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初中历史教案 > 九年级历史教案 >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精选2篇)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精选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8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篇1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马可﹒波罗东来和《马可﹒波罗行纪》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的传播   阿拉伯数字

能力目标  列表归纳中国四大发明对外传播的简况,锻炼整理材料、梳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理解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他们之间的和平交往有助于各地文明的兼容并蓄、借鉴互惠和共同进步。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马可﹒波罗东来    中国四大发明和阿拉伯数字传播的意义

难点   本课有关文化交流的内容杂、头绪多,不易掌握。

教材分析    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流。本课的马可﹒波罗东来属于这种情况。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阿拉伯数字传播有的是通过和平交往的方式,也有的通过战争,如火药外传。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 马可﹒波罗的东来

阅读课本50---52页,自主学习下列知识:

1、时间:       晚期,      旅行家马可﹒波罗抵达中国。

2、成就:他的经历和见闻留在了脍炙人口的         中,被誉为“         ”

3、影响:促进             ,开阔            ,对后来                。

合作交流   识图:认识马可﹒波罗,读马可﹒波罗欧亚旅行路线图,思考:

1、 用现代地名叙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经过哪些国家?基本上沿着欧亚之间哪条商路来到中国?

2、 请你想象马可﹒波罗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我们应学习他什么精神?

二、 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

阅读课本52----54页,自主学习下列知识:

1、造纸术:造纸术的外传首先传到亚洲东部     、      、      ;后经新疆或西藏

一带传到     ;751年    之战后,造纸术才正式开始西传,传到    、    、      。

2、火药: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     ,       西征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到       、        、         。

3、指南针:大约     后期,经      之手传往欧洲。

4、印刷术:中国的雕版和活字印刷术大概从10世纪末起,相继传入邻国     、     、 

。后来经中东地区辗转传至    。

合作探究 1、完成四大发明向外传播表格:

时间 传入地区 传播途径

造纸术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2、中国四大发明向外传播有什么意义?(温馨提示:促进了各地区科技、文化交流,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阿拉伯数字

阅读课本55页,自主学习下列知识:

1、发明:最早由      人发明。

2、改进与传播:经过中古      人的吸收与改进创制而成。后通过北非地中海沿岸传入    和    各地。取代了原先书写不变的    数字,并逐渐流行于世界各地。

3、阿拉伯数字的传播由什么意义?

合作探究  参照16世纪以前的记数符号图,比较阿拉伯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体会阿拉伯数字的优点。(在小组内交流)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画出知识树,在小组内交流。

当堂检测

1、 马可﹒波罗对东西方交流做出的主要贡献是

a发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b把西方文化传播到东方 

c让西方了解了东方           d把中国文化传入欧洲

2、 中国造纸术正式西传是在

a公元7世纪以前  b东汉时期  c751年怛逻斯之战后  d北宋初年

3、 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4、 最早发明阿拉伯数字的是

a古阿拉伯人   b古印度人  c古中国人   d古埃及人

5、 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曲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作品是

a《马可﹒波罗行纪》 b《蒙娜丽莎》 c《一千零一夜》  d《梦溪笔谈》

6、 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对外传播的先后顺序是

a东南亚---东亚---西亚              b东亚---南亚---西亚

c南亚---东亚---西亚                d东亚---西亚---南亚

7、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试述在中世纪时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途径,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相关知识连接

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

16世纪末西学东渐,欧洲初等数学开始传入中国。但仍采用一、二、三、四••••••的数目汉字,而未使用阿拉伯数字。

1885年,美国传入狄考文(1836----1908)与山东平度人邹立文共同编译数学教科书《形学备旨》,1891年又完成《代数备旨》,1892年完成《笔算数学》。1893年,苏州博习学院的教士潘慎文与绍兴人谢洪卖合译《代形合参》,翌年完成《八线备旨》。这些教科书开始明确地在算式里采用了阿拉伯数字,加、减号也改用了现在的+、﹣,分数采用分子在上、分母在下的计数法,比李善兰的书有了改进。清末改良主义政论家王韬在他的《西学原始考》

中,也介绍了阿拉伯数字通行于西方的情况。1898年后,中国各地纷纷开办新法学堂,西方数学知识和阿拉伯数字便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流传。

由此可见,阿拉伯数字在中国的真正传播和普及,应该定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篇2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2.能力培养:通过讲解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数字发明的作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虽然会发生冲突与战争,但和平共处和友好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通过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态度;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外国商人、使者频繁往来元朝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

教学难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元朝时,有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生活了17年,并在朝廷中做了大官,由他口述的一部书还曾经风靡欧洲。这个人是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于他的事情。

一、阿拉伯数字

挂《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说明在古代,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把欧、亚、非三大洲连接起来;一些商人往来其间,交流物产,传播文化,成为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使者,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引导学生弄清陆地和海上商路的主要路线、沿途的自然条件、重要地点。讲述早期人类结绳、刻木记事的故事和古代印度人发明0~9十个数字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文字、数字的发明来源于生活,科学技术的发明同样来源于生活。

阿拉伯人把中国古代的发明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阿拉伯人学会0~9的计数方法并对其加以改造,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把“0~9”这十个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的原因。

组织学生讨论:数字的发明与运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重大作用?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理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二、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让学生阅读本目课文内容,了解马可·波罗来元朝的前后、经过及其在元朝的生活工作经历,认识马可·波罗不仅把意大利的文化带到了中国,而且还向西方传播了中国和东方的文明与文化,是东西方友好交流的重要使者。回忆中国古代史内容,分析元朝时期外国商人、使者频繁来往元朝的原因(元代国家统一,幅员辽阔,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展,使西方人产生了对中国和东方的向往与神秘感;元朝时期,中国对外的海陆交通都十分发达,为中外交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元朝统治者采取了开放的政策,更促进了中外交往的发展)。

讲述马可·波罗一行来中国途中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的故事。组织学生讨论“《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对东西方文化交流有何影响”,之后教师总结:它“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芬奇在欢迎我国参加马可·波罗东游700周年纪念活动代表团时所说),向西方介绍了当时中亚、西亚、东南亚、南亚、非洲东部各国的情况;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友好往来。

提问:有人认为马可·波罗根本没有来过中国,《马可·波罗行纪》是伪造成的。对此,你怎么看?组织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组织学生讨论:“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和平交往有哪些历史意义?你打算如何做国际交流的使者?”之后,教师概括总结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精选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