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通用3篇)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通用3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57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深入领会文章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借以领会言语的技巧。

2.深入领会文章中高屋建瓴的洞察力和势如破竹的风格。

教学重点:目的1。

教学难点 :目的2。

教学过程 :

1.导入  新课。

相信我们同学都还记得,在1997年7月1日,庄严的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香港回归了。时至今日,香港依然是如此的美丽、繁荣和稳定。这与小平同志当初的一系列高瞻远瞩的决策是分不开的。他是当之无愧的香港回归这一千秋功业的奠基者和开拓人。今天我们就学习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这是一篇经典性的讲话。这些话句句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当时撒切尔夫人还威胁说,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小平同志毫不含糊地回应说,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

2.研讨新课。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邓小平同志以简驭繁,一开始就抓住了三个关键性的问题,主权问题、管理方式问题和过渡期间问题。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有关主权部分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我们的基本立场。

明确:主权问题,不容谈判。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有关管理方式问题,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我们的基本立场。

明确:一国两制。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有关过渡期间问题,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我们的基本立场。

明确:平稳过渡。

3.分析语言。

这篇文章明白如话,如果满足于表层意思,那真是一读就懂。我们不能满足于浅表的理解,应该深入研究探讨。那么复杂的问题,邓小平抓住三个关键问题,每个问题都用不多的几句话就说得非常透彻,只有深入领会,才能对邓小平博大的思想、高超的智慧领略一二。所以不能浅尝辄止。

请同学们研究课后练习一中句子的深层含义。

(1).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明确:今天有中国政府决不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决不是李鸿章,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决不是软弱可欺的,决不搞屈辱外交,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英国政府应该认识这一点,不要存在丝毫幻想,不要打错了算盘。

(2).中国宣布这个决策,从大的方面来讲,对英国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届时英国将彻底地结束殖民统治时代,在世界公论面前会得到好评。

明确:英国政府应该认识到,英国的殖民统治,是英国对世界的侵略和掠夺,是英国历史的耻辱,决不是光彩的,英国政府应该认识到殖民统治的罪恶,只有彻底结束殖民统治时代,才能彻底改变英国的国际形象。

(1)和(2)两个句子,对自己,从反面说,言辞不怕难听,可以最充分地表明自己铁定的立场和决心。对英方,从正面说,没有丝毫刺激对方的言辞。

(3).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

明确:如果出现大的波动,动源只能来自英国政府的不合作态度,英国政府不要一面制造混乱,一面用混乱来对中国施加压力。

(4).我还要告诉夫人,中国政府在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明确:中国政府不怕英国政府采取敌对态度,不怕英国政府制造混乱,如果英国政府顽固地坚持敌对政策,制造灾难,那么中国政府将用武力收回香港,到头来英国政府不会有好结果。明智的态度只能是采取合作态度。

(5).我担心的是今后十五年过渡时期如何过渡好,担心在这个时期中会出现很大的混乱,而且这些混乱是人为的。这当中不光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而主要的是英国人。

明确:香港过渡时期的隐患,主要是英国人蓄意制造混乱。告诫英国人不要玩弄阴谋。中英两国政府应该合作,保证香港不发生大的波动。

(3)、(4)、(5)几个句子的语言特点是委婉的外交辞令。面对英方以波动相威胁,邓小平的话,委婉而又尖锐地揭露了英方的阴谋,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出现大的波动,那只能是英方采取不合作态度一手制造的。英方既然以担心的口气这样说,那么好吧,请你为避免大的波动,采取合作态度,这样就把责任交给了英方。另一方面,用委婉的言辞发出警告。“另作考虑”,含义是清楚的,言辞却很委婉。“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被迫不得不”。又委婉地把责任说得非常明确。

4.概括总结本节内容。

5.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三题。

附板书设计 :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主权问题:不容谈判                           1。己从反面

管理方式:一国两制         语言特点:2。英从正面

过渡期间:平稳过渡                          3。委婉辞令

[1]

[1]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

1.理清文章结构

2.体会作者在说话语气及词语的运用

二.教学过程 :

1.背景介绍

本文是作者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记录,实际上是一篇关于香港的声明,所以也属于政论文。

2.文章思路

总论:明确的基本立场,三个问题:主权问题;管理问题;过渡问题

问: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来提出问题?(讨论这三个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

分述:就三个问题阐述观点和立场

(1)主权问题不能讨论。

从收回的范围,时间及决心予以确认

(2)管理问题取决于政策。

正面论证:现行制度和法律可以保留,只做适当改革;要同香港各界人士交流意见;中英两国进行友好磋商。反面论证:如果

中国把四化建设能否实现放在香港是否繁荣上,那这个决策本身就是不正确的

(3)过渡问题要进行磋商

我们不怕出现波动甚至是严重的波动,我们会勇敢的面对;但我们应该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友好磋商,讨论如何避免这种灾难。

总结:建议达成一个协议。

3.学生讨论

文章正文在讨论三个问题时的排列次序能否更改,为什么?

4.给出另外两篇文章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和江〈在香港回归仪式上的讲话〉,要求学生将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

作比较,认真体会本文在历史上的伟大意义。

[1]

[1]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篇3

一、教学目的

1.注意表明我国收回香港坚定的原则立场的措辞,深刻体会刚柔相济的语言特点。

2.对一些句子的言外之意和深层含义,也要用心加以探究。

3.进行爱国主义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通过探讨汲取智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文章深意的意识。

三、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简介课文涉及的部分背景知识;

A、割让史:

1842年:英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1860年: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

1898年:英国《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

二百多个岛屿(新界),租期99年(1997、6、30到期)

B、回归史: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至1983年6月,双方主要就原则和程序问题进行会谈。第二阶段从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两国政府代表团就具体实质性问题进行了22轮谈判。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二.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注音:1、妥善:()2、信赖:()3、殖民:()4、管辖:()5、磋商:()

6、妨碍:()7、刹那:()8、骨髓:()9、叩问:()

释义:1、妥善:2、回旋:3、坦率:4、殖民:5、磋商:6、叩问:

三.学生边读边思考:

1.切分层次,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①明确提出我们对于香港问题基本立场的三个问题——总纲

②③④⑤⑥⑦提出“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的建议

2.根据文章内容思考:为什么把主权问题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去讲?

3.外交斗争最需要坚定的原则性与充分的灵活性相结合。再读这篇文章,要求学生把表现“坚定原则性”的内容找出来,看看它们是怎样与“充分的灵活性”相结合的。

4.所有的“原则性”内容都表明了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的决心和态度是坚定不移的,为何要表现出如此的决心和态度?

5.从语言角度研究一些句子的含义,以达到深入领会的目的。

结合具体文句,研究探讨语言的艺术。本文特点简析:

A、补充修正,措辞严谨,表达明确,毫不含糊。

B、对己,话从反面说;对人,话从正面说。

C、高瞻远瞩,目光敏锐,言辞轻松。

D、立场坚定,语义明确,但措辞委婉。

分析下列文句的特点,说说都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技巧来锤炼语言,表现了怎样的语言特点。

(1)、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2)、现在,当然不是今天,但也不迟于一、二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我们可以再等一、二年宣布,但肯定不能拖延更长的时间了。

(3)、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

(4)、如果十五年后还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

(5)、对英国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届时英国将彻底地结束殖民统治时代,在世界公论面前会得到好评。

(6)、人们还议论香港外资撤走的问题。只要我们的政策适当,走了还会回来的。

(7)、至于说一旦中国宣布一九九七年要收回香港,香港就可能发生波动,我的看法是小波动不可避免,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

(8)、如果在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以课后练习题为主,进行研究。

四.学生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邓小平

总:基本立场三个问题

1.主权问题不平等条约有效论

分:2.繁荣问题英国管辖繁荣论

3.波动问题香港灾难论

总:中方建议达成协议

课堂小结本文在结构上运用了总—分—总工的论述方式,条理清楚,脉络清晰,如行云流水,顺畅自然,显示出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上举重若轻、明白晓畅面而又刚柔相济,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有义正辞严的批驳,有循循善诱的开导;既言之有理,又动之以情;既坚持了坚定的原则性,又表现出充分的灵活性,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谈话技巧。

[1]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通用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