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实例了解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能够根据元素的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渗透定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是初中化学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前面学过的有关化学式和物质结构初步知识,尤其是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的知识是给出的依据。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各章的学习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八章酸、碱、盐的学习。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应高度重视本节课教与学。
教法建议
从复习NaCl和HCl的形成入手,探究MgCl2和H2O的形成过程。学生分组探究:据Mg、Cl、H、O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Mg与Cl,H与O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提出问题:(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3)在MgCl2和H2O中原子个数比各是多少?使学生明确: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总是一定的。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所以元素间相互形成化合物时,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必是一个一定的简单整数比。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这种性质叫。即的实质是元素的一个原子在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数目。用表格展示元素的判断: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数目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
正价
一个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
负价
一个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
元素的是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时的数目,所以,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的代数和为零。让学生明白,元素的与原子的结构有关。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联系。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是运用好的前提。建议可采用顺口溜强化记忆。然后加强课堂训练,通过实际运用在不断联系中达到熟记的程度。根据已知元素的,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或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出元素的。要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在练习中去体会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掌握好元素的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可摆脱以前死记硬背物质化学式的现象;使书写客观存在的化合物化学式的能力,达到了一个飞越的程度。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在化学研究的实践中,必须通过具体实验确知某化合物的存在和测定了它的组成成分,才能根据元素的写出它的化学式。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教学难点: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写出氯化钠,氯化氢的化学式。为什么是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结合,一个氢原子与一个氯原子结合?(从原子结构角度考虑)
写出镁,氯,氢,氧四种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
探究问题:镁和氯;氢与氧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
分组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特定的化合物的?
(3)在氯化镁,水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各是什么?能否随意改动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
小结:氯化镁失去镁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Mg2+,Cl得电子形成Cl-,相反电荷的离子互相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MgCl2。在水分子中,一个氧原子提供两个电子分别与两个氢原子提供的两个电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的共价化合物水。据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在结合时,原子个数是一定的,不能随意改动。这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元素的。
板书:
一、: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注意:
(1)有正价和负价
(2)的实质: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3)因为是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性质,所以单质的为零。
阅读课本P62-63
思考讨论:
1、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元素的实质是否相同?
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与数值是如何确定的?
3、的原则是什么?
板书:二、元素的确定
小结上述问题的讨论并填写下表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数值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
正价
一个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
负价
一个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
原则
化合物中正负的代数和为零
注意:单质中元素的为零
投影:课堂练习一
1、离子化合物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2S。在硫化钠中,1个硫原子得 个电子,硫元素为 价。一个钠原子失 电子,钠元素为 价。
2、共价化合物硫化氢的化学式为H2S。在硫化氢中,1个氢原子与硫原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是 ,1个硫原子与氢原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是 ,共用电子对偏离 ,偏向 ,氢元素为 价,硫元素为 价。
3、已知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
H2O,CaO,NaOH,H2SO4,Cu,H2S,K2O
板书:三、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
1、化合物中,通常氢为+1价,氧为-2价,金属元素显正价
2、元素的变价:许多元素的原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可显示不同的。例:Cu为+1,Fe为+2,+3
3熟记原子团的:原子团的是组成元素的的代数和。
氢氧根: 硝酸根 硫酸根
碳酸根: 铵根: 磷酸根:
顺口溜记忆:
一价氢氯氧钠钾
二价氧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铁二三来铜二一
二四六硫要记真
投影:课堂练习二
1.标出下列各元素的化合
O2 Fe S CO CO2 SO2 FeO Fe2O3 MgCl2
2.判断正误:
①在H2O中,氢为1价,氧为2价。 ( )
②一种元素只能表现一种。 ( )
③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3.在FeO铁的为 价,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在Fe2O3,铁的为 价,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四、的应用
1.根据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原则:化合物中正负的代数和为零。
注意:不能根据书写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写法:正前,负后,约简交叉。
一般规律:将正价元素符号写在前面,负价元素符号写在后面,在元素符号上面标出元素的,将两个的数值约简成最简比,交叉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数值为1时略去不写)。
例:试写出+4价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①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标出
②约简数值为最简比,交叉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投影]练习三,写出下列化学式:
根据化学式,推断某元素的:
例:确定KClO3中氯元素的。
解: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氯元素的。
设:氯元素的为,
在KClO3中,1+×5+(-2)×3=0
=+5
则:KClO3中氯元素的为+5
练习:①KMnO4中Mn为 价,
②H2SO4中S为 价,
③Na2CO3中C为 价。
板书设计:
第六节
一.:
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这种元素的。
注意:
①有正价和负价
②的实质: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学性质。
③单质的为零。
二.元素的确定:
三.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铁二三来铜二一,
二四六硫要记真。
合价的应用:
1.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原则:化合物中正负的代数和为零。
②注意:不能根据书写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③写法:正前,负后,约简交叉。
2.据化学式推断某元素的
探究活动
氯化镁和水的形成过程
讨论提纲:
(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镁与氯,氢与氧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
(3)在氯化镁,水分子中,原子个数比是多少?
(4)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常识性介绍化合价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初步学会应用。
能力培养:结合课堂上对问题的设疑、解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从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通过化合价基础知识的学习,锻炼学生的记忆力。
科学思想:在学习元素化合价的知识更新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
科学品质:随着课堂上对化学问题的层层置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猜想探索的精神,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和创造意识以及克服困难的持久力。
科学方法:在对元素化合价的学习中,使用科学抽象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请确定H2O、MgCl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请两个同学分别回答,其他同学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
[引入]化合如何表示?正确读法是什么?
倾听,思考。
引出新课题。
[板书]5表示方法及读法
+1-1 +1-2 +1-6-2 +1-2
NaCl、 H2O、H2SO4 、H2SO4
读法:+1价的钠元素
—2价的氧元素
—2价的硫酸根
练习标化合价,练习读法。
NaOH、 HCl、Al2O3 、Cu、 S
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能力的培养、再现、巩固知识。
[引言]化合价和化学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求出元素的化合价。同样,运用化合价知识,可以正确地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倾听,领会
引出新课题
[板书]四、化合价的应用
1.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点拨]一般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并且正、负化价的代数和等于零。
[举例](1)已知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
化学式:FeCl3
(2)课本第81页例1、例2、例3。
练习写化学式:
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练习写给出不同的化合价的物质间反应生成物的化学式,如:氯化钠(镁、铝)、氧化钠、氢氧化钠等。其余同学做练习。分小组讨论,全体同学一起纠正。
再现、巩固新知识。加强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互相帮助集体合作精神。
[板书]2。推断某元素化合价
例:试确定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解:查表得知:钾为+1价,氧为—2价,氯有—1价、+1价、+5价、+7价等不同的化合价。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求氯元素的化合价。
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
+1+x+(—2)=0
x=+2—1=+1
则: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练习:
KClO3中Cl________价
KMnO4中Mn________价
[1] [2] [3] 下一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实例了解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能够根据元素的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渗透定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是初中化学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前面学过的有关化学式和物质结构初步知识,尤其是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的知识是给出的依据。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各章的学习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八章酸、碱、盐的学习。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应高度重视本节课教与学。 教法建议 从复习NaCl和HCl的形成入手,探究MgCl2和H2O的形成过程。学生分组探究:据Mg、Cl、H、O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Mg与Cl,H与O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提出问题:(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3)在MgCl2和H2O中原子个数比各是多少?使学生明确: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总是一定的。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所以元素间相互形成化合物时,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必是一个一定的简单整数比。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这种性质叫。即的实质是元素的一个原子在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数目。用表格展示元素的判断: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数目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 正价 一个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 负价 一个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 元素的是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时的数目,所以,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的代数和为零。让学生明白,元素的与原子的结构有关。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联系。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是运用好的前提。建议可采用顺口溜强化记忆。然后加强课堂训练,通过实际运用在不断联系中达到熟记的程度。根据已知元素的,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或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出元素的。要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在练习中去体会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掌握好元素的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可摆脱以前死记硬背物质化学式的现象;使书写客观存在的化合物化学式的能力,达到了一个飞越的程度。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在化学研究的实践中,必须通过具体实验确知某化合物的存在和测定了它的组成成分,才能根据元素的写出它的化学式。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教学难点 :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 复习提问: 写出氯化钠,氯化氢的化学式。为什么是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结合,一个氢原子与一个氯原子结合?(从原子结构角度考虑) 写出镁,氯,氢,氧四种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 探究问题:镁和氯;氢与氧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 分组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特定的化合物的? (3)在氯化镁,水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各是什么?能否随意改动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 小结:氯化镁失去镁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Mg2+,Cl得电子形成Cl-,相反电荷的离子互相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MgCl2。在水分子中,一个氧原子提供两个电子分别与两个氢原子提供的两个电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的共价化合物水。据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在结合时,原子个数是一定的,不能随意改动。这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元素的。 板书: 一、: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注意: (1)有正价和负价 (2)的实质: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3)因为是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性质,所以单质的为零。 阅读课本P62-63 思考讨论: 1、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元素的实质是否相同? 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与数值是如何确定的? 3、的原则是什么? 板书:二、元素的确定 小结上述问题的讨论并填写下表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数值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 正价 一个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 负价 一个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 原则 化合物中正负的代数和为零 注意:单质中元素的为零 投影:课堂练习一 1、离子化合物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2S。在硫化钠中,1个硫原子得 个电子,硫元素为 价。一个钠原子失 电子,钠元素为 价。 2、共价化合物硫化氢的化学式为H2S。在硫化氢中,1个氢原子与硫原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是 ,1个硫原子与氢原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是 ,共用电子对偏离 ,偏向 ,氢元素为 价,硫元素为 价。 3、已知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 H2O,CaO,NaOH,H2SO4,Cu,H2S,K2O 板书:三、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 1、化合物中,通常氢为+1价,氧为-2价,金属元素显正价 2、元素的变价:许多元素的原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可显示不同的。例:Cu为+1,Fe为+2,+3 3熟记原子团的:原子团的是组成元素的的代数和。 氢氧根: 硝酸根 硫酸根 碳酸根: 铵根: 磷酸根: 顺口溜记忆: 一价氢氯氧钠钾 二价氧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铁二三来铜二一 二四六硫要记真 投影:课堂练习二 1.标出下列各元素的化合 O2 Fe S CO CO2 SO2 FeO Fe2O3 MgCl2 2.判断正误: ①在H2O中,氢为1价,氧为2价。 ( ) ②一种元素只能表现一种。 ( ) ③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3.在FeO铁的为 价,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在Fe2O3,铁的为 价,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四、的应用 1.根据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原则:化合物中正负的代数和为零。 注意:不能根据书写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写法:正前,负后,约简交叉。 一般规律:将正价元素符号写在前面,负价元素符号写在后面,在元素符号上面标出元素的,将两个的数值约简成最简比,交叉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数值为1时略去不写)。 例:试写出+4价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①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标出 ②约简数值为最简比,交叉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投影]练习三,写出下列化学式: 根据化学式,推断某元素的: 例:确定KClO3中氯元素的。 解: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氯元素的。 设:氯元素的为, 在KClO3中,1+×5+(-2)×3=0 =+5 则:KClO3中氯元素的为+5 练习:①KMnO4中Mn为 价, ②H2SO4中S为 价, ③Na2CO3中C为 价。 板书设计 : 第六节 一.: 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这种元素的。 注意: ①有正价和负价 ②的实质: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学性质。 ③单质的为零。 二.元素的确定: 三.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铁二三来铜二一, 二四六硫要记真。 合价的应用: 1.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原则:化合物中正负的代数和为零。 ②注意:不能根据书写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③写法:正前,负后,约简交叉。 2.据化学式推断某元素的 探究活动 氯化镁和水的形成过程 讨论提纲: (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镁与氯,氢与氧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 (3)在氯化镁,水分子中,原子个数比是多少? (4)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常识性介绍化合价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初步学会应用。 能力培养:结合课堂上对问题的设疑、解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从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通过化合价基础知识的学习,锻炼学生的记忆力。 科学思想:在学习元素化合价的知识更新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 科学品质:随着课堂上对化学问题的层层置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猜想探索的精神,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和创造意识以及克服困难的持久力。 科学方法:在对元素化合价的学习中,使用科学抽象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重点、难点:化合价的概念的建立;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形成规律性认识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请写出氯化钠、氯化氢的化学式。 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练习。 承上启下,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根据原子团结构回答:为什么在氯化钠中钠原子与氯原子的个数比为1:1,在氯化氢分子中是一个氯原子与一个氢原子结合在一起吗?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实事求是地分析事实,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投影]Mg Cl H O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 [讨论]根据上图讨论:镁与氢,氢与氧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 四人一组讨论,动脑思考,动口参与,加以猜想,探索,然后请一个组的代表发言,其它组纠正补充。 用提问的方法激疑,用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集体主义的合作精神。 [投影]讨论提纲 ①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②镁与氯,氢与氧各是靠什么形成特定的化合物的?③在氯化镁、水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各是多少? ①四个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g为2个,Cl为7个,H为1个,O为6个。 ②在氯化镁中镁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Mg2+,Cl得电子形成Cl—,相反电荷数的离子互相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MgCl2。在一个水分子中,一个氢原子的两个电子与一个氧原子提供的两个电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形成了稳定的共价化合物水。在水分子中,氧原子比氢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稍强些,所以电子对偏向氧的子一方,因此氢为正价,氧为负价,但整个分子仍为电中性。 [投影]对NaCl、MgCl2、HCl、H2O的化学式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原子个数比。 [板书]一、化合价的定义: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的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思考后小结:根据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在化合时,个数是一定的。 结合这四个化学式的比较,进一步理解概念。 把讨论的结果上升到理论。 学习新概念。 [指导阅读]课本80页第二小节: [投影]阅读提纲 化合价的数值在离子化合物中如何判定?在共价化合物中如何判定? 阅读,思考,理解 分组讨论总结,请代表发言,大家加以补充。 激疑,探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二、元素化合价的判定 [投影]填写小表: 价数 正价 负价 离子化合物 得失电子数目 失电子原子显正价 得电子原子显负价 共价化合物 共用电子对数目 电子对偏离显正价 电子对偏向显负价 根据阅读结果填写表格,填好后,反复看两遍。再现上述阅读内容。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及科学方法。 [投影]课堂练习 1.确定水中,H的化合价为___价,原因是___个H与___个O共用___对电子,电子对偏___H。O的化合价为___价,原因是___个O与___个H共用了___对电子,电子对偏___于O。 2.确定氯化镁中,Mg元素化合价为___价,原因是__个Mg___电子,Cl元素化合价为___价,原因是___个Cl原子___电子。 同理练习:CO2中碳与氧元素化合价的确定。 MgO中,镁与氧元素化合价的确定。 请学生说出答案。 巩固知识。 再现知识。 培养学生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指导阅读]课本第80页至第81页内容。 [投影]阅读提纲 1. 在化合物中,氧、氢、金属、非金属元素,通常显价规律是什么? 2. 有些元素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化合价吗? 3. 找出有关化合价中“两个零”的叙述是什么? 根据阅读结果,归纳小结,请学生描述,再现阅读的内容。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入科学方法。 [板书]三、化合价的规律 1. 在化合物中,情况如下: 氧为—2价; 氢为+1价; 金属元素为正价; 非金属元素为负价; 在非金属氧化物中,氧为—2价; 另一种非金属元素为正价。 2. 两个零: 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3.元素的变价:许多元素的原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但在一种化合物中元素也可能存在不同的价态。 练习判断各元素的化合价: 1. H2OCuFeS 2. H2OCO SO2 3. Fe2O3 FeO FeCl2 FeCl3 复习,固新知识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态度及科学方法。 小结:1.元素化合价的确定方法; 2.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课后记]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在此课中表现良好,对一些抽象难于理解的概念学生都认真听讲,从课后的小结来看学生掌握情况也很好。这样好的学习势头应加以适当鼓励,突破全书中的最难的知识点。 第六节 化合价 (2课时)一.知识教学点1.化合价的含义。2.元素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能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二.重、难点 1.重点:(1)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难点:化合价概念的建立。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化合价的概念及含义,初步认识化合价的实质,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价的一般规律。2.了解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会利用化合价原则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二)整体感知 化合价是初中化学课程中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在此以前涉及的有关化学式,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尤其是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知识是给出化合价的依据。(三)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元素化学性质?[提问]:下面我们看一下投影片,讨论这些元素两两组合可以组成哪些化合物?[投影]: [练习]:写出化学式并判断每种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总结]:离子化合物:nacl mgcl2 na2s mgs na2o mgo 原子个数比:1:l 1:2 2:1 1:1 2:1 1:1 共价化合物:hcl h2o h2s so2 原子个数比:1:1 2:1 2:l 1:2[新课引入]:从上面的练习可以看到原子之间形成化合物时其原子个数比有确定的数值,如果不是这个比值那么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而元素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个数比又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决定的,也就是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决定了原子之间按一定数目相互化合。而这个数目就表现出了元素的原于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一种化学性质——化合价。[板书]:一.化合价[提问]:(1)什么叫做化合价? (2)元素的化合价是如何表示的? (3)化合价的实质是什么? (4)单质的化合价为什么为零?[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62、63页,讨论后回答。[总结板书]:①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于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②化合价的实质:化合价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学性质。③因为化合价是在形戊化合物时表现出的性质,所以单质的化合价为零。[提问]:(1)化合价的正负与数值是如何确定的?(2)化合价的原则是什么?[板书]:二.化合价数值的确定 化合价数值 化合价的正负 正价 负价 离子化合物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共价化合物 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共用电子对偏离 共用电子对偏向 化合价原则 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单质元素化合价为0。[讲解]: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总结板书]: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氯四硅五价磷,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练习]:标出下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①na2o③cu(oh)2 ③wo3 ④na2co3 ⑤nh4no3 ⑥feso4 ⑦alcl3[讲解]:原子团的化合价:是组成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 如: -1 -1 -2 -2 +1 oh no3 so4 co3 nh4[讲述]:那么如何根据化合价确定化学式?已知化学式如何判断元素的化合价呢?[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64页例l、例2、例3。 ,[总结]:四.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讲解]:参考课本第64页例1、例2、例3。[板书]:注意:1.依据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2.化学式的写法:正价先,负价后,标出(化合)价,找(原子)个数。3.不能根据化合价书写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四)总结、扩展 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化合价,化合价的规则以及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学习,这样可以使同学们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四.布置作业1.课本第65页2、4、5、6题。2.化学谜语:以下均打一化学名称(1)学而时习之——常温(2)拾金不昧——还原(3)父母出门——离子(4)火上加油——助燃(5)引火烧身——自燃(6)贾政责问宝玉——质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常识性介绍化合价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初步学会应用。 能力培养:结合课堂上对问题的设疑、解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从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通过化合价基础知识的学习,锻炼学生的记忆力。 科学思想:在学习元素化合价的知识更新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 科学品质:随着课堂上对化学问题的层层置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猜想探索的精神,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和创造意识以及克服困难的持久力。 科学方法:在对元素化合价的学习中,使用科学抽象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请确定H2O、MgCl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请两个同学分别回答,其他同学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 [引入]化合如何表示?正确读法是什么? 倾听,思考。 引出新课题。 [板书]5表示方法及读法 +1-1 +1-2 +1-6-2 +1-2 NaCl、 H2O、H2SO4 、H2SO4 读法:+1价的钠元素 —2价的氧元素 —2价的硫酸根 练习标化合价,练习读法。 NaOH、 HCl、Al2O3 、Cu、 S 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能力的培养、再现、巩固知识。 [引言]化合价和化学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求出元素的化合价。同样,运用化合价知识,可以正确地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倾听,领会 引出新课题 [板书]四、化合价的应用 1.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点拨]一般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并且正、负化价的代数和等于零。 [举例](1)已知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 化学式:FeCl3 (2)课本第81页例1、例2、例3。 练习写化学式: 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练习写给出不同的化合价的物质间反应生成物的化学式,如:氯化钠(镁、铝)、氧化钠、氢氧化钠等。其余同学做练习。分小组讨论,全体同学一起纠正。 再现、巩固新知识。加强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互相帮助集体合作精神。 [板书]2。推断某元素化合价 例:试确定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解:查表得知:钾为+1价,氧为—2价,氯有—1价、+1价、+5价、+7价等不同的化合价。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求氯元素的化合价。 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 +1+x+(—2)=0 x=+2—1=+1 则: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练习: KClO3中Cl________价 KMnO4中Mn________价 [1] [2] [3] 下一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实例了解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能够根据元素的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渗透定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是初中化学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前面学过的有关化学式和物质结构初步知识,尤其是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的知识是给出的依据。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各章的学习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八章酸、碱、盐的学习。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应高度重视本节课教与学。 教法建议 从复习NaCl和HCl的形成入手,探究MgCl2和H2O的形成过程。学生分组探究:据Mg、Cl、H、O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Mg与Cl,H与O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提出问题:(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3)在MgCl2和H2O中原子个数比各是多少?使学生明确: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总是一定的。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所以元素间相互形成化合物时,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必是一个一定的简单整数比。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这种性质叫。即的实质是元素的一个原子在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数目。用表格展示元素的判断: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数目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 正价 一个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 负价 一个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 元素的是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时的数目,所以,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的代数和为零。让学生明白,元素的与原子的结构有关。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联系。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是运用好的前提。建议可采用顺口溜强化记忆。然后加强课堂训练,通过实际运用在不断联系中达到熟记的程度。根据已知元素的,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或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出元素的。要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在练习中去体会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掌握好元素的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可摆脱以前死记硬背物质化学式的现象;使书写客观存在的化合物化学式的能力,达到了一个飞越的程度。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在化学研究的实践中,必须通过具体实验确知某化合物的存在和测定了它的组成成分,才能根据元素的写出它的化学式。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教学难点 :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 复习提问: 写出氯化钠,氯化氢的化学式。为什么是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结合,一个氢原子与一个氯原子结合?(从原子结构角度考虑) 写出镁,氯,氢,氧四种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 探究问题:镁和氯;氢与氧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 分组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特定的化合物的? (3)在氯化镁,水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各是什么?能否随意改动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 小结:氯化镁失去镁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Mg2+,Cl得电子形成Cl-,相反电荷的离子互相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MgCl2。在水分子中,一个氧原子提供两个电子分别与两个氢原子提供的两个电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的共价化合物水。据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在结合时,原子个数是一定的,不能随意改动。这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元素的。 板书: 一、: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注意: (1)有正价和负价 (2)的实质: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3)因为是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性质,所以单质的为零。 阅读课本P62-63 思考讨论: 1、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元素的实质是否相同? 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与数值是如何确定的? 3、的原则是什么? 板书:二、元素的确定 小结上述问题的讨论并填写下表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数值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 正价 一个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 负价 一个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 原则 化合物中正负的代数和为零 注意:单质中元素的为零 投影:课堂练习一 1、离子化合物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2S。在硫化钠中,1个硫原子得 个电子,硫元素为 价。一个钠原子失 电子,钠元素为 价。 2、共价化合物硫化氢的化学式为H2S。在硫化氢中,1个氢原子与硫原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是 ,1个硫原子与氢原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是 ,共用电子对偏离 ,偏向 ,氢元素为 价,硫元素为 价。 3、已知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 H2O,CaO,NaOH,H2SO4,Cu,H2S,K2O 板书:三、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 1、化合物中,通常氢为+1价,氧为-2价,金属元素显正价 2、元素的变价:许多元素的原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可显示不同的。例:Cu为+1,Fe为+2,+3 3熟记原子团的:原子团的是组成元素的的代数和。 氢氧根: 硝酸根 硫酸根 碳酸根: 铵根: 磷酸根: 顺口溜记忆: 一价氢氯氧钠钾 二价氧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铁二三来铜二一 二四六硫要记真 投影:课堂练习二 1.标出下列各元素的化合 O2 Fe S CO CO2 SO2 FeO Fe2O3 MgCl2 2.判断正误: ①在H2O中,氢为1价,氧为2价。 ( ) ②一种元素只能表现一种。 ( ) ③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3.在FeO铁的为 价,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在Fe2O3,铁的为 价,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四、的应用 1.根据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原则:化合物中正负的代数和为零。 注意:不能根据书写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写法:正前,负后,约简交叉。 一般规律:将正价元素符号写在前面,负价元素符号写在后面,在元素符号上面标出元素的,将两个的数值约简成最简比,交叉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数值为1时略去不写)。 例:试写出+4价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①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标出 ②约简数值为最简比,交叉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投影]练习三,写出下列化学式: 根据化学式,推断某元素的: 例:确定KClO3中氯元素的。 解: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氯元素的。 设:氯元素的为, 在KClO3中,1+×5+(-2)×3=0 =+5 则:KClO3中氯元素的为+5 练习:①KMnO4中Mn为 价, ②H2SO4中S为 价, ③Na2CO3中C为 价。 板书设计 : 第六节 一.: 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这种元素的。 注意: ①有正价和负价 ②的实质: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学性质。 ③单质的为零。 二.元素的确定: 三.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铁二三来铜二一, 二四六硫要记真。 合价的应用: 1.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原则:化合物中正负的代数和为零。 ②注意:不能根据书写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③写法:正前,负后,约简交叉。 2.据化学式推断某元素的 探究活动 氯化镁和水的形成过程 讨论提纲: (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镁与氯,氢与氧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 (3)在氯化镁,水分子中,原子个数比是多少? (4)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常识性介绍化合价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初步学会应用。 能力培养:结合课堂上对问题的设疑、解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从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通过化合价基础知识的学习,锻炼学生的记忆力。 科学思想:在学习元素化合价的知识更新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 科学品质:随着课堂上对化学问题的层层置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猜想探索的精神,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和创造意识以及克服困难的持久力。 科学方法:在对元素化合价的学习中,使用科学抽象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重点、难点:化合价的概念的建立;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形成规律性认识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请写出氯化钠、氯化氢的化学式。 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练习。 承上启下,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根据原子团结构回答:为什么在氯化钠中钠原子与氯原子的个数比为1:1,在氯化氢分子中是一个氯原子与一个氢原子结合在一起吗?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实事求是地分析事实,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投影]Mg Cl H O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 [讨论]根据上图讨论:镁与氢,氢与氧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 四人一组讨论,动脑思考,动口参与,加以猜想,探索,然后请一个组的代表发言,其它组纠正补充。 用提问的方法激疑,用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集体主义的合作精神。 [投影]讨论提纲 ①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②镁与氯,氢与氧各是靠什么形成特定的化合物的?③在氯化镁、水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各是多少? ①四个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g为2个,Cl为7个,H为1个,O为6个。 ②在氯化镁中镁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Mg2+,Cl得电子形成Cl—,相反电荷数的离子互相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MgCl2。在一个水分子中,一个氢原子的两个电子与一个氧原子提供的两个电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形成了稳定的共价化合物水。在水分子中,氧原子比氢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稍强些,所以电子对偏向氧的子一方,因此氢为正价,氧为负价,但整个分子仍为电中性。 [投影]对NaCl、MgCl2、HCl、H2O的化学式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原子个数比。 [板书]一、化合价的定义: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的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思考后小结:根据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在化合时,个数是一定的。 结合这四个化学式的比较,进一步理解概念。 把讨论的结果上升到理论。 学习新概念。 [指导阅读]课本80页第二小节: [投影]阅读提纲 化合价的数值在离子化合物中如何判定?在共价化合物中如何判定? 阅读,思考,理解 分组讨论总结,请代表发言,大家加以补充。 激疑,探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二、元素化合价的判定 [投影]填写小表: 价数 正价 负价 离子化合物 得失电子数目 失电子原子显正价 得电子原子显负价 共价化合物 共用电子对数目 电子对偏离显正价 电子对偏向显负价 根据阅读结果填写表格,填好后,反复看两遍。再现上述阅读内容。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及科学方法。 [投影]课堂练习 1.确定水中,H的化合价为___价,原因是___个H与___个O共用___对电子,电子对偏___H。O的化合价为___价,原因是___个O与___个H共用了___对电子,电子对偏___于O。 2.确定氯化镁中,Mg元素化合价为___价,原因是__个Mg___电子,Cl元素化合价为___价,原因是___个Cl原子___电子。 同理练习:CO2中碳与氧元素化合价的确定。 MgO中,镁与氧元素化合价的确定。 请学生说出答案。 巩固知识。 再现知识。 培养学生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指导阅读]课本第80页至第81页内容。 [投影]阅读提纲 1. 在化合物中,氧、氢、金属、非金属元素,通常显价规律是什么? 2. 有些元素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化合价吗? 3. 找出有关化合价中“两个零”的叙述是什么? 根据阅读结果,归纳小结,请学生描述,再现阅读的内容。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入科学方法。 [板书]三、化合价的规律 1. 在化合物中,情况如下: 氧为—2价; 氢为+1价; 金属元素为正价; 非金属元素为负价; 在非金属氧化物中,氧为—2价; 另一种非金属元素为正价。 2. 两个零: 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3.元素的变价:许多元素的原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但在一种化合物中元素也可能存在不同的价态。 练习判断各元素的化合价: 1. H2OCuFeS 2. H2OCO SO2 3. Fe2O3 FeO FeCl2 FeCl3 复习,固新知识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态度及科学方法。 小结:1.元素化合价的确定方法; 2.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课后记]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在此课中表现良好,对一些抽象难于理解的概念学生都认真听讲,从课后的小结来看学生掌握情况也很好。这样好的学习势头应加以适当鼓励,突破全书中的最难的知识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常识性介绍化合价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初步学会应用。 能力培养:结合课堂上对问题的设疑、解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从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通过化合价基础知识的学习,锻炼学生的记忆力。 科学思想:在学习元素化合价的知识更新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 科学品质:随着课堂上对化学问题的层层置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猜想探索的精神,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和创造意识以及克服困难的持久力。 科学方法:在对元素化合价的学习中,使用科学抽象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请确定H2O、MgCl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请两个同学分别回答,其他同学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 [引入]化合如何表示?正确读法是什么? 倾听,思考。 引出新课题。 [板书]5表示方法及读法 +1-1 +1-2 +1-6-2 +1-2 NaCl、 H2O、H2SO4 、H2SO4 读法:+1价的钠元素 —2价的氧元素 —2价的硫酸根 练习标化合价,练习读法。 NaOH、 HCl、Al2O3 、Cu、 S 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能力的培养、再现、巩固知识。 [引言]化合价和化学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求出元素的化合价。同样,运用化合价知识,可以正确地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倾听,领会 引出新课题 [板书]四、化合价的应用 1.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点拨]一般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并且正、负化价的代数和等于零。 [举例](1)已知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 化学式:FeCl3 (2)课本第81页例1、例2、例3。 练习写化学式: 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练习写给出不同的化合价的物质间反应生成物的化学式,如:氯化钠(镁、铝)、氧化钠、氢氧化钠等。其余同学做练习。分小组讨论,全体同学一起纠正。 再现、巩固新知识。加强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互相帮助集体合作精神。 [板书]2。推断某元素化合价 例:试确定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解:查表得知:钾为+1价,氧为—2价,氯有—1价、+1价、+5价、+7价等不同的化合价。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篇3
化合价篇4
化合价篇5
化合价篇6
化合价篇7
化合价篇8
化合价篇9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一册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篇1长春市希望学校 王彦平课题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设计思想1. 通过学生亲自收集体会学习...
第一册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篇1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重、...
第一册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篇1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教学目的;知识;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的物理性...
第二册盐的化学性质篇1备课组初三化学备课时间10月27日备课地点接待室参加教师金水凤、王红军、赵坤缺席教师无备课内容《...
第一册第一章空气氧篇1第一节空气教学目的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能力:...
第一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篇1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方法和仪器装置。2.通过研讨实验室制取二...
第一册碳的几种单质篇1教学目的;知识;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的物理性质,并联系性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能力:通过...
《水的组成》教案篇1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认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及其它初步知识;通过对水组成的分析实验,巩固和提高基...
《空气》教案篇1《空气》教学设计武汉市武钢六中 郑秀芳指导教师: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玲莉一、设计意图9年级学生对...
《自然界的水》教案篇1一、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篇1课题名称:§1~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型:实验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实验室常用...
《原子》教案篇1【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认识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性。2、过程...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