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28:23
一、设计思路:
1、选材:《大鞋小鞋》这是一首富有情趣的歌曲,也是“我长大了”主题背景下的一首歌曲,歌曲中的形象对比鲜明,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中班初期,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比较差,所以我落脚点是引导幼儿感受声音的强弱,体验歌曲有趣欢快的情绪,而不是学唱歌曲。
2、环节: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在今天的活动中,我设计了语言节奏练习、练声和感受歌曲强弱音三个环节,第一和第二环节是我的常规练习,(这是音乐导学班常用的模式之一);第三环节是我重点部分,通过幼儿的探索体验,教师的引导表现及最后运用乐器进行的游戏,让幼儿充分感知强弱的不同,也体验了歌曲欢快的情绪。活动中融入了节奏和力度的音乐要素,想从多方面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二、活动目标:
在富有情趣的音乐活动中,学习区分强弱音,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三、手段和方法:
用情景化的语言来帮助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注重幼儿音乐常规的培养。
四、活动过程:
(一)语言节奏
有个魔法公主邀请我们去玩,但要请本领大的孩子去,听听谁的本领大?
幼儿介绍:我的小手本领大
(二)练声:小动物爱唱歌
注意幼儿的口形,学会听前奏唱歌。
(三)探索体验
1、体验穿大鞋和小鞋的感受
说说穿大鞋和小鞋的感受
引出穿大鞋重,踢踏踢踏的声音;穿小鞋轻,的多的多的声音
2、听着音乐再次走
3、幼儿欣赏歌曲,熟悉旋律
(1)第一段:我穿爸爸的鞋,就像什么?开在哪里?发出什么声音?
(2)第二段:我穿上了娃娃的鞋,又像什么?套在什么上?发出什么声音?
听音乐,引导幼儿用手掌和手指表示大鞋和小鞋的强与弱
4、幼儿跟唱歌曲。
(四)用乐器引导幼儿感受强弱变化
1、听辨两种乐器的强弱
魔法公主说今天送给小朋友两件礼物,拿来了两种乐器。教师出示大鼓和小木鱼,让幼儿说说它们发出的声音适合穿哪双鞋走路?
2、游戏:听音走路
1、坐在椅子上,听到鼓声穿大鞋,听到木鱼声穿小鞋
2、根据木鱼的节奏走。
五、预计活动效果:
在第一环节中通过生生互动提升个别幼儿语言节奏的能力。在探索体验的环节中孩子们兴趣一定很高,也能感受这首歌的欢快情绪,但可能有个别孩子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声音的强弱应该会有初步的感知。在活动中创设了魔法公主的情景,并以情景性的语言贯穿始末,幼儿学习的兴趣可能比较高。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基本上自己能唱这首歌。
2、感受歌唱活动中喜悦的心情和愉悦的氛围。
二、活动准备
各种图谱(爸爸的鞋、船、海洋、娃娃的鞋、脚跟、帽子等)、副歌图谱
3、活动过程
听,你们听到了什么?
(踢踏、踢踏)(清唱)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吗?(鞋子)
我们一起来唱一下这双鞋子发出的声音。
你们知道这是谁的鞋子发出的声音吗?
是一个小朋友的爸爸的鞋子。这个小朋友她可淘气了,她穿上了她爸爸的鞋子,爸爸的鞋子跟小朋友的鞋子比起来是很大的,所以她觉得她爸爸的鞋子就像两只船,这两只船开在了大大的海洋里。她穿上她爸爸的鞋子走路,发出了“踢踏、踢踏”的声音。(边说边出示图谱)(教师作为引导,让幼儿来发现爸爸的鞋子大,发出踢踏踢踏的声音)学一学爸爸的鞋子发出的声音,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念唱。(踏踢踢踢踢踏,踢踢踏,踢踢踏,踢踢踏,踢踢踏,踢踏踢踏踢踢踢踢踏。)现在老师把这个小朋友穿爸爸的鞋这个小故事变成了一段歌,小朋友仔细听。
小朋友想不想来唱一唱这个小故事啊?那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吧。
现在我们一起和着钢琴唱一下。
哎,小朋友再听,又一个声音发出来。
边弹边范唱(的笃、的笃)
你们听到了什么?
这个声音还是鞋子发出来的,但这个鞋子可不是刚才爸爸的鞋,它是娃娃的鞋。它发出的声音跟爸爸的鞋可大不一样,它发出的声音不像爸爸的鞋那么大。
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娃娃的鞋发出的声音。
这一次这个小朋友又穿上了娃娃的鞋,娃娃的鞋看起来就像一顶帽子,套在了小脚跟上。小朋友穿上娃娃的鞋走路,发出了“的笃、的笃”的声音。
学一学爸爸的鞋子发出的声音,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念唱。(踏踢踢踢踢踏,踢踢踏,踢踢踏,踢踢踏,踢踢踏,踢踏踢踏踢踢踢踢踏。)老师把这个小朋友穿娃娃的鞋这个小故事也编成了一段歌,小朋友一起来听听看。
小朋友想不想唱?我们一起来唱一下。
现在我们一起跟着钢琴唱一下。
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两段歌连起来唱一下。
我们今天唱得这首歌的名字叫《大鞋与小鞋》,哪个是大鞋?哪个是小鞋?
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大鞋与小鞋》这首歌。
这次小朋友唱鞋子发出的声音“踢踏和的笃”,老师唱前面的。
我们来交换一下,小朋友唱前面的,老师唱鞋子发出的声音。
我们全体女生来唱一下。我们全体男生来唱一下。(加上表演)这一次我们大家一起来唱,唱得时候小朋友可以拍手,唱到鞋子发出的声音的时候,小朋友可以配上脚的动作。
今天我们一起学了《大鞋与小鞋》这首歌,小朋友唱得开不开心啊?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一下。
附歌词:
我穿爸爸的鞋,就像两只船,开在大大的海洋里,踢踏,踢踏,踢踢踢踢踏。踢踏踢 我穿娃娃的鞋,就像一顶帽,套在小小的脚跟上,的笃,的笃,的的的的笃。的笃的
踏踢踢踢踢踏,踢踢踏,踢踢踏,踢踢踏,踢踢踏,踢踏踢踏踢踢踢踢踏。
笃的的的的笃,的的笃,的的笃,的的笃,的的笃,的笃的笃的的的的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活动目标:1、学习辨别音乐的强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感受。2、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大雨、小雨。3、...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记忆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活动准备:沙锤、碰铃、铃鼓、木鱼、鼓、响...
活动目标:1、熟悉乐曲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小茶壶》。2、乐意参与表演,体验与大家互动的快乐。活动准备:图片《小茶...
设计意图:“加油干”是一首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大家熟悉的劳动号子,歌曲简短有力度,很适合培养幼儿感知和表现...
活动目标:1.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2.感受3/4节拍的特点,用流畅、欢快的声音唱出小蜗牛逍遥、自在的心情。3.进一...
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歌曲《蜜蜂做工》。2.能够根据歌曲内容大胆创编动作。3.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
活动背景:韵律活动是幼儿随着音乐进行的身体活动。动作的伴随是幼儿从音乐中获得快乐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它能满足幼...
活动目标:⒈熟悉《赶花会》乐曲的旋律及aba结构,感受乐曲快乐的情绪。⒉创编赶花会过程中“赶”和“看花”的不同动作和...
教材简介:中班幼儿处于学前教育承上启下的年龄阶段,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对艺术的感知体验能力发展十分迅速,他们喜欢...
一、活动目标:1、 能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螃蟹跳舞、吐泡泡、挠痒痒”动作。2、 在音乐变化的时候,能根据教师的体态语或语...
活动要求:1.初步学习歌曲《小树叶》,感受歌曲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2.知道秋天来...
活动目标:1.会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词的韵律美。2.学习密封勤劳做工的精神。活动准备:1.蜜蜂头饰,塑料雪...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