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反思 > 地理教学反思 > 略谈地理课堂的教后反思

略谈地理课堂的教后反思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37

〖摘  要〗教后反思能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地理教师应有反思的自觉性,通过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之举、“败笔”之处、学生的独到“见解”等内容,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及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进行课后的“再教”设计,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教学效能。
〖关键词〗教后反思  反思指向  交流观摩  再教设计
在《月相及其变化》的课堂教学时,我举了元稹的词《会真记》让学生判断月相变化:“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马上就有学生回答:“是下弦月,因为在半夜三更,张生起来无人看到”。听着觉得很有道理。又问他:“月下西厢怎样解释?下弦月什么时候升起?按常理,恋人是否在半夜三更睡醒后再起来谈恋爱呢?”几句精彩的对话引起了全班同学的会心大笑,在愉快的气氛中准确的掌握了知识。
在讲授《常见的天气系统》时,总结说:“一般在高、低气压中心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常会出现冷、暖锋面系统……”有学生问:“夏季我国受副高脊控制,这条锋面在哪?”由于“创造性”的随意发挥,搞得自己尴尬不已、狼狈不堪。
在分析《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把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和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讲的精彩飞扬,讲的自我陶醉,而讲台下的学生大部分面无表情,目光呆滞,还有少量几个同学交头接耳,左顾右盼,大家都是心不在焉的模样。下课后问学生,他们说,政治、历史学科中我们已经学了两遍了。
高三复习课时,关于等值线图判读的方法和技巧,课堂中向学生分析了一遍,练习做过并加以仔细的讲解,第一次考试三分之二的同学错了,第二次考试还有一半的学生有失误,于是乎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些学生上课怎么了,作业怎么做的?
……
地理课堂上时常会碰到上述的这些现象。正如教育专家所说的:“课堂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的确,每堂课下来都有一些闪亮的地方,遗憾和不足之处,需要地理教师在课后自觉地进行深刻的“反思”,挖掘隐藏在各种现象背后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等方面的种种问题。
教后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后反思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
教后反思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反思性教学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伯莱克认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使用这种能力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努力思考以职业知识而不是以习惯、传统或冲动的简单作用为基础的令人信服的行动。”教学反思依赖于理智的思考和批判的态度与方法,是教学主体自我解剖的过程。杜威认为,为使教师更充分地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更合理地展示自己的能动性,教学要加强反思性。那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后的反思呢?
一、确立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
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应正确认识自己,以虚心的态度,自觉地进行反思。我们平常可能都会遇到这样一些现象和问题:把学业不理想归结于学生缺乏能力或欠努力、不自觉,性格上有缺陷,而很少认为与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当有关;把学生的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如题目太简单、运气好而已等,对学生指责多、鼓励少,挫伤学生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成就感;受“投射效应”的影响,教师容易把自己对学科知识的思维方式推衍到学生身上,总假设学生与自己是相同的,而忽视了学生特定的心理发展水平;以自我为中心,我讲你听,面面俱到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或自认为了不起,感觉很好,就很容易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如在高考取消地理科目之前已经教过6轮的高中地理,且每学年教材至少念4遍。因此,和同事开玩笑说:高一教材我可以倒背如流。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应付1994~1996学年间三届各具特色的不同特点的学生,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当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从97年开始,就有意识的进行着教学后的反思:如“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能吸引学生吗”? “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课堂上同学们的情绪似乎较低落,是什么原因”等之类的问题,对自己课堂教学活动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慢慢养成主动的“问题意识”,并把反思的结果记录下来,渐渐地形成反思的习惯。
我们不能把教后反思理解为加重教学的负担,是多余的累赘。教后反思的目的在于加快自身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指导“再实践”。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
二、明确反思指向,写好教后感想
课后教学反思主要指向:
1、教学中的成功之举
课堂教学凝聚着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灵感”顿生,创造出成功的教例。比如:3页,当前第1页123

略谈地理课堂的教后反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课后小结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般来讲,教师对于教学前的准备和课堂上的教学比较重视,而往往忽略了"课后小结"这一环节。课后小结是回顾、总结这一节...

  •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 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探索与反思

    从2004年秋季试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来,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校高一、高二年级地理课改工...

  • 地理教学反思和后续阶段(4.1——4.30)的复习计划和具体措施

    一.教学反思:这次一模考试,我校学生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目标,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们学...

  • 对地理新课改认识的误区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地理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学习地理课的方式、态度、情感与兴趣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起色。但是由...

  • 地理教学反思2

    “反思”在认知心理学上属于元认知的范畴,它是指对自身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知的检验过程。 教与学的反思是教师...

  • 地理教学反思1

    “反思”在认知心理学上属于元认知的范畴,它是指对自身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知的检验过程。 教与学的反思是教师...

  •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课后反思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一课的引入,我采用问题引入法。我先问学生:“你们看电视里的天气预报主要关心什么要素?”学生七嘴...

  • 地理教学反思之我见

    一、对地理新课标的反思 地理新课标不仅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

  • 地理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积极思维、质疑,开发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 在课改中实践新理念——教学反思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

  •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的方法与途径初探

    教学反思行为,如同教师的研究、示范、指导、应答行为一样,是教育活动中教师全部教学行为之一,也是现代教育的特征行为。...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