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0:51
导读要点:
这篇文章也是叙事散文,在导读方法上有如《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其要点是:1在学习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散文的阅读法;2引导学生学习抓人物主要特征和事迹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导读内容及步骤:
一、自检对本文重点字词掌握情况。
1给下列黑体的字注音:
绯红发髻驿站系住食宿寒颤颤的
扒手诘责匿名寓居瞥见
2辨析下列各组加点的形近字,指出它们的区别的部位。
二、阅读本文可采用《回忆我的母亲》一课的阅读方法,即抓住结构线索,理清全文脉络,对本文结构线索有三种说法,请同学们辨别一下哪种是对的。在对的后面打“√”号。
(A)以藤野先生为线索
(B)以鲁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
(C)以鲁迅的爱国思想和尊师为线索
【提示】(B)√
三、结构线索明了之后,请按这条线索速读全文,划分段落,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出每段的段意。
【提示】全文可分四段:1见藤野之前2与藤野相识和受到的教益3与藤野告别4对藤野的怀念
四、细读第一段,研讨以下问题:
1从上面分段可以看出,这篇散文主要写的是鲁迅与藤野的交往,而第一段并没有涉及到这方面,那么,写这段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这段看起来好象脱离了“藤野先生”这一中心,但它并不是闲笔,全段重点写的是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主因,也是下文所写的相识藤野、敬重藤野的一条隐线。
2开头两节通过“清国留学生”逛公园和学跳舞的丑恶现象,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表达这样感情的手法是什么?从书中划出表明手法的最鲜明的语句。
【提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那种腐朽思想、糜烂生活表示极度厌恶。表达这种感情采用了讽刺手法。表明这种手法的字句有运用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宛如小姑娘的发髻”;运用描写:“油光可鉴”、“将脖子扭几扭”;运用反语:“实在标致极了”。
3在去仙台途中作者为什么对“日暮里”、“水户”的印象那样深?说明了什么?请同学联想、分析,然后简要口述。
【提示】“日暮里”可能含有“日暮途穷”之意(或理解含有其它含意皆可),从而作者联想到祖国的现实,内心为之忧虑。“水户”是具有民族气节的朱舜水客死的地方,作者对其产生仰慕之情。所以,对上述都留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总的来说,是反映作者的爱国思想。
五、第二段着重写藤野先生,请同学边读边回答。在这段里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刻画藤野肖象?从几个方面写出藤野的高尚品质?要求同学快读快答,看谁反应快,头脑机敏。
【提示】作者抓住藤野的外貌特征进行肖象刻画:黑瘦、八字须、戴眼镜;挟着一叠书;声调缓慢有顿挫;旧外套(经常忘带领带)。写藤野高尚品质:生活俭朴,治学严谨,为人正直热忱,教学认真严格,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六、阅读第三段,边读边思考:在这段里,是哪两件事促使鲁迅不得不与藤野告别,反映了鲁迅和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快速回答。
【提示】是收到“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使正在探索救国之道的鲁迅受到大刺激,因而改变了学医救国的打算,不得不与藤野告别,从中充分反映了鲁迅爱国主义思想,也反映了藤野先生对鲁迅的深厚感情。
七、同学交流、讨论第四段的三个自然段的段意,在讨论基础上做填空练习:
1说明没有给的原因
2抒发对藤野的,以及对他的
3把怀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疑难解析]①什么叫记古代的“记”是一种不定体。一般地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地写出来,...
课前作业 导学,既能节省课时,增大课堂的容量,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合作互助精神。让学生既能体验自已学习成...
《醉翁亭记》是北宋欧阳修写的一篇山水游记,表现了作者因参与范仲淹等政治改革失败被贬滁州知州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笔...
(一)重点与难点: 1.阅读课文,归纳北极旅鼠有几大奥秘。 2.作者写作意图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如果人类也无节制地繁衍下...
重点解说1字音辨读。2辨别形似字。3词义辨析。①模胡:一般指不分明、不清楚。例:他神志模胡、言语不清。文中指马虎、不...
一、背景及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一)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最初发表于1926年12月10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
《藤野先生》教学难点 试析 (一)藤野严九郎其人其事藤野严九郎生于日本福井县,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
教学目的一、通过对作品的内容和结构的分析,了解散文的重要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二、了解并学习通过几件事表现一个人...
一、初读课文。1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集《》。初一已学过这个集子里的一篇《》。这些散文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是从记忆中...
问:鲁迅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的实际情况如何?课文说,“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学年考试的成绩,“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
,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着眼语言文字承载的思想和文化。
课文研讨一、整体感知“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韩愈散文中,抒发不平之鸣的篇章不少,《马说》便...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