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18
河南省濮阳市第五中学王飞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自尊自信各自的表现。
2、知道青少年自尊自信心理的特点。
3、明确自尊自信心理与青少年成长、成功、成才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
2、自尊自信在个人成长、成功与成才中的作用。
3、自尊自信与道德高尚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实例法归纳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自尊自信是勇于开拓进取者不可缺少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也是做人的重要品格。
2、知道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
3、知道培养自尊自信的重要意义。
(二)展示自读提示
1、一个人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表现是什么?你能举出相关的例子吗?
2、青少年自尊自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说自尊自信是一个人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学生根据自读提示,预习课文。时间:8分钟)
(三)提问
1、自尊自信的表现
(1)自尊心的表现
(2)自信心的表现
(3)二者的关系:自尊自信是密切联系的。充分的自信心是确立正确的自尊心的基础;而正确的自尊心又会促使人们提高自信心。
2、青少年自尊自信心理发展的特点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周围的同学是否有以下方面的表现或心理需要呢?
(课件展示)
1、照镜子的次数多了。
2、模仿成人的发型、动作、言行。
3、在集体生活中,对自己有信心的事争着去做。
4、希望老师、同学了解自己的优点、特长。
5、反感大人(包括老师、父母)居高临下地训斥自己。
6、希望大人有事与自己商量解决。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上述表现说明了初中生自尊自信的三个特点:
(1)关心自己的形象
(2)渴望表现自己
(3)要求他人尊重自己
3、自尊自信在个人成长、成功与成才中的作用
(1)自尊自信,使人不断进取
(2)自尊自信,催人自强不息
(3)自尊自信,使人品格高尚
(四)归纳总结
留十分钟的记忆时间,力求做到“堂堂清”。
(五)巩固新课
1、必做题
基础训练47-48页选择题(3分钟),并当堂讲评。
2、提高题
张海迪在高位截瘫的情况下,她没有心灰气馁,更没有自轻自贱,而是刻苦学习,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请回答:
(1)自尊自信与自强不息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说自尊自信是获得成功的前提?
六、布置作业
识记所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自尊、自信是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勇于开拓进取者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懂得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密切联系的。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青少年自尊自信的表现和特点。通过事例分析,懂得自尊自信是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话、填表、交流、图片对比分析、搜集相关资料、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的辨证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同自尊自信是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能将自己的行为与之进行对照,能够从典型的事例中受到感染和启发,树立培养自己正确自尊心和充分自信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从认知到践行的重要一环。学生虽然在自尊自信方面都有一定的体会,但是让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所以,应注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重点阐述、分析清楚。
2、自尊自信的人知荣辱,讲自爱。
这是本框教学中的难点。它实际上是把心理品质教育上升为道德品质的教育,这也是心理品质教育课的更高一级的教学目标 之一。因此,在教学此点时,要注意讲清、讲透此点,可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教育学生,帮助学生理解。
教法建议
1.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第一框内容较多,涵盖的重点、难点问题多,在讲述概念性问题时,可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小活动、游戏等,先不急于进行概念定义的陈述,尽量启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讲解,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注意问题要设计得巧妙,归纳讲解也要自然,避免牵强附会。
2.本框内容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比较难于理解,所以,要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事例入手,结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尤其是讲到青少年学生自尊自信的特点时,更应注意采用学生身边不经意的但司空见惯的事例,以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把握。
3.关于自尊自信重要作用的讲解,可以单独利用一课时来完成。在学生已经对自尊自信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课文的可读性,可组织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补充一些生动、感人、典型的正面事例,以小组为单位,讲一个有关自尊自信的小故事,使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还能得到教育和感染。所以,教学在锻炼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应特别重视运用好榜样示范法。在形式上,可以利用录音、录像、图片、设立故事会评委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本框内容多,需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多,可设计的学生活动较多。建议教学中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讲解自尊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为本课内容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有了认知,才可能践行;第二课时以典型事例阐述自尊自信是一个人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
(课前布置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带来一张自己的照片,准备出一期有关本课教学内容的墙报)
课堂上请同学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照片,说明每个人都想展示自己最美好的形象,给同学留下好印象。
学生分析外貌、身材、服饰、言谈举止以及诚实、勇气、大方等心理品质也可以展示自我形象。关注自我形象是想得到别人的肯定、赞扬、夸奖、羡慕。
归纳:这种人人都具有的,普遍存在的心理,即“自尊”。
学生活动:完成下列句子
如果下周一我代表全校学生做国旗下讲话,我会在衣着上穿得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生阅览室,我会遵守秩序、保持安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考试不及格,受到同学的嘲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给我起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取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士可杀而不可辱”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交流完成句子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注意维护。因此,人们在容貌、衣着上修饰自己,在言行举止上约束自己,不容许别人的歧视与侮辱。这体现了自我尊重和爱护。
问:遇到下列情形时,你会怎样呢?
当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到学校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给外地的游客指路,受到感谢与称赞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人人都有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心理,这也是自尊的表现。)
学生朗读《快乐人生三句话——“我能行”》
问:为什么简单的“我能行”三个字会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
(学生回答:自信心的体现)
说一说:你对自己哪方面比较满意,并有信心呢?请用Y或N来回答,或者自己写出来。
热心助人( )为人真诚( )有文艺特长( )认真细致( )
思维敏捷( )语言表达能力强( )有体育特长( )动手能力强( )
有好人缘( )身材、相貌较好( )在学科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
请根据生活中的体验选择,你在某方面的自信是怎样产生的。
A.是天生的 B.是在生活经验中产生的
C.是在成功的生活经验中产生的 D.是在别人的赞扬声中产生的
(学生归纳自信的产生集中在C、D选项)
讨论:自尊自信有关系吗?
(引导学生认识:自尊自信密切联系。自信心是自尊心的基础;自尊心的确立,提高人的自信心)
问:现在的你与小学时的你相比,有哪些不同?
(生答:个子高了、书包沉了、想法多了……)
师:自我意识的飞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我。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问题,别人身上的问题在我们身上发生了。所以,我们爱照镜子,我们爱问: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在群体中我是怎样的角色?我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在这一阶段加强了。
展示三组共6幅画面:(可由老师说明意图,请有绘画特长的同学来画)
第一组——“马路赛车”、“跑1500米,我上”
第二组——“上课照镜子”、“衣着整洁站少先队岗”
第三组——“模仿黑社会老大”、“妈妈,不要私拆我的信件”
问:这些情形在你身边发生过吗?每组画分别反映了中学生哪些心理特点?
(引导学生归纳青少年自尊自信的主要特点:渴望表现自己、关心自己形象、要求他人尊重自己)
问:画面中所反映的行为,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为什么?
(目的:从心理教育纵深到行为指导。)
学生做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自尊、自信是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勇于开拓进取者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懂得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密切联系的。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青少年自尊自信的表现和特点。通过事例分析,懂得自尊自信是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话、填表、交流、图片对比分析、搜集相关资料、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的辨证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同自尊自信是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能将自己的行为与之进行对照,能够从典型的事例中受到感染和启发,树立培养自己正确自尊心和充分自信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从认知到践行的重要一环。学生虽然在自尊自信方面都有一定的体会,但是让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所以,应注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重点阐述、分析清楚。
2、自尊自信的人知荣辱,讲自爱。
这是本框教学中的难点。它实际上是把心理品质教育上升为道德品质的教育,这也是心理品质教育课的更高一级的教学目标 之一。因此,在教学此点时,要注意讲清、讲透此点,可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教育学生,帮助学生理解。
教法建议
1.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第一框内容较多,涵盖的重点、难点问题多,在讲述概念性问题时,可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小活动、游戏等,先不急于进行概念定义的陈述,尽量启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讲解,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注意问题要设计得巧妙,归纳讲解也要自然,避免牵强附会。
2.本框内容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比较难于理解,所以,要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事例入手,结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尤其是讲到青少年学生自尊自信的特点时,更应注意采用学生身边不经意的但司空见惯的事例,以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把握。
3.关于自尊自信重要作用的讲解,可以单独利用一课时来完成。在学生已经对自尊自信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课文的可读性,可组织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补充一些生动、感人、典型的正面事例,以小组为单位,讲一个有关自尊自信的小故事,使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还能得到教育和感染。所以,教学在锻炼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应特别重视运用好榜样示范法。在形式上,可以利用录音、录像、图片、设立故事会评委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本框内容多,需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多,可设计的学生活动较多。建议教学中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讲解自尊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为本课内容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有了认知,才可能践行;第二课时以典型事例阐述自尊自信是一个人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
(课前布置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带来一张自己的照片,准备出一期有关本课教学内容的墙报)
课堂上请同学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照片,说明每个人都想展示自己最美好的形象,给同学留下好印象。
学生分析外貌、身材、服饰、言谈举止以及诚实、勇气、大方等心理品质也可以展示自我形象。关注自我形象是想得到别人的肯定、赞扬、夸奖、羡慕。
归纳:这种人人都具有的,普遍存在的心理,即“自尊”。
学生活动:完成下列句子
如果下周一我代表全校学生做国旗下讲话,我会在衣着上穿得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生阅览室,我会遵守秩序、保持安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考试不及格,受到同学的嘲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给我起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取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士可杀而不可辱”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交流完成句子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注意维护。因此,人们在容貌、衣着上修饰自己,在言行举止上约束自己,不容许别人的歧视与侮辱。这体现了自我尊重和爱护。
问:遇到下列情形时,你会怎样呢?
当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到学校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给外地的游客指路,受到感谢与称赞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人人都有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心理,这也是自尊的表现。)
学生朗读《快乐人生三句话——“我能行”》
问:为什么简单的“我能行”三个字会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
(学生回答:自信心的体现)
说一说:你对自己哪方面比较满意,并有信心呢?请用Y或N来回答,或者自己写出来。
热心助人( )为人真诚( )有文艺特长( )认真细致( )
思维敏捷( )语言表达能力强( )有体育特长( )动手能力强( )
有好人缘( )身材、相貌较好( )在学科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
请根据生活中的体验选择,你在某方面的自信是怎样产生的。
A.是天生的 B.是在生活经验中产生的
C.是在成功的生活经验中产生的 D.是在别人的赞扬声中产生的
(学生归纳自信的产生集中在C、D选项)
讨论:自尊自信有关系吗?
(引导学生认识:自尊自信密切联系。自信心是自尊心的基础;自尊心的确立,提高人的自信心)
问:现在的你与小学时的你相比,有哪些不同?
(生答:个子高了、书包沉了、想法多了……)
师:自我意识的飞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我。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问题,别人身上的问题在我们身上发生了。所以,我们爱照镜子,我们爱问: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在群体中我是怎样的角色?我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在这一阶段加强了。
展示三组共6幅画面:(可由老师说明意图,请有绘画特长的同学来画)
第一组——“马路赛车”、“跑1500米,我上”
第二组——“上课照镜子”、“衣着整洁站少先队岗”
第三组——“模仿黑社会老大”、“妈妈,不要私拆我的信件”
问:这些情形在你身边发生过吗?每组画分别反映了中学生哪些心理特点?
(引导学生归纳青少年自尊自信的主要特点:渴望表现自己、关心自己形象、要求他人尊重自己)
问:画面中所反映的行为,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为什么?
(目的:从心理教育纵深到行为指导。)
学生做课堂小结。
典型例题
1.单项选择题:
有人问居里夫人,您认为成才的窍门在哪里?居里夫人肯定地说:“恒心和自信心,尤其是自信心。”可见()
A.有了自信心,任何事情都可以办好
B.自信心——不要别人的帮助——决定了人能够成才
C.居里夫人靠自信和恒心成功,其他人却不尽如此
D.自信心是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答案:D
分析:成功与成才离不开自信心,但并不等于有了自信心就能办好任何事,还需要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等。自信也决不等于自我奋斗,而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任何人只要具备正确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意志坚强,拼搏进取,就可能取得成功,居里夫人只是众多成功者之一。故A、B、C观点错误,应选D。
2.辨别题:
自尊自信,可以使人产生巨大的力量,促使人不断进取。这种催人向上的力量,既是一种强大的内部驱动力,又是一种强大的自我约束力。
答案:√
分析:善于把握观点,以知导行,自尊自信能使人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给自己提出信的要求,去学习、工作,故此题正确。
习题精选
请依据你的判断填写下表。
一个演讲者坦然面对观众,才可能;一个运动员不畏对手,才可能;一个科学家不怕失败,才可能();一个战士勇敢上战场,才可能()。这说明()。
(参考答案:讲好;获胜;成功;胜利;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自尊、自信是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勇于开拓进取者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懂得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密切联系的。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青少年自尊自信的表现和特点。通过事例分析,懂得自尊自信是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话、填表、交流、图片对比分析、搜集相关资料、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的辨证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同自尊自信是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能将自己的行为与之进行对照,能够从典型的事例中受到感染和启发,树立培养自己正确自尊心和充分自信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从认知到践行的重要一环。学生虽然在自尊自信方面都有一定的体会,但是让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所以,应注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重点阐述、分析清楚。
2、自尊自信的人知荣辱,讲自爱。
这是本框教学中的难点。它实际上是把心理品质教育上升为道德品质的教育,这也是心理品质教育课的更高一级的教学目标 之一。因此,在教学此点时,要注意讲清、讲透此点,可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教育学生,帮助学生理解。
教法建议
1.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第一框内容较多,涵盖的重点、难点问题多,在讲述概念性问题时,可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小活动、游戏等,先不急于进行概念定义的陈述,尽量启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讲解,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注意问题要设计得巧妙,归纳讲解也要自然,避免牵强附会。
2.本框内容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比较难于理解,所以,要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事例入手,结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尤其是讲到青少年学生自尊自信的特点时,更应注意采用学生身边不经意的但司空见惯的事例,以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把握。
3.关于自尊自信重要作用的讲解,可以单独利用一课时来完成。在学生已经对自尊自信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课文的可读性,可组织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补充一些生动、感人、典型的正面事例,以小组为单位,讲一个有关自尊自信的小故事,使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还能得到教育和感染。所以,教学在锻炼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应特别重视运用好榜样示范法。在形式上,可以利用录音、录像、图片、设立故事会评委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本框内容多,需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多,可设计的学生活动较多。建议教学中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讲解自尊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为本课内容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有了认知,才可能践行;第二课时以典型事例阐述自尊自信是一个人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
(课前布置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带来一张自己的照片,准备出一期有关本课教学内容的墙报)
课堂上请同学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照片,说明每个人都想展示自己最美好的形象,给同学留下好印象。
学生分析外貌、身材、服饰、言谈举止以及诚实、勇气、大方等心理品质也可以展示自我形象。关注自我形象是想得到别人的肯定、赞扬、夸奖、羡慕。
归纳:这种人人都具有的,普遍存在的心理,即“自尊”。
学生活动:完成下列句子
如果下周一我代表全校学生做国旗下讲话,我会在衣着上穿得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生阅览室,我会遵守秩序、保持安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考试不及格,受到同学的嘲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给我起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取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士可杀而不可辱”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交流完成句子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注意维护。因此,人们在容貌、衣着上修饰自己,在言行举止上约束自己,不容许别人的歧视与侮辱。这体现了自我尊重和爱护。
问:遇到下列情形时,你会怎样呢?
当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到学校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给外地的游客指路,受到感谢与称赞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人人都有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心理,这也是自尊的表现。)
学生朗读《快乐人生三句话——“我能行”》
问:为什么简单的“我能行”三个字会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
(学生回答:自信心的体现)
说一说:你对自己哪方面比较满意,并有信心呢?请用Y或N来回答,或者自己写出来。
热心助人( )为人真诚( )有文艺特长( )认真细致( )
思维敏捷( )语言表达能力强( )有体育特长( )动手能力强( )
有好人缘( )身材、相貌较好( )在学科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
请根据生活中的体验选择,你在某方面的自信是怎样产生的。
A.是天生的 B.是在生活经验中产生的
C.是在成功的生活经验中产生的 D.是在别人的赞扬声中产生的
(学生归纳自信的产生集中在C、D选项)
讨论:自尊自信有关系吗?
(引导学生认识:自尊自信密切联系。自信心是自尊心的基础;自尊心的确立,提高人的自信心)
问:现在的你与小学时的你相比,有哪些不同?
(生答:个子高了、书包沉了、想法多了……)
师:自我意识的飞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我。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问题,别人身上的问题在我们身上发生了。所以,我们爱照镜子,我们爱问: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在群体中我是怎样的角色?我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在这一阶段加强了。
展示三组共6幅画面:(可由老师说明意图,请有绘画特长的同学来画)
第一组——“马路赛车”、“跑1500米,我上”
第二组——“上课照镜子”、“衣着整洁站少先队岗”
第三组——“模仿黑社会老大”、“妈妈,不要私拆我的信件”
问:这些情形在你身边发生过吗?每组画分别反映了中学生哪些心理特点?
(引导学生归纳青少年自尊自信的主要特点:渴望表现自己、关心自己形象、要求他人尊重自己)
问:画面中所反映的行为,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为什么?
(目的:从心理教育纵深到行为指导。)
学生做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自尊、自信是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勇于开拓进取者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懂得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密切联系的。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青少年自尊自信的表现和特点。通过事例分析,懂得自尊自信是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话、填表、交流、图片对比分析、搜集相关资料、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的辨证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同自尊自信是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能将自己的行为与之进行对照,能够从典型的事例中受到感染和启发,树立培养自己正确自尊心和充分自信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从认知到践行的重要一环。学生虽然在自尊自信方面都有一定的体会,但是让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所以,应注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重点阐述、分析清楚。
2、自尊自信的人知荣辱,讲自爱。
这是本框教学中的难点。它实际上是把心理品质教育上升为道德品质的教育,这也是心理品质教育课的更高一级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此点时,要注意讲清、讲透此点,可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教育学生,帮助学生理解。
教法建议
1.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第一框内容较多,涵盖的重点、难点问题多,在讲述概念性问题时,可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小活动、游戏等,先不急于进行概念定义的陈述,尽量启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讲解,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注意问题要设计得巧妙,归纳讲解也要自然,避免牵强附会。
2.本框内容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比较难于理解,所以,要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事例入手,结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尤其是讲到青少年学生自尊自信的特点时,更应注意采用学生身边不经意的但司空见惯的事例,以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把握。
3.关于自尊自信重要作用的讲解,可以单独利用一课时来完成。在学生已经对自尊自信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课文的可读性,可组织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补充一些生动、感人、典型的正面事例,以小组为单位,讲一个有关自尊自信的小故事,使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还能得到教育和感染。所以,教学在锻炼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应特别重视运用好榜样示范法。在形式上,可以利用录音、录像、图片、设立故事会评委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本框内容多,需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多,可设计的学生活动较多。建议教学中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讲解自尊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为本课内容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有了认知,才可能践行;第二课时以典型事例阐述自尊自信是一个人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带来一张自己的照片,准备出一期有关本课教学内容的墙报)
课堂上请同学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照片,说明每个人都想展示自己最美好的形象,给同学留下好印象。
学生分析外貌、身材、服饰、言谈举止以及诚实、勇气、大方等心理品质也可以展示自我形象。关注自我形象是想得到别人的肯定、赞扬、夸奖、羡慕。
归纳:这种人人都具有的,普遍存在的心理,即“自尊”。
学生活动:完成下列句子
如果下周一我代表全校学生做国旗下讲话,我会在衣着上穿得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生阅览室,我会遵守秩序、保持安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考试不及格,受到同学的嘲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给我起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取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士可杀而不可辱”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交流完成句子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注意维护。因此,人们在容貌、衣着上修饰自己,在言行举止上约束自己,不容许别人的歧视与侮辱。这体现了自我尊重和爱护。
问:遇到下列情形时,你会怎样呢?
当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到学校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给外地的游客指路,受到感谢与称赞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人人都有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心理,这也是自尊的表现。)
学生朗读《快乐人生三句话——“我能行”》
问:为什么简单的“我能行”三个字会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
(学生回答:自信心的体现)
说一说:你对自己哪方面比较满意,并有信心呢?请用Y或N来回答,或者自己写出来。
热心助人( )为人真诚( )有文艺特长( )认真细致( )
思维敏捷( )语言表达能力强( )有体育特长( )动手能力强( )
有好人缘( )身材、相貌较好( )在学科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
请根据生活中的体验选择,你在某方面的自信是怎样产生的。
A.是天生的 B.是在生活经验中产生的
C.是在成功的生活经验中产生的 D.是在别人的赞扬声中产生的
(学生归纳自信的产生集中在C、D选项)
讨论:自尊自信有关系吗?
(引导学生认识:自尊自信密切联系。自信心是自尊心的基础;自尊心的确立,提高人的自信心)
问:现在的你与小学时的你相比,有哪些不同?
(生答:个子高了、书包沉了、想法多了……)
师:自我意识的飞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我。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问题,别人身上的问题在我们身上发生了。所以,我们爱照镜子,我们爱问: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在群体中我是怎样的角色?我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在这一阶段加强了。
展示三组共6幅画面:(可由老师说明意图,请有绘画特长的同学来画)
第一组——“马路赛车”、“跑1500米,我上”
第二组——“上课照镜子”、“衣着整洁站少先队岗”
第三组——“模仿黑社会老大”、“妈妈,不要私拆我的信件”
问:这些情形在你身边发生过吗?每组画分别反映了中学生哪些心理特点?
(引导学生归纳青少年自尊自信的主要特点:渴望表现自己、关心自己形象、要求他人尊重自己)
问:画面中所反映的行为,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为什么?
(目的:从心理教育纵深到行为指导。)
学生做课堂小结。
河南省濮阳市第五中学王飞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自尊自信各自的表现。
2、知道青少年自尊自信心理的特点。
3、明确自尊自信心理与青少年成长、成功、成才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
2、自尊自信在个人成长、成功与成才中的作用。
3、自尊自信与道德高尚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实例法归纳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自尊自信是勇于开拓进取者不可缺少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也是做人的重要品格。
2、知道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
3、知道培养自尊自信的重要意义。
(二)展示自读提示
1、一个人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表现是什么?你能举出相关的例子吗?
2、青少年自尊自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说自尊自信是一个人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学生根据自读提示,预习课文。时间:8分钟)
(三)提问
1、自尊自信的表现
(1)自尊心的表现
(2)自信心的表现
(3)二者的关系:自尊自信是密切联系的。充分的自信心是确立正确的自尊心的基础;而正确的自尊心又会促使人们提高自信心。
2、青少年自尊自信心理发展的特点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周围的同学是否有以下方面的表现或心理需要呢?
(课件展示)
1、照镜子的次数多了。
2、模仿成人的发型、动作、言行。
3、在集体生活中,对自己有信心的事争着去做。
4、希望老师、同学了解自己的优点、特长。
5、反感大人(包括老师、父母)居高临下地训斥自己。
6、希望大人有事与自己商量解决。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上述表现说明了初中生自尊自信的三个特点:
(1)关心自己的形象
(2)渴望表现自己
(3)要求他人尊重自己
3、自尊自信在个人成长、成功与成才中的作用
(1)自尊自信,使人不断进取
(2)自尊自信,催人自强不息
(3)自尊自信,使人品格高尚
(四)归纳总结
留十分钟的记忆时间,力求做到“堂堂清”。
(五)巩固新课
1、必做题
基础训练47-48页选择题(3分钟),并当堂讲评。
2、提高题
张海迪在高位截瘫的情况下,她没有心灰气馁,更没有自轻自贱,而是刻苦学习,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请回答:
(1)自尊自信与自强不息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说自尊自信是获得成功的前提?
六、布置作业
识记所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自尊、自信是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勇于开拓进取者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懂得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密切联系的。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青少年自尊自信的表现和特点。通过事例分析,懂得自尊自信是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话、填表、交流、图片对比分析、搜集相关资料、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的辨证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同自尊自信是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能将自己的行为与之进行对照,能够从典型的事例中受到感染和启发,树立培养自己正确自尊心和充分自信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从认知到践行的重要一环。学生虽然在自尊自信方面都有一定的体会,但是让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所以,应注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重点阐述、分析清楚。
2、自尊自信的人知荣辱,讲自爱。
这是本框教学中的难点。它实际上是把心理品质教育上升为道德品质的教育,这也是心理品质教育课的更高一级的教学目标 之一。因此,在教学此点时,要注意讲清、讲透此点,可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教育学生,帮助学生理解。
教法建议
1.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第一框内容较多,涵盖的重点、难点问题多,在讲述概念性问题时,可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小活动、游戏等,先不急于进行概念定义的陈述,尽量启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讲解,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注意问题要设计得巧妙,归纳讲解也要自然,避免牵强附会。
2.本框内容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比较难于理解,所以,要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事例入手,结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尤其是讲到青少年学生自尊自信的特点时,更应注意采用学生身边不经意的但司空见惯的事例,以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把握。
3.关于自尊自信重要作用的讲解,可以单独利用一课时来完成。在学生已经对自尊自信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课文的可读性,可组织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补充一些生动、感人、典型的正面事例,以小组为单位,讲一个有关自尊自信的小故事,使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还能得到教育和感染。所以,教学在锻炼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应特别重视运用好榜样示范法。在形式上,可以利用录音、录像、图片、设立故事会评委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本框内容多,需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多,可设计的学生活动较多。建议教学中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讲解自尊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为本课内容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有了认知,才可能践行;第二课时以典型事例阐述自尊自信是一个人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
(课前布置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带来一张自己的照片,准备出一期有关本课教学内容的墙报)
课堂上请同学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照片,说明每个人都想展示自己最美好的形象,给同学留下好印象。
学生分析外貌、身材、服饰、言谈举止以及诚实、勇气、大方等心理品质也可以展示自我形象。关注自我形象是想得到别人的肯定、赞扬、夸奖、羡慕。
归纳:这种人人都具有的,普遍存在的心理,即“自尊”。
学生活动:完成下列句子
如果下周一我代表全校学生做国旗下讲话,我会在衣着上穿得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生阅览室,我会遵守秩序、保持安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考试不及格,受到同学的嘲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给我起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取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士可杀而不可辱”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交流完成句子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注意维护。因此,人们在容貌、衣着上修饰自己,在言行举止上约束自己,不容许别人的歧视与侮辱。这体现了自我尊重和爱护。
问:遇到下列情形时,你会怎样呢?
当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到学校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给外地的游客指路,受到感谢与称赞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人人都有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心理,这也是自尊的表现。)
学生朗读《快乐人生三句话——“我能行”》
问:为什么简单的“我能行”三个字会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
(学生回答:自信心的体现)
说一说:你对自己哪方面比较满意,并有信心呢?请用Y或N来回答,或者自己写出来。
热心助人( )为人真诚( )有文艺特长( )认真细致( )
思维敏捷( )语言表达能力强( )有体育特长( )动手能力强( )
有好人缘( )身材、相貌较好( )在学科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
请根据生活中的体验选择,你在某方面的自信是怎样产生的。
A.是天生的 B.是在生活经验中产生的
C.是在成功的生活经验中产生的 D.是在别人的赞扬声中产生的
(学生归纳自信的产生集中在C、D选项)
讨论:自尊自信有关系吗?
(引导学生认识:自尊自信密切联系。自信心是自尊心的基础;自尊心的确立,提高人的自信心)
问:现在的你与小学时的你相比,有哪些不同?
(生答:个子高了、书包沉了、想法多了……)
师:自我意识的飞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我。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问题,别人身上的问题在我们身上发生了。所以,我们爱照镜子,我们爱问: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在群体中我是怎样的角色?我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在这一阶段加强了。
展示三组共6幅画面:(可由老师说明意图,请有绘画特长的同学来画)
第一组——“马路赛车”、“跑1500米,我上”
第二组——“上课照镜子”、“衣着整洁站少先队岗”
第三组——“模仿黑社会老大”、“妈妈,不要私拆我的信件”
问:这些情形在你身边发生过吗?每组画分别反映了中学生哪些心理特点?
(引导学生归纳青少年自尊自信的主要特点:渴望表现自己、关心自己形象、要求他人尊重自己)
问:画面中所反映的行为,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为什么?
(目的:从心理教育纵深到行为指导。)
学生做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自尊、自信是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勇于开拓进取者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懂得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密切联系的。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青少年自尊自信的表现和特点。通过事例分析,懂得自尊自信是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话、填表、交流、图片对比分析、搜集相关资料、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的辨证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同自尊自信是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能将自己的行为与之进行对照,能够从典型的事例中受到感染和启发,树立培养自己正确自尊心和充分自信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从认知到践行的重要一环。学生虽然在自尊自信方面都有一定的体会,但是让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所以,应注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重点阐述、分析清楚。
2、自尊自信的人知荣辱,讲自爱。
这是本框教学中的难点。它实际上是把心理品质教育上升为道德品质的教育,这也是心理品质教育课的更高一级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此点时,要注意讲清、讲透此点,可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教育学生,帮助学生理解。
教法建议
1.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第一框内容较多,涵盖的重点、难点问题多,在讲述概念性问题时,可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小活动、游戏等,先不急于进行概念定义的陈述,尽量启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讲解,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注意问题要设计得巧妙,归纳讲解也要自然,避免牵强附会。
2.本框内容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比较难于理解,所以,要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事例入手,结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尤其是讲到青少年学生自尊自信的特点时,更应注意采用学生身边不经意的但司空见惯的事例,以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把握。
3.关于自尊自信重要作用的讲解,可以单独利用一课时来完成。在学生已经对自尊自信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课文的可读性,可组织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补充一些生动、感人、典型的正面事例,以小组为单位,讲一个有关自尊自信的小故事,使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还能得到教育和感染。所以,教学在锻炼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应特别重视运用好榜样示范法。在形式上,可以利用录音、录像、图片、设立故事会评委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本框内容多,需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多,可设计的学生活动较多。建议教学中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讲解自尊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为本课内容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有了认知,才可能践行;第二课时以典型事例阐述自尊自信是一个人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带来一张自己的照片,准备出一期有关本课教学内容的墙报)
课堂上请同学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照片,说明每个人都想展示自己最美好的形象,给同学留下好印象。
学生分析外貌、身材、服饰、言谈举止以及诚实、勇气、大方等心理品质也可以展示自我形象。关注自我形象是想得到别人的肯定、赞扬、夸奖、羡慕。
归纳:这种人人都具有的,普遍存在的心理,即“自尊”。
学生活动:完成下列句子
如果下周一我代表全校学生做国旗下讲话,我会在衣着上穿得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生阅览室,我会遵守秩序、保持安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考试不及格,受到同学的嘲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给我起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取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士可杀而不可辱”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交流完成句子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注意维护。因此,人们在容貌、衣着上修饰自己,在言行举止上约束自己,不容许别人的歧视与侮辱。这体现了自我尊重和爱护。
问:遇到下列情形时,你会怎样呢?
当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到学校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给外地的游客指路,受到感谢与称赞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人人都有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心理,这也是自尊的表现。)
学生朗读《快乐人生三句话——“我能行”》
问:为什么简单的“我能行”三个字会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
(学生回答:自信心的体现)
说一说:你对自己哪方面比较满意,并有信心呢?请用Y或N来回答,或者自己写出来。
热心助人( )为人真诚( )有文艺特长( )认真细致( )
思维敏捷( )语言表达能力强( )有体育特长( )动手能力强( )
有好人缘( )身材、相貌较好( )在学科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
请根据生活中的体验选择,你在某方面的自信是怎样产生的。
A.是天生的 B.是在生活经验中产生的
C.是在成功的生活经验中产生的 D.是在别人的赞扬声中产生的
(学生归纳自信的产生集中在C、D选项)
讨论:自尊自信有关系吗?
(引导学生认识:自尊自信密切联系。自信心是自尊心的基础;自尊心的确立,提高人的自信心)
问:现在的你与小学时的你相比,有哪些不同?
(生答:个子高了、书包沉了、想法多了……)
师:自我意识的飞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我。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问题,别人身上的问题在我们身上发生了。所以,我们爱照镜子,我们爱问: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在群体中我是怎样的角色?我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在这一阶段加强了。
展示三组共6幅画面:(可由老师说明意图,请有绘画特长的同学来画)
第一组——“马路赛车”、“跑1500米,我上”
第二组——“上课照镜子”、“衣着整洁站少先队岗”
第三组——“模仿黑社会老大”、“妈妈,不要私拆我的信件”
问:这些情形在你身边发生过吗?每组画分别反映了中学生哪些心理特点?
(引导学生归纳青少年自尊自信的主要特点:渴望表现自己、关心自己形象、要求他人尊重自己)
问:画面中所反映的行为,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为什么?
(目的:从心理教育纵深到行为指导。)
学生做课堂小结。
导入 :
方式一:事例导入 (童第周、《晏子使楚》、子舆、小泽征尔的故事
想一想:小泽征尔的成功给了你什么启示?
生答,师归纳:他的成功,既是艺术造诣上的成功,更是自尊自信的人格上的成功。由此可见,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增强我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
方式二:情境导入 。学生甲、乙向数学老师请教一道难题。数学老师解题后说,这道题其实有两种方法解答,这是其中之一,还有另一种更为简单的方法。但思路十分巧妙,我也花了半天时间才解答出来,现在,由你们两个充分发挥智慧,看谁能找出第二种解题方法。
回到教室后,甲想:既然老师也要思考半天才找出思路,那肯定是十分难的了,哎,我花半月,甚至花半年还不知道能否找出,不做也罢。而乙想:老师用了半天时间,那么我用一天、两天……总会做出来吧!结果,乙也是用半天时间就解答出来。
说一说:甲为什么做不出,而乙为什么能做出来?
方式三:活动导入 。分发纸片,让学生写出自己欣赏的同学姓名、优点,收上来后请被写的同学谈感受。
教师引导:可有意识地找些有自卑感的同学谈谈——你听了同学们说你有那么多的优点,你现在地心情是怎样的?那在写的时候,结果没有公布之前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希望有同学写你吗?你觉得自己有优点让同学写吗?好,刚才这位同学说他希望有人会写他,也觉得自己有优点可写,公布之后,他感到很高兴,这就是体现了他的自尊自信。
(一)自尊自信的表现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自尊和自信各有什么表现?
对于自尊自信的含义,由于修订课程标准后,降低了对理论、概念等知识性内容的教学要求,所以,依据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教材只是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二者下了描述性的定义。在讲授此要点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加以解释和说明。
A) 自尊心首先是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一个人首先要懂得尊重自己,注意自己在别人心中留下好的形象。只有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一个不懂得尊重自己,把自己当笑料赢得别人对自己注视的人,是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的。
B) 自尊心包含着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期望的心理。一个人关键是自己被社会所承认,当自己的行为受到社会承认时,自己的自尊心就会得到满足。
可设疑:奇装异服会不会得到别人的真正尊重?(针对目前中学生的哈韩现象)
C) 要留给人们一个良好的形象,自己的行为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就促使人们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所以,自尊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
D)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对自己力量的肯定。一个人有了自信心,在困难面前,相信自己能够有力量战胜困难;在工作面前,相信自己能够做得很出色;在同学面前,相信自己会和同学搞好关系。
E) 自信心激励人们自强不息,成为强者。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青少年自尊自信的主要特点
关于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青少年自尊自信有三方面的特点,即关心自己的形象、渴望表现自己、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对这三个特点,教材以前是合在一起写的。此次教材修订,考虑到此块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等联系较为密切,学生较为关心。同时,这些特点也是对青少年进行自尊自信良好品格教育的前提等原因,此次教材修订便铺开了笔墨,分项一一去写。
渴望表现自己,关心自己的形象,要求他人尊重自己,是青少年自尊自信的主要特点。①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之一就是渴望表现自己,青少年从关心自己的形象开始,往往也期望能有机会表现自我。②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之二是关心自己形象,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貌形象,期望多了解自己,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喜欢受到他人的好评等。③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之三是要求他人尊重自己,进入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内心世界开始丰富起来,并有了“我是成年人”的感觉,所以,他希望他人尊重自己,他们不但急切地要了解自己,开始懂得通过了解别人来认识自己,尤其是希望家长和老师能理解、尊重自己。
学生活动:(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说“我会怎么样”,或让学生判断三方面的表现,或者让学生结合围绕这3点分析书中事例。)
(1)校运会即将举行,自知有某项特长的你会;
(2)在公共汽车上为老人让座,受到赞许的你感到;
(3)出门前或上学前,你通常对自己的仪容;
(4)当无意听见别人评点自己的缺点时,你;
(5)当父母扣留或私下开启你的信件时,。
(三)自尊自信的重要意义
现教材对此要点的表述和构架基本是沿用了以前教材的写法,它仍是从三个方面去分析的:第一,自尊自信,使人不断进取;第二,自尊自信,催人自强不息;第三,自尊自信,使人品格高尚。只是教材修订之时进一步精选了事例,一方面使之更典型、更恰当;另一方面,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1)自尊自信,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二课 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第一项目迈好青春第一步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青春的美好,珍惜青春年华,...
第二框题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一课时)【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不同的法律维权方...
课题:在生活中磨练自己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在生活中主动磨炼意志,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2、能力目标:能具体分析自己的...
[考点解析]1.情绪最基本的四种类型:喜、怒、哀、惧。2.情绪的作用(1)情绪的积极作用:积极、向上、快乐的情绪可以充实人...
第三课走向自立自己的事自己干1.自立的含义: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
第十八课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教学案教学内容: 本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行为不同 结果不同:第二框—如何做到对...
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第六课《礼貌待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明确礼貌是社会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意识到礼...
第六课为坚强喝彩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坚强意志品质的四种表现: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2)知道坚...
第一单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1、自尊的含义、重要表现是什么?答: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
《少年能自强》 导学案 目标1、知道有理想的重要性。2、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课题: 课型:新授课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拒绝不良诱惑(2)掌握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