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高中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新中国外交

高一历史新中国外交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8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试题
一、选择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请回答1~4题。
1.最能说明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事件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参加日内瓦会议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①1953年由我国首次提出 
②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它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④它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   d.②③
3.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20世纪50年代初,由我国政府首先提出
②目的是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   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③运用这些原则解决了与苏联等国的建交问题
④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4.20世纪50年代我国运用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被广泛运用的是( )
①“求同存异”方针
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不结盟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请回答5~10题。
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
a.中美关系的缓和
b.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与大批国家建交
6.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日本对战争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b.中国放弃了对日本侵华战争的赔偿要求
c.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中日两国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
7.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①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国关系开始正常化4中朝   建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日建交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建交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与他国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主要原则是( )
a.三大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10.中国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的主要表现是( )
a.xx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
c.决定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
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二.非选择题
从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请回答11~12题。
11.阅读下列三幅图:
 
请回答:
(1) 根据图一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政策是什么?该图内容反映的是其中的哪一条?

(2) 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图三反映的事件的主要历史成就是什么?3页,当前第1页123

高一历史新中国外交.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知识网络】 ...

  •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测试1.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

  • 秋收起义简介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

  • 理性之光

    第15课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落实课标一、社...

  •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1.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天工开物》...

  • 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

  •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程标准要求 古代人口迁移的流向:一是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地区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

  •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题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第1课时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

  • 宋明理学

    第4课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落实课标 一、背景——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佛、...

  •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程标准】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

  • 自然科

    教学设计方案学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电磁学的成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难点: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学的创立;爱因斯坦...

  • 新文化运动

    第五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导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课件出示图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