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理论 >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精选4篇)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精选4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0:06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篇1

本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韵文的前半部分。

(一)观察挂图,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嫦娥奔月、一个寿星还有远古的人类。

师:嫦娥奔月属于神话,寿星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福,远古的人类是我们的祖先。(边说边出示词语:神话、祝福、祖先)

(二)齐读词串:神话、祝福、祖先

(三)简单释词:

1、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了的古代英雄的故事。(你知道哪些神话?——嫦娥奔月、沉香救母、夸父追日、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

2、祝福:指祝愿别人平安和幸福。(你在什么时候会收到祝福?你都收到了哪些祝福?)

3、祖先:远古的人类是我们的祖先(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炎帝和黄帝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很久的过去的人就可以称作祖先了)

(四)解读偏旁“示字旁”(出示挂图),带示字旁的字一般都跟神仙、祖宗有关。

解释示字旁的来历(板书演变)。

(五)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示字旁的字?板书:生字开花

(六)释衣字旁的来历

指导看挂图,板书展示衣字旁的演变过程。

(七)出示图片引出衣字旁的词语“裙子、裤子、衬衫”

带衣字旁的字都跟衣服有关。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多媒体出示图片)

口头释字:

1、“裙”为衣字旁加君字;教师带读“裙子”。

2、“裤”为衣字旁加库字;教师带读“裤子”

3、“衬”为衣字旁加寸字,“衫”为衣字旁加三撇。教师带读“衬衫”

(八)读“裙子、裤子、衬衫”: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九)拓展——小朋友,“裙子、裤子、衬衫”都是衣服中的一种,你还知道哪些衣服名称?

你还知道哪些衣字旁的字?板书:生字开花

一、整体读韵文前半部分: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二、选词说话

你喜欢哪个词语,用他来说一个话。好吗?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

2、观察生字——五个生字均为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3、你认为哪个生字最难写?上黑板来写一写。

4、教师观察指导书写。

5、生写。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篇2

第1课相聚在网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在网站上注册,并学会查看注册信息。

2.能力目标:认识在网站上注册的作用。

3.情感目标:促使同学们认真在网站上注册,认识在网站上注册的严肃性,感受网络共享的美妙。

教学重点:注册成为网站一员。

教学难点:认识在网站上注册的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网络学习平台的安装。

2.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进行年级、班级等信息的初始化工作。

教学过程:

1.接触学习平台。

展示网上班级的功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加入网上班级的意愿。

2.注册成为网上班级的一员。

(1)单击“新同学注册”,结合出现在网页上的注册须知,给学生讲述网上注册的严肃性。

(2)让学生讨论在账号申请中正确填写表单的重要性,认真阅读“用户须知”的内容,了解用户应遵守的规则。

(3)认识拓展:在因特网上也有可能会有欺骗性质的网站,要引导学生甄别网络信息,懂得保护自己。不要随意在网上进行注册,在注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账号和密码。

3.登录进入网班,同时进行本课的练习。

(1)让学生用刚申请的账号登录,查看同学的信息,这一步可以结合本课的练习进行。

(2)有一部分学生会忘记刚刚申请的账号和密码,教师要注意巡视,提醒学生,把账号和密码记在书本上。

4.练习作业:

用word制作一份班级通讯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认识网络共享的美妙。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篇3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一群孩子的口吻,表达了当代少年儿童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不断奋进的心声。

这是一首现代诗歌,篇幅不长,韵律较自由,不拘一格。本诗题为“我们上路了”,“我们”指即将告别童年的孩子们,“上路”寓意他们的成长从此进入了青少年时期。全诗以“我们上路”为线索,展现了当代孩子们朝气蓬勃的精神,刻画了他们由稚嫩逐渐走向成熟的风貌及渴望自由自在地成长的心情。

全诗共三个小节。第一小节简洁描述了我们上路时的情景。第二小节表达了我们上路时的心情。第三小节表达了我们上路时的信念。全诗表现了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充溢着奋进、向上的豪情壮志,耐人品读,易于朗诵。

课文中还编排了一幅插图,在诗歌文字的下面描绘了蔚蓝的晴空茂密的树林、活泼的孩子……画面简洁明快、充满生机,与诗歌展示的情境一致,有利于学生融入情景,感受课文内容。

设计理念:

本文是略读课文。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究,自我体验。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大意。通过熟读成诵,让孩子感悟到:“胸怀理想,脚踏实地,不畏艰难,永远向前,才是我们每个人应走的路。”反复诵读、发挥想象、借助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法,把握诗的内涵。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告别童年的心情和在人生成长道路上胸怀理想、勇往直前的思想情感。

2、帮助学生独立认识生字,读读记记“抖着威风、歪歪扭扭、雷鸣电闪”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诵本诗。

教学重点:体会诗句的寓义,让学生感悟到“我们”在路上会遇到时各种困难、艰险、挫折、失败,以及我们毫不畏惧的顽强意志。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我们上路了”的含义。能说出这首诗对自己成长的启示。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同题材的现代诗一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题。

师: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起源比文字还早,差不多和语言同龄。古往今来,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我们的炎黄子孙继承了优良传统,也写出一首首优美的现代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王慧骐作的现代诗——《我们上路了》。

二、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一)教师感情范读诗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流利、读通顺,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

2、思考:诗歌中的“我们”指的是谁?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回答问题:诗歌中的“我们”指的是谁?(指——在座的每一位学生,所有与大家一样要告别童年,已经长大的孩子们。)

2、带感情读课题。(带不同感情读课题)

【带不同感情读课题,为后面理解诗歌内容,体悟诗歌情感打下铺垫。】

3、检查生字词情况。(出示卡片:认读“抖着威风”“歪歪斜斜”“雷鸣电闪”)

4、指名分小节读诗歌。

5、齐读诗歌。

三、再读诗歌,深入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诗歌,了解诗歌每小节都写了些什么。

1、小组成员自读诗歌。

2、读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并作上批注: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二)班级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顺学而导,根据学生的回报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诗歌不同的小节。)

1、诗歌第一小节。

⑴学生交流:我读懂了——“孩子们长大成人了,告别大人上路了。”“一路上有许多美景。绿树、轻风、红旗”……

⑵让学生自由读第一小节,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指导。(例如:a、如果学生提出不理解“刚刚捡到一张很小很小的邮票,贴上那只很大很大的信封。”教师可指出,这是一种象征的写作方法,在诗歌里运用得非常普遍。象征我们稚嫩的刚刚起步的人生。接着让学生联系自己,展开想象,说一说:“还有什么事物也能代表我们刚起步的人生”?引导学生学着用诗歌的语言练习说话。b、感悟课文中的“不管大人们怎么说”这句话,教师可相机点拨:平时爸爸妈妈唠叨吗?都唠叨些什么?你是怎么对待的?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呵护,体会自己要摆脱束缚、要独立的心情。c、体会下一句:“反正我们是上路了,一步一步地上路了。”应该读出什么感情?——自豪、骄傲、摆脱了束缚的快乐……)

⑶多种形式读诗歌,指导学生读出第一小节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指名读、男女分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优美流畅的语句,充满诗意地读,读出意境美。)

⑷总结本节诗歌写的内容,“虽然我们还很稚嫩,但还是上路了。”(板书:“上路品美”。)

2、诗歌第二小节。

⑴学生交流:我读懂了——“我知道了他们上路时有风险。从这些诗句中感悟到的:我们的膝盖也许会被石块磕肿,也许会有骤起的风暴把我们抛入崖底……”“但他们有心理准备。”

师:你们迈着稚嫩的脚步上路了,心中充满了向往,可是大路总是那么平坦的吗?

⑵学生默读第二小节,思考:感触最深的是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

⑶交流学生思考的问题。

①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谈谈对“骤起的风暴”和“虚幻的风景”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家庭的变故,考试的失利、与同学朋友之间的矛盾、来自各方面的诱惑……)(板书:“路中艰险”)

②再次感受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象征手法。

③引读“我们的脚步也许是歪歪扭扭,我们的膝盖也许被石块磕肿,假如因为这些……一只人观赏的狗熊。”

【诗歌里隐喻的内涵学生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都体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体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谈,逐步体会“刚刚捡到一张很小很小的邮票,贴上那只很大很大的信封。”“路中艰险”等语句,在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作者使用的“象征手法”。】

⑷谈谈:当你碰到挫折打击时的态度。

⑸句式练习:“也许……也许……也许……”

(师:你想和他们一起上路吗?你能猜想到这路上还有什么美景,还可能遇到哪些风险吗?试着仿写一些诗句。引导学生运用上面的句式,进行大胆想象与写话。)

【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有利于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和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⑹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⑺教师范读诗歌第二小节。

3、诗歌第三小节。

⑴齐读第三小节诗歌。

⑵小组合作自学。

【引导学生自学体悟,不理解的地方可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和选用第一、二小节的学习方法在小组中讨论学习。】

⑶学生感情朗读诗歌,并相机询问学生的读后体会。(板书:“挑战风雨”)

(可补充教参中《标点符号的“自传”》的文章,让学生感受“童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的一个小站,今后的路还很长很远;从童年步入青少年,走上新的路程,是一个人的成长的标志。”)

【由于本课是略读课文,因此更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通过思考、想象、交流等形式把握诗歌的意思,逐层深入地体会我们上路时的心情。注重通过多次反复地诵读并结合想象、体验、去领悟诗情,并在此基础上读出感情来。】

⑷指导书写“售”。

(三)通读全诗,回归整体。

1、配乐朗读诗歌。

2、讨论体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我们上路”了的理解和体会。

(引导学生说出各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不要求千篇一律和“假话”“空话”。)

3指导朗读。

⑴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

⑵为学生配乐,学生表演读。

⑶想象情景,请个别学生来朗诵。

四、拓展交流。

准备一首相同题材现代诗,学生互相交流。

【交流拓展资料,让学生在同伴之间互相学习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五、总结结题。

师: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要告别父母,告别呵护,告别童年独自“上路”。开弓没有回头箭,人生的车站不售返程车票,不管什么样的路,都是一种经历,一种收获,相信大家都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六、置留作业。

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28*我们上路了

上路品美

路中艰险(走自己的路,做勇敢的我)

挑战风雨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篇4

课程代码:4145

课程名称:教学设计

授课对象:教育技术学专业

课程性质:《教学设计》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以《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传播学》为先行课程。它把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同教学实践活动联结起来,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从人类学习的心理机制出发,探索教学规律,并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的实践中,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对于从事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师和电教办公人员在提高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和办公效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教学设计》,使学生具备教学设计的基本能力,学会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的、安排教学步骤、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及实践后进行教学评价,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课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如系统科学方法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信息技术等;

3、在课堂中可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与实习作业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课程总学时:总学时数64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讲授4学时)

(1)教学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2)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

(3)教学设计与教育改革

(4)学习教学设计的意义

(5)教学设计的定义

(6)教学设计的性质

(7)教学设计的层次

具体教学要求:

①了解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及当今教育改革的关系;

②要掌握教学设计及教育技术的概念;

③掌握教学设计的三个层次。

教学过程设计的模式(讲授4学时)

(8)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及指导思想

(9)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要素

(10)教学过程设计的模式

具体教学要求:

①掌握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及指导思想;

②理解教学设计的模式并会简单应用;

课程方案(讲授4学时)

(11)学习需求的分析

(12)课程计划与教学计划

(13)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具体教学要求:

①会分析学习需求;

②知道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在学习需求分析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讲授6学时)

(14)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15)教学内容的分类

(16)教学内容的分析

具体教学要求:

①会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及评价单元教学目标是否合适;

②会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并会评价各类教学内容所对应教学目标是否都是实现课程总目标所必需的;

③会分析教学内容。

教学对象(讲授4学时)

(17)教学对象的一般特征

(18)教学对象的初始能力

具体教学要求:

①会深入分析教学对象的一般特征和初始能力。

教学目标(讲授6学时)

(19)教学目标的分类

(20)教学目标的编写

(21)课程教学设计

具体教学要求:

①掌握教学目标的分类方法;

②会编写教学目标;

③理解课程教学设计的意义;

④对给定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要素,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讲授8学时)

(22)教育模式

(23)教学方法

(24)教学组织形式

具体教学要求:

①掌握教学策略、教育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概念;

②理解教育模式的逻辑结构;

③会选择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媒体(讲授8学时)

(25)教学媒体的特性与分类

(26)非投影视觉媒体

(27)投影视觉媒体

(28)听觉媒体

(29)视听觉媒体

(30)综合媒体

(31)多媒体教学系统

(32)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

具体教学要求:

①掌握教学媒体的概念及教学媒体的特性与分类;

②理解戴尔的“经验之塔”所揭示的意义;

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选择教学媒体。

教学实践(讲授10学时)

(33)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

(34)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35)课堂教学技巧和艺术

具体教学要求:

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应用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几种基本类型;

②会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并将所设计的内容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③了解课堂教学中的技巧和艺术。

教学评价(讲授8学时)

(36)教学评价概述

(37)课堂教学评价

(38)测量工具的编制

具体教学要求:

①知道教学评价的功能和种类;

②会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③会编制试题。

教学设计实例(讲授2学时)

(39)教学过程设计实例

具体教学要求:

会进行系统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

(40)李龙   编《教学过程设计》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

(41)乌美娜主编《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考试与评估方法:

该课程期末考试采用理论笔试考试,总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大纲编写修改时间:2004年12月21日

教学大纲编写教师:李峻玲

计算机系审查教师:解二虎

教务处审查人签字:梁政

分管教学校长签字:田智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精选4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