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18
资源作者: 蔡文勇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一中学 学科名称: 政治科 年级(模块)名称: 七 年级(模块)章节:第 二 单元(填单元名称) 认识新自我 第五课(填课题名称) 自我新期待 第一框题(填框题名称) 日新又新我常新 关键词(3~5个):全面认识自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认识自我的途径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内容目标
具体学习目标
知识
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全面发展地认识自己了解一个人的美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尝试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评价自己。用科学的方法对待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树立不断完善自我的信心,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
认识自我的途径运用自我观察、他人评价和集体比较等认识自我的途径和方法。【资源分析】(一)学情分析每一个人是自己生命的主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此有所了解,但缺乏全面的认识,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外在美和优点,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内在美和缺点,缺乏有效的认识自我的途径,未能落实在日常行为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地认识自己,了解一个人的美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尝试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评价自己;运用一些有效的认识自我的途径,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对待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树立不断完善自我的信心。(二)教材分析《日新又新我常新》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的授课内容。第五课的第二框题和第三框题分别是《发现自己的潜能》和《自我新形象》,三个框题是按照了解自我到发现自我、再到设计自我这样的构思来安排的,因此能够准确的认识自我是前提和基础。本框题由两目组成,包括自我新认识和认识自我的途径。本课是教导学生进行正确认识自己,使自己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实现自我价值,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其中《日新又新我常新》一框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课题,能够帮助学生来回答他们自身极感兴趣又需要恰当引导的问题,比如我是个怎样的人,我的能力如何等问题。初中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往往又不能很好的客观的评价自己,这就需要正确认识自我,而本课的学习恰恰要达到这个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尝试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评价自己,学会运用自我观察、他人评价和集体比较等方法不断认识自己,不断更新和完善自我,遵循了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三)相关资源分析1、网络资源 2、学生资源
3、教师参考用书和《学习与评价》【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从而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教学难点】对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讨论,防止一味追求外在美,或者为了突出内在美,而盲目否定外在美。
【教学思路】
创设情景 展示案例 提出问题 师生探究 分析问题 生成知识 情感共鸣【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探究法、活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模式】讲、练、议、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查找相关的资料、故事、案例。2、制定课堂教学用于学生填写的自我评价表格。3、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准备用3至5句话描写自己,描述自己的自画像,“我是……”。 2、认识归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3、完成作业(教材p50中的表格:父母、同学、老师眼中的我)。【课型】新授课【教学时间】1课时【板书设计】第五课 自我新期待第一框题、日新又新我常新一、自我新认识1、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2、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3、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4、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二、认识自我的途径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可怜的青蛙(请擅长讲故事的学生将故事绘声绘色地表述出来。)
森林中要举办“大”比赛,老虎走上擂台,动物们高呼“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们也欢呼“大”。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青蛙“嗖”地跳上一块巨石,拼命地鼓起肚皮,并神采飞扬地高喊:“我大吗?”“不大!”传来一片嘲讽之声。青蛙不服气,继续鼓肚皮。随着“嘭”的一声,肚皮鼓破了。可怜的青蛙至死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教师设问:可怜的青蛙至死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说明青蛙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回答类似的内容也可。)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认识自己吗?平时我们的眼光审视的都是别人,今天让我们来好好地认识自己。
引出课题:日新又新我常新
一、自我新认识(板书)
把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以故事形式展现出来,比简单说教更有说服力。通过故事讲述,让学生认识到要正确认识自己,更能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激发学习兴趣。活动一:猜猜我是谁发给学生表格,让学生填写3~5句描写自己的句子,描述自己的自画像。猜猜我是谁:(不能把自己的名字写出来)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完后将表格收回,请学生代表随机抽取,念出其中的句子。全班同学一起猜是谁写的,并请学生简单说出理由,看看该同学自己的描述是否准确。(教师引导学生)教师总结:1、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板书)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在表述理由时,引发思考,发现真正表述的自己,必须从外在和内在加以认识,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才是比较完整的自己。有利于正确认识自己。活动二:她美吗?阅读教材46页的故事(一位漂亮姑娘上公交车不让座给抱着婴儿的农村妇女的故事)问题讨论:a.如果你是这位姑娘,你会怎样做?b.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有什么联系吗?c.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学到什么?学生的讨论:(展开四人小组讨论,时间大约2分钟,请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引导:正如这个故事最后所说的,她仍以刚才的姿势坐着,“我”却再也不感到赏心悦目了。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教师总结:2、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板书)通过阅读故事,引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问题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外在美与内在美是和谐统一,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活动三:认识真实的自己填写表格,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的优点:1、________;2、________。 我的不足:1、________;2、________。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自己填写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赞美同组成员的优点;或者选择真诚地提出同组成员的不足;也可以请同学帮自己找出优点和不足。
要求:赞美优点和提出不足都要真心、真诚,从帮助同学的角度出发,不能冷嘲热讽。问题思考:a.填完表格之后有什么感受?b.对比过去和现在,你的优点和不足有变化吗?c.同学们的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引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有优点和不足,重要的是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教师总结:3、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板书)通过填写表格和同学的评价分析,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现在的优点和不足,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活动四:改正自己的缺点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缺点是可以改正的,教师可适当提示。如贪玩、好动等。(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4、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板书)教师勉励:在这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生下来你是什么,这是世界给你的礼物;你将成为什么,这是你给世界的礼物。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缺点是可以改正的,从而树立起发展地看待自己的观点。活动五:自我评价过渡:同学们,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不断认识自己呢?二、认识自我的途径(板书)教师导入:同学们,谁最了解自己?是自己,还是别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表格:
最大的优点:
最大的缺点:
最骄傲的是:
最后悔的是:
最想做的是:
最喜欢的是: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是一个 的人。
让几个学生展示并自我评价......教师总结: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板书)通过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对自己展开自我评价,相互探讨交流,进行自我反思认识自己。活动六:他人评价(猜猜他是谁)过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游戏1:让学生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己的嘴巴的游戏。同学们实践,谈感受。游戏2:“猜猜他是谁。”(发下纸条,正面让学生写上对自己熟悉的一位同学的评价,背面写上名字。老师大声念出来,其他学生一起猜!)教师引导: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说明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此善于通过他人了解自己,就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认识、了解自己。
教师总结: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板书)通过趣味游戏,引起学生共鸣,引导学生理解自己观察自己是不全面的,只有通过他人才能全面观察到自己。活动七:他们眼中的“我”过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如果通过他人了解自己,则更容易全面准确地认识自己,所以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不过,仅仅是个人评价还不足够,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集体往往对一个人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认识自我,老师请了几位同学把预先写好的作业(教材p50中的表格)读出来。讲出“父母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我眼中的我”。听了刚才大家的评价,加上前两种评价(自我、他人评价),就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评价体系,这就是集体的力量,也是我们认识自我的第三条途径。教师总结: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板书)通过活动的分析,学生认识到通过集体了解自己能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刚才我们学习了认识自我的三条途径,也进行了评价。现在我们回过头反思自我认识。我们应该继续发扬什么,需要改进什么?(每位同学用纸写出来,老师巡视并适当点拨、启发,得出我们要做一名不断更新、完善自我的人。)教师总结:我们要做一名不断更新自我,完善自我的人。作业布置:畅想十年后的我。反思现状,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教师鼓励,从情感方面触动学生,注意落实知识点。
资源作者: 蔡文勇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一中学 学科名称: 政治科 年级(模块)名称: 七 年级(模块)章节:第 二 单元(填单元名称) 认识新自我 第五课(填课题名称) 自我新期待 第一框题(填框题名称) 日新又新我常新 关键词(3~5个):全面认识自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认识自我的途径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内容目标
具体学习目标
知识
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全面发展地认识自己了解一个人的美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尝试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评价自己。用科学的方法对待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树立不断完善自我的信心,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
认识自我的途径运用自我观察、他人评价和集体比较等认识自我的途径和方法。【资源分析】(一)学情分析每一个人是自己生命的主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此有所了解,但缺乏全面的认识,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外在美和优点,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内在美和缺点,缺乏有效的认识自我的途径,未能落实在日常行为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地认识自己,了解一个人的美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尝试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评价自己;运用一些有效的认识自我的途径,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对待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树立不断完善自我的信心。(二)教材分析《日新又新我常新》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的授课内容。第五课的第二框题和第三框题分别是《发现自己的潜能》和《自我新形象》,三个框题是按照了解自我到发现自我、再到设计自我这样的构思来安排的,因此能够准确的认识自我是前提和基础。本框题由两目组成,包括自我新认识和认识自我的途径。本课是教导学生进行正确认识自己,使自己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实现自我价值,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其中《日新又新我常新》一框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课题,能够帮助学生来回答他们自身极感兴趣又需要恰当引导的问题,比如我是个怎样的人,我的能力如何等问题。初中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往往又不能很好的客观的评价自己,这就需要正确认识自我,而本课的学习恰恰要达到这个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尝试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评价自己,学会运用自我观察、他人评价和集体比较等方法不断认识自己,不断更新和完善自我,遵循了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三)相关资源分析1、网络资源 2、学生资源
3、教师参考用书和《学习与评价》【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从而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教学难点】对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讨论,防止一味追求外在美,或者为了突出内在美,而盲目否定外在美。
【教学思路】
创设情景 展示案例 提出问题 师生探究 分析问题 生成知识 情感共鸣【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探究法、活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模式】讲、练、议、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查找相关的资料、故事、案例。2、制定课堂教学用于学生填写的自我评价表格。3、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准备用3至5句话描写自己,描述自己的自画像,“我是……”。 2、认识归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3、完成作业(教材p50中的表格:父母、同学、老师眼中的我)。【课型】新授课【教学时间】1课时【板书设计】第五课 自我新期待第一框题、日新又新我常新一、自我新认识1、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2、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3、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4、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二、认识自我的途径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认识自我(请擅长讲故事的学生将故事绘声绘色地表述出来。)
古希腊人把“能认识自己”看作是人类的最高智慧。“认识自我”这句镌刻在古希腊德菲尔城阿波罗神庙里唯一的碑铭,犹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
教师引导: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我认识的程度,对其自身发展而言,尤显重要。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一个人的前程与命运。
引出课题:日新又新我常新
一、自我新认识(板书)把自古以来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以故事形式展现出来,比简单说教更有说服力。通过故事讲述,让学生认识到要正确认识自己,更能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激发学习兴趣。活动一:说出你心目中的“美”过渡:也许很多同学会说,世上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自己,我当然认识自己了。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文学家苏轼写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自己有时比认识别人可能更要困难。问题讨论: a.你判断一个人“美”的标准是什么? b.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有什么联系吗? 组织学生进行四人小组讨论,请学生代表讲述自己的看法,并简单说出理由,看看该同学自己的描述是否准确。(教师引导学生)教师总结: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1、要全面认识自己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在表述理由时,引发思考,发现真正表述的自己,必须从外在和内在加以认识,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才是比较完整的自己。有利于正确认识自己。活动二:认识真实的自己 填写表格,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优势
例证
优势
例证
我的优点:1、________;2、________。 我的不足:1、________;2、________。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自己填写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赞美同组成员的优点;或者选择真诚地提出同组成员的不足;也可以请同学帮自己找出优点和不足。并且讲出具体的例证要求:赞美优点和提出不足都要真心、真诚,从帮助同学的角度出发,不能冷嘲热讽。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引导: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有优点和不足,重要是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通过填写表格和同学的评价分析,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现在的优点和不足,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活动三:阅读故事
故事一: 孔雀和朱娜 孔雀向天后诉苦,说夜莺以她的歌取悦每个人的耳朵,而她的声音非常难听,别人都笑话她。朱娜安慰她,说她有美丽的羽毛是别的鸟儿所不能比的,但孔雀还是很伤心,最后在悲观绝望中死去。
故事二: 橄榄树和无花果 橄榄树笑无花果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换叶,一阵大雪下下来,无花果因为落尽了叶子,雪就无法落在它身上。而橄榄树满树都是叶,雪就落到它的枝桠上,压断了它的枝桠,夺去了它的美丽和生命。 学生思考 学生的讨论:(展开四人小组讨论,时间大约2分钟,请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引导: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同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不必为此沮丧,也不必为此沾沾自喜。因为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我们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阅读故事,引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问题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同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阅读故事:非洲加纳,一位老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盯住黑点,齐声喊到:“一个黑点”。老师非常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他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学生齐声回答:“一个白点”。老师高兴地笑了:“孩子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回答教师引导: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世界,如果你把目光都集中在痛苦、烦恼上,生命就会黯然失色;如果你把目光都转移到快乐之中,你将会得到幸福。同样的道理,面对自己,如果你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足,你将会悲观绝望,停步不前;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你将会充满信心,迎接生活的挑战。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缺点是可以改正的,从而树立起发展地看待自己的观点。活动四:用发展的眼光看看自己的变化 学生思考讨论: 看看自己近一两年来的变化习惯方面的变化: 学识方面的增长: 性格方面的变化: 能力方面的提高: 让学生讨论自己有什么变化,教师可适当提示。(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引导:每个人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自身的优点、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通过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对自己展开自我评价,相互探讨交流,进行自我反思认识自己。活动五: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过渡:同学们,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不断认识自己呢?二、认识自我的途径学生活动:先分组活动,各组由一名同学负责,每位同学先将前面填过的优点缺点表格展示给大家,其他同学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每位同学对比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有何不同。然后各组将结果在全班内交流,再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导入:同学们,谁最了解自己?是自己,还是别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表格:
最大的优点:
最大的缺点:
最骄傲的是:
最后悔的是:
最想做的是:
最喜欢的是: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是一个 的人。
让几个学生展示并自我评价......同学们实践,谈感受。教师总结: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通过活动的分析,学生认识到通过自己、他人、集体的评价能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刚才我们学习了认识自我的三条途径,也进行了评价。现在我们回过头反思自我认识。我们应该继续发扬什么,需要改进什么?(每位同学用纸写出来,老师巡视并适当点拨、启发,得出我们要做一名不断更新、完善自我的人。) 教师总结:认识自我,你就是一座金矿,拥有自信、自主、自爱,你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展现应有的风采。我们要做一名不断更新自我,完善自我的人。作业布置:畅想十年后的我。反思现状,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教师鼓励,从情感方面触动学生,注意落实知识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二课 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第一项目迈好青春第一步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青春的美好,珍惜青春年华,...
第二框题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一课时)【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不同的法律维权方...
课题:在生活中磨练自己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在生活中主动磨炼意志,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2、能力目标:能具体分析自己的...
[考点解析]1.情绪最基本的四种类型:喜、怒、哀、惧。2.情绪的作用(1)情绪的积极作用:积极、向上、快乐的情绪可以充实人...
第三课走向自立自己的事自己干1.自立的含义: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
第十八课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教学案教学内容: 本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行为不同 结果不同:第二框—如何做到对...
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第六课《礼貌待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明确礼貌是社会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意识到礼...
第六课为坚强喝彩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坚强意志品质的四种表现: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2)知道坚...
第一单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1、自尊的含义、重要表现是什么?答: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
《少年能自强》 导学案 目标1、知道有理想的重要性。2、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课题: 课型:新授课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拒绝不良诱惑(2)掌握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