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教学文摘 > 论证应试教育

论证应试教育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59

求证应试教育

近年来,国内大大小小的媒体似乎已不再为提倡素质教育而摇旗呐喊了。尽管在相关的教育论坛里还有一些的素质教育论,但这种声音不过是对现行教育隔靴搔痒而已;有的论点归根结底只不过是应试教育的变种罢了。

    我何以如此不知天高地厚而出言不逊呢?请君看我下面的求证。

    中心论点:考试指挥棒的灵魂是以冰冷的分数衡量学生和老师的成果(或一切以分数为中心)。

    论据一:学校对老师按照所教学生的考分来排名次,分出状元、榜眼、探花乃至童生。

   论据二:学校硬性规定所有学科的老师都要分析历年来的中、高考试卷并形成论文报告,以此来预测来年的考试试题走向,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于是老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

    论据三:高一级学校以考分来录取学生,中榜者少交学费,落第者必须用价格不菲的白花花的银子铺平求学之路。

    论据四:学校以学生升学人数的多少来评定老师的优劣和颁发奖金的数额,社会以升学率来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

    论据五:人打牛,牛打田坎。老师向学生灌输考试知识要点和应考技巧,家长以考分高低奖惩孩子。

    论据六:从星期一到星期五,若是冬天,学生是天不见亮就上学,披星戴月才回家。毕业班的学生还要在星期六补课。每天整整十节正课,如果早自习只算半节,则有十节半课(晚自习除外)。课程全部是毕业和升学考试要考的科目。

   论据七:老师和家长眼中的“优生”面对如此的苦学也精疲力竭而厌学,为此离家出走或轻生的也屡见不鲜。

   论据八:各科考试试题都有一二道题令老师也抓耳挠腮,美其名曰“拉差距”的试题;考倒了学生,实现了考试的筛选目的。为了考高分,学生有做不完的试题,老师有讲不完的问题。老师为了让学生早日熟练地适应考试制度,每学期除了中期和期末考试外,每个月要举行月考,平时的大大小小的测试只能算例行公事了。考试完后,老师又要分析学生的试卷和分数,凡是未达到相应分数的学生,哪一学科差了,就由该学科的老师不惜一切手段负责把此生的分数提起来。

   结论:中国的现行教育是应试教育发展到极致的辉煌时期,一切都以分数为中心,分数已经成为老师和学生的命根子;由此培养出无数的自私、冷漠、偏执、麻木的考试机器。故有人称中国的教育为现代科举。

论证应试教育.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品评古诗中的“雪”

    “雪”,是大自然独有的水的精灵。它洁白、轻盈,美丽、素雅;它总是迎着凛冽的朔风悄悄的到来,又在融融的春阳下无声无...

  • 中考古诗词赏析要领

    诗词鉴赏题,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表达,但是还要根据试题的类型及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考试中,常见...

  • 语文考试制胜三大秘诀

    一、仔细审题:多想想题目到底要你答什么(内容),怎样答(形式),一般题读一、两遍,难度题必须读三、四遍;二、用好草...

  • 文言文翻译技巧例说

    翻译文言文,首先要理解原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改用现代汉语表述。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信,即要...

  • 古代文化常识全解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

  • 中考漫画题题型解说

    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中,不少省市命题人别具匠心地将漫画改编成中考题,这些漫画题所选的漫画,多数是贴近学生生活的,给...

  • 古诗文中的床

    现在一提到“床”我们便会想到它是一种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但在古典诗文中它的意义却非常丰富、复杂。概括起来主...

  • 诗词中月亮的“愁意象”

    诗词中月亮的“愁意象”月亮是诗词中永恒的意象,尤其在古代,以月抒情、以月言愁的诗词很多。一、以“残月”写忧愁古人...

  • 新丰三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005jqp 初中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

  • 凸现个性 彰显特色——新丰三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凸现个性 彰显特色——2005jqp——新丰三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课程定位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

  • 话古代送别诗

    【佳作欣赏】游记佳作景美情美 ————赏析《小石潭记》 重庆市双桥中学 ...

  • 对《黔之驴》的另类解读

    摘要:[《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第二篇,文体为寓言。该文写于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