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46
地点:安庆一中 高二(4)班
主题:谈回报
主持人:丁展
参加人员:高二(4)班全体同学
记录人:毕元君 汪劲松
丁展:付出与回报从来就是一个被人们争执不休的话题,那么在我们高二(4)班这个小社会中,也有同学发出了集体观念是否会受回报与否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要对集体观念的“回报”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为集体付出,但我们又不难发现,这些“义务”大多都由班干们来完成,而他们的付出又似乎没有什么回报。我想问一句,作为班干是否就应该这样无偿奉献呢?
余昌钱:我先来谈谈这个问题。实际上班干也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吃了多少亏。作为一名班干,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的人格,塑造出比较完美的自我。将来进入社会后,便有更强的竞争力,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付玉洁:我同意余昌钱同学的看法。对于作为班干的我而言,班级的管理让我学到了办事的效率和能力,所以从更高的意义上说,我的付出已经得到了回报。但是,班干的努力尚需同学们的积极配合,否则再多的付出还是徒劳。比如在自习课上,如果每一个同学都放纵自己,班干再付出亦是徒劳。相反,每个人若是管住了自己,大家都可以得到回报——比如说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想,班干所做的事是应该的,在他们成为班干的时候,已经收到了回报,是无尽的荣誉感。当然班干的付出也应受到同学们的响应,这是他们付出的源动力。
张鑫:我不否认刚才两位同学所说的,但我对主持人刚才那句“班级事务大都由班干完成”有不同的看法。在这个班集体中,其实每个人都在付出,同时也享受回报。比如说课前十分钟,我们如果都在安静地看书,既保证了班级的纪律又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
丁展:你说得对,每个人都在付出,可这些付出真的会有回报吗?
汪劲松:我想,一个人的未来是未知的,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同样,现在你我为班级所付出的那一切,或许眼下我们感觉不到或是感觉得到了太少的回报,但是即使是你也无法预测这些付出在将来,在我们步入社会后,将会给予你我什么回报。
杨振:在这个集体中,有很多同学总是认为付出没有回报。实际上,这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回报”。这种“回报”可能是有形亦有可能是无形的。无形的回报则常常被我们所忽略。比如在某项活动中,班级获得了荣誉,班上的每一个成员都感到了光荣,这其实也是一种美好的回报。
陈功:我认为有些回报是很细小的。比如值日生的工作,当你在当值日生的时候,你为班级付出。当你不是值日生的时候,作为集体中的一分子,你享受到了优雅的学习环境,这也是班级对你的回报。我当一天的值日生,可以拥有60多天的舒适,何乐而不为?
丁展:嗯,对。正如有位哲人所说的,“不是生活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是,现在有一种现象:有人付出很多,却回报了很少,另一些人付出的少,回报的却多。你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毕元君:我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要将付出与回报一一对立起来,就像作买卖一样,非得收入高于支出才甘心。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这时,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回报。此外,还应知道,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就一定没有回报。
陈汇川:奉献是一种美德,不论怎样奉献不是为了获得回报,但事实上如果我们真正这样去做,当我们付出爱,为别人服务时,爱便会回流向我们。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李晔欣:那些先谈价钱再办事的人,迟早会被社会浪潮所淘汰,这只是时间问题,他们的下场是可悲的。所以我们无需感到不平衡。因此善良的人们,放开手去付出,回报一定会拥你而来。
丁展:今天的讨论很成功,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已明了,我们无需将付出与回报对立起来。我们在生活中去寻找回报不去刻求回报,我想一定会发现你对这个集体的付出,会带来更大的回报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背景:弘扬民族精神、振兴中华是每个人的责任;要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结合本班都是借读生...
班会主题:与好书交朋友班会背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与书交朋友,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增添人们...
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 ---三(4)中队法制教育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各种法律法规,知道运用法...
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中国少年先锋队发展的历史,展现60年少先队经历的风风雨雨,唤起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热爱之情...
庆三八活动是新学期开始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宣传和做好家长工作的机会。收集了一部分关于庆三八活动的设计,希望能给大家...
三(4)中队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构建书香校园,取书中精华,用知识充实、装备自己,...
召开班级:预初(3)班 召开时间:上午第五节课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各个节目的展开,对于各个英雄事迹的了解,学习英雄...
学会对待挫折 ­ ----四(7)班 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挫折在人生路上的不可避...
教育目标: 1. 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中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 让学生认识...
【班会时间】:4月12日【班会地点】:六13班教室【班会目的】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认识孙中山先生提倡的“博爱”精神,通过...
学会“看”电视 ——四(5)班晨会设计 预设目标: 1、提前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反映内心真实的想法,再及时通过问卷分析,利...
中华文化多灿烂 六(2)中队 目的: 让学生对我们中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从...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