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08
§3.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而真空不能传声。
3. 知道声音的传播过程。
过程与方法:
1. 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 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热爱世界,以及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乐音的特性及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教学难点】
弄清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噪声的防治
【教学设备】吉他、发音齿轮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生厌的噪声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甚至影响人的健康。这说明同样是声音,它们之间也也有不同之处,有的声音好听悦耳,有的声音难听刺耳,我们把这种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把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噪声。
一、乐音与噪声
1、乐音:人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如mp3播放的优美的歌曲、悠扬的小提琴曲等。
2、噪声: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噪声,如工地上搅拌机的声音,切割机的声音等。
乐音与噪声的界定
教师:从物理学角度来说,乐音是发声体做有规律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而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比如有时候你不喜欢听音乐,这时音乐对你来说也成了噪声,所以乐音和噪声具有相对性,时效性,地域性。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声源做有规律的振动的时候产生的声音叫乐音。那么乐音有什么特性呢?我们看电视或者播放音乐的时候,通常有个按钮可以调节音量的大小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判断声音是有大小,强弱之分的,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大小)称为响度。
二、乐音的特性
1.响度
(1)定义: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大小)称为响度
教师:响度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思考
教师:我们知道响度是声音的强弱,声音又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声音的大小也应该与振动有关系。当我们弹琴的时候,用大的力气拨琴弦的时候,琴弦振动幅度的就快,这时声音也变大,所以事实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2).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
①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教师:那么有的同学又有疑问了,我站在离声源很远的地方,响度再大,声音再大我也听不到啊,所以声音还与人到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即声音在向远处传播的过程中就会越来越弱。
②人到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教师:声音的强弱常用分贝表示
(3).分贝(db)
从书本p43页的表中我们可以知道,轻声交谈大约在20~30db,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大约是90db
教师:大家都知道一般女生的声音比男生要尖,男生声音比较低沉。那么这又与振动有什么关系呢?
2.科学探究:音调
问题:声音的高低与振动有什么关系?
猜想:
探究方法:教师演示实验:用一张硬纸片分别接触不同齿数的旋转齿轮
学生回答:你们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教师:纸片振动的快慢与发出声音的高低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分析与论证:
齿数越多,在同一时间内纸片振动的次数就越多,声音就越高;齿轮数越少,在同一时间内纸片振动的次数就越少,声音就越低。
结论: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1.定义:声音的高低
教师:物理学中振动的快慢用每秒钟振动次数来表示,称为频率
2.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
1hz表示物体每秒钟振动一次
教师:我们通常听到熟悉的人讲话,即使未见到人,通常也能判断讲话的人是谁。乐队演奏时,凭音乐声也能听出有那些乐器在演奏,,那么人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
其实我们能辨别出不同的声音,除了响度,音调引起的不同感觉外,还有与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有关。音色指声音的感觉特性。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但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
3、音色: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教师:大家看书本p44信息窗。编钟可以演奏出优美的乐曲,它根据的原理是什么呢?
编钟的发声原理大体是,编钟的钟体小,用同样的力敲打,振动就快,音调就高,音量也小;钟体大,用同样的力敲打,振动慢,音调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重要的影响。
四、噪声的防治
1.噪声的危害:噪声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都会造成伤害。轻则分散情绪,影响我们的注意力,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防治
噪声减弱的途径有:
(1)在声源处减弱,比如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可减弱气流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比如使用吸音材料,高架道路两旁建筑隔音墙、道路旁植树,可以减弱噪声的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比如我们可以堵住耳朵减弱噪声
例题分析
区分音调和响度
例1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哪个正确( )
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解析:音调和响度取决与不同的条件,它们之间没有联系,牛叫的声音比较低沉,即振动频率低,音调较低,蚊子声音尖细,即振动频率高,音调较高。但牛的叫声比蚊子的大,即响度大。
例2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四、作业布置
练习册:万向思维3.2
五、板书设计
一、乐音与噪声
1、乐音
2、噪声
二、乐音的特性
1.响度
(1)定义: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大小)称为响度
(2)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
①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②人到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3).分贝(db)
2.音调
1.定义:声音的高低
2.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
1hz表示物体每秒钟振动一次
3、音色: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四、噪声的防治
噪声减弱的途径有: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活动目标
·萌发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有初步的环境意识
·感受噪声和乐音并会区别,知道噪声的危害
·会用各种形式表达对乐音和噪声的感受
设计意图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噪声,如:大声地讲话、发出尖叫声、音乐活动中杂乱的敲击声等,而且劝阻效果甚微。在我们的生活中,噪声也无处不在,教育幼儿区分乐音和噪声迫在眉睫。根据《纲要》和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们必须使这样抽象的概念化的知识化为具体形象的游戏。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区别感受乐音和噪声,并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围绕这个重点,启动幼儿的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如用耳朵听、用动作表现、用手画自己的感受等,使幼儿充分理解,同时还让幼儿从自己发现中来理解噪声的危害,并共同来参与环保活动,使环境意识深入幼儿的心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初步知道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
·物质准备:录音机、录有噪声和乐音的音带、笔,制作“安静”标志的“静”字(电脑割字)、剪刀、圆形卡片、小木棍、长方形卡纸等工具和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知乐音和噪声
1.幼儿随着优美的音乐做动作,突然录音机里传出刺耳的电钻声。
2.幼儿自由议论之后,请他们说说刚才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感觉怎样?
3.放录音,请幼儿听听小鸟的叫声,说说听这种声音的感觉。
教师小结:我们把悦耳动听的音乐叫做乐音,把那种刺耳、难听的声音叫做噪声。
二、区别乐音和噪声
1.请幼儿听小溪流淌的声音和嘈杂的市场叫卖声的录音,说说哪种是乐音,哪种是噪声。
2.请幼儿用动作来表示乐音和噪声。听到乐音时用优美的舞姿来表示,听到噪声时用夸张的表情来表示。
3.请每一位幼儿自选一种乐器,尝试发出乐音。教师巡回指导,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发出乐音的。
4.教师用一种乐器演奏出两种声音,请幼儿说说哪种是乐音,哪种是噪声,为什么同样的乐器,演奏同样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教师小结:美妙的乐音放大音量后会变成噪声。所以平时我们要控制音量,不要把乐音变成噪声。
三、了解噪声的危害
你们还听到过哪些噪声?你们喜欢噪声吗?为什么?
四、创造安静的环境
1.噪声的危害那么大,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少噪声呢?哪些地方特别需要安静?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利用材料制作“安静”标志。如在圆形卡片中间画上嘴和手指;在长方形纸上画上睡觉的小朋友,然后插上小木棍做成标牌,在圆形卡片上贴上“静”字等。
延伸活动
幼儿把自己设计、制作的各种“安静”标志贴到(或插到)适当的地方,如寝室、医务室、图书室等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4.1温度计》教案篇1“温度计”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多媒体出示并板书课题:第四章:物态变化合作学习,共同探...
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教案示例篇1(北京第八中学章浩武)(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二)教学目的1.会按照电...
欧姆定律练习篇1欧姆定律练习一、熟悉公式以及单位对应1.一盏白炽电灯,电阻为807ω,接在家庭电路中,求通过这盏白炽电灯...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磁生电”,篇1课题第九章:电与磁 第七节:磁生电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知...
《压强》教案篇1一、知识目标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
《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篇1课题第九章:电与磁 第五节: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篇1第三节 一、知识目标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二、能力目标...
《压强》教学设计与实施篇1一.课题自然情况摘要1.课题总称《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的研究》2课题简介新课程...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本节课从电...
第三章第八节惯性系和非惯性系教案篇1详细介绍:第三章第八节惯性系和非惯性系教案教学重点:惯性系和非惯性系、惯性力教...
力的存在篇1七年级科学案例设计设计课题:力的存在力的存在(第二课时)(一) 教学设计:这节课设计以学生实验讨论为主,教师只...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