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15
求:公切线的长ab.分析:仿照上节的辅助线方法作辅助线,我们会发现,不论从o1或o2向另一条半径作垂线,垂足都落在半径的延长线上,因此o2c是两圆半径之和.例题解法参照教材p.142例2.结论:由于圆是轴对称图形,1.两圆的两条外公切线长相等,两条内公切线长相等.2.如果两圆有两条外(或内)公切线,并且它们相交,那么交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练习一,如图7-107,已知⊙o1、⊙o2的半径分别为1.5cm和2.5cm,o1o2=6cm.求内公切线的长.此题分析类同于例题.解:连结o2a、o1b,过点o2作o2c⊥o1b交o1b的延长线于c.在rt△o2co1中:∵o1o2=6,o1c=o1b+bc=4,结论:在由公切线长、圆心距、两圆半径的和或差构成的rt△中,已知任意两量,都可以求出第三量来,同时,我们也可以求出所需角来.例3 p.143要做一个如图7-108.那样的v形架,将两个钢管托起,已知钢管的外径分别为20mm和80mm,求v形角α的度数.分析:首先指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两圆外公切线问题,v形角α实际上就是求两圆公切线的夹角.由矩形、外公切线的基本图形知,矩形abo2c的边o2c∥ab,则rt△o1co2中的锐角∠co2o1=∠
解:设两圆管的圆心分别为o1、o2,它们与v形架切于点a、b,ab与o1o2交于点p,连结o1a,o2b,过点o2作o2c⊥o1a,垂足为c.∴∠co2o1=25°23′.∴∠α=50°46′
练习二,p.145中1.如图7-109,⊙a、⊙b外切于点c,它们的半径分别为5cm,2cm,直线l与⊙a、⊙b都相切.求直线ab与l所成的角.分析:这是两圆外公切线与两圆连心线夹角问题,属于两圆外公切线的基本图形,只要在rt△adb中求出∠abd的度数即可.解:设l与⊙a、⊙b分别切于点m、n,连结am、bn,过点b作bd⊥am,垂足为d.∴∠abd=25°23′.∴∠1=25°23′.答:直线ab与l所成的角为25°23′.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22.2.3公式法篇1教学内容1.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2.公式法的概念;3.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理解一...
22.2.5因式分解法篇1教学内容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掌握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复习用配方法、公...
函数的图象篇1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意义.2.使学生会用描点法画出简单函数的图象.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篇1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应用题。2.通过列...
2.3平行线特征篇1§2.3平行线特征教学目标 1.平行线的性质;2.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3.经历观察﹑操作﹑推理...
4.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篇15.3 用方程解决问题(2)--打折销售 学习目标:1、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近似数篇1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和有效数字的意义 2.给一个,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
12.1一元二次方程篇1教学目的1.了解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
相似图形篇1教学交流课教案: 第四章教学目标 :1、知道线段比的概念。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3、通过有关比例尺的计算,让...
二元一次方程篇1§11.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组及其解等有关概念,并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组的解。【能力目标...
平均数教案篇1导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导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
《中位线》教案篇1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你能说说平行四边...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