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理论 > 互动教学设计

互动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0:06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实验室齐伟

互动教学的设计,也符合一般的教学设计过程,不过它由于采用了互动软件程序,并且在教学中突出了教师、学生和信息技术之间的互动,使其又有自己的特点。

准备阶段

“一节好课,是用一生来准备的”。这充分说明我们要上好一节课,需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不是仅仅在完成教案就能够上好一节课的。互动课程也要教师们进行长时间的不间断的准备。在一般的教学设计过程中,都要求分析学生的心理、情绪、态度等因素(即学习者分析),分析这些内容更多的不是来自于某节课前的“备课”,而是来自于和学生天天接触过程中日积月累的认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认识同样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平时认真地思考、注意积累才能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够揣摸到它对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互动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似乎是伸手即得的,还需要长时间准备吗?同样需要,因为网络资源浩如烟海,搜索、甄别、选择都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况且,互动课程的资源在不断的发展,教师要能够从其他人的经验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成分,及时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和开阔眼界,不断地将更适合教学的资源“为我所用”。所以,互动课程需要我们占有更多的教育资源,需要我们进行更丰富的准备工作。具体准备项目有:

u      搜索互动课程资源。可以是java互动程序,也可以是其它如几何画板、FLASH等制作的互动程序,当然还可以是教师自己开发的。

u      熟悉程序的使用。熟悉程序的特点和功能,如果是在线使用的程序,要记录下网址。

u      与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对比。有的教学资源可能与我们的教学要求不完全对应,特别是国外的教学资源。教师就应当与教学要求进行对比,能够适用于或者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我们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u      参考学生情况和教学条件。即使符合我们的教学要求,还要考虑能不能适合自己的学生状况,比如学生是不是有足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不是习惯于小组学习等。此外也要考虑教学条件的限制。

u      对教学资源进行取舍。根据上面的分析,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管理,以便在具体应用中进行选择。

苏州大学的朱永新教授认为“不在于教几年书,而在于用心教几年书”。从这个意义上讲,互动课程就要求参与者用心教书,用心准备每一节好课。

设计过程

“互动课程”的教学设计是以课堂为中心的,以维果茨基的支架理论为基础。前面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即学习者的分析、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教学资源的贮备,下面开始课堂教学设计。

u      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u      明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u      确定教学策略。

¨        根据对学生的分析和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推测学生学习的难点可能出现在那里,制定引导方法。

¨        确定用“互动程序”解决的问题,制定出学生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还是独立思考操作等),合理搭建学生探究的“支架”,引导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

¨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问题,交流彼此的结果。

¨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操作“互动程序”再强化对概念和规律的认识。

¨        围绕“互动程序”将知识深化拓展,鼓励学生进行更广泛的探究。

¨        师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总结。

评价和反思

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方式。然后根据评价的结果对设计过程进行反思,包括准备阶段和设计过程两个过程。

u      评价的内容

¨        教学目标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        “互动程序”是否发挥了作用,是否引导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探究活动。

¨        “互动程序”的使用时机是否得当?内容选择是不是适合?

¨        学生有没有“创造性”的发现?(对学生来讲)

¨        学生在小组活动和交流中是否表现积极?

¨        教学效果如何?(可以通过“互动程序”进行检验。)

u      反思的内容

¨        根据评价结果,反思准备阶段有没有需要改进之处。

¨        教师本人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理解是否深刻。2页,当前第1页12

互动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