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生物教案 > 小学自然教案 > 用工具测量(精选4篇)

用工具测量(精选4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14

用工具测量篇1

教学设计意图说明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观察与测量》的第2部分,在同学们尝试用各种感官对多种物体做了细致的观察基础上,发现我们的细致的观察也会有不可靠的时候,感觉不可靠怎么办?测量可以为我们提供精确的数据。本课将对同学们进行五种基本测量技能(测量长度,估算面积、测量容积、测量质量、测量温度、测量时间)的训练。

第一课时

二、设计说明:

1、首先通过几个感官难以判断的例子,说明有些时候认识物体只凭感官并不可靠,从而引出这个课题。        2、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测量树叶,测量什么?用什么工具测量?怎样测量?让学生自己讨论。                                                 

3、考虑到学生可能会说测量叶子的质量,因此老师在这节课安排了学习使用简易天平,将教材顺序进行调整。

4、对于较困难的项目,如:估算面积、简易天平的使用,老师通过电脑课件给予介绍,供学生参考。

5接着让学生分组动手学习使叶子,然后汇报测量结果。

6最后让大家谈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尺子、绳子、厘米格、天平等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并作记录。

2、能够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测量结果并与同学交流结

果和想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2、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二、        教学重点:

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三、教学难点 :

估算面积、简易天平的使用。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叶子、小天平、回形针、两个质量略有不同的盒子、绳子、方格纸若干张(厘米格)、实验记录单、电脑课件等。

学生准备:尺子。

五、教学过程 :

(一)提出疑问、导出课题

1、(播放课件)质疑:这是两条直线吗?这两片叶子哪片比较大?这两个盒子哪个比较重?

2、生:观察、讨论汇报。

3、师:只凭我们的感官可靠吗?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知道这是两条直线吗?这两片叶子谁大?这两个盒子哪个重?

4、生:讨论回答,导出课题——

(二)学习使用尺子、天平等工具测量树叶

1、师:这节课我们来测量树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测量树叶?用什么工具测量?怎样测量?把讨论结果记在实验记录单。(后附)

2、生:讨论、记录。

3、生:汇报、交流。

4、师:引导学生确定测量项目,如:叶子的长、宽、周长、面积、质量等。

5、师:注意,测量长度时,要从叶尖量到基部,不包括叶柄;测量宽度要以最宽处取值。(出示课件)介绍估测面积和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详见课件)

6、生:小组分工合作动手测量并做好记录。师巡视指导。

7、生:汇报、交流。

(三)反馈质疑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想问?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细致的观察也会有不可靠的时候,感觉不可靠怎么办?测量可以为我们提供精确的数据。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测量技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六、        反馈与体会:

1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如:在质疑可以从哪些方面测量树叶时,学生可能提出测量树叶的质量,因此安排了学习用简易天平测量树叶的质量。    

2、教学目标 明确、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选用工具、使用方法恰当,教态自然、学生听的清楚,学生探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较好,教学效果不错。

3、小组实验时老师应指导做好分工合作的工作,有利提高课堂功能效率。

4、重视学生探究技能的教学,合理利用电脑课件帮助教学。(估测面积和简易天平的使用)

5、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测量技能,通过测量树叶的长、宽、周长、面积、质量等使学生掌握使用尺子、天平、绳子等工具测量物体的技能,并把这些技能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课件设计说明

内容:光盘一张

1、出示几个感官难以判断的例子,说明有些时候认识物体只凭感官并不可靠,从而引出这个课题

2、利用厘米格画出叶子,估算叶子的面积。

3、利用电脑动画介绍正确使用简易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004.4.10

用工具测量

班级:      组别:

一、       测量树叶

测量项目

测量工具

测量结果

用工具测量篇2

教学设计意图说明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观察与测量》的第2部分,在同学们尝试用各种感官对多种物体做了细致的观察基础上,发现我们的细致的观察也会有不可靠的时候,感觉不可靠怎么办?测量可以为我们提供精确的数据。本课将对同学们进行五种基本测量技能(测量长度,估算面积、测量容积、测量质量、测量温度、测量时间)的训练。

第一课时

二、设计说明:

1、首先通过几个感官难以判断的例子,说明有些时候认识物体只凭感官并不可靠,从而引出这个课题。        2、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测量树叶,测量什么?用什么工具测量?怎样测量?让学生自己讨论。                                                 

3、考虑到学生可能会说测量叶子的质量,因此老师在这节课安排了学习使用简易天平,将教材顺序进行调整。

4、对于较困难的项目,如:估算面积、简易天平的使用,老师通过电脑课件给予介绍,供学生参考。

5接着让学生分组动手学习使叶子,然后汇报测量结果。

6最后让大家谈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尺子、绳子、厘米格、天平等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并作记录。

2、能够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测量结果并与同学交流结

果和想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2、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二、        教学重点:

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三、教学难点 :

估算面积、简易天平的使用。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叶子、小天平、回形针、两个质量略有不同的盒子、绳子、方格纸若干张(厘米格)、实验记录单、电脑课件等。

学生准备:尺子。

五、教学过程 :

(一)提出疑问、导出课题

1、(播放课件)质疑:这是两条直线吗?这两片叶子哪片比较大?这两个盒子哪个比较重?

2、生:观察、讨论汇报。

3、师:只凭我们的感官可靠吗?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知道这是两条直线吗?这两片叶子谁大?这两个盒子哪个重?

4、生:讨论回答,导出课题——

(二)学习使用尺子、天平等工具测量树叶

1、师:这节课我们来测量树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测量树叶?用什么工具测量?怎样测量?把讨论结果记在实验记录单。(后附)

2、生:讨论、记录。

3、生:汇报、交流。

4、师:引导学生确定测量项目,如:叶子的长、宽、周长、面积、质量等。

5、师:注意,测量长度时,要从叶尖量到基部,不包括叶柄;测量宽度要以最宽处取值。(出示课件)介绍估测面积和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详见课件)

6、生:小组分工合作动手测量并做好记录。师巡视指导。

7、生:汇报、交流。

(三)反馈质疑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想问?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细致的观察也会有不可靠的时候,感觉不可靠怎么办?测量可以为我们提供精确的数据。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测量技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六、        反馈与体会:

1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如:在质疑可以从哪些方面测量树叶时,学生可能提出测量树叶的质量,因此安排了学习用简易天平测量树叶的质量。    

2、教学目标 明确、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选用工具、使用方法恰当,教态自然、学生听的清楚,学生探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较好,教学效果不错。

3、小组实验时老师应指导做好分工合作的工作,有利提高课堂功能效率。

4、重视学生探究技能的教学,合理利用电脑课件帮助教学。(估测面积和简易天平的使用)

5、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测量技能,通过测量树叶的长、宽、周长、面积、质量等使学生掌握使用尺子、天平、绳子等工具测量物体的技能,并把这些技能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课件设计说明

内容:光盘一张

1、出示几个感官难以判断的例子,说明有些时候认识物体只凭感官并不可靠,从而引出这个课题

2、利用厘米格画出叶子,估算叶子的面积。

3、利用电脑动画介绍正确使用简易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004.4.10

用工具测量

班级:      组别:

一、       测量树叶

测量项目

测量工具

测量结果

用工具测量篇3

用工具测量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并作记录。

2.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2)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算单位,学会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二、教学准备:

两个外观一样,内放一些小物体,使质量略有不同的纸盒;方格纸若干张、量杯、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冷水、热水、直尺、树叶、水杯等。

三、教学过程:

1.探究“只凭我们的感觉是否可靠”。

(1)学生仔细观察p66左上的一幅图,说说图上的两条线直吗?

(2)学生用尺子测量。

(3)学生谈感受。使用测量工具认识物体比只凭感官准确可靠。

2.测量树叶的长和宽。

(1)出示两片形状不同,大小接近的叶子,提出问题:怎么知道谁大谁小?

(2)指导学生测量叶子的长和宽。

(3)指导学生测量叶子的面积。将叶子放在有方格的纸上,数一数这片叶子占了几格,不满一格算半格。

3.测量容积。

(1)教师出示两个杯子,一粗一细,粗杯中水位底,细杯中水位高,请学生猜一猜哪杯水多。

(2)认识量杯和量筒。

(3)指导学生使用量杯。

(4)测量自己的杯子能装多少水。

4.测量质量。

(1)认识各种测质量的工具,了解质量单位及换数率。

(2)学习使用小天平。

a.调整小天平,使它平衡。

b.测量物价的质量。

(3)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

5.测量温度。

(1)认识各种温度计。

(2)测量冷水、热水、温水的温度。

6.测量时间。

(1)认识秒表的使用方法。

(2)利用秒表测量100米的短跑时间。

(3)用秒表测量一楼到四楼的时间。

7.认识各种测量仪器。

指导学生认识书中介绍的几

用工具测量篇4

《用工具测量》

教学设计意图说明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观察与测量》的第2部分,在同学们尝试用各种感官对多种物体做了细致的观察基础上,发现我们的细致的观察也会有不可靠的时候,感觉不可靠怎么办?测量可以为我们提供精确的数据。本课将对同学们进行五种基本测量技能(测量长度,估算面积、测量容积、测量质量、测量温度、测量时间)的训练。

第一课时

二、设计说明:

1、首先通过几个感官难以判断的例子,说明有些时候认识物体只凭感官并不可靠,从而引出“用工具测量”这个课题。        2、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测量树叶,测量什么?用什么工具测量?怎样测量?让学生自己讨论。                                                 

3、考虑到学生可能会说测量叶子的质量,因此老师在这节课安排了学习使用简易天平,将教材顺序进行调整。

4、对于较困难的项目,如:估算面积、简易天平的使用,老师通过电脑课件给予介绍,供学生参考。

5接着让学生分组动手学习使用工具测量叶子,然后汇报测量结果。

6最后让大家谈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尺子、绳子、厘米格、天平等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并作记录。

2、能够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测量结果并与同学交流结

果和想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2、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二、        教学重点:

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三、教学难点 :

估算面积、简易天平的使用。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叶子、小天平、回形针、两个质量略有不同的盒子、绳子、方格纸若干张(厘米格)、实验记录单、电脑课件等。

学生准备:尺子。

五、教学过程 :

(一)提出疑问、导出课题

1、(播放课件)质疑:这是两条直线吗?这两片叶子哪片比较大?这两个盒子哪个比较重?

2、生:观察、讨论汇报。

3、师:只凭我们的感官可靠吗?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知道这是两条直线吗?这两片叶子谁大?这两个盒子哪个重?

4、生:讨论回答,导出课题——用工具测量

(二)学习使用尺子、天平等工具测量树叶

1、师:这节课我们来测量树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测量树叶?用什么工具测量?怎样测量?把讨论结果记在实验记录单。(后附)

2、生:讨论、记录。

3、生:汇报、交流。

4、师:引导学生确定测量项目,如:叶子的长、宽、周长、面积、质量等。

5、师:注意,测量长度时,要从叶尖量到基部,不包括叶柄;测量宽度要以最宽处取值。(出示课件)介绍估测面积和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详见课件)

6、生:小组分工合作动手测量并做好记录。师巡视指导。

7、生:汇报、交流。

(三)反馈质疑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想问?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细致的观察也会有不可靠的时候,感觉不可靠怎么办?测量可以为我们提供精确的数据。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测量技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六、        反馈与体会:

1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如:在质疑可以从哪些方面测量树叶时,学生可能提出测量树叶的质量,因此安排了学习用简易天平测量树叶的质量。    

2、教学目标 明确、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选用工具、使用方法恰当,教态自然、学生听的清楚,学生探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较好,教学效果不错。

3、小组实验时老师应指导做好分工合作的工作,有利提高课堂功能效率。

4、重视学生探究技能的教学,合理利用电脑课件帮助教学。(估测面积和简易天平的使用)

5、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测量技能,通过测量树叶的长、宽、周长、面积、质量等使学生掌握使用尺子、天平、绳子等工具测量物体的技能,并把这些技能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课件设计说明

内容:光盘一张

1、出示几个感官难以判断的例子,说明有些时候认识物体只凭感官并不可靠,从而引出“用工具测量”这个课题

2、利用厘米格画出叶子,估算叶子的面积。

3、利用电脑动画介绍正确使用简易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004.4.10

用工具测量

班级:      组别:

一、       测量树叶

测量项目

测量工具

测量结果

用工具测量(精选4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云和雾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白气”形成的原因,认识雾和云的现象及其成因。 2.使学生知道雾和云与人的关系。 3.培养学生...

  • 土壤的保护

    本课概述本课引导学生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通过模拟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现象,并分析黄河水中携带大量泥沙...

  • 信息的传递

    一、教学要求: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造性。二、教学准备: ...

  • 动物和环境

    一、目的要求1.使学生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2.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说明“动物生活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培养...

  • 秋冬星座

    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能认识仙后座和猎户座,会利用仙后座寻找北极星,知道仙后座和猎户座在天空中的位置...

  • 电磁铁

    一、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知道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2、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

  • 叶的蒸腾作用

    学科:自然学年:五课题:9.设计者:顾新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这种作用可以调植物“体温”...

  • 食物的营养

    一、教材分析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第二部分用实验方法检验成分。第三部分向学生进行营养卫生教育...

  • 正电和负电

    一、教材分析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电的种类。二、学情分析本课...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我的大树》教学设计

    课题分析:我的大树一课是学生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对所观察结果进行描述,向大家展示自己观察成果的一课。这是我们三年级学...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各种各样的叶》教学设计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