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反思 > 地理教学反思 > 教学工作反思

教学工作反思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37

首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书,现在有三种做法,第一种是课堂内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看书,教师指定阅读范围,指出阅读重点;第二种是进行预习,教师在上一堂课已作了布置,有些活动课还可以印发预习提纲给学生;第三种课后复习,学生抽出时间复习,巩固掌握已学的基础知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使学生地理成绩稳步提高。

其次,要教学生怎样读书。针对地理课本附有很多插图或附图的特点,教学生在阅读时,应把握三点:

(1)大量的直观概念及分布知识诸如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陆地轮廓、地形地势、湖泊分布、河流走向、植被、物产等等均可以让学生通过读图,自己得出结论;

(2)在阅读地图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精确的全面进行观察,并善于在事物和现象中注意到隐藏在图幅后面的深刻内涵及重要属性及特征,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这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3)观察图表的基本特征,逐步具备绘制简易地理图表的技能。只有在完成了对图表的正确认识,建立模式图表后经一段时间的练习方可达到自动化、熟练化和规范化的程度。

针对新教材注重地理知识的实用性的特点,教学生读书不妨把握以下两点:(1)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和现象来观察、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例如,分析“地震及地震带”时,可让学生对本省林甸县、大庆市前些时候发生的地震灾害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地震发生的条件、造成的危害及防患意识。(2)充分认识地理这一学科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发展前景,如在学习“城市区位因素”时,让学生扮演城镇领导人,负责对本地区位做一个评估,如在学习“杨凌模式”时,让学生搜集资料,使他们真正理解科技兴农是发展农业必经之路。

第三,要养成勤动手动脑的习惯。为了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养成勤动手动脑的习惯。如,根据条件和学生爱好,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办地理黑板报专刊或开展地理知识竞赛;制做地球仪模型;绘制学校平面图;组织野外观察等。通过课内外多种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养成勤动手动脑的习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工作反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课后小结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般来讲,教师对于教学前的准备和课堂上的教学比较重视,而往往忽略了"课后小结"这一环节。课后小结是回顾、总结这一节...

  •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 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探索与反思

    从2004年秋季试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来,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校高一、高二年级地理课改工...

  • 地理教学反思和后续阶段(4.1——4.30)的复习计划和具体措施

    一.教学反思:这次一模考试,我校学生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目标,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们学...

  • 对地理新课改认识的误区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地理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学习地理课的方式、态度、情感与兴趣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起色。但是由...

  • 地理教学反思2

    “反思”在认知心理学上属于元认知的范畴,它是指对自身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知的检验过程。 教与学的反思是教师...

  • 地理教学反思1

    “反思”在认知心理学上属于元认知的范畴,它是指对自身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知的检验过程。 教与学的反思是教师...

  • 略谈地理课堂的教后反思

    〖摘 要〗教后反思能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地理教师应有反思的自觉性,通过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之举...

  •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课后反思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一课的引入,我采用问题引入法。我先问学生:“你们看电视里的天气预报主要关心什么要素?”学生七嘴...

  • 地理教学反思之我见

    一、对地理新课标的反思 地理新课标不仅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

  • 地理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积极思维、质疑,开发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 在课改中实践新理念——教学反思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