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反思 > 地理教学反思 > 地理教学反思1

地理教学反思1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37

 
“反思”在认知心理学上属于元认知的范畴,它是指对自身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知的检验过程。 
教与学的反思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学中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分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期中过后进行了试卷分析,我和我的学生感受多多。 
素质教育揭示了教育的起点,指出了教育的终点,规定了教育的内容,确认了教育的整体性,是当今深入开展教育整体改革的必然归属。中小学生的素质应该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等。其中的科学素质包括旺盛的求知欲(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必要的知识,技能结构,一定的智能基础,积极的创造精神(能力)等。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原则,教是为了不教,教会科学知识不如培养科学素养,素养的形成我从培养兴趣开始。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有人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 “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爱因斯坦语)”,“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由于我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几年来收到了一些效果,我教过的历届学生都很爱上地理课。在有了兴趣的基础上,我还时时用问题做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常常处在兴奋的状态。 
我还对兴趣教学前后学生的注意力的变化做过一个抽样调查:缺乏兴趣的教学学生在课上的注意力分为四个层次:当时在班上各方面属于中上等的同学在班级中占43%,他们一节课有效的注意为40分钟;中等生占45%,他们的一节课的有效注意力为30分钟,中等以下的同学占10%,他们一节课的有效注意力为20分钟左右;那2%属于“活跃”分子,他们在一节课的有效注意力只有15分钟。实行了兴趣教学以后,中上等以上的同学注意力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原来占10%的中等同学一节课的有效注意力提高了一倍;那2%属于“活跃”分子的有效注意力提高的最明显,提高了25分钟。 
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非常高,再加上我经常性的表扬,产生兴趣的效果很好,他们还能互相之间解决问题,例如:在讲长江、黄河时关于干流、支流、和流域这些概念时,有的同学这三个概念闹不清,当时有一个男同学主动站到讲台前,用他的肢体动作和几句再简单不过的话解决了问题:他站在了讲台上向两侧平伸胳膊,一边解释:“从我的头到脚就相当于河流的主干,我的两条胳膊就代表了支流,我胳膊能触及到的地方那就是流域。”被他内化了的知识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同学们带着高昂的兴趣迎接了期中考试。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而且也只有通过应用地理知识,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正确性与重要性。因为,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大多是未经实践验证的知识。在应用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加深理解,并巩固、扩展知识,形成多种技能。也只有在应用地理知识中,才能真实地验证学生是否已真正掌握了知识。考试后我进行了试卷分析,然后后将试卷发到学生手中,虽然我们班的成绩年级第一,但我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这次考试你们有什么遗憾吗?情况种种,其中一道题有45%的同学同时举手,遗憾都出在同一个问题上:综合题。 
地理学科由于它一定的难记性,为聪明学生所不以为然;又由于它的综合性,为中下学生所畏难。这道题问题集中出现在平时各方面属于中等层次的同学身上,他们表格内的内容填充的完全正确,而由于缺乏一定的心理素质,没有把问题理解完整,把本来会的知识而给忽略了,没有填图。这部分同学再次重申:“不是不会,是遗漏”。白失掉了应得的分数,他们感到非常的遗憾和内疚。也是由于我对于学生审题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造成的。反思后我有所得: 
审题失误在地理解题中是比较常见的。有的学生虽然具备答好题目的知识基础,但由于不会审题,结果仍然答错,或不切题、不规范乃至漏题。审题不清主要表现在问域不明和已知条件不明确两个方面。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完成各种类型的练习,如回答问题、画地形图、分析图表、“预报”天气过程等等,这类练习必须紧密结合教学任务进行;另一种是解决实际问题,如在野外考察中对某一问题的探索,解决小范围环境问题等。虽然应用地理知识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是在应用地理知识时,学生的心理过程是相同的。它是由三个环节组成的: 
1.明察问题 
明察问题就是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内容与目的,了解解决问题的条件。这是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例如,学生解答问题,必须弄清题意,明确问题问什么,提出什么要求等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审题过程,而在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必须学会发现问题,明确该问题要解决什么,需要哪些条件等。 2页,当前第1页12

地理教学反思1.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课后小结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般来讲,教师对于教学前的准备和课堂上的教学比较重视,而往往忽略了"课后小结"这一环节。课后小结是回顾、总结这一节...

  •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 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探索与反思

    从2004年秋季试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来,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校高一、高二年级地理课改工...

  • 地理教学反思和后续阶段(4.1——4.30)的复习计划和具体措施

    一.教学反思:这次一模考试,我校学生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目标,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们学...

  • 对地理新课改认识的误区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地理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学习地理课的方式、态度、情感与兴趣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起色。但是由...

  • 地理教学反思2

    “反思”在认知心理学上属于元认知的范畴,它是指对自身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知的检验过程。 教与学的反思是教师...

  • 略谈地理课堂的教后反思

    〖摘 要〗教后反思能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地理教师应有反思的自觉性,通过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之举...

  •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课后反思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一课的引入,我采用问题引入法。我先问学生:“你们看电视里的天气预报主要关心什么要素?”学生七嘴...

  • 地理教学反思之我见

    一、对地理新课标的反思 地理新课标不仅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

  • 地理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积极思维、质疑,开发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 在课改中实践新理念——教学反思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

  •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的方法与途径初探

    教学反思行为,如同教师的研究、示范、指导、应答行为一样,是教育活动中教师全部教学行为之一,也是现代教育的特征行为。...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