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6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在自然界的存在及用途,碳酸盐的鉴别法。
2.掌握酸式碳酸盐与正盐间的转化关系。
教学重点
碳酸盐(碳酸根)的鉴定法。
教学难点
不溶的与可溶的碳酸氢钙的相互转变。
课的类型:综合课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写出下列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注:*不要求。
①C+O2(充足)CO2
*②2Mg+CO22MgO+C(老师写)
③2CO+O22CO2
④CO2+C2CO
⑤CO2+H2OH2CO3
⑥H2CO3CO2↑+H2O
⑦CO2+Ca(OH)2CaCO3↓+H2O
⑧CaCO3+2HCl=CaCl2+CO2↑+H2O或CaCO3CaO+CO2↑
2.引入新课(教师说明小测验正确答案后)教师总结出CO2与CaCO3之间的互变关系:
(1)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不仅限于大理石、石灰石,也不限于CaCO3。凡是碳酸盐(金属原子与碳酸根的化合物),像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碳酸镁(MgCO3)等。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跟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是鉴定碳酸根的最简便的方法。地质工作者背包中经常装着一小瓶盐酸,就是用来作石灰岩的初步鉴定的。
(2)酸式碳酸盐
〔提问〕云水洞的石笋、石柱是怎样形成的?教师总结:这些大自然的奇迹和水壶里水垢的形成过程(反应)相似,都是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Ca(HCO3)2〕经过酷暑或煮沸(加热)生成不溶性的缘故。
结合这一组反应让学生解释以下现象,教师及时评定。纠正错误。
①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
②继续通二氧化碳,又变澄清。
③将已经变澄清的溶液加热,溶液又变浑浊。
传看标本:
出示几种常见的碳酸盐的标本盒,让学生传阅,然后教师总结并写出板书:
(板书)
(二)在自然界的存在。
(1)大理石人大会堂建筑材料;
(2)石灰石建筑石料制水泥烧生石灰;
(3)白垩:粉刷墙壁。
3.巩固提问
〔演示〕(1)取鸡蛋壳一块,水壶里的水垢一块,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许盐酸,观察现象并解释,可以让学生做并回答。教师总结:说明二者主要成分都是,遇盐酸都冒气泡。(2)两支试管里分别盛着无色透明溶液,一种是食盐水,另一种是碳酸氢钙溶液,请同学用两种办法鉴别出来。
这两种方法是:①加热后冒气泡溶液变浑浊的是碳酸氢钙溶液,没有现象的一种是食盐水。②分别加入几滴盐酸,冒气泡的是碳酸氢钙溶液,没有现象的是食盐水。
4.课堂练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①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
②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又变清,把澄清溶液分为两份,在第一份中加浓盐酸;
③第二份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④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5.作业 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碳酸钙在自然界的存在及用途,碳酸盐的鉴别法。
2.掌握酸式碳酸盐与正盐间的转化关系。
教学重点
碳酸盐(碳酸根)的鉴定法。
教学难点
不溶的碳酸钙与可溶的碳酸氢钙的相互转变。
课的类型:综合课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写出下列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注:*不要求。
①C+O2(充足) CO2
*②2Mg+CO2 2MgO+C(老师写)
③2CO+O2 2CO2
④CO2+C 2CO
⑤CO2+H2O H2CO3
⑥H2CO3 CO2↑+H2O
⑦CO2+Ca(OH)2 CaCO3↓+H2O
⑧CaCO3+2HCl=CaCl2+CO2↑+H2O或CaCO3 CaO+CO2↑
2.引入新课(教师说明小测验正确答案后)教师总结出CO2与CaCO3之间的互变关系:
(1)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不仅限于大理石、石灰石,也不限于CaCO3。凡是碳酸盐(金属原子与碳酸根的化合物),像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碳酸镁(MgCO3)等。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跟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是鉴定碳酸根的最简便的方法。地质工作者背包中经常装着一小瓶盐酸,就是用来作石灰岩的初步鉴定的。
(2)酸式碳酸盐
〔提问〕云水洞的石笋、石柱是怎样形成的?教师总结:这些大自然的奇迹和水壶里水垢的形成过程(反应)相似,都是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Ca(HCO3)2〕经过酷暑或煮沸(加热)生成不溶性碳酸钙的缘故。
结合这一组反应让学生解释以下现象,教师及时评定。纠正错误。
①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
②继续通二氧化碳,又变澄清。
③将已经变澄清的溶液加热,溶液又变浑浊。
传看标本:
出示几种常见的碳酸盐的标本盒,让学生传阅,然后教师总结并写出板书:
(板书)
(二)碳酸钙在自然界的存在。
(1)大理石 人大会堂建筑材料;
(2)石灰石 建筑石料 制水泥 烧生石灰;
(3)白垩:粉刷墙壁。
3.巩固提问
〔演示〕(1)取鸡蛋壳一块,水壶里的水垢一块,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许盐酸,观察现象并解释,可以让学生做并回答。教师总结:说明二者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遇盐酸都冒气泡。(2)两支试管里分别盛着无色透明溶液,一种是食盐水,另一种是碳酸氢钙溶液,请同学用两种办法鉴别出来。
这两种方法是:①加热后冒气泡溶液变浑浊的是碳酸氢钙溶液,没有现象的一种是食盐水。②分别加入几滴盐酸,冒气泡的是碳酸氢钙溶液,没有现象的是食盐水。
4.课堂练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①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
②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又变清,把澄清溶液分为两份,在第一份中加浓盐酸;
③第二份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④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5.作业 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一册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篇1长春市希望学校 王彦平课题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设计思想1. 通过学生亲自收集体会学习...
第一册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篇1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重、...
第一册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篇1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教学目的;知识;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的物理性...
第二册盐的化学性质篇1备课组初三化学备课时间10月27日备课地点接待室参加教师金水凤、王红军、赵坤缺席教师无备课内容《...
第一册第一章空气氧篇1第一节空气教学目的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能力:...
第一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篇1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方法和仪器装置。2.通过研讨实验室制取二...
第一册碳的几种单质篇1教学目的;知识;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的物理性质,并联系性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能力:通过...
《水的组成》教案篇1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认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及其它初步知识;通过对水组成的分析实验,巩固和提高基...
《空气》教案篇1《空气》教学设计武汉市武钢六中 郑秀芳指导教师: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玲莉一、设计意图9年级学生对...
《自然界的水》教案篇1一、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篇1课题名称:§1~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型:实验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实验室常用...
《原子》教案篇1【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认识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性。2、过程...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