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
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
2、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实验准备:天平(含滤纸)、药匙、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各15套。
教学过程:
[复习]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n/na=n=m/m
[导入新课]我们在初中学习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这种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可以计算一定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但是,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对于溶液我们通常不称其质量,而是量它的体积。同时,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物质的量相互间有一定的关系。
[板书]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自主探究]如何设置一个物理量,使物质的量和体积联系起来。注意以下几点:
1、可以表示体积,我们最取一定体积时通过这个物理量就可以知道很快地知道它的物质的量。
2、我们要取若干物质的量的溶质时,通过这个物理量就可以知道要量取多少体积的溶液。
[总结]通常我们把这个物理量称为物质的量浓度。
[阅读]p15相关内容
[板书]]1、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又叫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公式:cb=nb/v ,单位通常是用mol/l表示。
[讲述]1、溶液体积为1升,而不是溶剂体积是1升;
2、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用摩尔质量表示。
[讲解]
例题:1、用5molnaoh配成500ml溶液,其浓度为___mol/l,取5ml该溶液,其浓度为___mol/l。
2、从1l1mol/lnacl溶液中,分别取出100ml、10ml和1ml溶液,它们的物的
量浓度是否相等?所含溶质各是多少克?
[讲述]简介主要容量瓶: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主要使用天平和一种容积精确的仪器——容量瓶。容量瓶有各种不同规格,常用的有100 ml、250ml、500 ml、和1000 ml等几种。
[学生阅读]实验1-5
[讨论]
(1)容量瓶上边标有温度。体积的刻度线只有一条。这说明了什么?
(2)能否用容量瓶来溶解固体物质?
(3)溶质溶解后是否可马上放到容量瓶中呢?
(4)为保证溶质尽可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应如何处理?
(5)容量瓶摇匀的操作具有特殊性,那么应如何操作呢?
[启发学生]讲解以上问题。
[教师演示]容量瓶的使用:在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小心地注入容量瓶时,不要让溶液洒在容量瓶外,也不要让溶液在刻度线上面沿瓶壁流下。
[学生实验]四人一组,老师巡视指导,并提醒注意事项。
[交流]实验成果及有关问题。
[板书]2、物质的量溶液配制步骤
1、计算2、称量 3、溶解(稀释)4、移液 5、洗涤 6、定容 7、摇匀。
仪器:天平(含滤纸)、药匙、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思考]学与问,主动回答。
[阅读]p16第二自然段。
[思考交流]浓硫酸如何稀释配制稀溶液?
[练习题]1、若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10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的溶液,需怎样配制?
[注意]①计算浓h2so4的体积v
②浓h2so4的正确稀释方法
③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要待溶液冷却后再进行
2、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答案:d
[讲述并板书]3、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小结]整节总结
[作业]p17 1、2、3、
附:板书设计: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
1、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又叫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b,公式:cb=nb/v ,单位通常是用mol/l表示。
2、物质的量溶液配制步骤
(1)计算(2)称量(3)溶解(稀释)(4)移液(5)洗涤(6)定容(7)摇匀。
仪器:天平(含滤纸)、药匙、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3、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二)过程和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学过程:
[引言]古时有一个勇敢的小伙子想娶国王美丽的公主,国王出题刁难,其中一个问题是:10kg小米是多少粒?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帮他?
[思考、讨论、回答]
[追问]这些方法中,那种方法最科学?
[追问]谁能介绍几种生活中相似的例子?
[讨论回答]箱、打、令、包、条…
设计意图:引发学习兴趣,引出把微小物质扩大倍数形成一定数目的集体以便于方便生活、方便科学研究、方便相互交流。
[引入]复习c+o2=co2指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取12gc和32go2反应,而无法只取1个c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那么12gc中含多少个c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作用”。
[板书]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作用
[讲述]可称量物质与分子、原子和离子这些微观的看不见的粒子之间有什么联系?能否用一定数目的离子集体为单位来计量它们之间的关系。答案是肯定的。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物质的量”将它们联系的。
[板书]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讲解]物质的量也是与质量、长度一样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
[投影]
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的符号
单位名称及符号
长度
l(l)
米(m)
时间
t
秒(s)
质量
m
千克(kg)
温度
t
开尔文(k)
发光强度
i(iv)
坎德拉(cd)
电流
i
安培(a)
物质的量
n
摩尔(mol)
强调: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的多少,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而这里的“粒子”是指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物质的量用符号“n”表示。
[例举]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水的物质的量为2mol。(铁的质量为10g)
[反问]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氢的物质的量是3mol、小米的物质的量是1mol
[讨论]学生讨论交流解决。
[投影]练习:计算填空
h2o
al
一个分子或原子的质量
2.990×10-23g
4.485×10-23g
相对分子质量或原子质量
18
27
18g水含多少分子
27gal含多少原子
[回答]结果:都是6.02×1023个。
[学生归纳、回答]大量实验证明,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等时,所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
[板书]1、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摩尔简称摩,符号mol。6.02×1023/mol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a。
[阅读]p12第3、4自然段
[讲解]叙述时注意明确对象:微观粒子
[板书]2、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m)
单位:克/摩 符号:g/mol
数值:等于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原子团的式量。
[举例]mg的摩尔质量:24g/mol,kcl摩尔质量:74.5g/mol,co32-摩尔质量:60g/mol。强调单位。
[学生探究]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物质的微粒数(n)、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
[板书]3、计算公式:
n=n/na n=m/m
[练习]学与问
[辨析]
1molo2的质量是32g/mol
oh_的摩尔质量是17g
1molh2o的质量是18g/mol
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
[思考]通过以上学习的我们知道1mol微粒的质量,那么1mol微粒体积怎样求?
[阅读]科学视野:
[讲述]由于在1mol任何物质中的粒于数目都是相同的,都约是6.02×1023。因此,在粒子数目相同的情况下,物质体积的大小就主要取决于构成物质的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当粒子之间的距离很小时,物质的体积就主要决定于构成物质的粒子的大小;而当粒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时,物质的体积就主要决定于粒子之间的距离。
在1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中,虽然含有相同的粒子数,但粒子的大小是不相同的。同时,在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中粒子之间的距离又是非常小的,这就使得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的大小了。所以,l 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不相同的。
[学生讨论]对于气体,粒子间距较大,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间的距离。(补充板书)而不同气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分子间的距离可以看作是相等的,所以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这里我们就引入了气体摩尔体积。
结论:相同条件下,1mol气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分子间的距离。
[引导]请同学们回忆摩尔质量的概念,给气体摩尔体积下个定义。
[板书]二、气体的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提问:为什么液体、固体没有摩尔体积)
n=v/vm
(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小结]略
[作业]一、填空:
1、1molh2o含 个h2o; molh mol质子。
2、0.5molh2so4中含 个h, molo, mol电子。
3、0.2molh3po4有相同h原子数的hno3为 mol,有相同氧原子数的h2so4有 个,有相同的分子数的hcl有 mol,有相同原子总数的nh3 mol。
4、0.2molnaoh含na+ mol,含oh- mol,与 molba(oh)2所含oh-相同。
附:板书设计:
第一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作用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摩尔简称摩,符号mol。6.02×1023/mol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a。
2、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m)
单位:克/摩 符号:g/mol
数值:等于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原子团的式量。
3、计算公式:
n=n/na n=m/m
二、气体的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提问:为什么液体、固体没有摩尔体积)
n=v/vm(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课题]:高一化学 第三章 硫 硫酸 第一节 硫[目的]:1、使学生掌握硫的主要性质; 2、了解硫的重要用途。[课型]:元...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初步认识胶体的概念,鉴别及净化方法;了解胶体的制取方法。能力培养:通过丁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使学生了解和方程式的含义;使学生了解发生的条件和方程式的书写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的物理性质;掌握的化学性质;了解的存在和用途。能力目标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能力目标运用“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性质的异同,能够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理解它们性质上的差异和递变规律,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使学生了解和方程式的含义;使学生了解发生的条件和方程式的书写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能力目标运用“对...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