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教案 > 八年级物理教案 >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54

教材分析

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它们是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前面电磁波知识的扩展。基于此,本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具有如下特点:

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应尽量安排为探究性的学习,主要安排了以下的探究活动:布置学生课前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本节的内容:(1)无线电信号是如何发射的?又是如何接收的?(2)电视的工作过程是什么?(3)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由于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目标要求很低,适宜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探究。

②不必过分要求学生深入地掌握某些知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只要求学生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而并不要求学生知道具体的技术细节,如器件的结构等。

③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

知识同社会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是这一节的另一个特点.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它们是如何工作的?这个问题对学生充满了诱惑。“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新课程理念在本节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②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③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①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②初步培养学生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实物投影仪,收音机、电视机和移动电话各一台,教师用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多媒体投影)

第三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一、电磁波是传递信号的载体

二、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见图-33)、

图-33

三、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见图-34)

图-34

四、移动电话

1.工作原理:移动电话相当于是无线电台,它将用户的声音转变为高频电信号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捕捉空中的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通话对方送来的信息。

2.设立基地台的原因:手持移动电话的体积很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因此,它跟其他用户的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基地台转接。

教学流程

课前收集、整理资料→课堂讨论交流→分析小结。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课前活动

布置学生在课前利用能利用的一切资料:教材、科普书籍和网络等,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本节内容:

①广播、电视的图像和声音是依靠什么传过来的?

②无线电信号是如何发射的?又是如何接收的?

③电视的工作过程是什么?

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设立基地台的原因是什么?

⑤无绳电话又是如何工作的?

学生在课前利用手中的各种工具收集资料,处理信息。

利用现有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3页,当前第1页123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