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教学文摘 > 先生的帽子哪儿去了

先生的帽子哪儿去了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58

韩麦尔先生的帽子哪儿

静心 

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新标准已全面实施,新教材也已投入使用。原来好多经典的篇目依然保存了下来。由法国著名作家都德写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保留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七课。

 跟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相比,文中的插图作了改变,由一幅改为两幅,画面内容也跟原来的不同。但通过观察,我发现新旧教材的插图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先生的帽子不见了!

西方人的习惯,正式场合是要脱帽的,如果这样理解,插图中的先生没戴帽子是理所当然的了;或者说,跟文章中心关系不大,画不画也无所谓。但我认为,既然是文中的插图,就该跟文中的内容相吻合。

综观教材中所有的插图,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的插图,画面内容往往是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或者是高潮部分。如《皇帝的新装》,画的就是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的场面;《孔乙已》画的是孔被打折腿后用手走进酒店喝酒的情形;再如《鲁提辖拳打镇关系》、《范进中举》等等,无一例外。                    那么,《最后一课》中画的又是什么时候呢?

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可见,小费郎士见到先生时是在课堂上。既然先生平时不随便穿这样的礼服,可见他对最后一堂法语课的重视,这正是他爱国精神的体现,而且文中再也找不到有关先生脱帽的文字,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先生的帽子就应该还戴在头上,而不是不翼而飞了。

其实,对老教材中《最后一课》的插图,早有人提出过疑问,说的是图中先生的身体的站向与文中所描述的不符,可却没人注意他的帽子不见了。现在新教材中调整了先生的站向却还是没还先生的帽子——一顶绣边的小黑丝帽。为什么不给先生戴上帽子呢?

先生的帽子哪儿去了.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品评古诗中的“雪”

    “雪”,是大自然独有的水的精灵。它洁白、轻盈,美丽、素雅;它总是迎着凛冽的朔风悄悄的到来,又在融融的春阳下无声无...

  • 中考古诗词赏析要领

    诗词鉴赏题,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表达,但是还要根据试题的类型及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考试中,常见...

  • 语文考试制胜三大秘诀

    一、仔细审题:多想想题目到底要你答什么(内容),怎样答(形式),一般题读一、两遍,难度题必须读三、四遍;二、用好草...

  • 文言文翻译技巧例说

    翻译文言文,首先要理解原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改用现代汉语表述。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信,即要...

  • 古代文化常识全解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

  • 中考漫画题题型解说

    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中,不少省市命题人别具匠心地将漫画改编成中考题,这些漫画题所选的漫画,多数是贴近学生生活的,给...

  • 古诗文中的床

    现在一提到“床”我们便会想到它是一种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但在古典诗文中它的意义却非常丰富、复杂。概括起来主...

  • 诗词中月亮的“愁意象”

    诗词中月亮的“愁意象”月亮是诗词中永恒的意象,尤其在古代,以月抒情、以月言愁的诗词很多。一、以“残月”写忧愁古人...

  • 新丰三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005jqp 初中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

  • 凸现个性 彰显特色——新丰三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凸现个性 彰显特色——2005jqp——新丰三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课程定位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

  • 话古代送别诗

    【佳作欣赏】游记佳作景美情美 ————赏析《小石潭记》 重庆市双桥中学 ...

  • 对《黔之驴》的另类解读

    摘要:[《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第二篇,文体为寓言。该文写于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