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 > 《我有一个梦想》基础知识练习(精选14篇)

《我有一个梦想》基础知识练习(精选14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5:15

《我有一个梦想》基础知识练习篇1

基础知识题1.给下列词中加点的字注音。兑(  )现   履(   )行    戳(  )子   侈(   )谈拯(  )救   匿(   )迹    祈(  )祷2.解释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骇人听闻——义愤填膺——安之若素——心急如焚——无济于事——不言而喻——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经没有足够的_________。(2)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___________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3)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_________,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4)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_____________的。他们不能单独行动。a.储备  萎靡   安之若素   休戚相关b.储蓄  萎靡   心安理得   息息相关c.储备  萎缩   安之若素   息息相关d.储蓄  萎缩   心安理得   休戚相关4.填写下面这个文段中句与句间的关系。①现在黑人社会充满着了不起的新的战斗精神,②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不信任所有的白人。③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④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⑤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合就是明证;⑥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1)①②与③④⑤⑥构成________关系。(2)①与②构成_________关系。(3)④与⑤与⑥构成_______关系。5.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使用修辞方法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2)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富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3)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6.填空(1)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这“梦想的一天”强调了实现种族的      理想。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这“梦想的一天”强调了实现种族的      理想。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这“梦想的一天”强调了实现种族的     理想。(2)《我有一个梦想》选自《               》。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_________运动的领袖,毕生投入反对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斗争。《我有一个梦想》是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_____________纪念馆前的讲演。  参考答案:1.duì  lǚ  chuō   chǐ  zhěng  nì qí   2.惊吓胸   平常   烧   对(对于) 明白3.c4.(1)因果  (2)转折 (3)并列5.比喻 借喻  反复 排比6.(1)平等 自由  平等   (2)世界演讲名篇鉴赏辞典  民权  林肯

《我有一个梦想》基础知识练习篇2

主备人:

教学目标 :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体会全文激情飞扬,及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学习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2、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质疑——点拨

教学过程 :

一、三分钟演讲《我期待着那一天》

主要内容:由一个黑人孩子为了黑人的利益放弃了自己足球梦想的故事,扩展到全世界的和平问题,反映了美国仍存在种族歧视问题,以及仍然有些国家和地区不断有武装冲突。让我们期待那真正和平、民主、自由的一天。

二、导入  : 的确,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仍然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即使在富裕的美国也有一部分人——黑人在生活条件及差的环境里生活。让我们共同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其实这个期待早在40年前就提出来了,这个人就是马丁•路德•金,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有一个梦想》。(1分钟) 

三、复习 :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层次,领悟了文章的主旨,那么主旨是什么呢?

明确:通过这次演讲唤醒黑人,给黑人以信心,去为争取自由和平等作出不懈努力。(2分钟)

四、学生读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默记30秒。(2分钟)

五、品味精彩语言(独立思考3分钟,讨论3分钟)

1、联系上下文,研读下列句子,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美国没有屡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这里的“空头支票” 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明确:空头支票指“虚假的承诺,不能兑现的空话”

表达效果:形象地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地警觉地投入战斗。

②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这里的“秋天”与“酷暑” 分别指什么?)

明确:秋天指黑人为自由、平等而奋斗所到来的那一天。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使听众明白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去战斗。酷暑:生动而简洁地揭示了备受催残的生活现状,表现了黑人为“秋天”的到来而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③朗读18—25段 思考:这几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明确:排比 增强气势   表达了作者对民主、自由、平等的渴望与追求。

2、这篇演说词言词恳切,韵律和谐、文笔优美,在上节课的朗读中,我们已充分感受到作者的非凡魅力。再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请大家找出自己做喜欢的段落或语句推荐给其他同学,并简要说明理由。(提示:欣赏角度 ①修辞及表达效果②句式特点) ( 5分钟)

五、归纳演讲词语言的基本特点(提示:①修辞   ②句式特点)

1、学生思考,分组讨论(4分钟)

整句  

2、交流(4分钟)  明确: 三多   短句 

修辞

六、课堂练习       

1、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修辞,写一个话题一致的句子。(5分钟写,2分钟交流)

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

例句: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玫瑰的芬芳,给千百万在花香鸟语的快乐中受冷落的黑奴带来了希望。

2、学生齐读18——21段并仿照写一组排比句,要求反复出现“我梦想有一天……”。(1分钟读,6分钟写,3分钟交流)

例句:我梦想有一天,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再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沙尘暴遮挡住人们的双眼。

我梦想有一天,让所有的河流都清澈见底,不在泛起肮脏的白沫,让每一条鱼快乐得嬉戏。

我梦想有一天,让所有的天空都碧蓝如洗,不在涂抹滚滚的浓烟,每一只鸟自由翱翔。

我梦想有一天,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积如山,让每一个孩子再绿树下草地上健康成长。

七、学生质疑(3分钟)

六、回顾与反思(①你学到什么知识 ②有什么感捂)(3分钟)

七、布置作业 

1、仿写: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2、讨论:在马丁逝世的今天,你认为在美国,马丁的梦想实现了吗?

八、板书设计                    

我 有 一 个 梦 想

马丁•路德•金

演讲词语言特点

长句

三多      短句

修辞

[1]

《我有一个梦想》基础知识练习篇3

一、学习目标

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理解作者的和平斗争主张,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3.感受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为自由、平等、民主而奋斗。

二、学习重难点

1.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

2.品味语言的深层含意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课文思路分析

1.整体感知

这篇演说蕴涵了作者奔涌的激情,它以磅礴的笔势揭露了美国的现实,展示了黑人痛苦的生活处境,赞颂了黑人群众高昂的战斗精神和争取民权的决心,满怀憧憬地表达了要求人人平等,渴望民权自由的强烈愿望。

2.把握结构

(1)(1~4)指出集会的原因。

(2)(5~16)提出斗争的要求和设想。

(3)(17~32)具体提出梦想的内容。

3.写作特色

(1)恰当运用修辞。

(2)文章在语言表述上极富特色。

【典型例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肄业(yì)            正轨(guī)         弭谤(mǐ)               相勖(xǜ)

b.会晤(wù)           訾詈(zǐlì)能裨使用(pí)          稽查(jī)

c.宗旨既乖(guāi)   当轴(zhòu)      敷衍(fūyǎn)             商榷(què)

d.潦草(liáo)          塞责(sāi)          鲜为人知(xiān) 潜修(qiǎ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敷衍四年,缭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活动于社会。

b.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c.故必有卓决之士,以身做则,力骄颓俗。

d.将来典藉满架,自可旁稽搏采,无虞缺乏矣。

3.下列关联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1)        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       其造诣,容有底止。

(2)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      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       必有以励人。

a.旨            那么      虽          更

b.旨            则          因为      所以

c.如果        则          故          更

d.如果        那么      虽          更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思德已牺牲60年了,与那个时代相比,时代变了,条件变了,环境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

b.在奥运会110米跨栏决赛中,刘翔首当其冲,第一个到达了终点。

c.高原上,战士们在这里炒沙做饭,过着异常艰苦的生活。

d.他说话做事都挥洒自如,给人一种非常干练的印象。

5.下列句中标点运用正确的是(   )

a.如今的二七纪念塔已经变“矮”,为高楼大厦所拥抱。郑州的巨变,有力地印证了邓小平同志的至理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

b.这一阵子闹哄着文人“下海”,朋友见面,不出三句话准问:“怎么着?你下去没有。”我不得不如实禀告:“我不敢下。”

c.认准一个目标,只要它有意义、(尽管可能是自以为)有乐趣,就矢志不移地追求下去,哪怕清苦,哪怕不为人理解。

d.企业家出资“炒星”,为的是更大的利益和广告效益;记者“炒星”,为的是新闻的“所谓轰动效应”;青少年追星赶星,不过是“狂潮”的表面泡沫而已。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因此我想,世间诸多复杂的事物,      其实是极简单的。人类善于将简单的事物,用自己的行动和文字制造出无数的复杂来,       使后来者多有迷失,弄不清真面目。面对复杂的事物,我们     迫切要做的,      找到一条简单而实在的途径,简单到只需要一条进入的路,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奋进,该更容易到达些罢。

a.因为  以至  应该  乃是      

b.也许  以至  或许  才是

c.因为  以致  应该  才是

d.也许  以致  或许  乃是

7.下列每组句中上下句衔接得好的语句是(   )

①过去的切割工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很不安全。工人们早就迫切要求改进这种落后的工艺。

②过去的切割工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很不安全。对于这种落后的工艺,工人们早就迫切要求改进。

③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吴天祥的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人们,他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以表达敬佩之情。

④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在场的人们被吴天祥的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他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以表达敬佩之情。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8.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谁也不能以任何理由        赡养父母的义务。

(2)为了写好这篇文章,他费尽心力       各种有关资料。

(3)很多学生      能力差,遇事爱冲动,是最让人担心的问题。

a.推脱   收集   自治

b.推托   搜集   自治

c.推脱   搜集   自制

d.推托   收集   自制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如果你真心相助,那是我们真正的朋友,如果有什么三心二意的话,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b.近日,竟出现了为区区二元五角钱,游戏室老板杀害三个小学生的震撼人心的事件。

c.王强不知体育馆往哪儿走,急忙向路边人问路,一连问了三次,那人都三缄其口,不加理会。

d.他虽然腰缠万贯,但终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身无长物。

10.填入下列句中最适当的一句是(   )

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原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   ,收获的也最多。

a.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c.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d.让在生活中失去了太多的强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11.节选的这部分文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2.“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这句话中“这个梦想”和“美国的梦想”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13.最后一段中“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句子中的“刺耳的争吵声”和“优美交响曲”分别指什么?

答案及分析:

1.c

析:a.轨guǐ;勖xù  b.裨bì  d.塞sè;潜qián;鲜xiǎn

2.b

析:a.缭——潦  c.决——绝;做——作;骄——矫  d.藉——籍;搏——博

3.c

析:根据句间关系及关联词的协调一致思考。

4.a

析:b.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c.炒沙做饭:比喻白费力气,劳而无功;d.挥洒自如:指写作诗文,运用笔墨自如,不受拘束。

5.a

析:b.把问号改为逗号,“没有”后用问号;c.中顿号放在括号后面;d.中“狂潮”去掉引号。

6.d

析:“以致”表示不好的结果,“以至”是“从而达到”之意。最后一个空应含轻微转折语气,故选“乃是”。

7.c

析:②承接得紧,语言顺畅;④主语保持一致。

8.c

析:推脱:推却、推辞,侧重强调责任、事故与己无关。推托:借故拒绝,重在强调委婉拒绝不肯接受。收集:使聚集在一起。搜集:到处寻找并使聚集在一起。自治: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自制:克制自己。

9.a

析:b.褒义词,不能贬用;c.比喻说话谨慎,“三”不是具体的次数;d.指多余的东西。

10.d

析:从文句看,三个分句的主语分别是“命运”“它”“它”,而“它”指代的就是“命运”,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来看,“收获的也最多”,显然不可能用“命运”作主语,那么只可采用兼语的形式体现动作的主动者,因此,根据主语一致性的要求,故选d。

11.一连使用了6个以“我梦想有一天”开头的排比句式,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畅快淋漓地从正面表达自己对自由平等的渴望,气势磅礴,雄劲有力,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析:把握排比句的表达效果,与选文实际相结合答题。

12.“这个梦想”是指黑人和白人一样都能拥有自由、平等的权利;“美国的梦想”是指一个通用的口号,即美国所宣传的赖以立国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理想。

析:从一组排比句中提取重要信息。

13.“刺耳的争吵声”指种族歧视造成的民族矛盾。“优美交响乐”指各族人民平等、自由、团结、和谐。

析:整体感知全文,总结主旨。

《我有一个梦想》基础知识练习篇4

同步闯关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shē)谈                    白雪(fù)盖信守(nuò)言                   汹涌澎(bài)b.真(dì)                     (bō)夺权利野(mán)行径                   (tuì)变变质c.(chǔ)备                    披(luò)真情坚如(pán)石                   立功(shú)罪d.(pí)乏                     (lì)行义务(zhěng)救灵魂                 (liào)望哨所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神圣使命 与时具进 兑现承诺 隔离考场b.倍受压迫 提醒注意 蜿蜒曲折 义愤填赝c.痛苦煎熬 倚老卖老 销声匿迹 携手并进d.雕梁画栋 凭心而论 不言而喻 沙漠绿洲3.在文中空缺处填上适当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不,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________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________,犹如海之波涛,________,滚滚而来。a.未来 自由 巨浪高扬b.将来 平等 汹涌澎湃c.未来 公平 巨浪高扬d.将来 公正 汹涌澎湃4.文中空缺处应填的最恰当的是(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①________。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②________。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③________。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①a人人生而平等                   ①b为自由而战②a共叙兄弟情谊                   ②b情同手足③a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③b沙漠不复存在a.①a②a③b b.①b②a③a c.①a②a③a d.①a②b③a5.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个人最爱听评书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和睡觉。b.这位教授正在讲堂里口若悬河地讲着法律知识,他的儿子却在家中被执法机关缉拿归案。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d.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修养、举止言谈都显得格格不入。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那一排排矫健挺拔的大白杨,一片片随风摇曳的杨树林,一亩亩银花盛开的棉田,一垛垛刚刚收割的玉米和高梁堆得像小山。b.在新时期,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带头学政治,讲正气,树新风、不断提高和改进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作风。c.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全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开创了人类解放的新纪元。d.北京规模扩大了,外来人口增加了,但是道路和交通设施建设却落在了后面。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上级领导对我们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学习,提高觉悟;二是坚持改革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关心员工的思想和生活,确保内部的安定团结。b.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c.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d.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8.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b.1986年美国将每年一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日”。c.“我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黑人与白人一样享有自由民主的平等的权利。d.这篇演讲稿大量运用排比句,句式整齐,语势有力,具有很大的鼓动性。阅读课文节选段落,回答9-12题。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的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过不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但是对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的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9.为什么说:“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将是致命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文中说“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请从正面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在句中的意思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13-17题。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盘石上的时候。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一九六三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消消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13.第一段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我们”所代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你如何理解: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叛乱的旋风”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一句中“错误的做法”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在维也纳欢迎大会上的演说恩格斯亲爱的同志们!今天晚上我受到了当之有愧的接待,在我离开这个会场以前不能不对此表示深切的、衷心的感谢。我必须说,可惜现在只能由我来享受我的亡友马克思的荣誉了。我是在这个意义上接受你们的热烈欢迎的。如果说我在参加运动的50年中的确为运动做了一些事情,那么,我并不因此要求任何奖赏。我的最好的奖赏就是你们!到处都有我们的同志:在西伯利亚的监狱里,在加利福尼亚的金矿里,直到澳大利亚,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大的国家,在那里社会民主党没有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现在全世界无论做什么事,都得看看我们的神色。我们就是一个使人畏惧的强国,一个比其他强国更能起到决定作用的强国。这使我感到骄傲!我们没有白活,我们能够自豪地、满意地回顾自己的事业。在德国,有人曾想用暴力来镇压运动,每一次,社会民主党都以资产阶级完全意料不到的方式作了回答。在每一次新的选举中,社会民主党的选票总是不可遏止地增长,这使资产阶级战栗,使卡普里维战栗,使所有的执政者战栗(暴风雨般的掌声)。刚才一位讲演人提到,在国外,社会民主运动总是被人估计不足。亲爱的同志们,我走过维也纳的街道,看了资产阶级殷勤地为未来的无产阶级建造的非常漂亮的大厦(会场大为活跃),我还请人指给我看了你们曾经正大光明地占领过的富丽堂皇的市政厅大厦。从你们占领市政厅大厦的那一天起,谁也不会再对你们估计不足了(掌声雷鸣)。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日子。那时候我正在伦敦,看到了英国报纸记者们的那种惶恐的样子,当时他们报道说,7月9日无产阶级占领了维也纳,而且是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巧妙地占领了它。(暴风雨般的掌声经久不息,与会者一再高呼:“恩格斯万岁!”)(1893年9月14日)1.恩格斯:“我是在这个意义上接受你们的热烈欢迎的。”该句表现恩格斯什么精神?“这个意义”是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看了资产阶级殷勤地为未来的无产阶级建造的非常漂亮的大厦”一句表现恩格斯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对文章内容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篇演说之所以出色,主要在于它有丰富内容和富丽的文采。b.透过全文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一代伟人恩格斯那高尚的人格和昂扬的斗志。c.本文主旨是号召全体无产阶级,以“这个划时代的日子”为新的起点,顽强英勇地同资产阶级作斗争。d.全文感情激越,演讲者与听众息息相通,才使得演讲真正具备了强烈的感召力。e.恩格斯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成果的同时,还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 微型作文 教室空无一人,灯光通明;自行车倒地,过而不扶;作业难做,相互抄抄……此类被看作“小事”的现象时时可见。请按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以《要重视小事》为题,写一篇有说服力的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1.b(a湃pàic露lùd履lǚ)2.c(a与时具进—俱 b倍受压迫—备 义愤填赝—膺 d凭心而论—平)3.d4.c5.b(a项“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不用来形容人专注的态度;c项“果不其然”与句意相反;d项“格格不入”形容互相抵触,不能结合在一起,用在这里与句意不符)6.c(a前三句缺谓语;b双动宾搭配不当;d“交通设施”包括“道路”)7.b(a是专用名词加上引号;c第三个分号改为冒号;d“蜕掉”前的逗号改为破折号)8.b(第三个星期一)9.黑人如果得不到与白人同等的自由平等的生活,斗争就不会结束,就将继续动摇国家基础。10.采用和平斗争的方式,举止得体,纪律严明,以精神力量进行斗争。11.在争取合法地位过程中,一味对政府持有敌对的仇恨的态度。12.美国应该重视时间的迫切性和正确估计黑人的决心。13.排比,由一组6个“现在”构成。比喻:“镇静剂”比喻“渐进主义”,“荒凉阴暗的深谷”比喻“种族隔离”,“光明大道”比喻“种族平等”,“流沙”比喻“种族不平等”,“磐石”比喻“兄弟情谊”。14.黑人所代表的反美势力。15.略。16.黑人为争取自由而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17.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 拓展阅读1.表现恩格斯谦虚的精神。“这个意义”指“由我来享受我的亡友马克思的荣誉”。2.无产阶级在那天占领维也纳市政大厦,使资产阶级感到害怕(或答旧世界的坍塌由此开始)。3.无产阶级必定战胜资产阶级,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4.ae

《我有一个梦想》基础知识练习篇5

范文一:

在教学中贯彻地教育理念德育渗透、美育渗透、学科渗透、科学人文渗透

对新教材及课程标准地认识这是一篇政治演讲词,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文章情文并茂、语言流畅,那饱满的激情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深深地感染着听众,引起人们的共鸣。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

学生学习收获知识

1.知识目标

进一步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目的及意义

2.能力目标

理清演讲思路,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

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是应用文,我主要采用诵读法与讨论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潜移默化地积累语言知识,体会作者文句中蕴含的感情,领会演讲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独特效果。对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讨论法,通过设计问题,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师补充点拨归纳。

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教学中最成功地案例简述环节八:拓展训练:出示四画面。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成山、沙尘暴。让学生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当堂训练写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对治理环境恶化的渴望。

几分钟后指定两生读自己的作业,师读自己写的。

这是我听课时随手写的课堂作业:

我有一个梦想,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再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沙尘暴,遮挡我们的双眼;

我有一个梦想,每一条河流都清澈见底,不再泛起肮脏的白沫,让每一条鱼儿快乐的嬉戏;

我有一个梦想,每一片天空都碧蓝如洗,不再涂抹滚滚的浓烟,让每一只鸟儿自由的翱翔;

我有一个梦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积成山,让每一个孩子在绿树下草地上健康的成长。

教学失误及补救措施

1、坚决贯彻诵读教学,将琅琅书声还给语文课堂。

2、教师不越俎代庖,教学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范文二:

12月28日下午我们语文组的老师听了我的一堂公开课,从课后老师们的评价来看,我的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作为一名课改大潮中的新青年教师,面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课改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现将本课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反思总结如下:

1、总体来说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都得以落实。

2、本课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这节课中,我始终贯穿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有关资料和预习质疑,在课上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现他们的个性和思维,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使他们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本课教学思路清晰。我首先为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同学们面对本文的文题时,你们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呢?学生的回答是:“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怎样实现这个梦想”。这是学生的思路,我没有按照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思路来分析课文,而是按学生的思路来分析课文,并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所对应的段落并加以概括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怎样实现这个梦想?学生自己出结论后,也就理清了作者的演讲思路。

4、读写结合运用较好。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应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表达能力。所以在课上我让学生通过比较诵读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新念,在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效果。正如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曾说的:“精彩片段,不惜重锤敲打,直到打出火花。”所以重点段落我让学生读了两遍。学生能体会到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和排比句式的效果和妙处,顺水推舟,引出课堂练笔,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当堂训练写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对治理环境的渴望,5分钟后让学生读自己的作品,然后师生共同点评。读写结合使学生学得有针对性,有实用性。

本课教学有以上优点外,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足之处是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积极踊跃,我分析原因有如下三点:

1、学生课前预习不够充分,所以害怕答错问题。

2、我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有些短,学生还未思考好,我就提出问题。

3、我所设置的个别问题过难,学生很难回答。比如:让同学们用排比句的形式来评价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六个排比句),提示:可以从文采、表达效果、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经过我的提示学生只能回答出表达效果,其它的根本回答不出来。

如果再次施教,我将会把有些问题设置的更有趣味性,这样更能有助于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且多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让他们能更好的思考并回答好问题。对于个别过难的问题我决定改变题型来提问,比如:让同学们用排比句的形式来评价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六个排比句),提示:可以从文采、表达效果、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这个问题我打算改成填空题来出现,并且给出文采方面的评价,这六个排比,(文采)如长虹贯日、瑰丽绚烂;其它两方面的评价用填空的形式来完成,(表达)如、;(结构)如、;相信再次经过这几方面的改正,我的这堂课一定会更加完善的。

《我有一个梦想》基础知识练习篇6

《我有一个梦想》学案

【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挖掘“梦想”的内在含义,深刻理解并把握作者思想情感

2、 揣摩重要语句,体会演讲词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作者简介】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3年发表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金被种族分子暗杀美国政府规定,从1986年起,每年1月的第3个星期一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背景简介】1963年,马丁•路德•金会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有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夯实基础】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枷锁( ) 兑现( ) 戳子( ) 蜕变( ) 给予( ) 杀戮( )

义愤填膺( ) 蜿蜒( )( )  瞭望( )

2、 词义辨析:

①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吃惊

②    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

安如泰山:形容像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文本掘金】

★问题一:本文题目叫做“我有一个梦想”,作者的“梦想”是什么?请跳读文本,找出与“梦想”有关的语句

明确:文章17—25自然段

★问题二:这些“梦想”有着哪些共同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明确:民主、自由、平等、正义、权利

★问题三:马丁•路德•金希望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这些梦想?(从原文中找出这样的语句)

明确:和平抗议、非暴力的方式文章第7段中“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不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等语句表明了金的斗争态度和做法

★问题四:金的梦想实现了吗?请举现实的例子说明

明确:实现了,但未完全实现在美国,越来越多的黑人享受和白人同等的权利,从拳王阿里到迈克尔乔丹,从前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到新当选的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无不证明着黑人地位的提升但同时,民主的天空之下依然还有阴翳,自由的空间里仍然有着不和谐之音,像美国黑人明星胡比戈德堡因讥讽布什丢掉工作,纽约的贫民窟的悲惨程度更胜非洲的难民营,等等只要这个世界还有不公平、不平等现象的存在,金的呼喊和梦想不该也不会褪去他思想的光芒

★问题五:“梦想”的主语是“我”,“我”又指谁呢?

明确:①马丁•路德•金自己;②像金一样渴望民主、自由、平等的美国黑人;③所有遭受压迫或不公平待遇的人们

【含英咀华】

★文章第四段“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中的“空头支票”怎样理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①“空头支票”是个巧妙的比喻,自《黑奴解放宣言》颁布以来,黑人在法律上具有了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现实中政府并未履行自己的诺言,像空头支票一样,没有实际意义②表达效果: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容易被人理解,从而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的投入战斗

★细读文章26—27段,理解“这个信念”、“刺耳的争吵声”、“优美交响曲”的内在含义,并揣摩、品味语言在修辞上的特色

明确:①“这个信念”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美国定能够成为一个“人人生而平等”的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比喻现在不能平等、民主而引发的斗争;“优美交响曲”恰如其分的表现了黑人运动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报复和消灭白人,而是要与白人共享美好生活,展现了一幅和谐而优美的生活图景②多用整句(排比,气势强大);多用短句、呼告(富于感召力);多用修辞格(比喻、排比、反问等增强感染力)

通过揣摩、品读这两段文字,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本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同时,也再一次感受到金那种为平等、自由的梦想奋斗不息的激情

【放飞梦想】

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并非处处莺歌燕舞,还有很多阳光投射不到的角落,依然有和平的信使到达不了的地方请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就现实生活中某些不公平、不平等、不和谐的现象,模仿金的语气、口吻,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

(范例略)

【名言点击】

◆    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得充实,而不在于活得长久

◆    我们最终会记住的,不是敌人说的话,而是朋友的沉默

◆    一个没有立场的人总是相信任何事情

◆    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

◆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着的话

《我有一个梦想》基础知识练习篇7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认识。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

2、问答与拓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作者及背景简介;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设计

同学们,如果我们在这儿提到一个国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过在没有讲出这个国家的名字之前,我想到一些人的名字:比尔·盖茨、麦克尔·乔丹、麦克尔·杰佛逊、林肯……另外,还有“9.11”。无疑这个国家的名字是“TheUnited States”(美国)。看来同学们对美国是十分熟悉的。可是, 我在问,我们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窗口来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步的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极其优美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1、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1968年3月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2、背景简介(六十年代民权运动)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传单:“你去上班时,请乘出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分开。

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关进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有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有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三、朗读课文 

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

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

给每一段标上序号,然后勾画出含有“梦想”字样的句子?

四、教师根据演讲词的特点,结合演讲的内容、场合、对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整体把握文意。

(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

(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

(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明确:(1)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8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林肯的雕像前;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 

(3)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

(4)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五、学生精读课文,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实现梦想呢?1——6集会的原因和目的。

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注意第二节中的排比句及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句:综述现状悲惨;二、三句:物质上贫困,精神上遭受歧视,生活在自己家园却如流亡者一般。第四句:想把现状公诸于众。其中的比喻——穷困的孤岛:黑人穷困而孤立无援;故国家园:美国;流亡者:没有归宿感)

第二部分:怎样实现梦想?段落是7——16段

斗争的方式和手段:采用非暴力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斗争的最终目标:人身安全、平等居住权、平等选举权;

斗争的态度:坚定信心、毫不退缩、坚决彻底。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

17—25自然段,具体叙述自己的政治理想。

26—27自然段,展望美好的斗争前景。

28—32自然段,号召美国人民不分肤色、民族、宗教信仰,共同为实现种族平等而斗争。

六、布置作业 

1、仔细读课文,揣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优美的句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2、回忆所学过的演讲词,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

体会文中奔涌的激情;掌握演讲词特点。

教学过程 

一、重点段落赏析:

(一)赏读第1自然段,讨论(1)“伟大的美国人”指谁?(2)什么是《解放黑奴宣言》?(3)本段落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伟大的美国人——林肯,美国总统(1861—1865),共和党人。曾任律师,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战争的初期,曾竭力设法与南方诸州妥协,遭拒绝;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内战结束时,即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

《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的宣言,它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人,但没有明确废除奴隶制,也没有规定给黑人以土地。宣言当时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支持,并使战争形势转向有利于北方。1856年的宪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条例废除了奴隶制,但战争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视。

本次的游行集会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求自由,要求平等,而这个主题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被当时的一位伟人写在了《解放黑奴宣言》里,而时至今日,黑人的权利不能够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重提历史,一方面表示对政府的不满,另一方面昭示听众:我们并非无理取闹;我们必须奋斗,也许前边的路还很长。

(二)赏读课文的第5段、10—14段、18—25段。

A、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为了满足这种情感的张扬,作者一口气连用了四个排比句式“现在是……时候”,一方面这是情感发泄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排山倒海的语势也加强了内容的表达,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了。

B、10—14自然段可以说是一段答言。针对“热心人”的质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挑衅,“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这里边有潜台词:贪得无厌 ;你们就不该提这样的要求等等)。面对黑人的现状,面对此公的质问,作者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意;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意。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只要‘正义与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

这一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无疑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也不失理智。这一点我们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纵,决不是无限制的。因为作者在讲述的过程中是按了一定的顺序的,即由生存到政治权利。好演讲一定要煽情,但如何把握好一个度,这是一门艺术。

C、第18—25段,作者具体叙述自己的政治理想。

从内容上讲是对末来的展望与描绘,是鱼跃大海,鹰击长空;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流。作者驰骋想像,放纵而又不失中心;舒缓而又富于感召。设喻精巧,令人向往;亲情贯注,给人光明。无限的憧憬,美好的末来,无不在作者的演讲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想黑人之所想,说黑人之所说。但这还不够,他想黑人之所未想,说黑人之未说,这正是他作为黑人政治领袖的杰出之处,也是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原因。他是黑人的偶像,享有“黑人之音”的美誉。他的光芒如日中天;他的感召胜似万马千军。他是民心,他是正义,他是一种精神,激励美国黑人不断斗争,不断去争取民主、自由、平等。

学生朗读以上段落,进一步体会内容和情感。特别要注意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重要作用。

二、重点赏析句子(结合课后练习三讲解)

(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这里的“爽朗的秋天”与“酷暑”分别指什么?)

本句同样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摆脱贫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和“爽朗的秋天”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

(3)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联系上下文,不难看出“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

《我有一个梦想》基础知识练习(精选14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