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初中历史教案 > 八年级历史教案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精选3篇)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精选3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7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篇1

淄河中学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课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型:新授 课时:1 

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定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自学指导一:

1、 义和团兴起的经过,结果?

2、 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经过,结果?

3、《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欺压中国的人民。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

(2)、原因是: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军队有西摩尔率领,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遭到义和团和爱国清军的英勇抵抗,特别是廊坊阻击战,使外国军队狼狈逃回天津。各国军队陆续登陆,天津门口洞开,沿运河向北京进犯,不久攻占北京。烧杀抢掠,犯下滔天罪行。最后逼迫清政府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3)、  经济上,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担保,使中国更加的贫困,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政治上,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军事上,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人民居住。通过以上可以得出清政府完全被帝国主义所控制,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自学指导二:

1、 义和团为什么会失败?

2、 小结: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教师点拨:

(1)、 主观:由于自身局限性,打着“扶清灭洋”旗帜,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2)、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达标练习:

(1)、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之处:

a都是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b建立了政权  c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d提出了明确的纲领

(2)、《辛丑条约》签定所产生的最主要的后果:

a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宣告失败      b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遭到失败             

c各国驻兵使馆界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的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瑷珲条约》

(4)从1840年以来,侵略者两次攻入北京城烧杀抢夺,这两次战争是

① 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1 c 2d   3b  4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篇2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重点:八国联军侵华史实和《辛丑条约》的内容;

难点:《辛丑条约》的影响及如何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二、自学导读题:

1、战争爆发--------

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先后在(     )、(    )、等地开展,为镇压(      )运动,19xx年6月,八国联军两千多人,有英国海军司令(       )率领,从(   )向(   )进犯。

2、 战争经过

在(    )、(    )等地,义和团和清军阻击八国联军;

在(     ),义和团和清军围攻(     )和(      );

3、 战争结局

19xx年7月,八国联军攻陷(      ),8月中旬,攻入(    )烧杀抢掠;

清政府大臣(    )与八国签定《        》。

4、《辛丑条约》

时间;       

内容:

危害――――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三、精讲点拨:

1、 课本第24页“材料阅读”;

2、 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每一条款给中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条款 内容 影响

赔款  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圈地  在使馆区的监控下,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完全处于洋人的控制之下。

打击人民反抗  中国人民受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清王朝成为洋人的朝廷。

军事  中国在军事上也失去自主权。

课堂检测:

一、 选择题(学习与检测)

二、 材料解析

(一)、著名作家雨果1861年11月25日在一封信中写到:“在地球的一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这个奇迹已不复存在。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

请回答:

1、被称为“夏宫”的建筑群指什么?

2、“两个强盗”指的是哪两个国家?

3、“夏宫”被烧是在哪一次战争中?

(二)、学习与检测第11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篇3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程标准: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目标

观察《时局图》,了解参与瓜分中国狂潮的主要列强及其势力范围,掌握解读形象教学资源集散地。"type="#_x0000_t75">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概述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罪行,了解义和团和爱国情军抗击外来侵略斗争情况,培养概括和归纳史实的能力。

了解《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逐条分析其危害。制作《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比简表,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归纳比较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教学资源集散地。"type="#_x0000_t75">标

讨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斗争对象,增强分析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收集有关中国军民抗击侵略和联军侵华罪行的材料,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倡导主动学习,培养合作、探究、表达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了解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和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认识到这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空前野蛮残暴的掠夺;认识中国的软弱和失败之根源在于清政府的腐朽落后,理解顺应世界历史潮流的政治改革对国家兴衰的重要性。

感受和学习义和团、爱国清军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培养历史责任感。

学习重点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史实,认识帝国主义的凶恶本质。知道《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并能分析影响。通过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感受中国人民维护国家尊严和安全的顽强斗争。

学习难点

《辛丑条约》的历史影响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可通过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对比来进行讲析。

学法指导

1、读课文概括本课主要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几个问题:              、                   、                 分别介绍了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过程、影响。

2、掌握本课知识点:

一、瓜分中国狂潮

1、分析《时局图》: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争先掠夺在华权益,划分“       ”,掀起                   

侵略者

势力范围

代表物

俄国

德国

法国

云南

日本

2、义和团运动

兴起原因                                                                                 

主要斗争对象                            

势力迅速发展到                       地区,为什么?                                      

性质                                                   

二、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            八国                                                                

借口                                                      

战役:廊坊保卫战

天津保卫战

结果:北京陷落,中国战败。会叙述八国联军的罪行

三、《辛丑条约》(本课的重点、难点,会结合内容分析影响)

时间            11个国家                                                                   

中国代表                           

内容及影响[来源:]

内容

影响

赔款

划使馆区

拆炮台

严禁人民反帝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练习检测

一、选择题

1.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

c.戊戌变法运动          d.禁烟运动

2.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标志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瑷珲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3.《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款是

a.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

c.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4.下列侵略战争,外国侵略者进攻到北京的有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二、议一议:《辛丑条约》中划定的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什么不同?

三、想一想:《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人们称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四、填表

内容

名称

签订国家

割占领土

赔款数目

通商口岸及其他

影响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精选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抗日救亡运动(精选13篇)

    抗日救亡运动篇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掌 握 九一八事变...

  • 戊戌变法(通用15篇)

    戊戌变法篇1教学目标 康有为再次上书;康、梁组织保国会;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失败...

  • 第1课 抗日救亡运动(精选2篇)

    第1课抗日救亡运动篇1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

  •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精选12篇)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篇1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掌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含义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基本史实和历...

  • 八年级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精选2篇)

    八年级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篇1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程标准]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

  • 国命大革命(通用2篇)

    国命大革命篇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

  •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通用2篇)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篇1教学重点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

  • 思想文化(精选14篇)

    思想文化篇1【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知道林则徐、魏源、严复思想形成的背景,记住魏源写的《海国图志》,理解“师夷长...

  • 历史工业化的起步(精选2篇)

    历史工业化的起步篇1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

  • 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精选2篇)

    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篇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展示家庭、社会不同时期有关“衣、食、住、行、用”的照片,反映我国家庭、社...

  •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精选3篇)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篇1第二单元第8课 铸起共和国的钢铁长城班级_____ 姓名_____一、学习任务1、能说出“两弹一...

  • 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精选2篇)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篇1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意义。2、指...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