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参考 > 初中语文教参 >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参 > 《旅鼠之谜》学习要点(通用13篇)

《旅鼠之谜》学习要点(通用13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0:51

《旅鼠之谜》学习要点篇1

《旅鼠之谜》

北极旅鼠是北极分布最广的食草动物,在这小小动物身上呈现出的造化和神秘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旅鼠的奥秘同样也让科学家们绞尽脑汁。你读完此文后一定也会对北极旅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脑海中产生许多猜测……

关于作者

位梦华可谓是个经历奇特的人。他去过6次北极,一次南极,跑过大半个中国和小半个世界。他和因纽特人一起猎过鲸,亲自招待南极企鹅参观自己的住所。在他的办公室里,有长达5米的巨大的鲸须,还有可以当剁菜板的鲸鱼脊椎骨化石。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学习本文,了解课文内容,找出生字、生词,并查字典逐一注音、解释。

一、给加红的字注音

媲美()挑衅()笃信()啮齿()迷惘()

二、解释下列词语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

近义词:目光如豆

反义词:高瞻远瞩

吵吵嚷嚷:乱哄哄的争吵。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紧跟上来。

近义词:前仆后继

反义词:畏缩不前

相辅相承:辅,帮助,补充。相互补充,相互促成。指互相依赖对方而存在,缺一不可。

近义词:相得益彰

三、积累

媲美挑衅笃信啮齿迷惘鼠目寸光吵吵嚷嚷前赴后继相辅相承

四、思考

1、熟读课文,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1)旅鼠的超强繁殖之谜(2)旅鼠的自我暴露之谜(3)旅鼠的死亡大迁移之谜

2、阅读本文,从文中摘出旅鼠投海规律的句子。

"……它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奔向大海。例如,瑞典和挪威中部的旅鼠是往西奔向大西洋,而挪威北部的旅鼠则是往北奔向巴比伦海。奇怪的是,还没有发现哪个地方的旅鼠是往南迁移的……"

3、文中最后一句"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是什么意思?

作者以北极旅鼠大量而迅速地繁殖和投海自杀的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警示:要从北极旅鼠身上映射到人类繁衍问题,说明了计划生育的重要性--这是一个种族生存与繁衍的自然规律与法则,人类也不例外。

4、本文在文体上有什么特色?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文章有关明确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本文主要是采用了"我"与丹尼斯对话的方式来讲旅鼠的奥秘。从内容上看,本文又是一篇生动有趣的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

5、旅鼠的奥秘之间有什么联系?

旅鼠的奥秘主要有三点,第一个奥秘是前提,三大旅鼠一个比较一个更神秘莫测。

五、问题探索。

1、同学们学习完本文后,有哪些启示?

课外拓展

一、位梦华简介

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攻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进修,并于1982年10月去南极,从此与南极结下不解之缘,1983年回国后利用业余时间,埋头于南极的综合研究。1991年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1992年回国后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北极的各种情况,而且上书党中央、国务院,建议尽快开展北极考察,1993年再次深入北极为中国北极考察作好前期准备。他任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队长。他的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洲》、《南极政治与法律》、《南极之梦》、《美国随想与南极梦说》、《南极属于谁》、《冰雪世界的资源》、《北极的呼唤》等,由他主编的丛书《神奇的北极》获第六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大奖(1996)和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7年)。

二、培养孩子的"全球意识"--访科普作家位梦华

位梦华是位传奇人物。他以科学家的身份,曾经七次远征北极、亲赴南极考察。作为第一位和北极爱斯基摩人交朋友的现代中国人,他把北极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十几年来,位教授出版了30多本综合介绍南北极的专著,并多次获奖。他的科普作品《两极科学历险》丛书,刚刚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作为2002年的新年礼物与读者见面。

忙忙碌碌的大科学家为青少年写起科普读物来,这又是为什么呢?

见到位梦华时,他一五一十地讲了写科普书的缘由。"我是研究地球物理的,原先的研究领域是预测地震。到南北极去也是很偶然的机遇,让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也让我和许多爱斯基摩人建立了友谊。作为访问学者,我在美国进修了一段时间,接触了各行各业的人。我一直在想,美国人与中国人有什么区别?交谈后我发现,美国人想的东西多,想的面更宽,更广。一位美国教授曾经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不去南极(1982年时,我国还没有到南极考察,1985年首次前往)?'并且接着说:'我们美国人,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要去。

具有强烈民族感和国家观念的位梦华,被美国教授的话深深地刺激了。他从那时起,就决定要通过写科普著作,在中国的孩子们身上,树立起全球意识和全球观念。光有民族感情还不够,还要把整个世界纳入自己的视野,无论是繁华大都市,还是偏远、荒凉如南北极,我们的心要到,思想要到,双脚也要到。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是中国的世界。

位梦华新出版的《两极科学历险》丛书,包括《南极童话;北极童话》、《极昼故事;极夜故事》和《南极历险;北极历险》共三册。书中所述,都是他的亲身经历和实地感受。为了拍摄海豹的照片,他的脑袋差点儿被爱斯基摩人的枪弹打开花,类似的惊险经历,只要到过极地的人才能拥有。有意思的是,他曾在北极的小屋里,用了几个月时间撰写了关于北极的故事。而我们最应该记住的,还是他要在孩子们和国民中普?地球意识"的苦心孤诣。

《旅鼠之谜》学习要点篇2

13、旅鼠之谜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

2、反复阅读课文,了解事实,从事实中概括提炼观点。

3、理解以叙述为主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

4、培养以科学态度探究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增长科学素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字词

媲美挑衅笃信迷惘啮齿徘徊

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

神秘莫测:使人摸不透,高深得没法揣摩

迷惘:由于辨不清而困惑不至怎么办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三、朗读课文

(一)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第一大奥秘:旅鼠繁殖能力惊人

第二大奥秘: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怪现象,好像想方设法要自杀似的。

第三大奥秘: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二)旅鼠的行为给我们人类什么启示?

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四、问题探究

1、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旅鼠的奥秘是我们人类研究了几个世纪仍无法理解的,由此获得的启示是:大自然还有很多奥秘,我们人类仍无法解释,有些奥秘是非常难解的,有待继续探究。

#如果我们人类无节制的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自然界的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

#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

2、本文的写作特点

(1)从记叙文的角度来看,记叙文的几要素交待很清楚

(2)用记叙文的框架,通过对话的形式,色生动有趣的介绍知识

3、采用对话方式的好处

(1)可信度高

(2)通俗亲切

五、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六、作业 

《旅鼠之谜》学习要点篇3

教学内容:旅鼠之谜

教学目标:

1、了解旅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

2、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4.引发学生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外,关注人口问题。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2、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引发学生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外,关注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

1、以文末句“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引发学生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外,关注人口问题。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神秘的大自然给予了我们无穷的财富,给予了我们无穷的探索空间,给予了我们无穷的精神启发。我们感谢自然,感谢她给予我们的这一切。在这神秘的自然里有许多让我们震惊的事,还记得斑羚飞渡吧?那悲壮的一幕曾让我们的心灵受到过极大的震撼。我们曾为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而感慨不已。然而,我们却无从知道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救行为,留给我们的是一个难解的谜。在自然界里,这样的难解之谜还有很多。

如有(出示伪虎鲸图片)它是海洋中的巨兽――伪虎鲸,它们常常几十头甚至上百头地聚在一起举行集体自杀(点),人们始终无法知晓其中的奥秘。

如有(出示旅鼠图片)这是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北极旅鼠,它们身上也有许多难解的谜。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个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位梦华给我们讲述的故事,我相信听了这则故事之后,你一定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出示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旅鼠之谜》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教师过渡: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朗读课文,完成老师提出的要求。

(1)找出你不认识或读不准的生字。

(2)勾出你自己不理解的或者你认为值得我们积累的生词。

2、正音

(1)学生集体正音

(2)教师出示重点生字字音,学生齐读。

媲(pì)美    挑衅(xìn)   迷惘(wǎng)    笃(dǔ)信

啮(niè)齿   滑稽(jī)    徘徊(huái)    逃窜(cuàn)

3、解词。

(1)学生积累生词

(2)教师出示重点生词,解释并运用。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过渡:(评价预习情况)文章的题目叫“旅鼠之谜”,你知道旅鼠的“谜”有哪些吗?请同学们再一次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出旅鼠之“谜”。

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旅鼠的奥秘,并讨论交流。

(提醒学生,注意勾划)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有哪些奥秘?

北极旅鼠的奥秘:

(1)惊人的繁殖能力;(2)控制繁殖,吸引天敌;(3)死亡大迁移;……

教师追问:同学们,除了课文里边提到的三大奥秘之外,其实旅鼠身上还有许多的谜,请阅读课文,再去发现,提出你的疑问。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自由发言,诸如:

(1)为什么旅鼠在死亡大迁移的时候只往西或往北迁移呢?

(2)他们为什么要跳海呢?

(3)他们明明有惊人的繁殖能力,为什么还要控制呢?还要采取自杀行为呢?……

3、推测旅鼠之谜的原因。

(1)同学们,面对旅鼠的奥秘,你想解开这些奥秘吗?开动自己的脑筋,整理自己的思路,推测一下旅鼠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吧。

(2)讨论:旅鼠奥秘的原因。

(引导: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他们在维持着生态的平衡,维持着自然的和谐发展,或许旅鼠有这种本能。)

4、插入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

文章第11自然段讲旅鼠惊人的繁殖能力这一奥秘的时候,采取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旅鼠的繁殖能力超强,达到了骇人听闻地步了。

5、总结文章:

同学们,课文通过“我”与丹尼斯的对话,给我们介绍了北极旅鼠的奥秘。虽然我们无从知道旅鼠之谜的真正原因,但我们却能感受到:这也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控制着自然的和谐发展。由此我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刻含义。

四、讨论与探究

1、一只小小的旅鼠尚能如此,我们人呢?正如课文所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结合下列文字资料,讨论一下,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文字资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XX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1955年,我国著名人口学家,北大校长马寅初先生说:“我的调查证实,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实在是太高了,几乎失控,每年都要增长22%以上,甚至可能接近30%,这就是说中国每年净增人口已经达1300万之多。十年以后中国的人口将达8亿多,五十年后(即XX年)将增加到26亿,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亿人。

网上有人预测:中国人口2032将达高峰14.7亿。

启示:重点在控制人口,学会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动物们都知道通过控制自身种群的数量,来保持生态平衡,维持自然的和谐发展。而我们人类呢,也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求得可持续发展。

五、拓展迁移

1、老师在开课的时候说了,神秘的自然给予了我们许多,你读完了这一篇知识性与趣味性都很强的文章,一定会有许多印象深刻的地方吧,请把它谈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也可以谈出自己的感受。

2、课后观察与收集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还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利用课后时间去收集或观察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自然是伟大的,是可爱的,是生我养我的家园。然而,人类为了经济和物质上的享受,让我们的家园遭到了破坏,自然已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地球已快满目苍痍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拯救地球吧,拯救我们的家园吧!我们生每一个人都应该觉醒:别再干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了,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七、布置作业:

八、教学后记:

《旅鼠之谜》学习要点篇4

旅鼠之迷

山西省灵丘二中张杰

教学目标 :

1. 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2. 学生能从文章中学会思考,并能给自己以启示。

3. 让学生了解文章写法上的特点。

4.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并能写作短小篇章。

教学重点:写作观察小文章。

教学难点 :学会思考,学会探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对北极旅鼠,一年竟能繁殖967118只!奇不奇!还有更奇的,一旦旅鼠太多了,毛色竟会变化,灰黑色变成鲜艳的橘红色,莫非要招引天敌来吃掉自己?还有更奇的,要是死不成,数百万只旅鼠就汇集起来,直奔大海,跳将下去,这叫“旅鼠死亡大迁移”。所有这些行为究竟是为什么,科学家们研究好几个世纪了,至今还没有解开迷团。这篇《旅鼠之迷》就详详细细地讲述了旅鼠的一个个奥秘。

二.简介作者

位梦华,1940年出生于山东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攻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1978年归入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并于1982年10月去南极,从此与两极结下不解之缘。1983年回国后,利用业余时间,埋头于南极的综合研究。

1991年6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深入到啊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回国以后,在对北极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为中国的北极考察事业奔走呼吁。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由中国科协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组成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位梦华任总领队,率领25人的队伍,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重重困难,于1995年5月6日胜利到达北极点。

三.整体感知课文

1. 默读课文

2. 根据课后研讨与练习一,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1)      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

(2)      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怪现象,好象想方设法要自杀似的。

(3)      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四.学会思考,学会探究

1. 默读课文

2. 你能否说说文章中值得你思考的地方,并与你的组员交流一下。

3. 想想丹尼斯说的话:“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表达出的思想。

4. 归纳归纳文章所能给予我们的启示。

如:(1)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研究当然不能没有功利目的,但是功利目的不能太狭隘。对于旅鼠,自有一批动物学家和动物行为专家怀着极大的兴趣孜孜不倦地研究,他们离开繁华的城市和温馨的家庭,来到边远极地,醉心于观察和研究。

(2)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研究的失败,说明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需要调整,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迷。

(3)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定内打破生态平衡,就会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势。

(4)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三大奥秘,默读课文。

二、了解文章写法。

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它的写法能不能叫做“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1、 记叙的要素衡量: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人物:“我”和丹尼斯;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

2、 通篇几乎都是“我”丹尼斯的对话,而且丹尼斯的话是大段大段的,讲的都是旅鼠的奥秘。

3、 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与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

4、 吸引读者,适合阅读心理,让人喜欢。

三、观察小短文写作

1、可见文中人物都是喜欢观察而且喜欢探究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就应该学习他们,我们也应该养成平时多留心我们周围的事物的习惯,作一番研究,请有这样习惯的同学保持你的风格,而没有这种习惯的同学,现在就请开始吧。

2、布置小短文写作:观察自然界中的一种事物,并试着去了解它,写一段文字,尽量给人带来新奇感。

四、作业 布置

1、完成语文作业 本中的相关练习。

2、可以继续你的观察作文。

《旅鼠之谜》学习要点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

2、反复阅读课文,了解事实,从事实中概括提炼观点。

3、理解以叙述为主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

4、培养以科学态度探究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增长科学素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字词

媲美挑衅笃信迷惘啮齿徘徊

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

神秘莫测:使人摸不透,高深得没法揣摩

迷惘:由于辨不清而困惑不至怎么办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三、朗读课文

(一)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第一大奥秘:旅鼠繁殖能力惊人

第二大奥秘: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怪现象,好像想方设法要自杀似的。

第三大奥秘: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二)旅鼠的行为给我们人类什么启示?

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四、问题探究

1、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旅鼠的奥秘是我们人类研究了几个世纪仍无法理解的,由此获得的启示是:大自然还有很多奥秘,我们人类仍无法解释,有些奥秘是非常难解的,有待继续探究。

#如果我们人类无节制的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自然界的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

#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

2、本文的写作特点

(1)从记叙文的角度来看,记叙文的几要素交待很清楚

(2)用记叙文的框架,通过对话的形式,色生动有趣的介绍知识

3、采用对话方式的好处

(1)可信度高

(2)通俗亲切

五、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六、作业 

《旅鼠之谜》学习要点篇6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杂交文体的文章。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全文看,有完整的记叙要素,是记叙文。而内容上主要是介绍科学知识的。因而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课文主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奥秘,北极旅鼠和一般的老鼠外形上没有多大差别,“但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第二大奥秘是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浩浩荡荡,无所畏惧。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无从知道,或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这就揭示出自然的奥妙无穷。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把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树立环保意识。这既是本单元训练目标的体现,又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本文是一篇自读课,安排一课时

根据本单元目标和本文内容,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2.体味本文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独特写法

3.学会仔细地观察,深入地思考,生动地描摹,得体地表达。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热爱自然,探究自然无尽的奥秘。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与课文内容,我又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1.概括旅鼠的三大奥秘,整体把握文意。

2.领会文章给我们的启示。

3.把“理解文章主旨”作为本课的第三个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多媒体展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法等。

2.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为主,要求他们课前查阅资料并整理、预习课文,同时教给他们跳读、勾画、批注、分析与思考等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深入探究。因为初二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所以要不断地训练。

四、教学过程:(概括;言说;启迪)

(一)、激趣导课

我想可以由旅鼠的故乡——北极入手,让学生根据预先查找的资料说说北极,说说旅鼠,说说大自然的未解之谜,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好奇心。

(二)、整体感知

1、学习本文,我认为首先要抓住题目了解旅鼠到底有哪些难解之迷,可以让学生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

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虽然是哺乳动物却有和细菌相似的繁殖能力。在分析这个奥秘时可以思考:作者为了说明旅鼠的繁殖能力,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确:作者用一系列数字说明旅鼠繁殖能力极强,这些数字准确说明了旅鼠繁殖数量,也就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而且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条理十分清楚,有详有略,每一处都交代的十分清楚。

第二大奥秘是能够根据条件控制繁殖。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周期性的进行“死亡大变迁”。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2、接着可以讨论旅鼠的几大奥秘的原因。这个问题课文没有明确回答,设置这个问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也可以引导他们了解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旅鼠有这种本能。从而也了解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三、探究思考

主要探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二是写法。

内容上重要设置两个问题:

1、旅鼠的奇特行为给我们人类什么启示?

2、“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中国马寅初在建国初期的忧患,美国阿西摩夫在1972年的预见。

为什么设置这两个问题呢,一是对文章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文章并不仅仅在写旅鼠,而且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给我们不同的启示。

二是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师: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19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2019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3、了解写法。因为这篇课文的写法很特殊,应该了解一下。

可以先问学生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先用记叙的要素来衡量。记叙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见是地地道道的记叙文体。可是这篇记叙文很特殊,它所叙述的故事跟一般记叙文叙述生活故事不一样,讲的全是关于旅鼠的知识。这篇“记叙文”还有一个特点,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而且丹尼斯的话大段大段的,讲的都是旅鼠的奥秘,用了许多说明性的语言。这样看来,说这篇文章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是不错的。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和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可见,介绍知识的文章也可以不拘一格,应该努力创新,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让人喜欢。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自然界的哪些动物有奇特的现象?

2、“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对此,你怎么看的?

五、领悟创作

1、以“我是旅鼠”的身份来自我介绍。

2、“……之谜”

《旅鼠之谜》学习要点篇7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作者,了解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特点。                  

(2)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2、技能目标: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清楚明了的说明复杂事物,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科学理性的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会问题,善于观察生活,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即说明文与记叙文的杂交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放出旅鼠的图片,学生描绘一下旅鼠的样子。

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上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旅鼠之谜》,去探索一下。

二、检查预习:

1、请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作家、作品。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地质学家.1991年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回国后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北极的各种情况。他的主要著作有《神奇的北级》、《南极之梦》等。

2、读一读,写一写:

徘徊  媲美  笃信  幼崽  啮齿

仓皇逃窜 饶有兴趣 神秘莫测

焦躁不安 东跑西颠 鼠目寸光

传宗接代 道听途说 若有所思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北极旅鼠有哪些奥秘,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明确:三大奥秘

(1)繁殖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一年就有百万后代。

(2)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3)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四、合作研讨,深层探究:

1、 提问:你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之后由各组选代表发言,共同交流。

学生可能有的答案有:

l        大自然有许多奥秘人类还无法解释,有待继续研究

l        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

l        在位梦华和丹尼斯身上我们看到了为科学的崇高献身精神

l        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l        自然界本身就具有调节机制,一旦被破坏,就会向新的平衡转化

重点品味文末丹尼斯的话,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讨论,鼓励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五、            品读课文,体味文章独特的写作手法:

a)        提问:本文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知识性很强,但读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想一想,文章的写法有什么独特之处?它是说明文还是记叙文?在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来。

学生思考、明确: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的笔调介绍科学知识。

记叙的框架、说明的内容、对话的方式。

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趣。

b)       学生自主选例评析,品味文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六、            延伸拓展:

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说说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

七、            课堂小结:

《旅鼠之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文章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长。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种形式启发我们。从旅鼠的身上,我们如果反观人类自身,也许会领悟到很多……

作业 布置:

1、 抄写生字词。

2、 完成课课练。

3、选择北极旅鼠三大奥秘中的任一一个奥秘,大胆而合理地猜测一下吧!

《旅鼠之谜》学习要点篇8

南川市第三中学课时教案·八下语文

授课时间

第11周 星期四  2006年4月27日

总第53课时

课题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课型

自读·点拨·练习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

2、了解作者及其创作,了解科学小品的文体特征;

3、运用概括提要方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过程与方法目标:4、联类引申,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注重研究;

5、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

情感与价值目标:6、探究自然无尽的奥秘,接受自然无穷的启示。

重点

目标3、4、5

难点

目标4、5

教学准备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一、导入  

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阅读这篇课文,相信你也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二、新学

(一)夯实基础

1、掌握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媲(pì)美    挑衅(xìn)   迷惘(wǎng)      笃(dǔ)信

啮(niè)齿   滑稽(jī)    徘徊(huái)      逃窜(cuàn)

(2)解释下列词语。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笃信:忠实地信仰。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2、知人论世·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攻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详见《教师教学用书》122页)引出科学小品文

明确:科学小品文就是用文学的笔调介绍科学知识。

(二)读内容

教师直接导入  ,因文章较长,不宜哆嗦。

学生当堂完成,及时订正。

教师宣读,亦可学生查资料完成。从速以激发兴趣。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

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明确:旅鼠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一年就有近百万后代。

旅鼠第二大奥秘是,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旅鼠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2、齐读文最后丹尼斯说的话,

思考讨论:他说得有道理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119页或《优秀教案》118页)

3、归纳:

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三)读文学(语文相关知识)

1、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知识性强,但读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这是因为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那它的写法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记叙的框架。本文具备记叙的六要素。

对话的方式。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既通俗又亲切。

说明的内容。如把丹尼斯讲述旅鼠三大奥秘的话筛选出来,连接起来,是一篇完整地介绍旅鼠知识的说明文。

2、作为说明文的一般学习方法

(1)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说明顺序及结构,(3)说明方法,(4)说明语言特征。

三、小结

本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长。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种形式启发我们,教育我们。从旅鼠的身上,我们如果反观人类自身,能悟到许多……请同学们课后写一篇文章,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记下来。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取代表发言,共同交流。

学生自由讨论。这个问题是开放性的。

引导完成,提到问题由学生集体回答。

大言话之,学生集体回答,不是详细学习。

教师小结,进行思想教育。

布置作业 

相应的资料练习。

板书设计 

奥秘无穷

旅鼠之谜                          知识性、趣味性

启示多多

教学后记

考勤:

教学得失:

作业 情况:

《旅鼠之谜》学习要点篇9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学习作者娓娓动听的对话中讲述故事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说明文知识性很强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旅鼠的特点。 

2.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3.由学生自己讲述课文内容,解答旅鼠之谜。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媲(pi4)美 挑衅(xin4)迷惘(wang3)笃(du3)信 

啮(nie4)齿 滑稽(ji1) 徘徊(huai2) 逃窜(cuan4) 

2.解释下列词语。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逃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二、导人 

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阅读这篇课文,相信你也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 

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 

1.哺乳动物却有和细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2.能够根据条件控制繁殖。 

3.达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敌人来消灭自己。 

4.周期性的进行“死亡大变迁”。 

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四、探究活动 

1.讨论旅鼠的几大奥秘的原因。 

(提示: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旅鼠有这种本能。) 

2.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3.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学生说自己所见的奇闻,课后写成书面文字。) 

五、小结 

本文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课文主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奥秘。北极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没有多大差别,“但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第二大奥秘是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浩浩荡荡,无所畏惧。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无从知道,或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这就揭示出自然的奥妙无穷。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把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 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 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 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 

2.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 课程导入 

(二) 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极考查,1991年六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州》、〈〈北极的呼唤〉〉等。 

(三)展示教学目的 

(四)检查预习 

1.读著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媲美( )挑衅( )笃信( )迷惘( )啮齿( )苔藓( )前赴后继( ) 

2.解释下列词语 

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笃信:忠实的信仰。笃:忠实,全心全意。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五)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 

思考题1:快速默读课文,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有哪几大奥秘? 

(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一、旅鼠繁殖能力惊人;二、旅鼠繁殖能力不仅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自杀现象;三、死亡大迁移,数百万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思考题2:课文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是记叙文与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1)找出本文记叙的六要素;(2)为了说明旅鼠之谜,本文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提示:(1)六要素: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行为发表他的感想。 

(2)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六)讨论与探究 

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想一想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文字资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启示:(1)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作用,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趋势; 

(2)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当觉悟:人类也应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3)科研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七)拓展迁移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还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 

(八)布置作业 

1.模仿本文课下写一篇〈〈-----------之谜〉〉 

2.学会用下列成语造句 

鼠目寸光—— 

前赴后继—— 

相辅相成—— 

道听途说—— 

结语:谢谢同学们的极积极参与! 

感谢各位老师的广临指导!

《旅鼠之谜》学习要点篇10

旅鼠之谜

位梦华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并理解重点字词;了解关于旅鼠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查字典、解决文字障碍;速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学习作者娓娓动听的对话中讲述故事的写作手法。

3. 情感与态度目标:激发探究奥秘的好奇心;引起对人类人口问题的关注。

教学设计:

●导入  :以谁是自然界中繁衍能力最强的生物(老鼠)为问题提问学生,引出本文中对于老鼠的一个种类——北极旅鼠的介绍。

一.整体性阅读

1.学生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媲美()挑衅()笃信()迷惘()啮齿()苔藓()前赴后继()

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笃信:忠实的信仰。笃:忠实,全心全意。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2.初步感知文意。

(1)      请一位同学复述课文,熟悉课文大体行文思路。

(2)      思考:快速默读课文,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有哪几大奥秘?

(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一、旅鼠繁殖能力惊人;二、旅鼠繁殖能力不仅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自杀现象;三、死亡大迁移,数百万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二.突破性阅读

1.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思考

课文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是记叙文与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1)找出本文记叙的六要素;(2)为了说明旅鼠之谜,本文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提示:(1)六要素: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行为发表他的感想。

(2)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2.本文主要借旅鼠这些特殊之谜来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本单元是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的,人口增长与自然有什么利弊关系)

三.探究性阅读

1.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想一想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文字资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启示:(1)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作用,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趋势;

(2)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当觉悟:人类也应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3)科研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2.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学生说自己所见的奇闻,课后写成书面文字。)

四.巩固小结

本文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课文主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奥秘。北极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没有多大差别,“但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第二大奥秘是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浩浩荡荡,无所畏惧。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无从知道,或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这就揭示出自然的奥妙无穷。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把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

《旅鼠之谜》学习要点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旅鼠的三大奥秘。

2.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①查阅有关作者生平的资料。

②搜集有关旅鼠以及其它动物奇异现象的资料。

③分角色朗读课文。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有许许多多奇怪的现象,有的已经被人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有的至今仍是一个谜团:在北极生活着一种被人们称之为旅鼠的老鼠,每对一年竟能繁殖后代967118只!一旦旅鼠多了,它的毛色就会发生变化,灰黑色变成鲜艳的橘红色,好像是在吸引天敌的注意;如果死不成,他们就会聚成几百万只的大军,浩浩荡荡直奔大海,集体自杀。这些行为究竟是为了什么?科学家们绞尽脑汁,研究了好几个世纪,至今也没有解开这个谜团。今天,我们就与位梦华先生一起走进旅鼠世界,详细了解旅鼠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①画出生字词,运用工具书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语含义。

②思考并概括旅鼠有哪些奥秘?

2.质疑交流

①词语重点:神秘莫测媲美膨胀滑稽道听途说繁衍

②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极考查,1991年六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州》《北极的呼唤》等。

③旅鼠的奥秘:北极旅鼠繁殖能力超强;旅鼠超出一定数量,它的毛色由灰黑色变成鲜艳的橘红色,以吸引天敌;如果死不成,几百万只旅鼠直奔大海,集体自杀。

3.探讨:旅鼠的奇特行为给对人类有何启示?

(文字资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启示:(1)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作用,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趋势;

(2)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当觉悟:人类也应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3)科研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三、赏读分析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自己获得了哪些知识?

简要回顾本文内容。

2.作者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准确说明旅鼠的这些奥秘?请举例说明。

学生快速浏览后,列提纲回答。

教师总结: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3.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知识巧妙的介绍给大家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课文中的例子加以分析。

教师先将本文的概括介绍投影显示,学生在对比中明确:

①作者运用记叙的方式,采取对话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的介绍科学知识;

②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

③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总结科学小品文的写法特点。

①作者运用灵活的方式,采取多种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的介绍科学知识;

②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

③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通俗易懂。

四、积累拓展

1.请用二、三百字将本文介绍的知识概括出来,然后小组交流,选出两名代表在班内交流并评价。

2.除了旅鼠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的奇特行为,请将课下搜集的相关知识讲给同组同学听。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及其查阅的资料,全班交流,注重找出动植物的奇异表现及原因。

五、课下作业

运用本文的写法,将你最感兴趣的一种动植物的奇异行为写成一篇科学小品文。

《旅鼠之谜》学习要点篇12

我是梨花上传教案《旅鼠之谜》

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从旅鼠惊人的繁殖能力连想到人类毫无限制的繁衍将会带来可怕的后果,从而警示人类关注人口问题,关注生态平衡问题。内容前显,但带给人们的思索是深刻的,教学思路设计如下:

1、 图片导入  ,阅读课文,解决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带给人们的启示。

3、 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记叙文与说明文的杂交体)。

4、 讲述自然界还有那些奇异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5、 课堂练笔:把你这堂课的收获、感想写下来,注意推敲词句。

教学目标 

1、 概括北极旅鼠三大奥秘。

2、 多角度领会本文给人的启示。

3、 领会、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记叙文、说明文的杂交体)。

4、 培养学深热爱科学,用于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5、 课堂练笔。

教学重点:1、概括旅鼠三大之谜。

2、

《旅鼠之谜》学习要点(通用1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备课资料

    [疑难解析]①什么叫记古代的“记”是一种不定体。一般地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地写出来,...

  • 《醉翁亭记》“课前作业 导学”设计的体会

    课前作业 导学,既能节省课时,增大课堂的容量,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合作互助精神。让学生既能体验自已学习成...

  • 《醉翁亭记》学习指要

    《醉翁亭记》是北宋欧阳修写的一篇山水游记,表现了作者因参与范仲淹等政治改革失败被贬滁州知州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笔...

  • 《旅鼠之谜》教学参考

    (一)重点与难点: 1.阅读课文,归纳北极旅鼠有几大奥秘。 2.作者写作意图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如果人类也无节制地繁衍下...

  • 《藤野先生》重点解说

    重点解说1字音辨读。2辨别形似字。3词义辨析。①模胡:一般指不分明、不清楚。例:他神志模胡、言语不清。文中指马虎、不...

  • 《藤野先生》教学资料汇集

    一、背景及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一)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最初发表于1926年12月10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

  • 《藤野先生》教学难点 试析

    《藤野先生》教学难点 试析 (一)藤野严九郎其人其事藤野严九郎生于日本福井县,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

  • 《藤野先生》教学参考

    教学目的一、通过对作品的内容和结构的分析,了解散文的重要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二、了解并学习通过几件事表现一个人...

  • 《藤野先生》导读提示

    导读要点:这篇文章也是叙事散文,在导读方法上有如《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其要点是:1在学习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

  • 《藤野先生》导读设计

    一、初读课文。1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集《》。初一已学过这个集子里的一篇《》。这些散文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是从记忆中...

  • 《藤野先生》备课参考

    问:鲁迅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的实际情况如何?课文说,“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学年考试的成绩,“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

  • 我教《藤野先生》

    ,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着眼语言文字承载的思想和文化。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