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语文相关教案 > 杂文收录 > 浅谈指导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浅谈指导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32

初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验在我校实施一年来,我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策略,指导学生给研究性学习正确定位,注重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师的指导,从多方面激励评价学生,激发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一、 正确定位,有效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 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

因此,在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既不要把它看作是科

学家的实验研究一样难以攀登,神秘莫测,又不要把它流于形式,其实它仅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这一定位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能否激发并保持学生研究探究的兴趣是成功的关键。有效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重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尤其要以一颗真挚的爱心,去接近那些后进生。请不要忘记,爱因斯坦、牛顿曾是"笨孩子",后来却成了伟大的科学家!更要记住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学生在与人的交往中,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亲情与友爱,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感化、召唤和指导,就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2、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动力系统。教学的每一个策略,首先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深入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因势利导,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得生动活泼,学得主动,从而使智能得到发展。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确定学生的"最佳发展高度",设置问题情境,促进新知识迅速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中,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
   3、创设充分参与的情境,实现有意义的自主学习。我们要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索、去思考、去交流,交给学生质疑的权利,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欢迎学生争辩,欢迎学生发表独立见解,保护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 注重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创新。

和学科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可量化、可操作性的预期结果目标不同,研究性学习将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可能其最后呈现的研究结果稚嫩可笑,无足称道。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学生通过课题设计、寻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可以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通过课题研究,不仅了解了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而且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快乐;在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与合作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多方面收集资料,知道除了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以外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这为他终身学习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课题研究中,学生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问题,知识在他们眼中,不在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内容,而是相互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能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等。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实施获得上述感受和体验,正是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主要目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性学习过程本身恰恰是它要追求的结果。

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学习的内容后,通常采用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整个课程的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地点、最后的表现形态等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的努力。因此研究性学习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成为某一个研究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学生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主动探究创新。

三、 加强指导,有力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发展,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金钥匙。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要加强指导,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一、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指导的内容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二、要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三、要采取有效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四、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班级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不同的目标定位和主客观条件,在不同时段选择不同的切入口,形成不同的操作特点。

另外,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作为参与者,教师的任务就是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的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倾听学生的需求,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认可教师为他们中的一员,愿意没有拘束地一起交谈和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对课题的积极参与,师生间如果能有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师就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同时也正是在参与中,教师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新东西,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但这里的指导与以往学科教学中的指导有很大不同。以往指导主要是找出学生问题所在,然后通过解惑、解难,最后把学生引导到教师心目中早已有的标准答案上来。但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研究的课题各不相同,教师对学生课题最后得到的答案事先并不很明确,因此所谓的"标准答案"事实上已不复存在,将学生引导到早已有的标准答案上的指导路径也已经失灵。那么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指导什么呢?归结起来,大约为:研究思路的指导、研究方法的指导和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这种指导要求教师一方面能抓住学生思想的火花,送风吹氧,让它能燃烧起来,另一方面则是运用老师的知识积淀、经验和智慧,给学生一种点拨和启发,即所谓的"点到为止",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
   其次,教师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活动是分散的、自主管理的。由于学生自控能力的差异会导致各组活动的管理组织和活动质量有较大的不同,由于各组工作侧重点的不同而会出现了不同的困难、问题和经验,在小组研究中学生还会各种发生意见分歧和情绪波动,如此等等,需要在教师指导学生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协调工作。具体来说,如创设轻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及时组织课题组之间的汇报和交流,一旦发现课题组活动质量有问题要找学生谈话,教育学生相互尊重和相互欣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积极性等。
   最后,教师还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研究性学习的出现,使教师已不能单独地驾驭对学生在知识、方法、技术方面的所有指导工作,因此教师要保持他的竞争力,就必须与自己的同事合作工作。当教师以指导小组一员的身份参与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时,需要他能够既展示自己的才华,又虚心地学习其他老师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欣赏其他老师和与其通力合作。就像一位教师所介绍的那样:“学生开题报告取得圆满成功,来自学生的精心准备和主动参与,也离不开课题组老师的通力合作。传统的教师关系往往是文人相亲,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自视清高甚至嫉妒等。而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一直渴求合作,乐于合作。我们经常在一起备课,商讨实施过程中碰到的一系列问题,研究下一步工作,真正理解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感受到了文人相亲、愉快合作产生的魅力。”主动积极参加教师指导小组的工作,是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它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备课质量,也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协调。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是教师职业责任心和学术胸怀的体现。

通过教师切实的指导,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浓厚的兴趣,自主探究创新,在具体实践中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金钥匙。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和实验是一个具有世纪挑战性的课题,因此在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和全体学生携起手来,共同参与,共同实验,特别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在具体的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与勇于实践的能力,真正让研究性学习焕发出诱人的光彩来。

浅谈指导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

    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有感一、新语文课程标准使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 听到了美好的铃声

    新世纪之初,赶上了语文课改的浪潮,跻身全国38个实验区行列,率先品尝第一枚果实,自以为这是从教之幸,是教语文之幸。我...

  • 课程标准对话

    问:新课标关于作文教学的阶段目标共有28条,这些规定体现了作文教学哪些新理念?答:最重要的一条,它要求作文教学注重发...

  • 如何说课1

  • 为古诗教学注入春风

    特级教师杜海平认为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动用古诗情境再现教学法时,具体步骤如下。以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为例。1.运...

  • 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常言道“工夫在诗外”,中学生要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但是,盲目阅读功效甚微,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做有效的课外...

  • 中学语文活动教学初探

    【内容提要】 活动教学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

  •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

  • 中学语文教学“说”的训练

  • 教你有效的阅读方法——怎样上好一堂阅读课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而不是教会学生读懂一本书或者几本书。所以,关键...

  • 分组教学 合作探究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

  • 学会提问

    提问题,追问“为什么”,本来是儿童的天性,然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又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鼓励学生提出问...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