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政治教案 > 高中政治教案 > 高二政治教案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08

【课标要求】
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析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懂得道德具有时代性,道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知道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道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明确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
 懂得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地位。
(二)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评价中华传统道德。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思想观念侵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中华传统美德与党的优良传统的认同感,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以实际行动践行“八荣八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学背景分析】:
   前一课主要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体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即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介绍了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此基础上,说明发展先进文化,不仅是一个文化创造的过程,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的过程。有了前面这些铺垫,就要进一步探讨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什么?第十课第一框就回答个了这个问题——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既然如此,在我国就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可见,第十课内容是对第九课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教学方式及手段】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对话、问题导学、讨论、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手段:电子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板书)
[提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什么?为什么?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哪些基本要求?
学生回答(略)
第三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板书)
[问]我国古代有许多“知荣明耻”的格言,同学们能说出几条吗?
学生:“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行己有耻”、“五刑不如一耻”。
老师:哪位同学还能补充吗?
学生:“知耻近乎勇”、“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也”、“宁可毁人,不可毁誉”、“人不可以无耻”、“人唯知所贵,然后知所耻”等
[总结]看来天下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平时善于积累文学方面的知识。请问“行己有耻“这句格言出自何处?它的大概意思是什么?
学生:出自《论语》,说的是一个人应该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老师:好极了!哪位同学能说一说“知耻近乎勇“这句格言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学生:在一次考试中,我的成绩有了退步,无意中,我从一本书中看到了孟子的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我奋发图强,刻苦学习,终于迎头赶上。知道自己的不足,毫不气馁,决不后退,决不自暴自弃,而是奋发进取,迎难而上。
[总结]是的,看似不经意的一句格言,对我们为人做事却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我们有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说明了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生活在21世纪,几千年前的格言对我们民族的性格和品质产生深远的影响。充分说明传统文化“知荣明耻”的道德格言具有超时空的力量。是一种永恒的精神力量。4页,当前第1页123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必修3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众望高级中学 杨旭课题:必修3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理...

  • 全国一等奖教案及点评:《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教学设计一、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大家都知道,第一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纲,它从根本上明确了唯物辩证...

  • 第二框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第二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学法指导】识记: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含义。理解:(1)结合实例,在比较新旧事物中揭示出发展的实...

  •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

    3.2 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的作用2、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二)能力目标教育学生...

  •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课标要求: 1.知识目标: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继承性及其表现、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2.能力目标:利...

  • 经济秩序呼唤诚信伦理

    第2课时 课程导入制假售假、合同违约、商业欺诈、劣质工程、偷税骗汇等等,失信行为时有发生;“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 必修3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课标再现】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一、文化与生活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

  •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课题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执笔人编写日期执行人执行日期三维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了解中华文...

  • 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综合探究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一、@§综合探究设计意图 @§设计这一综合探究主要有三个意图。第一,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 要重视思维形式的作用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五课5.3.1要重视思维形式的作用【重点】概念、判断、推理在思维中的作用;【难点】①概念的内涵和...

  •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教案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教案一、本课设计意图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 〇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

  •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识记: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原理;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⑵...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