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5:2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理解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文录音,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大家摸一下在自己的桌肚里,能摸到什么吗(课前准备好的月季花瓣)你们观察观察(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生交流)
二,出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花瓣飘香(多美,多么有诗意的一个题目啊)
2,请学生读题(2位),学生齐读课题
3,你看了这个题目有什么要说吗
(什么叫花瓣飘香花瓣飘香是什么意思是什么花的花瓣瓢香
过渡:其实大家要想知道的答案我们书中都有,就看大家是不是都是有心人了.
三,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自学小能手)
要求:有句话说的好"不动笔墨不读书"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读连贯,根据课后的生字表在文中画出生字词和你不懂的字.
2,教学生字词(教学小能手)
过渡:有首歌唱的好"朋友多了,路好走,我们学习也一样,学习的道路上朋友多了就轻松起来,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些新朋友.
(1)出示生字词(课件)
(2)学当小老师(学生自由起立领读)
(3)理解词语(在这些词中那些词你哪些已经会读,理解意思了,你是通过什么办法学会的.你能把你理解的词读好吗生读)
(4)齐读生字词
3,再读课文(读书小能手)
要求:我们现在已经交了好多好朋友,因此,这次读要比第一次(你们说要怎么样啊)
把生字词读准,课文读的更通顺.
生自读课文(这次你可以读给别人听<同桌,老师,或者读给自己听)
4,检查自读情况
(1)请学生上讲台读课文(学生自愿上讲台为主)
a上台的同学集体分配各自的朗读任务,
b说说为什么这么分配,
(2)教师鼓励及随时指导
(3)台下同学小评委
(4)鼓掌感谢
5,解答疑问(答题小能手)
过渡:在课文的一开始同学们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其实啊,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文中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快速的把课文读一遍,在这过程中希望大家能把自己找到的答案画下来,有句话说的好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1)学生读文寻案
(2)学生交流
(3)师指导总结交流答案
四,初探课文(提问小能手)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我们的疑问都清除了,看来大家都很会读文章找答案吗!下面我们要看看谁最会提问题.
(1)下面大家再次认真读课文,这次你读了课文后还有什么问题要提
(2)学生互问互答.
五,比比赛赛
过渡:拿出你的勇气,展现你的才气,又到了大家一比高低的时候了.上次有的同学输了不服气这次就要抓紧机会啦
(1)把你认为自己读的最好的准备好(反复练读)
(2)开始比赛
六,指导习字
(1)指导容易出错的字的书写
(2)指出是否有多音字
(3)指导完成描红
七,课堂作业
1,齐读生字
2,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摘花小姑娘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小女孩已经给大家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不过,我们要真正认识这位小女孩还要细细地去读书,从字字句句中用心去感受人物的品质.
二,品读感悟
(一)读讲第二自然段.
1,你看到小女孩摘花瓣了吗在课文第几段请你找出来.
2,用心读,仔细想,能从中读出小女孩的懂事吗
3,指读第二段.
4,投影句子: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5,交流:小朋友,读着读着,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么样的小女孩
6,小女孩很爱花,很珍惜这片花瓣.(板书:爱花)
7,从哪些词语最能看出(从"小心地","双手捧着")
8,她为什么那么小心(怕弄坏了花瓣,怕影响了整朵花,怕露水滚落……)
9,她小心翼翼地摘,用双手轻轻捧着一片花瓣,如果不是爱花,怎么会这么郑重其事呢其它小朋友读出来了吗
10,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能不能再小心一点再轻一点别忘了花瓣上还带着露水呢……)
11,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12,过渡:是啊,小女孩摘了花瓣之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当你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你产生过什么想法吗(她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
13,是啊,课文中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所有读这个故事的人都是这么想的.那就让我们再深入地读一读课文.相信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读悟3-10自然段.
1,小女孩为什么只摘花瓣呢要求:轻轻地读读,3-5自然段,找出你觉得小女孩懂事的句子,划上波浪线.然后认真读一读.
2,学生自由朗读交流.
3,投影句子: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1)现在请小朋友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2)"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看出小女孩很懂事.(懂事在哪里呢)
(3)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因为花很美)
(4)这是一朵怎样的花呢你能从课文中读出来吗
(5)读书就是要前后联系起来读,"瞻前顾后"这样才能读得更明白.谢谢你教给我们读书的方法.
(6)你们看——(相机出示花)红艳艳的月季花,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带着亮晶晶的露水,散发着阵阵清香……看到这么娇艳的花朵,谁会忍心摘下它呢让它美美的开着,装点大地吧!"舍不得摘整朵花",正是小女孩爱花的表现啊!看来她是个——的孩子爱花的,爱美的孩子.(板书:爱花)
(7)爱美是人之常情,为什么在被我叫住以后要"惶恐"呢请你自己再读读这段话,想一想.
(8)"惶恐"是什么意思小女孩惊慌害怕什么此时此刻,她心里怎么想(摘了花瓣,怕我批评.)
(9)因为害怕,所以她就显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非常的尴尬,"这是哪一个词的意思读好词语:不知所措
(10)一个恐惧,一个不知所措,你觉得小女孩又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板书:善良
(11)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位爱花又善良的小女孩.分角色读人物对话.
(12)看看小女孩的话后面为什么有6个小点(省略号)她还想说什么你能帮助她说出来吗她有点不好意思呢!
4,花这么美,摘花瓣不是也会破坏它的美吗为什么她还要摘呢自由读读6-9自然段,你一定很快就会回答的.
(1)出示句子: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你爸爸呢"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a(1)把花瓣送给妈妈,让病中的妈妈高兴.可见小女孩是个孝敬妈妈的好孩子.(板书:孝顺)
(2)想一想:妈妈摸着这绒布一样柔软地花瓣,闻着这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
(3)是呀,一片花瓣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却可以换来妈妈的笑容,甚至妈妈的健康,小女孩是多么高兴啊!
(4)小女孩就是这样想着,所以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怎样说的你能加上"——地说"来读一读
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妈妈高兴的样子,你一定也会很幸福的.
小女孩这样做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b(1)小女孩还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板书:听话)"爸爸来信叫他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不仅没有惹妈妈生气,而且——
她这样做了,想想她在回信中会怎样对爸爸说呢
(2)小女孩的眼里闪动着泪花,这是什么样的泪花(高兴的泪,幸福的泪!激动的泪!)
5,小结: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那么美的月季花,但还是忍不住摘下了带着露水的花瓣,为的是让妈妈摸一摸,闻一闻,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让妈妈的病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
6,难怪我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7,一心想着爸爸的嘱咐,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孝顺,让爸爸安心当解放军保卫祖国,多么听话的孩子!
所以我们也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8,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她摘花瓣的情景,相信你会你会读懂更多!
再次投影第三段:
(1)为什么要"双手捧着"为什么飞快地跑(怕露水滚落,怕风把花瓣吹走,急着跑去把花瓣送给妈妈,怕露水干了,怕香味会散掉……
(2)她捧着的仅仅是一片花瓣吗不是.还是什么(板书"花瓣")
还是一颗孝顺妈妈的心!
还是一片浓浓的亲情!
(3)妈妈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不是.(板书"飘香")
还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一份真情!
(4)现在谁来读读课题——花瓣飘香.
闻到了,淡淡的香味!
感受到了,女儿对妈妈的深情!
(5)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花瓣飘香——
9,小朋友,课文到这里应该可以结束了.可课文还有一段,写的是什么呢
(三)读悟最后一段.
1,指名读11小节.
2,这段不写可不可以
3,在我送给小女孩的月季花中,包含着什么
4,在我放在母亲阳台上地月季花中,又包含着什么
(受到小女孩的感动,希望小女孩的妈妈快点好起来.我也更加明白了孝敬长辈的道理.)
5,用心读读这段话.深深地读到我们的心里去,好吗齐读.
6,小朋友,一片花瓣,一盆月季,凝聚了孩子对妈妈的多少真情,
7,认识这么一位可爱的懂事的小女孩,是多么幸运,多么令人感动,老师忍不住也想吟一首小诗,
8,这样吧,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我们先默默地在心里读一边,然后一起来深情地吟诵——
花朵在晨风中摇曳,(yè)露珠在花瓣上闪烁,一片花瓣,一声祝福.
笑容在阳光里灿烂,心儿在幸福中欢腾.一句问候,一份亲情!
花瓣映红了妈妈的笑脸,清香飘满了温馨的小屋……可爱的女孩,
你不就是那片晶莹的花瓣吗
9,小朋友,帮忙给这首诗起个名字吧!
好,就叫——"花瓣飘香!!"
10,学了这篇课文,认识了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聪明的你们一定有话要说,谁先来说
11,好,大胆地去实现你们的想法吧!让这浓浓的花香飘满我们每个孩子,每个妈妈的心头!
板书:花瓣飘香
爱花
小女孩摘花瓣善良
懂事孝顺
听话
教学后记: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ss齐读课题)
1、【出示】“红艳艳露水绒布淡淡的清香”
◎谁来读读这些词语?◎这些词语都与什么有关?
2、【出示】一朵带着露水的月季花的图片。
◎这就是我家门前那盛开的月季花,谁来用“这是一朵 。”夸夸它?用上上面的这些词语。
二、§3——10
1、那么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自由读课文§3——10,圈出关键的词。
2、摘花是不对的行为,可作者为什么却认为这个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出示:§10】自己默读§3——10,用“~~~~”画出小女孩的回答,并想一想从她的回答中你读懂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出示第一次对话】“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指名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1)“低着头不好意思”(神态)“……”(不好意思说下去了)
◎联系§3想想,还从哪里能看出小女孩懂事?(“不知所措”“惶恐”)
(3)小结:
是呀,从小女孩只摘一片花瓣的行动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其实是个懂事的孩子。
【出示第二次对话】“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指二生分角色读。
◎从第二次对话中能看出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吗?
(1)想象一下,小女孩把花瓣送给妈妈时,会对妈妈说什么?妈妈呢?
(2)t:这小小的花瓣能让妈妈高兴、感动,不仅仅是因为花瓣很美、很香,更因为?
(3)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
谁再来读小女孩的话,让我们感受那份她对妈妈深深的爱。
【出示第三次对话】“‘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从第三次对话中能看出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吗?
(1)我们学过《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知道南沙位于?(祖国领土的最南端),是中国的“南大门”。驻守在那里的人民解放军时刻肩负着保卫祖国的重任。那么,小女孩有一个远在南沙当解放军的爸爸,身穿军装,手握钢枪,保卫着祖国的南大门,这是一件多么让人自豪的事呀!可小女孩一提到她爸爸,为什么眼眶里就闪动着泪花?
(2)想象一下在妈妈面前小女孩会流泪吗?为什么?
(3)t:真是一个孝敬父母,让人怜爱的懂事的好孩子。
4、捧起书,我们再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3——10。
四、§11
1、引读§11
2、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我”为什么要买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小女孩摘花瓣送妈妈的行为感动了作者,所以她送一盆给小女孩;小女孩也触动了作者,所以买了一盆花放在了自己母亲的阳台上的,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五、总结
一个懂事的小女孩,一片飘香的花瓣,温暖你、我、他。同学们让我们的爱心也像这芬芳的花瓣一样向周围的人散发着淡淡的一瓣心香。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六、小练笔
同学们,想象一下当“我”把那带着露水的月季花送给小女孩时,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送给妈妈时,“我”又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选择一个情景,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注意写出人物当时的心理、神情、动作等,正确使用标点。 *任选一个情景,至少写两组对话。
【出示】
1、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递给小女孩,地说:“”……
2、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轻轻地放在母亲的阳台上, 地说:“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中,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品质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美好情感。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讲了怎样一件事?
2、小姑娘是怎样摘花瓣的,为什么要给妈妈摘花瓣呢?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小节,画出写小女孩摘花瓣动作的词语。
2、交流:俯在、小心地摘、捧着
3、从小女孩的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小女孩摘花时很小心,说明很爱花)
4、谁来扮演小姑娘,表演一下摘花的动作。
5、教师相机问学生:你为什么这么小心?为什么只摘一片花瓣阿姨?
6、谁能读好这段话?
7、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既然小姑娘爱花,为什么又要摘花呢?为什么又只摘一片花瓣呢?她摘花瓣有什么用呢?)
过渡:作者跟我们一样,也产生了疑问,他很想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机会终于来了。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小女孩又来了,作者便把她叫住了。
三、学习第三至十自然段
1、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应该问她?现在你们来做作者,老师来做小女孩,你们来文问看,看看能不能问出你们想知道的答案。
⑴学生问,师答(语气不好的不回答,语气好的回答。引导学生用温和的语气来说。)
⑵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问的?
⑶出示4—10自然段为什么作者用这样的语气?(发现小女孩已经不知所措了,为了消除她的惶恐。相机理解:不知所措和惶恐,并追问:小女孩为什么会这样?)
⑷同桌试试这样的语气,是不是更能让人接近。
⑸指名读,分角色读
⑹通过询问,作者不仅解开了心中的疑团,而且还知道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自由读4—10自然段,找一找,从哪儿能体会到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把能反映小女孩懂事的语句用线画下来。⑺⑻
2、组织学生交流,并且说说理由。
a
(1)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2)是呀,花瓣是那么美,妈妈生病了,想尽办法要把最美的东西送给妈妈,让妈妈高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3)指导朗读:师:谁愿意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听呢?指名读、女生齐读
b
(1)“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2)南沙在我们祖国的最南面,离我们这儿很远很远,小女孩是多么想念自己的爸爸呀,她知道只有听妈妈的话,让妈妈高兴才能爸爸放心,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3)指导朗读:小女孩在说这话时是怎样的表情?
“闪着泪花”,为什么会闪着泪花?
(4)可见小女孩心情激动,说的话都是发自内心的,你能读出小女孩当时的心情吗?
c
(1)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2)不摘整朵花是为了什么呢?
(3)是呀,小女孩为了不影响别人赏花,不忍心把整朵花都摘了,这说明小女孩很懂事。
(4)那为什么最后还是摘了一片花瓣呢?(为了让妈妈高兴,让生病的妈妈快点好起来)
(5)不摘整朵花说明小女孩懂事,摘一片小花瓣更说明小女孩懂事。
(6)指导朗读
3、月季花多美啊!许多人都爱观赏它,小女孩真不愿意去破坏那份美丽,然而她又多么想让爸爸放心,让生病的妈妈高兴,于是她选择了摘花瓣,正是这一细小的举动,让人觉得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4、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那份浓浓的亲情,分角色朗读
四、学习最后一小节
1、引读最后一小节
2、如果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送给小女孩,会说些什么?小女孩又会怎么说?我把一盆带有露水的月季花放在母亲的阳台上,母亲会怎样问?我又会怎样答?请同学们选择一个内容,写一段对话。
3、大屏出示,交流对话,师作点评。
4、知道我为什么要买两盆花了吗?
5、总结点题:是呀,正是小女孩对母亲的那份浓浓的情意,打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它正像香飘四方的花瓣一样,悄悄地飘到了我们每个八的心田。(指课题)
五、总结延伸
1、除了摘花瓣让母亲高兴以外,我们正可以怎么做也能做个懂事的孩子,让母亲高兴呢?
2、自由发表意见
3、老师也忍不住想吟诵一首小诗,读给你们听!
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轻轻的放在妈妈的枕边。
表一份心愿,
道一声祝福,
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
小小的花瓣,
像绒布一样柔软,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小小的女孩,
像露珠一样透亮,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六:作业:让学生在花瓣形纸上写对母亲问候的话或小诗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3.精读课文的第一、二小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想知道它是什么吗?
多媒体出示月季花(让学生感知月季花及其花瓣的幽幽清香以及在形状、色彩方面的美丽)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六课《花瓣飘香》师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感知
1.在大家自读课文时,老师给你们提出的要求是: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检查字词读音:俯拿捧摘惶恐集市舍不得懂事眼眶花丛阳台清晨不知所措惹妈妈生气
(指名读、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重点读准:花丛舍不得
3.生分段朗读课文。
生字都读准确了,相信你们课文会读得更流畅,下面老师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其余同学拿起笔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
4.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学生提出的不懂词语。
5.生字、词语这两个拦路虎我们都解决了,读课文应该是很轻松了,现在就请同学们捧起你的语文课本再次朗读课文,老师这次对你们提出的读出要求是: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改字。
6.生各自读课文。
三、教学第一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2.一生读第一自然段,这些月季花开得怎样?从哪一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丛红艳艳的花朵,吸引了许多赏花的人,可是有一天作者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你们想知道吗?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从这位小女孩采花的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
摘花 很小心(小心地双手捧者)
心里急(飞快地穿过跑)
4.师相机指导朗读
五、学写生字。
1.观察字形特点:左右结构上下结构
2.提示:左右结核的字书写时要左紧右松才好看。上下结构的字要抓各部分的大小、按比例书写。
3.描红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小女孩的懂事。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练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示实物)这是一枝月季花,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仔细观察它的枝、叶、花,然后告大家。
2、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月季花有关的课文。题目是——《花瓣飘香》
指导朗读:把香味读出来
3、过度:题目中一片花瓣很神奇,香飘四方,让我们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会读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读完后,标上小节号。
三、检查自学:
1、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2、花儿与花瓣哪个香味更浓,不需要我说,然而,课文为什么以花瓣飘香为题呢?
3、那么,小姑娘为什么摘花瓣,她是怎么摘的?老师对这些也很感兴趣。
下面请同学再把课读读,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段落。
四、再读课文
1、交流情况(节2、7)
2、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
a、齐读(节2)
b、读后填空:小女孩地摘花瓣。
c、自由读,划出“小心”的词,指名回答,动作演示。
d、小姑娘为什么如此小心?是为了安慰病中的母亲,所以摘了一片
f、小结:这真是一个守公德、有孝心的孩子。
3、节7:
a、小姑娘为什么要摘花呢?齐读后练说:小姑娘她的妈妈。
再读,体会。
b、真是个的好孩子。
五、过渡:花瓣的香味飘呀飘,飘的很远很远,哪些人闻到了花香?他们闻到了香味的感受是一样的吗?下节课我们来讨论。
六、学习生字:
刚才我们读了生字,你以为哪个字最难?(根据学生所提)
1、范写,描红。
2、完成其余描红。
板书设计:17、花瓣飘香
小心:俯、摘、捧、跑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花瓣飘香》这篇课文。
2.请同学齐读课题。有点飘的意思了,能不能让老师闻到那香味啊?再读一次。
3.上节课,有位同学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看了课题后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你们记得他是谁了?请你再把这个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二、品读感悟
1.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轻轻地读一读课文。
生说说(因为小女孩是摘花瓣送给妈妈的)
出示第二小节 我们一起看看他刚才读的这段话。
请同学们仔仔细细地把这段话读一读,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那么你发现她与别人摘花有什么不同吗?细心找,你们一定能发现的,再读读课文。
你说得很好,从“小心地”“双手捧着”可以看出小女孩十分爱护花。
[板书:爱护]
表演(先请一位同学再让全班一起表演,边读边演)注意:俯 小心地 双手碰着
从“飞快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他跑那么快,仅仅是因为摘了别人的花?让我们继续往下读,只要你用心读书,就能知道她“飞快地”跑的主要原因了。(生继续读书回答:她是要赶着送给自己生病的妈妈)
原来是这样啊,她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板书]
2.课文那些地方她是懂事的好孩子呢?用你那双会发现的眼睛去找一找,把它们画出来,再读一读、想一想。(生读书画句子 汇报 讲解相关小节)
第七小节
(1)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月季花!我请同学来摸一摸、闻一闻月季花。
[摸]先摸一摸,什么感觉?
[闻]再闻一闻,又有什么感觉?
(2)又赏心又悦目还有淡淡的清香,生病的妈妈怎能不高兴呢?你能读好这句话吗?一起读。
想想看此时此刻小女孩心里惦记着谁呢?是啊,是她生病的妈妈呀!这句话该怎样读。(指名读)想方设法让生病的妈妈开心,说明小女孩对妈妈十分[关心 板书]
第五小节
(1)“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该怎么读?(低着头不好意思)你真会读书,注意到引号前面的提示语了。
谁愿意来试试读这句话?最好能带上动作和表情。真不错,他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呢。
(2)听了这句话,老师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问题,你们猜得出来吗?(生说)你们真了不起,这也能猜到啊!是呀,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花很美 是别人的 还要给别人观赏等)
(3)对啊,红艳艳的月季花是那么的美丽,懂事的小女孩不忍心伤害它,她还要把这么美的月季花留给别人欣赏呢!她对花儿都这么爱怜,更何况是对生病的妈妈啊!
第九小节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板书:听话]
(2)她听爸爸妈妈的话了吗?(听了不仅听了而且还做得很好……)
(3)小女孩说这句话的时候与前面有什么不同吗?“我”只是想了解下她爸爸的情况,她眼眶里怎么就有了泪水了呢?(想爸爸担心妈妈……)
(4)有个伟人说过,对父母的爱就像柔软的花瓣上晶莹的露珠。轻轻的一句“你爸爸呢”击中了小女孩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想到了远在千里保卫祖国、常年无法回家的爸爸,想到生病的妈妈,懂事的她眼眶里怎能不闪动着泪花呢?一起读
2.小女孩知道摘别人的花瓣是不好的行为吗?(知道)你从哪看出来的?[理解:不知所措 惶恐]她担心、害怕什么呢?那“我”原谅她了吗?从哪些地方你看出来了?
轻轻地问。
第11小节
对啊,宽容的“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送花给小女孩我们都明白,可为什么“我”还送花给自己的母亲呢?
原来,小女孩的行动、语言、泪水都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们再来夸一夸这个小女孩。(出示第10小节)
3.分角色朗读
只有懂事的孩子才能读懂懂事的孩子的心里话,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吧。先请同学们练一练。
谁愿意当宽容的“我”?谁愿意当懂事的小女孩?(读)
读的人读得动情,听的人听得投入。
三、升华感情
小女孩为了爱护美丽的月季花,小心翼翼地摘了一片花瓣,多么懂事的孩子啊!
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她送花瓣给妈妈,让妈妈高兴,多么关心妈妈啊!
牢记爸爸的叮嘱,不惹妈妈生气,还以自己的方式关心妈妈,多么听话的孩子啊!
这一片孝心、这一片爱心,就像那淡淡的清香飘在文中“我”的心中,飘在马老师的心中,飘在咱们三(10)班同学的心中。愿这淡淡的清香化成浓浓的情意溢满我们整个世界!
一、月季花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好,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六课,题目叫做…..
同学们一起来指画一下题目。
师:大家来齐读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上节课我们讲到了“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在花丛中摘了一片花瓣,飞快地跑远了。
二、第三到第七自然段的学习。
1.让学生知道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投影〉同学们拿起笔来默读第三到第十自然段,圈出一个词来概括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
(答案:懂事)
师:知道“懂事”一词还远远不够,同学们还要细细品味,用心感受地感受小女孩如何懂事。
2.让学生知道小女孩如何懂事。
〈投影〉第三至第十自然段,哪里告诉我们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用波浪线画出。(同桌间互相讨论)
〈投影〉“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他。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齐读]
3.第三自然段,不知所措、惶恐的理解
师:我们来回归第三自然段。
〈投影〉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自由读]
师:有没有难以理解的词?不知所措、惶恐(先请同学回答,再投影意思)
[齐读]
4.第四、第五自然段的理解(为什么只摘花瓣?)
师:那小女孩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投影〉“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齐读]
师:那为什么舍不得?联系上下文回答。
(答案:花朵红艳艳;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还带着露水。表明小女孩是个爱花之人。)
[师展示月季花花瓣给同学们看,让同学们摸,让同学们说出感觉]
师:你们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吗?难怪小女孩都舍不得。看来同学们也是爱花之人。
[自由读]感受小女孩的舍不得
〈投影〉“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请一个同学读]
vs:“为什么摘花瓣?”我问。[请一个同学重重地读]
(就变成责怪、责备,把小女孩给吓坏了,也不告诉我摘花的原因了。)
[第一组全部起立,面对面,第一列当“我”,第二列当小女孩,读第四第五自然段;然后调换角色]
5.第六第七自然段的理解(摘花瓣做什么?)
师:那花既然这么美,为什么还要摘啊?
〈投影〉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齐读]
师:小女孩仅送上了一片花瓣吗?还送上了……?(孝心,关心,换来了妈妈的笑容,甚至妈妈的健康)
师:小女孩为了让妈妈高兴而摘花瓣。假如你是那位小女孩,除了摘花瓣外,还会做些什么事让妈妈高兴呢?
师:听了你们的话,老师也想对你们说:真是懂事的好孩子。
[第二组全部起立,面对面,第一列当“我”,第二列当小女孩,读第六第七自然段。然后调换角色]
6.第八、九、十自然段的理解(关于爸爸)
师:刚刚同学们还找出一句话表现小女孩的“懂事”。
〈投影〉“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齐读]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能用一个词概括出来吗?
(答案:听话)
师:爸爸远在南沙当解放军,为了让爸爸安心保卫祖国,小女孩能够按爸爸的叮嘱做到了。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齐读]
师: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的泪花是什么泪?
(答案:高兴、幸福、思念)
[第三组全部起立,面对面,第一列当“我”,第二列当小女孩,读第八第九自然段。然后调换角色]
7.第十一自然段的理解(买花送花)
师:小女孩这么懂事,深深地触动了作者。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投影〉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齐读最后一段]
师:小女孩让我也感动了,也给自己的母亲送上一盆月季花。
〈投影〉(课后思考题)当“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送给小女孩,会说些什么呢?小女孩又会怎么说呢?
[再次齐读]
8.全文分角色读
[老师——“我”
男同学——旁白
女同学——小女孩]
9.回归题目(看时间而定)
师:回归题目(请学生读题目)
小女孩不仅送上了一片花瓣,还送上了孝心,关心,换来了妈妈的笑容,甚至妈妈的健康。
(请学生再次读题目)
师:嗯,闻到了,淡淡的香味!感受到了,女儿对妈妈的深情!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
《花瓣飘香》是苏教版教材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一个小女孩摘花瓣送给他生病的妈妈的事。作者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给我们展示的却是小女孩充满爱心的美好心灵。文章情真意切,洋溢着浓浓亲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2、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3、通过资料的阅读和写作,着力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上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很美的课文------《花瓣飘香》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花瓣飘香”是什么意思?课文为什么以“花瓣飘香”为题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想一想。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字音,读通顺句子。
2.出示自学要求,自学生字。
3.检查自学情况。
认读生字新词。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指名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音。
4.再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5.学生讨论交流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这一丛月季怎么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谁会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
2.从小姑娘摘花的动作和神态中,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小心、飞快)
3.指导感情朗读。
五.“我”见了,会有什么想法?这个小女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带着问题我们到资料城——课文理解读读。
六、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2、再来读一遍,看看你们能读得让我闻到花瓣的香味吗?
3、请学生概括课文大意
二、精读课文3-10自然段
1、哪里能读出小女孩的“懂事”呢?请你们好好看书,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小女孩想摘花瓣送给病中的妈妈,为什么只摘花瓣呢?同时在品读的过程中,除了要抓小女孩的语言,也要抓小女孩的神态,如惶恐)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理解
句子:“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1)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板书:舍不得)
(2)你怎么知道花很美的?这是一朵怎样的花?你能从课文中读出来吗?
3、你们看,红艳艳的月季花,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带着亮晶晶的的露水,散发着阵阵清香,难怪小女孩不忍心摘下整朵花。让我们来读一读,把这种舍不得的情感读出来。(板书:爱花)
4、花这么美,摘花瓣不是也会破坏它的美吗?为什么她还要摘呢?
句子:“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自由读句子。
(1)她为什么要摘花瓣呢?
(2)你们想一想,妈妈摸着这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闻着这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呀?
5、是呀,一片花瓣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却可以换来妈妈的笑容,甚至妈妈的健康,小女孩是多么高兴啊!小女孩就是这样想着,所以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怎样说的?请你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妈妈高兴的样子,你一定也会很幸福的。(板书:让妈妈高兴 孝顺)
句子:“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体会读。
(1)你体会到了什么?能用一个词概括出来吗?(听话)(板书:听话)
(2)为什么说她听话呢?
(3)小女孩说话时,眼里闪动着泪花,这是什么样的泪花?
(4)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那么美的月季花,但还是忍不住摘下了带着露水的花瓣,为的是让妈妈摸一摸,闻一闻,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让妈妈的病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难怪我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5)一心想着爸爸的嘱咐,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孝顺,让爸爸安心当解放军保卫祖国,多么听话的孩子!所以我们也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6)指名读“我”的话,为什么“我”的语气是轻轻的?
6、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学习最后一段:(最后升华主题,花瓣飘香)
1、小女孩这么懂事,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是怎样做的?为什么?齐读。
2、自由讨论:小女孩为了让妈妈高兴而摘花瓣。假如你是那位小女孩,除了摘花瓣外,还会做些什么事让妈妈高兴呢?
3、听了你们的话,老师也想对你们说:真是懂事的好孩子。
四、拓展阅读
同学们,小女孩就是一片美丽的花瓣(深刻的理解课文的主题),飘出幽幽的清香,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天天都发生着孝顺等许多心灵美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进入资料城中的拓展阅读里阅读我们身边的动人小故事吧!
五、拓展打写
1、小女孩为了让生病的妈妈高兴而摘花瓣。假如你是那位小女孩,除了摘花瓣外,还会做些什么事让妈妈高兴呢?(可以结合课文中同学们的回答让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打写)
2、有一天放学回家你突然发现妈妈生病了,脸苍白苍白的,躺在床上,可是爸爸刚好出差不在,这时你决定……
3、再过几天就是妇女节了,你想为自己的妈妈做点什么事情呢
6、花瓣飘香
小心 飞快
舍不得让妈妈高兴(懂事,孝顺,听话)
小女孩作者的母亲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18
资源提供者:快乐音乐
资源名称及内容:
《花瓣飘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欢迎浏览多学习。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www.duoxuexi.com】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让学生能体会父母的爱,对父母有颗感恩的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题,读好课题。
读好课题(突出花瓣美、香)。
读得真好,老师就好象闻到了飘来的淡淡清香。
2、这是什么花的花瓣,幽香沁人心脾啊!(月季花)
二、学习课文1自然段
1、课文是怎样来写丛月季的?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⑴(花多,花美)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引导看图体会“红艳艳”。
⑵谁来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过渡:这么美的月季花,她让我们认识了一位小女孩?
三、学习课文2-10自然段。
1、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子呢?请你们自由地读读课文。
学生交流。板书:懂事(爱花爱妈妈)
(1)哪些地方看出小女孩喜欢花的?
卡1:一天清晨,``````跑远了。
用“△”标出表示动作的词。交流。读体会。
卡2:“我舍不得把``````”
交流,读体会。
(2)你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体贴妈妈的。
卡1:“妈妈生病了,``````妈妈会高兴的。”
交流,读体会。
卡2:“爸爸在南沙``````不要惹妈妈生气。”
交流,读体会。
2、小结:为了``````虽然爱花``````但还是``````真是个懂事的小女孩啊!
3、与小女孩对话的还有一个我,我们来读一读我说的话。
读句子,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11自然段。
1、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也深深打动了我。齐读11自然段。
2、你是从哪里感受到我被打动的?
引导学生体会“我买了一盆月季花送给小女孩。”
“我把另一盆月季花放在母亲的阳台上。”
3、师范读这一段。学生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五、延伸
1、出示贺卡:这是一个女孩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送给我的礼物----一张贺卡。你们猜猜是谁送的吗?它虽然很简单,有些地方甚至做得特别粗糙。但是我很喜欢,也很感动。不是因为它的样子,也不是因为她的颜色。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交流)
还有一句原话:妈妈,我没有钱买礼物,但这是我亲手做的,意义不一样。
2、你也是爸爸妈妈的孩子,那你会做些什么呢?
3、学到这,我们再来读读课题,这时,你又有什么体会呢?
(花瓣飘香)【欢迎浏览多学习。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www.duoxuexi.com】
(关心妈妈的小女孩就像那花瓣飘着淡淡的清香)
转载自凤凰语文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分角色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3、“导”“演”激趣,入境体验。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理念:
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意境美、女孩的心灵美。通过读“思”结合,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思”中感悟,在“悟”中表达。“导”“演”激趣,入境体验。注重情境中语言的运用和思想情操的培养,让学生在朗读和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女孩金子般美好的心灵以及对“我”的影响。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课文内容,采用读---说---议---演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束鲜花
教学流程: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出示鲜花,引起学生的兴趣。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接着学习《花瓣飘香》。请打开书到第六课。板书课题。
二、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精读课文2——11自然段
1、出示鲜花,摘一片花瓣,送给学生闻闻,有什么味?(香味)那么我们课文单单就是写花瓣发出淡淡的香味吗?(不是)那是写什么事?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然后互相说说,愿意的就告诉你们的朋友——李老师。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地点在哪儿?怎样写花开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
3、老师带来了花,先请几位同学上来各自摘一片花瓣,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他们的神态,说说各自的神态。再与文中的小女孩比较一下,看谁更爱花?说出不同的词(小心、高兴、迅速、很慢)文中的小女孩是怎样爱花的?(小心、双手捧着)想一想:从这几个词语中你的头脑会想象出小女孩对花怎样?谁读这一句?读了这一句,你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疑问呢?
(1)她摘花瓣干什么呢?
(2)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课文中的“我”同样产生疑问,因此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她又来摘花了,小女孩见到我有什么表情?(表演一下)同学自由读一读,体会这种“不知所措”、“惶恐”。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她为什么会“不知所措”、“惶恐”?(她知道偷摘花是不对的)。
4、看“我”怎样说的?学生体会两种不同的语气(1)生气的、大声的(2)和蔼的、轻轻的。(先前就惶恐,如果再大声就更不敢说了)。找生读第5、6节。分角色朗读。读后引导学生在语气上进行评价。
(1)为什么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2)为什么只摘花瓣?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大胆的自由的说出来。
5、读了对话,说说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动。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真懂事。老师来打搅一下,如果你们的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做?恰巧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学生各自发言。
师总结:小女孩用自己的心去温暖妈妈,同学们都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去温暖妈妈。妈妈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很高兴的。我今天准备的一束鲜花也准备送给我的妈妈,我们平时忙,没有回家。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
6、妈妈生病了,要小女孩来照顾,那她的爸爸呢?齐读第九自然段,看出小女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7、分角色朗读2——11自然段。“我”与“小女孩”的对话。注意体会不同的语气,联系自身的经验带着感情去品味。
8、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啊,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学生自由品读。
9、创设课本剧.学生自导自演(学生表演.学生评价)
学生默读、思考、交流、讨论。师:表演时要使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像个和蔼可亲的大人。各组练习表演,最后推荐一个组到讲台汇报表演。(学生的表演欲非常强)
三、潜心品读。享受美文
1、大家的朗读实在太精彩了,老师仿佛就是文中的“我”,你们都是那个充满爱心的小女孩。让我们带着芳香的花瓣,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可以对同学、妈妈、老师讲。
3、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心灵、金子般的心再一次去感受小女孩的爱心,自由朗读你想读的句子。
四、作业超市 拓展延伸
1、把你认为最美的词语摘录下来。
2、回家做一张精美的贺卡,写上你的祝福语,送给妈妈。
3、“我”买了两盆花,一盆送给小女孩,一盆放在母亲的阳台上。母亲会怎样问?“我”又会怎么回答?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阅读地图
放在母亲的阳台上 让妈妈开心
↓ ↓
送给小姑娘 送给妈妈
↓ ↓
买来两盆花 舍不得全摘
↓ ↓
懂事的孩子 不知所措
↓ ↓
询问叫住她 跑远了
↓ ↓
看见小女孩摘花瓣双手捧着小心的摘
↓ ↓
红艳艳的花朵 俯在花前
↓ ↓
门前一丛月季
↓
我 小女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准备:一束月季花、文字片、录音带
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
2、查字典:俯、惶、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初读课文。
1、出示一束月季花,展示在讲台上。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今天清晨老师特意从花市场买来的,仔细观察一下,说说月季花怎么样?你们喜欢吗?(启发学生看看样子,闻闻香味)红艳艳的花朵在绿叶衬托下显得真美,还不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喜欢,有一位小女孩,她也很喜欢,大家想认识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
3、齐读课题。
4、同学们在课前已经预习了,能把课文读通吗?愿意来读给大家听的请举手。看看课文,该请几位同学来读比较好呢?提示学生:课文写了哪几个时间段中发生的事?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出示:一天清晨(2)、几天后的一个清晨(3-10)、第二天早晨(11)
第二部分比较长,请两位同学读,3-5、6-10,请4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可得仔细听,生字读准了没有、句子读通了没有,他们读完请你发表意见。
5、学生分段朗读,读中相机正音,读后学生评价,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
6、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谁来说说。(小女孩摘花瓣送妈妈)
结合进行板书:摘花瓣
二、引导自学,读中感悟。
1、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哪些?教师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提问。(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⑴怎么摘花瓣的?
⑵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⑶摘花瓣做什么?
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几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下面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行吗?就请大家对照问题去读读相应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同桌两人还可以进行讨论。
3、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这三个问题都读懂了吗?指名回答。
4、这篇课文描绘的情境美,展现的人物美,课文的语言也很美,想不想再去细细地读读。
(一)探究问题1,学习第2段。
1、怎么摘花瓣的?在哪一节?出示段落2,指名读,你觉得小女孩摘花瓣时怎样?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体会:俯在、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
2、交流摘花的动作。
3、谁来把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演演。都想演,恐怕花瓣摘光了,咱们商量一下,就请一位同学来演。学生上台表演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
4、学生评价。
5、请表演学生自己说说:
你摘花瓣时动作那么轻,为什么?(小心)
你俯在花前闻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多美多香的花呀!)
你摘下以后是怎么拿的?再示范一下。(双手捧着)
小小的一片花瓣为什么要“双手捧着”?
(一片小小的花瓣包含了小女孩对一份真情。)
(怕花瓣上的露珠滚掉。)
6、谁能把小女孩当时摘花瓣的情形读好呢?指名读,齐读。
(二)探究问题2,学习第3-5段。
1、“为什么只摘花瓣呢?”请你把3-5段连起来读读,
⑴指名答,板书:舍不得,怎么说的?(低着头不好意思)为什么?
⑵知道摘花瓣是不对的,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不知所措、惶恐),想象当时小女孩被我叫住后的情形。(很突然,来不及反应;感到惊慌害怕)
⑶知道了,这句话该怎么读?指名读。
⑷我理解她吗?哪儿看出来?(我轻轻地问)(读读,她知道自己错了,我当时不忍心责备她,)
⑸分角色读好3-5
(三)探究问题3,学习第6-9段。
1、摘花瓣做什么?出示6-9段,指名回答。
⑴送给生病的妈妈。
⑵为了让妈妈高兴。(板书:送给妈妈让妈妈高兴)
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花瓣柔软舒服散发出淡淡清香,心里什么感觉?
2、再读读还有什么原因?
⑴爸爸是一位保卫祖国的边防战士。
⑵小女孩肯定会经常给爸爸写回信,在信中会说些什么呢?这是一位怎样的孩子?(板书:听妈妈话,不惹妈妈生气)
(爸爸远在千里,照顾不到妈妈,她不但不惹妈妈生气,还要让妈妈高兴;不但听话,还听爸爸的话。)
⑶小女孩想起了爸爸心里会怎样呢?(爸爸不在身边,妈妈又生病了,小女孩很难过)
这是一位怎样的孩子?(爱妈妈,懂事)
⑷分角色读好6-9段。
三、总结升华,体验感情。
1、读到这里,三个问题都理解了,此时你们最想说一句什么?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学生齐读)板书:懂事的好孩子
2、老师也忍不住想吟诵一首小诗,读给你们听。(配乐朗诵,字幕滚动)
3、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情境、这么可爱的女孩,课后自己再去读读把感受深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4、最后,请同学们给老师帮个忙,今天,老师特意买来了这一束美丽的月季花,课也结束了,这束花该怎么处理呢?老师想请你们出出主意。
⑴送给课文中的小女孩
⑵送给老师的妈妈
⑶送给同学们。愿你们就像那一片片带着清香的花瓣。
花瓣飘香
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轻轻放在枕边。
表一份心愿,
道一声祝福,
脸上漾起了微笑。
小小的花瓣,
像绒布一样柔软,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小小的女孩,
像露珠一样透亮,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精读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深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作者的家门口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十分美丽。可是有一天清晨,作者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板书:我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板书:小女孩
2、出示第二自然段
3、自读:你从小女孩采花的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
摘花很小心(小心地双手捧者)
心里急(飞快地穿过跑)
师相机指导朗读
4、再读读这段话,你看到这个小女孩的行为,你会产生什么疑问?
(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
过渡:作者跟我们一样,也产生了疑问,你们想不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机会终于来了。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小女孩又来了,作者便把她叫住了。
三、学习第三至十自然段
1、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应该问她?现在你们来做作者,老师来做小女孩,你们来文问看,看看能不能问出你们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问,师答(语气不好的不回答,语气好的回答。引导学生用温和的语气来说。)
3、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问的?
出示4—10自然段
4、为什么作者用这样的语气?
(发现小女孩已经不知所措了,为了消除她的惶恐)
5、同桌试试这样的语气,是不是更能让人接近。
6、指名读,分角色读
7、通过询问,作者不仅解开了心中的疑团,而且还知道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你有没有体会到?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自由读4—10自然段,思考
8、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9、过渡: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让妈妈高兴她想到用漂亮有芳香的花瓣来送给妈妈。如果是你,你会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妈妈吗?为什么?
10、如果是你,你会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妈妈吗?为什么?
11、下面我们来听首歌,在歌声中希望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想想你的妈妈、爸爸为你操劳的情景。
12、听歌曲《吻》
13、你有没有看见往日你爸妈为你操劳的场面,谁来说说?
14、我们再来读一下对话,看看你是否会有一些新的感觉。
学生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
15、读得真感人啊!如果把这个场面拍成电影一定很感人,愿意做小演员把这个场面演出来吗?现在请你找到你的好朋友,把这个场面演出来。(要求:熟读对话,练好对白)
板书:用心、用情
16、指名表演
17、总结:其实小姑娘送的不只是花瓣而是一份孝心。
板书:孝心
四、学习第11自然段
1、师范读11自然段
2、你是作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掌声》教案篇1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
《一次成功的实验》说课设计篇1一、说教材:《一次成功的实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
《翠鸟》第二课时篇1教学目的:1、了解翠鸟捕鱼动作迅速,翠鸟住在陡峭的石壁上。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进行说写训...
《矛和盾的集合》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篇1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
《卖木雕的少年》课堂教学实录篇1【小档案 郭耀梅老师现任西洋中心小学中心副书记,曾参加漳州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
《孙中山破陋习》教案篇1教学要点:知道缠足这一封建陋习曾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篇1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由通讯报道改编的人文情愫较浓的略读课文。写...
《蒲公英》教学反思篇1《蒲公英》教学反思——同里镇中心小学吴晓芬《蒲公英》是一则童话故事,全文用拟人手法,写蒲公英...
三年级下册《在金色的海滩上》教学设计篇1一、揭题导入,想像“美”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优美的乐曲,不过...
课堂小练笔多多益善──《绝招》教学个案篇1《绝招》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按照以往的习惯,这类课文一课时便解决了事。可...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2.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
《亡羊补牢》课堂教学实录篇1教学过程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 板书:寓言师:大家知道什么叫寓言?生:通过一件事表...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