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化学教案 > 高中化学教案 > 高三化学教案 > 第四节 环境保护

第四节 环境保护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7

1.环境自净和环境污染的概念(1)人类的活动不断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而大气、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使污染物的毒性和浓度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

 (2)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发生了不良的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于是就造成环境污染。

 2.大气污染及防治

 (1)大气污染物:颗粒物(粉尘)、S02、NOx、CO、碳氢化合物、含卤素化合物、放射性物质等。

 (2)大气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影响动、植物生长;③破坏建筑材料;④改变世界的气候。

 (3)大气污染的防治:调整能源结构;合理规划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运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制订大气质量标准;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充分利用环境自净能

 3.水污染及防治

 (1)水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排水、垃圾渗漏等。

 (2)水污染物种类:重金属(Ba2+、Pb2+等)、酸、碱、盐等无机物,耗氧物质,石油和难降解的有机物,洗涤剂等。

   (3)水污染的防治:控制污水的任意排放。

   4.土壤的污染及防治

   (1)土壤污染:如果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土壤的净化能力,就会引起土壤质量下降,这种现象叫做土壤污染。

   (2)土壤污染物: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化肥、农药、大气沉降物、牲畜排泄物、生物残体等。

   (3)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中学常见污染环境的气体及其防治

   SO2工业上用浓氨水吸收,实验室用NaOH吸收。

   NOx用NaOH溶液吸收。

   H2S用NaOH溶液吸收。

   Cl2、Br2、HCl:用碱液吸收,Cl2、Br2还可用Na2S03吸收。

   CO用燃烧的方法除去。

   2.全球环境三大问题

   (1)“酸雨”。“酸雨”主要是由硫酸、硝酸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的。“酸雨”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环境气候和地理因素。形成过程一般认为SO2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S02的富集H2S04,随雨水降下形成“酸雨”。

   (2)臭氧层的破坏。

   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有害物质是:氮氧化物和氯氟烃等。反应机理:

   N20+gvN+NO  

   CF2Cl2+hvCl+CF2Cl

   O3+NO02+N02   

   O+NO02+NO

   0+ClOC1+02

   总反应式O+03202

   从以上反应和总反应式看出,有害物质NO、活性C1都未消耗,均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3)温室效应

   C02、O3、CH4等气体虽不影响太阳对地球表面的辐射,但能阻碍由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红外辐射,这就像给地球罩上一层保温膜,使地球表面的气温增加,产生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对人类生活会带来很大影响。可能导致地球两极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世界上许多城市。此外,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导致土地沙漠化。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消耗的共同影响下,还会造成气候的反常,如厄尔尼诺现象等,导致动物反常迁移,植物反常生长,甚至动植物种类的消失等。

例析:

   (上海)(1)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S02的量,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化合物进人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某些自来水厂在用液氯进行消毒处理时还加入少量液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O=H20+NH2Cl(一氯氨),NH2CI较HCIO稳定。试分析加液氨能延长液氯杀菌时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于煤在燃烧时,所含的硫转化为S02,S02与加入的碱性氧化物生石灰反应生成CaS03,CaS03在高温条件下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不易分解的CaS04,这样就减少了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02的量,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2)本题给出了NH3与H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NH2Cl比HClO更稳定的信息,要求学生结合新信息,应用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去解释加入液氨后可延长液氯杀菌的时间,因加入液氨后,部分HClO转化为更稳定的NH2C1,当HClO开始消耗后,NH3十HCl0;NH2C1+H20,使反应平衡向左移动,又产生HClO起杀菌、消毒的作用。

   [答案] (1)CaO+S02CAS032CaS03+02=2CaSO4(2)加液氨后,使HClO部分转化为较稳定的NH2Cl;当HClO开始消耗后,上述化学平衡向左移动又产生HClO起杀菌作用。

第四节 环境保护.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碳的化学性质之三

    教学目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

  • 碳的化学性质之一

    碳的化学性质之二教学目标 1.认识金刚石、石墨及无定形碳由于组成元素相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2.从碳原子的结构认识并...

  • 《乙醇 醋酸》教案(一)

    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式、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及应用教学难点 :甲醇、乙醇的化学式及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教学过程 :【讲解引...

  • 《乙醇 醋酸》教案(二)

    教学目的知识:了解酒精的化学式、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重要应用。常识性介绍甲醇及毒性;常识性介绍醋酸。能力:培养学生...

  • 煤和石油 教案(一)

    教学过程 :【阅读教材】思考题:1、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能源是什么?2、为什么说"煤是工业的粮食"及"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 煤和石油 教案(二)

    教学目的知识:使学生了解“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对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

  •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酸和碱的定义和化学性质2掌握盐的定义,理解中和反应。3巩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4掌握中...

  •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

    (下载:)

  • 过滤和结晶 教案(一)

    教学重点:用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教学难点 :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教学过程 ...

  • 《过滤和结晶 》教案二

    教学目的知识:了解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思想教育:培...

  • 《钠》教学设计

    钠一、教学目的: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结构及用途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存在和保存方法3.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

  •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教案一

    (下载:)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