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教案 > 八年级数学教案 > 16.1从分数到分式(通用2篇)

16.1从分数到分式(通用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24

16.1从分数到分式篇1

课题:从分数到分式

课时: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母不得为零是分

式概念的组成部分.

2.使学生能够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分式是

表示现实世界中一类量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发展符号

感,通过类比分数研究分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类比

转化的思想方法研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准确理解分式的意义,明确分母不得为零既是本节

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探究与讲授结合.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境引入:

一般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

以最大航速顺流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

速逆水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活动二思考

活动三观察

(1)由学生分组讨论分式的定义,对于“两个整式相

除叫做分式”等错误,由学生举反例一一加以纠正,得

到结论:

的分母.

(2)由学生举几个分式的例子.

(3)学生小结分式的概念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两个整式相除

②.分母中含有字母.

(4)整式与分数的不同.分工具有一般性.

活动四分式中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

如同分数一样,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

活动五:1、求分式的值.2、何时分式的值为零?

例1(1)当a=1,2时,求分式的值;

解:(1)当a=1时,

当a=2时

例2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思考:若把题目要求改为:“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无意义?”该怎样做?

例3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的值为零?

解:由分子x+3=0得x=-3.

而当x=-3时,分母2x-7=-6-7≠0.

∴当x=-3时,原分式值为零.

例4当x取何值是分式的值为零。

解:由分子|x|-1=0得x=±1

当x=1时x+1≠0

当x=-1时x+1=0,分式无意义。

∴当x=1时原分式的值为零。

小结:若使分式的值为零,需满足两个条件:

①分子值等于零;②分母值不等于零.

活动六课堂练习p课本第6页1——3

活动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1.分式的定义。

2、分式与分数的区别.

3.分式何时有意义?

4.分式何时值为零?

作业

教材p10页第1—3题

教学反思:

16.1从分数到分式篇2

从分数到分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难点是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分式与分数有许多类似之处,从分数入手,研究出分式的有关概念,同时还要讲清分式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本章从实际问题引出分式方程=,给出分式的描述性的定义:像这样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属于分式.不要在列方程时耽误时间,列方程在这节课里不是重点,也不要求解这个方程.

1.本节进一步提出P4[思考]让学生自己依次填出:,,,.为下面的[观察]提供具体的式子,就以上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可以发现,这些式子都像分数一样都是(即A÷B)的形式.分数的分子A与分母B都是整数,而这些式子中的A、B都是整式,并且B中都含有字母.

P5[归纳]顺理成章地给出了分式的定义.分式与分数有许多类似之处,研究分式往往要类比分数的有关概念,所以要引导学生了解分式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希望老师注意: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例如分式可以表示为两个整式相除的商(除式不能为零),其中包括所有的分数.

2.P5[思考]引发学生思考分式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分式才有意义?由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用类比的方法归纳出:分式的分母也不能为零.注意只有满足了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这个条件,分式才有意义.即当B≠0时,分式才有意义.

3.P5例1填空是应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零,解出字母x的值.还可以利用这道题,不改变分式,只把题目改成“分式无意义”,使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分式及有关的概念,也为今后求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打下良好的基础.

4.P12[拓广探索]中第13题提到了“在什么条件下,分式的值为0?”,下面补充的例2为了学生更全面地体验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分母不能为零;○2分子为零.这两个条件得到的解集的公共部分才是这一类题目的解.

四、课堂引入

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

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小时,所以=.

3.以上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例题讲解

P5例1.当x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

出字母x的取值范围.

[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

(补充)例2.当m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2)(3)

[分析]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分母不能为零;○2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答案](1)m=0(2)m=2(3)m=1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2.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2)(3)

3.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2)(3)

七、课后练习

1.列代数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正是?哪些是分式?

(1)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则他8小时做零件个,做80个零件需小时.

(2)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千米,水流的速度是b千米/时,轮船的顺流速度是千米/时,轮船的逆流速度是千米/时.

(3)x与y的差于4的商是.

2.当x取何值时,分式无意义?

3.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八、答案:

六、1.整式:9x+4,,分式:,,

2.(1)x≠-2(2)x≠(3)x≠±2

3.(1)x=-7(2)x=0(3)x=-1

七、1.18x,,a+b,,;整式:8x,a+b,;

分式:,

2.X=3.x=-1

16.1从分数到分式(通用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通用5篇)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篇1一、分类、揭示物体名称。师:上课,同学们好。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哪,老师给...

  • 《菱形》教案(精选4篇)

    《菱形》教案篇1教学建议知识结构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

  •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精选15篇)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

  •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通用17篇)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知识与...

  • 《对称图形》教案(精选4篇)

    《对称图形》教案篇1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 《丑小鸭》教案(精选18篇)

    《丑小鸭》教案篇1【课前透视】《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作品改写的一篇拟人体童话。文章以充满情趣的语言,生动引人的情节...

  • 《连 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

    《连减》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26—27页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

  •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精选5篇)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篇1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

  • 《丑小鸭》教学设计(精选22篇)

    《丑小鸭》教学设计篇1【分析教材】《丑小鸭》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

  • 《旋转》教案(通用8篇)

    《旋转》教案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第24—26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图片,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

  • 《确定起跑线》教案(精选7篇)

    《确定起跑线》教案篇1设计理念:1、尽可能向学生提供现实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和学习“现实中的数学”。2、创设开放的问题情...

  • 《旋转》教学设计(精选9篇)

    《旋转》教学设计篇1一、复习旧知。1、出示指针旋转的过程,唤起学生对旋转的记忆。师:(出示课件:钟面模型)分针从12转...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