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55
[课前准备][学习任务]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知识准备]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如氧气、氯化钠、水、铁等等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没有发生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如:空气、食盐水等等。[物质准备]:原子模型等。二、[课堂练习][资料查询]:布朗运动、stm扫描隧道显微镜与“原子操纵”技术(网上或参考资料上)[问题研究]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微粒构成的。请列举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常见物质名称,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2.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构成原子的微粒及性质
构成原子的微粒
电子
原 子 核
质 子
中 子
电性和电量
质量/kg
相对质量
4.通过课本p67页讨论,请写出原子相对质量计算公式: ( )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 ≈质子数+中子数5.在化学变化中______可分,而______却不可分。是由反应的______化分成______,然后由____________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了________。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种类没变,________数目没有增减,________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只是________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转移或偏移。物理变化中主要由于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的不断运动,造成微粒间隙的变化。[观察思考]1.通过图3-6实验观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氧气、氢气、水分别由什么微粒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列举出氧气、氢气、水的主要性质(2~3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这三种物质的性质不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种物质间能否相互转化?发生了什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图3-14用α粒子轰击金箔,讨论后回答:(1)解释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能从中得出哪些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研究]1.
分子
原子
离子
定义
区别
相同点
联系
2.
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别
核电荷数__核外电子数
(—带电)
核电荷数__核外电子数
(带____电)
核电荷数__核外电子数
(带____电)
联系
1.同种元素原子、阳离子、阴离子都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它们同属一种元素 ( ) ( )2.相互转化: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 ) ( )
举例
[练习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于分子间有间隙且分子间的间隙可以改变,决定了物质有三态变化b.一些物质的热胀冷缩,证明了分子间的间隙是可以改变的c.一个水分子很小,就象一粒细沙一样不易看到d.冰水混合的物质不是混合物2.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3.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某种原子的质量是9.288×10-26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b. c. d.二、填空题4.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5.将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或电子,分别填入下列有关空格里。氧化汞______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汞______分解为氧______和汞______,汞______直接构成金属汞,而两个氧______构成一个氧______。氧______的内部中心有1个带8个单位正电荷的______,核外有8个______作高速运动。实验证明:原子中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但______带1个单位正电荷,______不带电。_______带1个单位负电荷。整个氧______不显电性。6.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见下表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铁
26
30
26
56
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不能总结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7.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解释: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以及水蒸发形成水蒸气这两个变化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盛半瓶水的薄塑料瓶中通入二氧化碳再将塞子塞紧,过一段时间发现瓶子瘪了,为什么?试用分子观点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为什么说:“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以后,化学才有了较快的发展”?请结合你的理解回答此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空袭南联盟发电厂时,除用一种“石墨炸弹”外,还使用一种“油气炸弹”,这种炸弹爆炸时,首先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然后将可燃性气体引爆,这时躲在防空工事里的人即使不被炸死,也会因窒息而死亡,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学习][收集信息]1.我们已经学习过我国化学家张青莲的事迹,你还知道我国化学家为化学科学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哪些典型事例呢?[拓宽视野]1.请你在老师的指导下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从中比较认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了解农药、复合化肥、药用药品、营养食品等成份和用途,以其中一种为例写一则调查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观察并解释浓氨水与浓盐酸接近时的“空中生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 2.d 3.d 4.615.分子 分子 原子 原子 原子 原子 分子。 原子 原子核 电子。质子 中子 电子 原子。 6.(1)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2)不同种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3)相对原子质量通常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4)不同种类原子数相对质量一般不相同。等等 7.答:水通电是由于水分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氢原子和氧原子,而每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分子分别构成了1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许许多多的分子聚集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变了发生了化学变化。而水蒸发是由于水分子不断运动而散发到空气里,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水分子本身改变属物理变化。 8.由于二氧化碳分子不断运动,分散到水分子间的间隙里,使得气体体积减小,气压减小,故瓶子瘪了。 9.[提示]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恩格斯所以认为“化学的新世纪开始于原子学说”。是因为在18世纪的后半期,化学研究中普遍应用了天平之后,开始重视定量研究,从而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有了较深入、较细致的认识。19世纪的前50年代左右,化学从定性研究的方法或观点逐步向定量研究的方法和观点发展,以弄清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变化中反应物之间和反应物、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为目的,由此建立了像质量守恒定律、定比定律、信比定律、化含量定律等一些基本化学定律。为了进一步揭示这些基本定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这一学说经过尔后的不断完善,终于成为当时说明各种化学现象的统一理论。所以说,它标志着近代化学发展的新起点。 10.油气炸弹爆炸时释放了大量可燃性气体,而大量可燃性气体引爆时消耗了大量氧气,使防空工事里缺氧,造成人的窒息死亡。
第三章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一.教学内容:
第三章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化;
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重点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3.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难点
1.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2.初步认识核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三.具体内容
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但这些微粒又是什么呢?科学家长期研究证实,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子和分子。
1.物质是由哪些基本微粒构成的
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
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如常见的金属(铁、铜、铝、汞等),稀有气体和金刚石、石墨、硅等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如活泼金属(钾、钠、钙、镁等)与活泼的非金属(如氯等)化合时,形成的物质由离子构成。像氯化钠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还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水、二氧化碳、氨气、氯化氢、硫酸等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3)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分子的基本特征。
①分子的体积很小;
②分子的质量非常小;
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④分子之间有空隙;
⑤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⑥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5)分子知识的应用。
①分子性质的应用;
a.根据分子不断运动的知识可解释物质的扩散(溶解、蒸发、挥发等);
b.根据分子间有空隙可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物体的热胀冷缩、气体受压体积缩小,两种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原两种液体的体积和等现象;
c.根据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解释液氧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为什么相同,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为什么不同等;
d.分子的体积很小可解释粗盐提纯、水可以通过滤纸等;
e.根据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可解释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等;
②用分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③用分子的观点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宏观: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微观: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
纯净物: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
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
3.原子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2)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3)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4)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
(5)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是: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6)原子的构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7)原子的性质和分子相似。
体积、质量很小;不断运动;原子间有空隙。
(8)原子的全部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9)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定义: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l/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4.离子
(1)离子是由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带电荷的微粒。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2)离子的形成。
5.分子、原子、离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b.分子大、原子小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答案:d
例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大
b.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间有间隔而原子间没有间隔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答案:d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
b.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原子
c.微粒得到电子一定变成阴离子
d.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可能相等
答案:a
例4.已知在原子中每一个电子的质量约是每个质子或是中子质量的1/1836,通过下表:
原子名称
质子数
电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1
0
1
氧
8
8
8
16
钠
11
11
12
23
硫
16
16
16
32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质子数=电子数;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4)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
(5)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水结冰是由于( )
a.水分子不运动了 b.水分子变小了
c.水分子化学性质改变了 d.水分子间的间隔改变了
2.下列物质属纯净物的是( )
a.生理盐水 b.含冰的水
c.澄清石灰水 d.分离液态空气后得到氮气的剩余物
3.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内有很大空间
b.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d.任何原子中的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4.构成原子核不可缺少的微粒是( )
a.质子 b.中子 c.质子和中子 d.电子
5.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 )
a.16 b.16g c.2.657×1026g d.2.657×10-26kg
6.原子变成离子时( )
a.得电子 b.失电子 c.得或失电子 d.既不得也不失电子
7.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a.分子间隔发生变化 b.物质状态发生改变
c.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d.物质颜色发生变化
8.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
a.分子 b.原子 c.质子 d.电子
9.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氯化钠 b.二氧化碳 c.镁 d.空气
10.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m㎏,则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m/n b.n/m c.m/12n d.12m/n
二、填空题
1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微粒构成的,例如氧气是由_______构成的。
12.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__。
13.分子虽然很小,但还能_______,分子是由_________构成的,如氧分子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氧化汞分子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的。
14.有些物质是由_______构成的,如氧气、________等;有些物质是由_________构成的,如汞、_______等。
15.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_________和核外________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和______两种微粒构成的。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_________,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________。由于质子数和电子数________,所以原子不带电。
三、简答题
16.乒乓球不慎被压瘪了,但没有裂痕,怎样才能使乒乓球恢复原状?
17.在20℃、101kpa的条件下,有水和氢气各1l,将其压强分别加压到202kpa,温度仍为20℃,试比较二者体积的大小,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四、计算题
18.已知一个标准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求:
(1)一个氮原子的实际质量。
(2)若一个铝原子的实际质量为4.482×10-26㎏,求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d 4.a 5.a
6.c 7.c 8.b 9.a 10.d
二、填空题
11.分子、原子、离子 氧分子
12.氮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13.再分 原子 氧原子 氧原子 汞原子
14.分子 氮气 原子 硫
15.原子核 电子 质子 中子 正电荷 负电荷 相等
三、简答题
16.放到热水中,就可使乒乓球恢复。
17.当增大压强时,氢气体积明显减小,而水的体积变化不大。因为构成水的微粒之间空隙较小,加压后,空隙变化不大。而构成氢气的微粒之间空隙较大,加压后,空隙明显减小,因而体积变小。
四、实验题
18.(1)2.325×10-26㎏ (2)27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一册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篇1长春市希望学校 王彦平课题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设计思想1. 通过学生亲自收集体会学习...
第一册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篇1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重、...
第一册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篇1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教学目的;知识;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的物理性...
第二册盐的化学性质篇1备课组初三化学备课时间10月27日备课地点接待室参加教师金水凤、王红军、赵坤缺席教师无备课内容《...
第一册第一章空气氧篇1第一节空气教学目的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能力:...
第一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篇1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方法和仪器装置。2.通过研讨实验室制取二...
第一册碳的几种单质篇1教学目的;知识;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的物理性质,并联系性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能力:通过...
《水的组成》教案篇1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认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及其它初步知识;通过对水组成的分析实验,巩固和提高基...
《空气》教案篇1《空气》教学设计武汉市武钢六中 郑秀芳指导教师: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玲莉一、设计意图9年级学生对...
《自然界的水》教案篇1一、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篇1课题名称:§1~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型:实验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实验室常用...
《原子》教案篇1【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认识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性。2、过程...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