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初中历史教案 > 八年级历史教案 > 抗日救亡运动 教学建议(精选2篇)

抗日救亡运动 教学建议(精选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7

抗日救亡运动教学建议篇1

教材地位分析

《何梅协定》的签订和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是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和国民党妥协卖国嘴脸的暴露。中共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领导推动作用,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由于“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运动出现新高潮,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为了全民族的利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使国内形势朝着有利抗日的方向发展。

重点分析

中国共产党制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东北和华北,国民党政府卖国投降不作抵抗的政策面前,中国共产党采取坚决抗战的态度。学习这一内容,对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危亡时刻的高风亮节及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是有重要影响的。

难点分析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西安事变发生之后,造成了全国政局复杂化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分析事变引发的政治形势,认为有两种前途,一是由此引发新的内战,全国的抗日力量削弱,推迟全国抗战的发动;二是由此结束了10年内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抗日大局出发,共产党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也是国共关系根本性的转折点——开始由内战到和平,由对峙到合作抗日。

从具体的分析中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抓到蒋介石又放蒋介石?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一问题讨论清楚以后才能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政策的英明正确,也为后来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下伏笔。

重、难点突破方案

1、本课可以通过列表的方法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历史事件。如: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就代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历史事件。

(1)瓦窑堡会议,是中国近代史上党的重要会议,可从名称、时间、地点、内容、意义等方面归纳。

(2)“一二·九”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学生爱国运动,可从名称、时间、背景、口号、意义等方面归纳。

(3)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可从名称、时间、有关人物、背景、

事变解决的途径、意义等方面归纳。

2、尽可能地利用电教纪实片、挂图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加上学生所知道的这部分历史知识,教师不断点拨、启发,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子。例如:通过对本课《华北五省自治示意图》的利用,创设新情境,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语言联系“一二·九”运动爆发的原因进行历史的思维。

3、指导学生对课前提示进行分层处理,从课前提示中找出本课的学习重点及难点部分。

抗日救亡运动教学建议篇2

教材地位分析

《何梅协定》的签订和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是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和国民党妥协卖国嘴脸的暴露。中共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领导推动作用,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由于“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运动出现新高潮,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为了全民族的利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使国内形势朝着有利抗日的方向发展。

重点分析

中国共产党制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东北和华北,国民党政府卖国投降不作抵抗的政策面前,中国共产党采取坚决抗战的态度。学习这一内容,对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危亡时刻的高风亮节及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是有重要影响的。

难点分析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西安事变发生之后,造成了全国政局复杂化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分析事变引发的政治形势,认为有两种前途,一是由此引发新的内战,全国的抗日力量削弱,推迟全国抗战的发动;二是由此结束了10年内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抗日大局出发,共产党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也是国共关系根本性的转折点——开始由内战到和平,由对峙到合作抗日。

从具体的分析中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抓到蒋介石又放蒋介石?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一问题讨论清楚以后才能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政策的英明正确,也为后来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下伏笔。

重、难点突破方案

1、本课可以通过列表的方法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历史事件。如: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就代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历史事件。

(1)瓦窑堡会议,是中国近代史上党的重要会议,可从名称、时间、地点、内容、意义等方面归纳。

(2)“一二·九”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学生爱国运动,可从名称、时间、背景、口号、意义等方面归纳。

(3)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可从名称、时间、有关人物、背景、

事变解决的途径、意义等方面归纳。

2、尽可能地利用电教纪实片、挂图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加上学生所知道的这部分历史知识,教师不断点拨、启发,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子。例如:通过对本课《华北五省自治示意图》的利用,创设新情境,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语言联系“一二·九”运动爆发的原因进行历史的思维。

3、指导学生对课前提示进行分层处理,从课前提示中找出本课的学习重点及难点部分。

抗日救亡运动 教学建议(精选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抗日救亡运动(精选13篇)

    抗日救亡运动篇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掌 握 九一八事变...

  • 戊戌变法(通用15篇)

    戊戌变法篇1教学目标 康有为再次上书;康、梁组织保国会;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失败...

  • 第1课 抗日救亡运动(精选2篇)

    第1课抗日救亡运动篇1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

  •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精选12篇)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篇1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掌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含义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基本史实和历...

  • 八年级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精选2篇)

    八年级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篇1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程标准]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

  • 国命大革命(通用2篇)

    国命大革命篇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

  •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通用2篇)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篇1教学重点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

  • 思想文化(精选14篇)

    思想文化篇1【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知道林则徐、魏源、严复思想形成的背景,记住魏源写的《海国图志》,理解“师夷长...

  • 历史工业化的起步(精选2篇)

    历史工业化的起步篇1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

  • 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精选2篇)

    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篇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展示家庭、社会不同时期有关“衣、食、住、行、用”的照片,反映我国家庭、社...

  •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精选3篇)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篇1第二单元第8课 铸起共和国的钢铁长城班级_____ 姓名_____一、学习任务1、能说出“两弹一...

  • 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精选2篇)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篇1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意义。2、指...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