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8
本课地位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念
在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再向学生说明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念。在讲述概念前,应引导学生回忆其两次技术革命的有关内容,以课文注解中提示的前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同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几项主要标志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第三次世界性科技革命的概念。除了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外,还要求学生记住它开始的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出现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大战中发展起来的火箭技术以及原子弹的爆炸,说明这次大战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可以从学生十分熟悉的身边事物开始讲起。由于学生就生活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对现代高科技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教师在讲述时应该启发学生就新科技革命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在此基础上,再将这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归纳为:
(1)极大地推动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2)新型工业产生,第三产业迅速发展。(3)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4)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信息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导致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5)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最后归纳出结论:第三次科技革命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部分教材中除大字外,还包括几段小字、图表和形象图,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阅读,但不要求记忆。对世界各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竞争的情况,应该提及,以便为下一目有关知识经济导致竞争的内容作一铺垫。
关于知识经济的初现
“知识经济的初现”一目,内容比较新,是全课的难点之一。建议教师讲清两个问题:
1.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出现。“知识经济”一词虽然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但早在七八十年代,已经有人对它加以关注了。目前在学术界,对有无“知识经济”还存在一些争议,教师在讲课时按照课文的提法说明即可。关于知识经济的概念,也按照课文中叙述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报告中的提法。教材中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的提法出自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等人的说法,他们普遍认为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提法是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划分社会发展阶段,与我们常用的五种社会发展形态论有所不同。对这一情况,教师了解即可。
2.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初露端倪。各国之间今后的竞争,更多地取决于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在高科技领域占据优势的国家,将在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占据上风。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落后的国家,则将受制于人。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课地位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念
在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再向学生说明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念。在讲述概念前,应引导学生回忆其两次技术革命的有关内容,以课文注解中提示的前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同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几项主要标志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第三次世界性科技革命的概念。除了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外,还要求学生记住它开始的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出现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大战中发展起来的火箭技术以及原子弹的爆炸,说明这次大战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可以从学生十分熟悉的身边事物开始讲起。由于学生就生活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对现代高科技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教师在讲述时应该启发学生就新科技革命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在此基础上,再将这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归纳为:
(1)极大地推动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2)新型工业产生,第三产业迅速发展。(3)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4)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信息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导致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5)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最后归纳出结论:第三次科技革命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部分教材中除大字外,还包括几段小字、图表和形象图,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阅读,但不要求记忆。对世界各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竞争的情况,应该提及,以便为下一目有关知识经济导致竞争的内容作一铺垫。
关于知识经济的初现
“知识经济的初现”一目,内容比较新,是全课的难点之一。建议教师讲清两个问题:
1.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出现。“知识经济”一词虽然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但早在七八十年代,已经有人对它加以关注了。目前在学术界,对有无“知识经济”还存在一些争议,教师在讲课时按照课文的提法说明即可。关于知识经济的概念,也按照课文中叙述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报告中的提法。教材中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的提法出自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等人的说法,他们普遍认为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提法是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划分社会发展阶段,与我们常用的五种社会发展形态论有所不同。对这一情况,教师了解即可。
2.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初露端倪。各国之间今后的竞争,更多地取决于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在高科技领域占据优势的国家,将在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占据上风。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落后的国家,则将受制于人。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东亚的封建国家-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篇1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朝鲜王国的建立,大和统一日本,大化改新,...
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篇1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14~15世纪欧洲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篇1教学目标 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成长和新贵族的出现。斯图亚特...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篇1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的发表...
拉丁美洲的独立革命-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篇1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欧洲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海地独立;“多洛雷斯呼声...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篇1摘要:新社会课程标准对社会课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更加强调社会课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参...
古代亚非文化-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篇1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认识: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中国同其他亚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关系掌 握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能力训...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美国的悲剧》的学习,使学生从主人公克莱德的悲剧中找到对自己人生发展的警示;通过约翰...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树立起关注社会的意识,培养其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
一、填空1、古代埃及建立在尼罗河流域,埃及人创造的是象形文字。建筑杰作是金字塔。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周围的世界正发生着天翻地...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