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14
[教学目标]1.能说出频数、频率的意义,知道频数与频率都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2.经历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过程,体会数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发展数感和统计观念.[重难点]正确理解频数、频率的意义.[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 “数学实验室”为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学校举办“环保节”,要求每班选出1名“环保小卫士”,选举办法如下: (1)民主提名候选人,全班同学举手表决,得票数较多的前3名为正式候选人: (2)在统一发放的白纸(选票)上,各自写上你认为应当选的1名候选人名字: (3)将选票投入投票箱: (4)由全班推选的3位同学分别唱票、监票和记录统计: (5)根据统计结果,得票最多的同学当选为“环保小卫士”.二、概念1.频数:某个对象出现的次数;2.频率:频数与总次数的比值.议一议:1.选举“环保小卫士”用的是哪种调查方法? 2.每位候选人得票的频数指的是什么? 3.每位候选人得票的频率指的是什么? 4.你认为.通过选举产生“环保小卫士”与指定某同学为“环保小卫士”这两 种方法,哪种更好?练习: 练一练.三、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频数与频率是同一概念,且有时结果一样. ( )(2)在数l、2、3、2、1、2、3、2、2、1、2、3、2、1、2、1中“2”的频数是8,频率是 ( )2.在数字l241421235623412141中,“1”出现的频数是______,“2”出现的频数是________,“4”出现的频率是_______,“3”出现的频率是_______.3.下表是某班学生在一次身高测量中得到的统计结果: 请回答:(1)这个班总人数是_______人;身高______、_____人数最多,分别是______人、_______人.(2)身高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米、________米,他们分别是_______人、_______人.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_______米.4.历史上许多学者做过大量抛掷硬币的试验,请看下表:请你根据上表计算出正面的频率,根据计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5.下表是对某班50名学生如何到校问题进行的~次调查结果,根据表中已知数据填表:6.七年级某班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如果80分以上(包括80分)定为成绩优秀,60分以上(包括60分)定为成绩及格,那么,(1)在这个班级的这次成绩统计中,成绩不及格的频率是多少?(2)成绩及格的频率是多少?(3)成绩优秀的频率是多少?[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教学目标]1.能说出频数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点,知道频数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作用.。2.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分析折线图,并能从中获取有关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重难点]根据数据能绘制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分析折线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七年级学生的身高在什么范围内?整体情况如何?首先,抽样测量某中学七年级50名同学的身高,结果如下(单位:cm): 150 148 159 156 157 163 156 164 156 159 169 163 170 162 163 164 155 162 153 155 160 165 160 161 166 159 161 157 155 167 162 165 159 147 163 172 156 165 157 164 152 156 153 164 165 162 167 151 161 162问:①上述共有______个数据; ②这些数据中最小值是________,最大值是_______,它们相差________;③研究这些数据,大部分数据大概在怎样的范围?怎么分析?二、讲授新课1. 组距: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注意:为了使每个数据都落在相应的组内,可取比数据多一位小数来分组,并把第1组的起点略微减小一点,把上述数据“划记”到相应的组中,得到相应数据出现的频数.2.频数分布图(左下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右下图).3.频数折线图.将每个小长方形上面一条边的中点顺次用折线连接起来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练习: 想一想和练一练.三、随堂练习1.已知一组数据有80个,其中最大值为140,最小值为4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 ( ) a.10组 b.9组 c.8组 d.7组2.在对个数据整理时,把这些数据分成7组,则各组的频数之和、频率之和为 ( ) a.和1 b.和 c.1和 d.1和13.某校九年级共有学生400人,为了解这些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查20名学生的视力,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在得到的频率分布表中,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_______;若某一小组的频数为4,则该小组的频率为_______;若视力在0.95~1.15这一小组的频率为0.3,则可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视力在0.95~1.15范围内的人数约为________.4.某校八年级学生进行体育测试,八年级(2)班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绘制成如图l2—23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从左到右各矩形的高之比是2:3:7:5:3,最后一组的频数是6,根据直方图所表达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班有多少名男生?(2)若立定跳远的成绩在2.0米以上(包括2.0米)为合格,则该班的这项测试合格率是多少?5.在我校“情系灾区,爱心相助”捐款活动中,某班50名学生捐款数如下(单位:元): 19 20 25 30 28 27 26 21 20 22 24 23 25 29 27 88 27 30 l9 20 5 100 30 45 32 57 68 40 12 3022 48 59 90 100 30 28 25 39 1055 12 21 30 40 50 50 10 101 100 班主任老师准备将这组数据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以表彰他们的爱心.制图时必须先计算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_______;若取组距为10,则应分成_______组;若第一组的起点定为4.5,则在24.5~34.5范围内的频数______,请列出频数分布表并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1.2有理数篇11.2有理数【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2.会对有理数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3.体检分类.【对话探索设计】〖...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与说明篇1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的几何体。2、经过比较不同...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篇1lzgn.swfqdxc.swf教案示例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安徽合肥 李春梅教材分析《生活中的立体图形》选自义务教育...
数学活动“制作一个五角星”教学设计篇1数学活动“制作一个五角星”教学设计 屈红燕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
3.3解一元一次方程篇1课 题解一元一次方程(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关的概念,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2.4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篇1教 学 任 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探索球赛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
解一元一次方程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含有以常数为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概括的能力...
1.4有理数的乘除法篇11.4有理数的乘除法1.4.1有理数的乘法(1)【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归纳、猜测...
1.8完全平方公式篇1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2.会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一些...
课题:10.3实数篇1教学目标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会对实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2、了解分类的标...
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②篇1教学目标:1、 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 掌握在指定数集内解一元一次不等式;3...
4.2解一元一次方程篇1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学习目标1.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去分母步骤,并能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2.通...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