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6
教学方案(设计)
梁晓欢 XX2401080 化学二班
课题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课型新课授课教师梁晓欢教材版本化学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章节第四章第二节l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为高一年级学生,已对化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目前该班学生对化学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化学思维和化学素养,化学成绩良好。l 教学内容(分析处理)“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属于新课,目的是让我们的学生认识氯元素及其有关性质。主要学习内容有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重点是化学性质的探究与学习,包括氯气与金属、非金属、水、碱等的反应、氯气及其化合物的实际用途,还包括氯离子的检验等。由于内容较多,所以分两次课讲授。这节课(一节课课时)则是先引入新课,让同学们对氯气有一些感性初步的了解,如氯气的物理性质,接着着重探讨氯气与非金属与水的反应。其中,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氯气与水的反应、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本质的能力、探究有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性学习,及达到师生教与学的互动,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一、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2、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3、提高思考分析的能力、实验观察的能力和归纳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1.运用化学史实以及现实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归纳、推理能力以及探究精神;3.通过教学的问题性,创设探究情景,增加学生主动求知的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身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通过学习氯气的发现和确认过程,以及氯气的性质实验研究,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教学方法(策略)(设计)采用多媒体技术、问题假设与探究法、以及实验演示的实验探究方法。教学媒体(设计)课本、ppt、实验演示、板书l 教学过程(40分钟)一、引入新课(6分钟)(幻灯片)海洋的图片。【教师讲述】同学们喜欢海洋吗?我们湛江的同学对海肯定不陌生了,但是海对我来说有特别的魅力,神秘的蔚蓝色。来到这里,我发现这里的菜都很咸。同学们猜猜是为什么呀?对了,因为那里近海,盐多。(幻灯片)盐场。【教师讲述】再看这张,这是一个盐场,不过不是湛江的。而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据说年产盐119万吨。我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食盐,以nacl为主要成分的食盐,至今仍是人类唯一必须的食用盐。(板书)氯化钠→nacl(包括钠sodium和氯chlorine)【教师讲述】我们知道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中涉及到两种元素,一种是钠元素,另外一种是氯元素。上一章我们共同学习了钠的性质,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来探讨和学习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课题]:高一化学 第三章 硫 硫酸 第一节 硫[目的]:1、使学生掌握硫的主要性质; 2、了解硫的重要用途。[课型]:元...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初步认识胶体的概念,鉴别及净化方法;了解胶体的制取方法。能力培养:通过丁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使学生了解和方程式的含义;使学生了解发生的条件和方程式的书写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的物理性质;掌握的化学性质;了解的存在和用途。能力目标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能力目标运用“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性质的异同,能够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理解它们性质上的差异和递变规律,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使学生了解和方程式的含义;使学生了解发生的条件和方程式的书写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能力目标运用“对...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