点建议

——听李莉老师《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有感

听完课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表达能力很棒。学生朗读时声音响亮,富有感情,很值得其他班学生学习。整个课堂紧紧围绕题眼“自豪”一词展开教学,小骆驼从自卑到自豪,是因为他的脚掌,驼峰,睫毛有着独特的用途,李老师把小骆驼情感的转变通过教学体现出来了,并且由小骆驼延伸到让学生以“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说话,深化了主题,只是始终没有点明其实每个人都有引以为豪的一面,不该自负、自卑,或者嘲笑别人的中心,我觉得有点遗憾。

李琴:

一个建议:“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这道题明确地让学生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了有关动物常识,品悟到故事所蕴涵的道理,之后是不是可以让学生“续写”。从课文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设计有趣的合理的场景,紧紧围绕小骆驼的驼峰、眼毛、脚掌的特点和作用来展开,将学生写的内容由原有的填表格换一换,是不是更好?

吕海锦:

这节课行云流水,水到渠成,值得欣赏。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结构紧凑,老师始终能抓住教学的重点,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使整节课高度整和,只是在让学生练习说“我感到自豪的是”,意犹味尽,如果能多让几个孩子说说就更好了。

蔡琦:

亮点:教师紧扣课题,每学完骆驼身体的一部分都会突出这个中心。还有口头练习部分,让学生拓展于课堂,展现于课堂!

建议:由于学生素质较高,上课反馈的情况特好,教师就应该思考如何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大的飞越!

沙漠的图片应该切合文章的立意,让学生感受沙漠环境的恶劣!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篇2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而语言的发展惟有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本次教学活动就是通过创设一定情境,以读代讲,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本课的教学就是在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质量。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通过讲述小骆驼因为小红马嘲笑而感到委屈,后来跟妈妈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的故事。告诉学生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用处。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富有情趣,寓动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渗透正确的审美观教育。

2、读懂课文内容,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3、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能简要口述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红马、小骆驼、和骆驼妈妈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骆驼吗?谁能说一说你见到的骆驼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骆驼的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质疑:“我”是谁?“我”为什么应该感到自豪?是什么让“我”自豪?)

二、指导学生预习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的字。

疙瘩自豪骆驼委屈足够沙漠小溪陷进养料风沙茫茫贮存俯下身子铺天盖地

三、检查自学

1、这些生词朋友你都认识了吗?(指名读预习题(2)的词语,注意3个带点字都读轻声,教师领读这3个词语。)

2、开火车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3、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精读课文语言感悟

(一)精读第一、二小节

1、(出示课文插图1)问“小红马觉得小骆驼哪些地方长得挺难看的?”

板书:驼峰——肉疙瘩脚掌——又大又厚眼睛——双层眼毛

2、你见过喷着响鼻的马吗?小红马的话应该怎样来读?指导学生读小红马说的话,读出嘲笑的语气。

3、如果你是小骆驼,别人这么嘲笑你,你会感觉怎么样呢?引导学生体会小骆驼很委屈的心情。

板书:委屈

小骆驼心里很委屈,它会怎样跟妈妈说呢?(指名表演小骆驼对妈妈说出自己受到的委屈。)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委屈,骆驼妈妈可心疼了!你能来扮演骆驼妈妈表达出你对小骆驼的疼爱吗?(请学生带上头饰,同位扮演小骆驼和骆驼妈妈来读课文第二小节,指导学生读出骆驼妈妈疼爱的语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像小骆驼的心情和所说的话,可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仿佛自己是那只受了委屈的小骆驼。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领悟课文内容。〕(二)了解沙漠

过渡: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感到委屈,骆驼妈妈决定要带小骆驼去沙漠里走一趟。

1、同学们对沙漠了解多少,能说给大家听听吗……(指名交流)

2、{出示沙漠图片},让我们来看看,沙漠到底是什么样的?自由说

3、在课文的3、4自然段中,也有好多描写沙漠的句子和词语,你能快速地把它们找出来呢?(学生找出后交流)

4、[出示沙漠词语]

茫茫的大沙漠无边无际的沙漠松散的沙子风沙铺天盖地

5、你能来读好这些词语吗。(大、无边无际、风沙铺天盖地)说说读了这些词语想到了什么?(沙漠广大无边,气候干燥,绿色植物很少,风沙很大,而且水几乎没有,还有沙丘、沙谷,如果人在沙漠里行走,随时有生命危险。)

6、教师适量引导谈话:同学们,沙漠里的气候和环境太可怕了,小骆驼和它的妈妈会不会遇到危险呢?下面就让我们陪伴着小骆驼和它的妈妈也到大沙漠里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途径加深学生对沙漠的了解,是为下文体会小骆驼的自豪心情作好铺垫。)

(三)精读3、4小节,读中感悟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讨论:小骆驼和妈妈是*什么走过大沙漠的?

2、学生交流,随机出示相关句子:

驼峰:

(1){出示}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再走下去,我们饿了怎么办呢?”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板书:贮存养料

(2)同桌分角色读,男女生读(读出小骆驼的担心、和自豪)

脚掌:

(1){出示}妈妈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2)板书:陷不进沙子

(3)如果把小问号去掉,换个说法,你会说吗?

(4)比较一下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更好呢?

(5)谁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6)指名读——评评他读得怎么样读——都来读读。

眼毛:

(1)放录音呼呼的风声,感受风沙铺天盖地。师问:“这么大的风沙,能前进吗?

(2){出示}说话间,一阵风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2)想象当时的样子,读好这句话。

(3)板书:挡住风沙

〔设计意图:通过放录音可以渲染气氛,把学生也带进环境恶劣的大沙漠,同时也能够更深地体会到小骆驼的自豪之情,既创设了情境,又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师小结:原来看似难看的驼峰、脚掌、眼毛都有这么大的作用啊!如果你是小红马,你还会嘲笑小骆驼吗?在茫茫的大沙漠里,骆驼给了人们很大的帮助,可是我们人越过沙漠必不可少的好朋友呀,人们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称为“沙漠之舟”。

5、让我们齐读3、4小节,再次体会骆驼驼峰、脚掌、眼毛的作用。

(四)精读最后一节,深化理解

1、过渡:亲切教导,自己的亲身体验,使小骆驼明白了什么呢?

2、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引导评判学生是否带了自豪的感情读这一部分课文。指导学生读好这一段。

(1)思考:小骆驼想到了什么才说“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2)讨论。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

4、如果你是小骆驼,能跟别人说说你是怎样穿过环境恶劣的大沙漠吗?学生戴好头饰,同位表演。然后指名台前表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用意是让学生以自述的方式,具体说出小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以说促读,训练思维和说话能力。)

五、续编故事生活感悟

{出示书上插图}

后来有一天,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小红马说:“瞧,你长得这么难看,还来照什么镜子呀?快去美容院里美美容再来照吧!”想象一下,这回小骆驼会怎么说呢?

1、同桌讨论讨论。

2、抽同学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通过表演,张扬个性,提高了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小骆驼虽然难看,但它身上的这些看似难看的外表在沙漠中的用处很大,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或体会呢?

(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看有没有什么用处)

2、我们身边,你还发现有哪些外表看似难看,却很有用的事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悟出其中的道理,避免了生硬的说教,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附板书:

15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驼峰——肉疙瘩——贮存养料

脚掌——又大又厚——陷不进沙子

眼睛——双层眼毛——挡住风沙

(委屈)(自豪)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篇3

15、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过程与方法:用讲故事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讨论、查找关于骆驼的资料;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之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教学重点:学会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认清生字、词,辨别形近字;教学方法: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讨论、小组合作感悟体会课文思想;教学准备:光碟、关于骆驼的资料;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同学们,你们见过骆驼吗?(见过)那你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骆驼是什么样的?2、            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儿来认识一只可爱的小骆驼吧!二、       初读课文1、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想,本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三、       自学生字、词1、            自由读一读全文中的字、词;2、            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利用工具书弄清楚意思;3、            分清字音,注意辨别字形;4、            指名读词语,帮助正音镜子  委屈  疼爱   一趟   多亏  陷进  足够  铺天盖地  闭上四、       课后作业1、            读通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2、            师指导钢笔描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识与技能: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程与方法:用讲故事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讨论、查找关于骆驼的资料;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之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教学重点:体会骆驼妈妈是怎样消除小骆驼的委屈的,悟出小骆驼眼毛、鼻孔、脚掌在沙漠生活的必不可少性;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体会其文中情感,品味文章的内涵;教学方法: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讨论、小组合作感悟体会课文思想;教学准备:光碟、cia;一、激趣导入1、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能在沙漠中生活的动物,它是——(生答:骆驼)对了,你们看这就是骆驼(师出示骆驼的图片)那么,你对骆驼都有哪些了解?2、            师:看来同学们对骆驼的了解还真不少,这是老师带来的一些资料,请看:(出示资料略读)而且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只小骆驼,今天就由它来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生齐答:想听)二、整体感知1、            师:好,下面同学们仔细听这个故事,听完后看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有趣得讲给大家听;2、            师出示课文录音,生听这个故事;3、            师:同学们听得多仔细啊,现在就请你们赶快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合作伙伴听,一定要讲得有趣啊!4、            生分组讲故事,师巡视指导;5、            师:谁能勇敢地讲给大家听;(指名上台讲故事,师生评价)6、            师小结:听了故事,也讲了故事,我们知道故事中的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无意中遇到了小红马,小红马却嘲笑它长得太难看,小骆驼心里委屈极了,妈妈知道后决定带小骆驼到沙漠里走一趟(出示图)让我们来看看小骆驼眼中的沙漠都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小骆驼遇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的3、4自然段,看谁最会读书,能从中找到答案(师出示段落)7、            生读3、4自然段,师巡视;8、            师:谁能说说看(指名说)9、            师:有了这次难忘的沙漠之旅,却让小骆驼由委屈变得自豪,这又是为什么?(指名说)10、       师:那么,它的驼峰、脚掌和眼毛都有哪些作用呢?(师出示图片)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11、       生分组交流,师巡视;12、       师:谁能说说看。(指名说,师相机板书)三、讨论探究1、            师:原来看似难看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竟有这么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它们,骆驼将无法在沙漠中生存,可小红马却嘲笑小骆驼长得太难看,那么你认为小骆驼长得难看吗,为什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看哪个小组讲得最有道理;2、            分组讨论;3、            哪个小组来汇报?还有没有不同意见?4、            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汇报,大家清楚地知道看待事物不应该只看外表,而要看它有没有作用,小骆驼正是凭着难看的外表,并被人们称之为“沙漠之舟”。四、角色表演1、            师:(出示表演题)假如你就是那只外表丑陋的小骆驼,有一天,恰巧又又碰到了小红马,如果小红马再嘲笑你,你该怎么说?(指名说)2、            师:听了同学们自信的回答,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从这节课中得到许多收获,谁能说说看。五、总结质疑1、            师指名谈收获;2、            师:在你们得到收获的同时还想知道些什么?(指名质疑,共同解决)六、作业设计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外表看似难看但却非常有用的事物,请你再收集几个给大家听;或以《小红马,别再嘲笑我》为题写一个片段。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篇4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三跃中心小学  王霞

教学设想: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与学生平等对话、自然交流的平台。揭示课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推测故事应告诉大家的一些主要内容,如“我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曾经感到自卑?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又让我感到应该自豪?我值得骄傲自豪的本钱是什么?等等。童话故事的教学,要善于凭借课文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丰富、充实课文的内容,拓展课文的空间,深化、升华课文的主题。“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这道题明确地提示我们,在学生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了有关动物常识,品悟到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后,还应该让学生“续写”。续写的指导还是应该从课文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设计有趣的合理的场景,紧紧围绕小骆驼的驼峰、眼毛、脚掌的特点和作用来展开,拓展延伸寻求合理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大意。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我”指谁?(出示骆驼图片)

你们见过骆驼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生介绍)

2、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自豪养料足够多亏

贮存陷进铺天盖地又大又厚

镜子疼爱走一趟脚掌

疙瘩骆驼委屈松散

(生领读,开火车读)

二、初读课文

1、同桌间互相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检查读书情况

出示几句难读的句子:

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                         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哪!”                       

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学生个别读,齐读)

3、流利地读课文

要求:读通句子,不唱读,不复读

(找朋友互相帮助读)

4、比赛读

5、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生字新词(生自由说)

6、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生说)

三、学习生字

左右结构:镜料够陷铺

上下结构:委

上中下结构:豪

半包围结构:疼趟

独体字:亏

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词,会运用“自豪”说话。

2、能自己读懂课文内容,知道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的用处。

3、能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自己读懂课文内容,知道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的用处。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一天,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出示插图),还记得小红马对小骆驼说了什么吗?

出示填空:

你的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背上还有,多难看呀!

看看书,看看小红马对小骆驼说话的态度。指导读,读出“喷着响鼻”瞧不起的态度来。

过渡:正因为小红马说它难看,所以小骆驼觉得挺委屈的。于是,妈妈决定和小骆驼到沙漠中去旅行一次。

二、感受沙漠积累运用

1、教师出示词语:

茫茫的大沙漠无边无际的大沙漠

松散的沙子陷进沙子里

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1).谁来读读?去过沙漠吗?

(2).说说自己心中的沙漠到底是什么样的?

(3.)谁能将你心中的沙漠读出来。

(4)过渡总结:读词语,或者读课文时,就是要将你体会到的词语或词组的意思表现出来,与他人共享。          

谁能根据自己对沙漠的了解,运用这些词句为大家描述一下沙漠的情景?

三、联系前文,激发疑问

师:沙漠里的气候如此干燥,环境这么恶劣,联系一、二段中骆驼妈妈的决定,你有什么疑惑的吗?师:对呀,为什么骆驼妈妈带着孩子去这样的地方,而不去找小红马评理呢?相信大家读读课文,细细感受沙漠之旅,就能有自己的看法了。

学生整体读3、4、5段,边读边思考自己的提出的问题。

四、精读3、4段,读中积累

师导语:骆驼妈妈用情景教育法帮助了小骆驼,那我们也用这个办法来读文吧,看看,走进沙漠后的你,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情况。

1、读中指导,语言训练

请学生朗读,并相机指导。

指导学生读好语气教师指导“怎样才能读好课文呢?老师有个经验,在朗读的时候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像课文中的人物那样想、那样说。”

a驼峰

(1)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再走下去,我们饿了怎么办呢?”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教师随机采访:小骆驼你感到自豪吗?

b脚掌:

妈妈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比较句子:(出示)

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就拔不出来了。

联系我们对沙漠的了解,你觉得哪句话更能表现这种情景呢?

(4)谁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5)抽读、评读、齐读。

教师随机采访:小骆驼你感到自豪吗?c眼毛:

说话间,一阵风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3)听——风声,感受风铺天盖地。

(4)想象当时的样子,读好这句话。

板书:挡住风沙

教师随机采访:小骆驼你感到自豪吗?

瞧,小骆驼多自豪呀。他的自豪你们明白了是为什么嘛?

请学生上黑板补充板书。

五、整体回溯,语言运用

过渡:后来有一天,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小红马说:“瞧,你长得这么难看,还照什么镜子?”如果你是小骆驼,你会怎么说呢?

渗透:虽然外表不美,但是却很有用,也是值得自豪的。

六、拓展表达,升华主题

过渡:师:其实,小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还有很多。请看短片,边看边想骆驼还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地方?

现在,请同学们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选择短片中的内容自由地说说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骆驼有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现在请你说说几句话,用上“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

再次,带着自己的自豪读课题“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板书设计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脚掌(大、厚)陷不进沙子

眼皮(两层)挡住风沙

驼峰(肉疙瘩)贮存养料

难看有用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篇5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二、教学重点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三、教学难点

1、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见过骆驼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的?(指名回答)

2、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一篇关于骆驼的文章,题目是: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板书课题)

二、自学

1、 出示自学题

1) 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疙瘩   自豪   骆驼   委屈   足够

沙漠   小溪   陷进   养料   风沙

茫茫   贮存   俯下身子       铺天盖地

2、 学生自学,师巡视。

三、检查自学

1、 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2、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小骆驼听到了小红马的话后心里很难过,后来在妈妈的教育下,通过自己沙漠旅行的亲身体验明白了小红马的话是错的。)

3、 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第3—4节)

4、 指名读生词

四、精读第一部分

1、 指名读1—2自然段

2、 引导归纳:这部分主要讲小红马说小骆驼长得难看,小骆驼很委屈告诉了妈妈,妈妈决定带它到沙漠中走一趟。(板书:委屈)

3、 指导朗读

4、 分组齐读

五、作业设计:

1、 生字描红

2、 抄写下列词语

自豪   告诉   镜子   又大又厚

疼爱   陷进   脚掌   铺天盖地

3、 选词填空

毫   豪

丝( )  ( )迈   ( )厘   自( )

镜   境

明( )   环( )   困( )  水平如( )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自豪   骆驼    委屈    足够

沙漠   小溪    陷进    养料

2、说一说妈妈为什么要带小骆驼到沙漠里走一趟。

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要求:边读边想,通过沙漠旅行小骆驼明白了什么?

2、说说你所知道的大沙漠有什么特点?

学生看图自由说,教师点拨。(沙漠广大无边;气候干燥——很少有绿色植物。没有水流;风沙很大——一道道沙丘、一个个沙谷……)

3、课文第三自然段的1、2两句写出了沙漠的什么特点?(指名读)

4、学习小骆驼跟妈妈的对话。

1)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首先担心的是什么?(指导读出担心的语气)

2)引读妈妈说的两次话。

板书:驼峰       贮存养料

脚掌       又大又厚

3) 句式练习

出示:

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一定拔不出来。

对比朗读

4) 指导朗读对话

5、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讨论:风沙过去了,为什么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粒沙子?

板书:眼毛       挡住沙子

6、齐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明白了什么?

板书:用处很大

2、小骆驼为什么感到自豪?

板书:自豪

3、指导读好最后一句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五、指导学生讲述故事

六、揭示寓意

骆驼虽然外形难看,但它身体的构造特点在沙漠中的用处很大,故事告诉人们要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注意外表,必须看它好的、有用的方面。

七、续讲故事

“小骆驼现在感到很自豪,有一天,他又遇见了小红马,它十分自豪地对小红马说了些什么?”

自由说

指名说,评议。

把说的话写下来,

八、作业设计

填空:

小骆驼跟妈妈走进茫茫的大沙漠,通过沙漠旅行,小骆驼明白了驼峰(           );又大又厚的脚掌(           );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           )。小骆驼原来挺委屈的,现在可(   )了!

九、板书设计

14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外形   难看     用处很大

驼峰     肉疙瘩     贮存养料         自

脚掌     又大又厚     陷不进沙子       豪

眼毛     两   层     挡住风沙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篇6

教学目标:1..复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渗透正确的审美观教育。

3.能简要口述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小黑板出示)现在还认识这些生字朋友吗?(齐读)3、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齐答)通过1、2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小骆驼可不是一开始就感到自豪的,甚至有些自卑,为什么?4、全班分角色感情朗读1、2自然段。二、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1、说到沙漠,你对沙漠了解多少,不妨说给大家听听。2、沙漠到底是什么样?自由说3、在课文的三、四段中,有好多描写沙漠的词语,你能把它找出来吗?4、小黑板出示:茫茫的大沙漠无边无际的沙漠 松散的沙子 风沙铺天盖地师:老师相信,这些词大家都会读,但不一定能读好。谁愿来试试(指名读)他读得怎样?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感受)(沙漠广大无边,气候干燥,很少有绿色植物,风沙很大,还有沙丘,如果人在沙漠里行走,随时有生命危险)5、是啊,沙漠里的气候和环境太可怕了,气候如此干燥,环境这么恶劣,可小骆驼和它和妈妈却能平安地走出沙漠,结束了这次沙漠旅行,这是什么原因呢?自由默读课文三、四段,边读边勾画相关的句子。         6、四人小组讨论填写如下表格。 部位    特点作用脚掌——又大又厚 眼皮——两层睫毛 驼峰——肉疙瘩        7、学生汇报,师相机板书“作用”。a、(脚掌)你从哪知道的?师:妈妈对小骆驼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是怎样的?(指名读)板书:防止陷入沙子里b、(驼峰)引导生读出课文写出驼峰作用的句子。(板书:贮存养料)师补充课外知识:你们查找了课外资料,还知道驼峰有什么作用吗?指名回答。(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驼峰,妈妈多自豪啊,再自豪地读一读。)c、(两层睫毛)师:“铺天盖地”这个词在前面我们已经知道,是黄沙铺满  了天,盖住了地,天地间到处都是黄沙。(想象情景,齐读第四自然段)四、学习第五自然段。过渡:(引读第五自然段)通过这次沙漠旅行,小骆驼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处,所以它默默地想——(齐读第五自然段)五、表演师:后来有一天,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小红马再次嘲笑小骆驼,小骆驼会怎么对小红马说呢?1、同桌表演练习。2、请学生上讲台表演。六、总结全文。1、师小结:小骆驼虽然难看,但它身上这些看似难看的外表却很有用。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答)2、(回归课题)师:你们知道这些道理,小骆驼也明白了这些道理。所以,它才会发自内心地说——(生齐读课题)   3、骆驼有它值得自豪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请你用“我感到自豪的是----”说几句话。(学生说话训练)       我们也应该对自己说---(生齐读课题) 教学板书: 部位    特点作用脚掌——又大又厚防止陷入沙子里眼皮——两层睫毛遮挡风沙驼峰——肉疙瘩贮存养料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篇7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投影。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1、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同句子,想一想课文讲里一件什么事情?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疙瘩自豪  骆驼委屈  足够沙漠  小溪陷进养料

风沙 茫茫  贮存  俯下身子铺天盖地

2、学生自学,教师注意辅导后进生的学习。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3、4自然段)

4、指名读词语,注意3个加点字应该读轻声。

5、说一说部分词语的意思。

6、小结自学情况。

四、学习生字

1、自由识记生字,注意字形。

2、交流记忆方法。

3、用钢笔描红。

4、反馈,表扬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第二课时

一、导入  :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

二、听说训练:

1、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

2、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

(1)师述(2)指名说(3)出示句子齐读。

三、讲读课文:

(一)、第1、2小节:

1、是什么事让小骆驼感到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课文的一、二小节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齐读一、二小节。

2、课件展示:出现小骆驼来到小溪边,小红马也来到小溪边,小红马看到小骆驼就开口了--

(1)指名读

(2)评读,读出"喷着响鼻"。

(3)再指名读。

板书:脚掌(又大又厚)眼毛(两层)肉疙瘩难看

(4)齐读小红马说的话。

3、小骆驼听了觉得很--生齐。附板书:委屈

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它会怎样说呢?指名说

妈妈是怎样回答的?指名读、评读("疼爱")、再指名读、齐读

4、读好

(1)指名说读(一个演小骆驼,一个演骆驼妈妈)

(2)分角色读1、2小节:小骆驼、骆驼妈妈、旁白

过渡: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

(二)、第3--4小节:

(出示沙漠图)指名读3、4小节

板书:()沙漠请你说说:你看到了、听到了怎样的沙漠?

对呀,小骆驼望着这无边无际的沙漠开始担忧起来,小骆驼担心什么?经过这次沙漠之旅它又明白了什么?

1、自读3、4小节。

2、交流小骆驼担心什么?指名读(读出"担心"的语气)

3、同桌同学再读3、4小节,讨论并完成思考题:

(1)小骆驼在茫茫的大沙漠中行走不怕饿,这是因为()。

(2)小骆驼不怕自己的脚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这是因为()。

(3)小骆驼也不怕铺天盖地刮过的风沙,这是因为()。

4、交流:

(1)出示句子、骆驼图,

指示"驼峰",板书"驼峰"。

师生识图,板书:贮存养料齐读句子。

(2)出示句子:怎样理解妈妈说的这句话?

(3)介绍骆驼鼻孔和眼睛的知识。

齐读第4小节。

5、读好3、4小节:

(1)分角色朗读。

(2)评读。

(3)再分角色读。

小结: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肉疙瘩般的驼峰,看起来不美观,可他们的用处大着哩!又大又厚的脚掌不会陷进沙子里拔不出来,两层眼毛可以防沙,驼峰可以贮存养料,适于沙漠生活。所以,最后小骆驼相通了,他觉得自己应该--生齐。

(三)、第5小节:

1、齐读第5小节。

2、小骆驼的情绪有什么变化?(板书:自豪)

读好"自豪"。

师总结:课文讲述了小骆驼听小红马说自己很难看觉得很委屈,后来跟着妈妈到沙漠里走了一趟,明白了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那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内在。)

四、续讲故事:

小骆驼的沙漠之旅结束了,有一天,它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欣赏它那又大又厚的脚掌、两层长长的眼毛和高高耸起的驼峰。恰巧小红马也来了,它们第二次的相逢,小骆驼会怎样对小红马说呢?

1、同桌讨论。

2、指名交流。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篇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脚掌、驼峰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作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合理想象。

教学重点:懂得骆驼的脚掌、驼峰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作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合理想象。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童话故事——(齐读课题)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评议多种读法,重音可各有侧重:小骆驼、应该、才对。再齐读。

师:如果把课题中的“自豪”两个字换一个词,意思不变,又该怎么说?

师:“骄傲”在这里就是“自豪”的意思。那么“自豪”的反义词是——“自卑,把课题中的“自豪”换成“自卑”,课题的意思不能变,又该怎么说?

师: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法、说法就不一样。

2、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知道这篇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有谁?课题中的“我”指谁?(小骆驼)换成“小骆驼”朗读课题,

3、小骆驼是不是一开始就感到自豪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小节

1、有一天,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碰到了一头小红马(出示插图),瞧,小红马多神气,你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它?(高大、挺拔、威武、英俊)小红马看到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就开口了—(出示文字)“你的脚掌又大又厚,……,多难看呀!”

(1)注意这是小红马说的话,所以这句话上应该加上一个引号。指名读。

(2)小红马觉得小骆驼长得怎么样?他觉得小骆驼难看在哪儿?(用图比较)

(3)再读,加一个动作:“喷着响鼻”表示什么?(对小骆驼的嘲笑)

谁来模仿小红马的样子喷着响鼻说一说?(指名读小红马的话)

师:你看,抓住一个动作,一句话,就把小红马看不起小骆驼的样子刻画出来了。

(4)在漂亮的小红马眼里,小骆驼可是奇丑无比呀,指生读,评读,齐读领会

2、如果你是小骆驼,别人这样对你,心里会怎么样?(委屈)

3、师生直接对话:小骆驼,你为什么这么伤心/难过/泪水盈满眼眶/委屈?(连问三四个学生,学生用第一人称转述小红马的话)

4、此时的小骆驼满腹委屈,好象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了。你能用个词语恰当的形容它吗?

5、现在我们知道小骆驼确实曾经不自豪过,他自卑的原因你们都知道了吧?(小骆驼为小红马说它难看而自卑。)

小骆驼真是越想越委屈。于是,它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

想想:它会怎样跟妈妈说呢?谁来做一做小骆驼,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

生:妈妈,妈妈,小红马说我-------

6、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委屈,骆驼妈妈可心疼了!谁来扮演骆驼妈妈,表达出你对小骆驼的疼爱。出示:“孩子,明天你跟我到沙漠里走一趟吧。”)

过渡: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

(二)、学习第三—四小节:

1、你了解沙漠吗?

(1)学生描述所知道的沙漠:黄沙满天,不毛之地,气候干燥、漫无边际等。

(2)课件出示相应沙漠荒凉图片,了解沙漠恶劣的环境。

看,沙漠广阔无边,到处都是沙子,很难找到水和食物。白天气温最高达60多度,晚上最低只有零下10几度,而且经常有漫天的风沙刮起来,如果人在沙漠里行走,稍不留神就迷路了。

2、那么,在这次旅行中,小骆驼又看到了怎样的沙漠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的第3、4两段,用“——”划出描写沙漠的词语

3、交流

(1)茫茫的大沙漠 沙漠里那是茫茫一片,到处都是沙子呀!谁来读这个词语?沙漠真大呀!谁再来?一起读!

(2)无边无际的沙漠谁来读这个词?这个沙漠可是一眼望不到边哪!谁再来?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那个沙漠。我们一起读!

(3)沙漠不但无边无际,而且到处都是什么?松散的沙子沙子很松散,一不小心就会陷下去的。谁来读?

(4)沙漠里常常会有什么情况发生?风沙铺天盖地刮起来谁来读这个词?风沙刮起来非常厉害!谁再来?风沙刮起来是昏天黑地,连眼睛也睁不开哪,一起读!

(5)你们觉得沙漠是个怎样的地方?

4、沙漠环境这么恶劣,骆驼的脚掌、驼峰和眼毛在沙漠里到底有什么用处呢?(要求:细细朗读课文的第三、四段,边读边想)

a脚掌

1、谁来说说骆驼又大又厚的脚掌在沙漠里有什么用处?是啊,多亏脚掌又大又厚,骆驼才没有陷进沙子里呀!(板书:陷不进沙子)如果小骆驼的脚也和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肯定拔不出来了,谁来把妈妈的话告诉小骆驼?(指读,反问句。你能换种说法吗?)

2、你们瞧,(看图)沙子这么松散,我们能这么自如地走在沙漠中吗?小红马行吗?是啊,我们不行,小红马也不行,只有骆驼行,这是多么值得自豪呀!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告诉小骆驼吧!

b驼峰

过渡:现在我明白了有了又大又厚的脚掌,骆驼就不会陷进沙子里了。

1、唉,那骆驼背上的肉疙瘩在沙漠里又有什么用呀?原来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还能贮存养料呢!(板书:驼峰 贮存养料)

2、可是在小骆驼看来,沙漠无边无际,什么吃的也没有,一定会饿肚子的呀!所以他担心极了!谁来读读小骆驼担心的话?

3、但是骆驼妈妈却一点也不担心,她是怎么说的呢?是啊,有了能贮存养料的驼峰,在沙漠走再远的路也不会饿了,骆驼妈妈真自豪啊!谁再来读读妈妈的话?

4、下面,我请一位同学读妈妈的话,一位读小骆驼的话。(小骆驼多担心哪,这个妈妈却因为有了驼峰而自豪呢!)

5、这么多同学都想读,那男生读小骆驼的话,女生来读妈妈的话。(师:望着——)

6、驼峰在沙漠里的用处真是太大了!如果骆驼一次吃够,那他在45天里就可以不吃不喝。小骆驼,别担心了,继续上路吧!

c睫毛

1、这时(播放风的声音)风沙大吗?谁来读这个句子?风沙刮起来那是飞沙走石,连眼睛也睁不开哪!谁再来读?一起来!风沙刮得太厉害了,于是(出示引读)妈妈让小骆驼——闭上——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

2、风沙那么大,两层眼毛又有什么用处呢?(板书:挡住风沙)

3、长有两层眼毛虽然很特别,但当铺天盖地的风沙刮过来时,骆驼的眼睛里却吹不进一丁点儿沙子,这又怎能不令小骆驼自豪呢?让我们带着自豪之情读读这段吧!(出示第四段,齐读)

4、小结:原来,这看似难看的脚掌、眼毛和驼峰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呀!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肉疙瘩般的驼峰,看起来不美观,可他们的用处大着哩!又大又厚的脚掌不会陷进沙子里拔不出来,两层眼毛可以防沙,驼峰可以贮存养料,适于沙漠生活。而且,你们知道吗?在沙漠里,骆驼还可以给人类带路、报警、驮东西呢!所以大家都称骆驼为“沙漠之舟”。

(三)第五小节:

1、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这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那么,小骆驼明白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到底有什么用处呢?小骆驼没有说,你能把小骆驼心里的话说出来吗?(有了又大又厚的脚掌就能在沙漠里行走自如,有了肉疙瘩一样的驼峰贮存养料,就不用担心饥饿,有了两层眼毛就可以挡住风沙。)

2、其实,小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还有很多。请看《沙漠之舟》这篇短文,边读边画出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生阅读起短文)

出示:“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选择短文中的内容自由地说说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3、师:骆驼有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那么你有什么感到自豪的地方吗?能用一句话说出来吗?

三、续编故事

1、说来无巧不成书,恢复自信的小骆驼又在小溪边照“镜子”,欣赏它那又大又厚的脚掌、两层长长的眼毛和高高耸起的驼峰。恰巧小红马也来了,它们第二次的相逢,小骆驼会怎样对小红马说呢?

2、学生想象:小红马跟着小骆驼来到了茫茫的大沙漠。说一说后,自由组合,演一演,看哪一组演得最生动?

3、学生评议后改进再演。请演小红马的同学说一说沙漠之旅后的体会。

4、小红马也终于明白,不管是谁,都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闪光点,所以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或者美丑,绝对不能只看外表。

四、附板书:

15、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脚掌:不陷进沙子

驼峰:贮存养料

眼毛:挡住风沙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篇9

教学内容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时间第一课时重点与难点教学用具与辅助手段 作 业 设 计教  师  指  导 1、学生齐读。2、学生思考回答。     &nb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通用1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