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教学文摘 > 读好书吧,和高尚的人对话—2005年中考“名著阅读”题型解析

读好书吧,和高尚的人对话—2005年中考“名著阅读”题型解析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5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明确规定“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也就是说7—9年级要阅读的名著总量将不少于6—9部。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比较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精神。一、 名著阅读题型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检验学生课外阅读情况,2004年和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相比,题型有了新的变化。

1、作品介绍。

例1、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备选书目:《童年》《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骆驼祥子》

书名:                                                                     

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                                

                                                

自己的阅读感受:                                           (2004年贵阳中考语文试题)

   2、读书札记。

   例2、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2004年无锡市中考语文试题)

   3、写推荐词。

   例3、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篇精美散文,并把你的推荐词写在美文推荐卡上。

美文推荐卡:                                

   美文篇名、作者:                            

   推荐词:                                                   (2004年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

   4、叙述情节。

   例4、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

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2004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5、仿写句子。

   例5、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200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6、读对联。

例6、下面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请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2004年益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二、试题解析

   例1、例2和例3都属于不同形式的读书笔记,可以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不同角度切入,不管是要求作品介绍还是写推荐词,首先应该对作品进行反思,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然后再进行分析评价;介绍词或推荐词要注意对象——你的同学,也就是说你的语言表达要有感染力,才容易被接受,才容易引起同学的阅读兴趣。

例1可以这样写感受:“每当我捧起《水浒传》时,就会心潮澎湃,思绪激昂。‘大丈夫生天地间,应以天下为己任,终生不移’的梁山英雄们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杀富济贫,乃真英雄也!”

   例2人生启示如“鲁滨逊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以后,不坐叹命运不济,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乐观地对待一切神奇的命运,让我更相信偶尔的失落终会雨过天晴”。

   例3推荐词可以参考:“《生命中的两袋红枣》,‘生命中的……’多么鲜明、耀眼的字眼啊!那两袋并不出名的红枣却成了‘我’生命中难以忘怀的,它将伴随着‘我’的一生,永不磨灭……你也读一读那两袋红枣背后的故事吧!”

   例4叙述故事情节要注意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的运用。如: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为革命而牺牲的战友时,曾默默地想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斗争。’”

   例5要求仿写的句子与原文画线句子的结构基本相同;内容方面既要写出课外阅读的作品名称,还要写出作品给自己的启示。所写作品可不限于《大纲》规定的课外阅读推荐篇目。如:“读《格列佛游记》,我们了解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

例6用读对联的形式来考查对联中的人物,然后联系对联中的情节,即可解答,前者为《水浒传》,后者为《西游记》。

   三、名著阅读试题的启示

   初中学生光靠阅读课本上的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博览群书,尤其是中外名著,所以新大纲推荐书目初中10种,中外名著各占5种。                    

   歌德说得好,“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名著如同聆听一个个长者的教诲,会让你受益匪浅。

   首先,要注意日积月累。初中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有太多时间阅读课外书,但是,一本书平均以20万字计算,如果我们每天阅读15分钟,那么每月可以阅读半本书,一年可以阅读5本书,初中3年可以阅读15本书。

   其次,要注意阅读方法。写读书笔记是很好的辅助手段,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中关于“名著阅读”的考查就是指导我们掌握这种方法。写读书笔记,或评点、或赏析、或联想,都是自己的心情、看法和感想,内容和思想都是自己会心的理解,要用自己的心把它表达出来。

                                                                            

                                                                             (选自《语文教学通讯》作者单位:浙江洞头县教育局教研室;3257000)


读好书吧,和高尚的人对话—2004年中考“名著阅读”题型解析

读好书吧,和高尚的人对话—2005年中考“名著阅读”题型解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品评古诗中的“雪”

    “雪”,是大自然独有的水的精灵。它洁白、轻盈,美丽、素雅;它总是迎着凛冽的朔风悄悄的到来,又在融融的春阳下无声无...

  • 中考古诗词赏析要领

    诗词鉴赏题,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表达,但是还要根据试题的类型及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考试中,常见...

  • 语文考试制胜三大秘诀

    一、仔细审题:多想想题目到底要你答什么(内容),怎样答(形式),一般题读一、两遍,难度题必须读三、四遍;二、用好草...

  • 文言文翻译技巧例说

    翻译文言文,首先要理解原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改用现代汉语表述。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信,即要...

  • 古代文化常识全解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

  • 中考漫画题题型解说

    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中,不少省市命题人别具匠心地将漫画改编成中考题,这些漫画题所选的漫画,多数是贴近学生生活的,给...

  • 古诗文中的床

    现在一提到“床”我们便会想到它是一种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但在古典诗文中它的意义却非常丰富、复杂。概括起来主...

  • 诗词中月亮的“愁意象”

    诗词中月亮的“愁意象”月亮是诗词中永恒的意象,尤其在古代,以月抒情、以月言愁的诗词很多。一、以“残月”写忧愁古人...

  • 新丰三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005jqp 初中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

  • 凸现个性 彰显特色——新丰三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凸现个性 彰显特色——2005jqp——新丰三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课程定位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

  • 话古代送别诗

    【佳作欣赏】游记佳作景美情美 ————赏析《小石潭记》 重庆市双桥中学 ...

  • 对《黔之驴》的另类解读

    摘要:[《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第二篇,文体为寓言。该文写于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