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高中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精选2篇)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精选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8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篇1

历史:5.8《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教案(1)(旧人教版高三)

[基础知识]三大发明完成建筑技术提高沈括《梦溪笔谈》元历法与郭守敬理学教育与史学成就书院兴盛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宋词李煜苏轼柳永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市民文学元曲与关汉卿

[基本理论]

1.指出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2.指出这一时期我国科技成就为世界领先,培养学生致力科技文化振兴中华的情操;

3.介绍古代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其魅力,并指出这些文化由各民族共同或学习中分别创造。

[能力培养]

1.文化的发展是以经济政治的发展为前提的,通过分析文化繁荣的原因,促使学生理解上述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讲述各项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史的影响,培养学生中外史对比的能力和意识;

3.讨论分析这一时期文化的时代特征,提高学生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理学;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特点、历史地位。

[教具教法]资料,图片,学生结合语文课准备的资料,讲述,评价,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同学概述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教师归纳。

一是两宋时期的经济是在隋唐盛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起来的,南方超过了北方,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最高阶段,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的高度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前提;二是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使中原和南方相对安定;三是少数民族政权对立,民族融合加强,各地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是主流,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进步;四是我国先进文化传播世界各地,我国同时地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五是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是建立在隋唐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的。

一.科学技术。

1.三大发明完成和发展。

(1)活字印刷术。11世纪,平民毕升,泥活字。东传至朝鲜、日本,西传至欧洲、埃及,较欧洲早4xx年。

(2)指南针。宋时在航海中普遍使用。13世纪传至阿拉伯与欧洲各国。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科技条件。

(3)火药。唐末用于军事。北宋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与火器。南宋时出现“突火枪”。“管形火器”开创人类作战史新阶段。13世纪中期传至阿拉伯,后传入欧洲。金制造火器较发达,曾以此击败蒙古进攻。

2.建筑。

(1)李诫《营造法式》。北宋末年。对建筑材料、样式、结构有记载和精致的样图。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2)辽代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古代木结构建筑著名。

(3)金代建造卢沟桥。

(4)元大都。有排水系统。

3.沈括《梦溪笔谈》。总结古代尤其是北宋科技成就,为英国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4.历法。

(1)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

(2)郭守敬创制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天文测量工作。

(3)郭守敬编定《授时历》,一年周期与今公历基本相同,早今公历3xx年。

二.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南宋朱熹为集大成者。理为宇宙万物之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将天理与人欲对立,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资料]朱熹。徽州骛源人,寓居福建。与程颐程颢合称“程朱理学”。另稍前有周敦颐,曾有《爱莲说》一文著名并相传。朱子重建和主持白鹿洞书院,从事教育五十余年。主张抵抗,为权臣排挤。留有《四书章句集注》与《朱子语类》等。后为权臣害,先诬蔑朱子之道学为伪学,后诬蔑朱子霸占友人死后财产和引诱两个小尼姑作妾,使朱子罢而去。

三.书院兴起。北宋兴起,南宋大盛。著名者有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等。以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鼓励讨论,辩难和自讲心得,风气活跃。

[资料]五大书院。

四.《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写。略。

五.文学。

1.词。

(1)李煜。五代时南唐后主。有很高文学价值。

[资料]

(2)宋词繁荣的条件。一是经济有一定发展,商业和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人民思想感情更加丰富,不能以韵律严格的诗来表达。二是宋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尖锐,一些作家以新形式抒发感情。

(3)苏轼。北宋文学家,豪放派代表人物。

[资料]

(4)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资料]

(5)李清照。两宋之交,婉约派代表人物。

[资料]

(6)辛弃疾。南宋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

[资料]

(7)陆游。南宋人,诗词均佳,豪放与婉约兼而有之。

[资料]

(8)

2.话本。市民文学的典型代表。由城市艺人口头讲述,记录整理,在流传中不断补充,情节完整,语言生动,艺术成就高。

3.元曲。

(1)元杂剧与散曲的合称。将音乐、歌唱、舞蹈、表演、道白熔于一炉,形成独具民族风格的舞台艺术形式,并产生韵文与散文组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散曲包括小令与套曲,是当时北方的流行歌曲。

(2)关汉卿。代表作为《窦娥冤》。

[资料]蒙古人不重科举,灭金后只举行过一次科举,此后80余年废科举。社会上许多读书人将科举作为唯一目标,不免失落。且元工商业发展畸形,王公贵族与官僚聚居城市,为元剧流行提供土壤。此时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戴上臭老九的帽子。他们不得不踏入此间,寻得一席之地。关汉卿,北京人,长期创作戏剧,被称“梨园领袖”。《窦》剧中有“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1958年关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另有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等。另有王实甫的《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六.绘画艺术。代表作品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另宋徽宗赵佶的绘画作品也很出名。

[课堂小结]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篇2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科学技术;理学;教育;文学。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分析这一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我国三大发明的传播是欧洲资本主义到来的必要前提,通过联系世界近代史的有关内容,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说明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大大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三大发明、沈括和郭守敬、宋词、元曲。

教学难点:①基本概念:理学、元杂剧、散曲。

②五代辽宋夏金元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特点、地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

回答:

①在“隋唐盛世”基础上继续发展,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的高度发展是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②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使中原和南方出现相对安定的局面。

③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加强,促使各族文化共同提高。

④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一方面我国先进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我国吸收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

⑤各族人民善于继承和发展隋唐的文化成果。

讲授新课

一、科学技术

1.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

⑴印刷术

①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活字印刷术发明以后,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

③欧洲人用活字排版印刷比毕升晚了四个多世纪。

④用西夏木活字印刷的佛经,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⑵指南针

①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

②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

③指南针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

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⑶火药

①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②北宋政府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③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③火药和火药武器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⑤金的火器制造较发达,金军曾用火药武器打退蒙古军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

2.建筑技术的提高

⑴北宋末年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

⑵辽代河北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⑶金代建造的卢沟桥,以其坚固实用、美丽壮观而闻名中外。

⑷元大都建筑宏伟,城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

3.科学家沈括和《梦溪笔谈》

⑴沈括的突出贡献是在天文学方面创制了“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安排。

⑵沈括的《梦溪笔谈》,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

⑶英国学者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是“中国科

学史的里程碑”。

4.元代的历法和天文学家郭守敬

⑴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

⑵郭守敬的贡献:

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

②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③主持编定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xx年。

二、理学

1.理学是宋代的哲学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2.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⑴他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

材料,是第二性的。

⑵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⑶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⑷他的学说还被介绍到日本。

三、文学

㈠宋词

1.五代杰出词人李煜

⑴五代、辽、宋、复、金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

⑵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他的词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宋词繁荣的原因

⑴由于宋代的封建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①商业和城市繁荣;

②市民队伍的扩大;

③只用韵律极严的诗歌已不能充分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于是词广为流行。

⑵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使得一些作家采用词来反映广阔的社会生

活,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

⑴苏轼

①北宋文学家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

②苏轼是宋词中豪放派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对后世影响很大。

③苏轼的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⑵辛弃疾

①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很高水平。

②他的作品经常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散发着浓厚的时代气息;

③他的代表作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4.婉约派词人柳永和李清照

⑴柳永

①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主要代表。代表作有《雨霖铃》等。

②柳永的词作主要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因此流传很广。

⑵李清照

①李清照是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杰出女词人。

②李清照的词,属于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明白如话,生活气息很浓。

③李清照因金军南下流落南方,她的作品渗透了忧伤和怀念故土的感情。

5.陆游的诗词

①陆游的词与辛弃疾相似,表达了坚决抗金、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主义思想。

②陆游的词不乏感慨国事的豪放之作,充满了国耻未雪、壮志难酬的悲愤激情。

③陆游也有一些婉丽飘逸的词作,他的名作《钗头凤》,写得缠绵悱恻,一往情深。

④陆游临终时写的《示儿》诗,突出地反映出渴望祖国统一的急切情怀。

6.话本

①话本是宋代新兴的一种世俗文学,适应了城市的发展需要。

②话本先是由城市艺人口头讲述传授,后经记录整理而成,对后世的小说和戏剧很有

影响。

㈡元曲

1.元曲

⑴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元曲”,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

⑵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

①元杂剧把音乐、歌唱、舞蹈、表演、道白熔于一炉,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综

合性舞台艺术,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组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②散曲是当时北方地区的流行歌曲。

2.关汉卿的创作

关汉卿是元代剧作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精选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知识网络】 ...

  •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测试1.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

  • 秋收起义简介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

  • 理性之光

    第15课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落实课标一、社...

  •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1.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天工开物》...

  • 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

  •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程标准要求 古代人口迁移的流向:一是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地区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

  •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题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第1课时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

  • 宋明理学

    第4课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落实课标 一、背景——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佛、...

  •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程标准】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

  • 自然科

    教学设计方案学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电磁学的成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难点: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学的创立;爱因斯坦...

  • 新文化运动

    第五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导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课件出示图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