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信息技术教案 >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评比——冒泡算法的程序实现;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评比——冒泡算法的程序实现;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10

由里及外,由下而上

—“算法的程序实现”的教学策略

缙云朝晖外国语学校王震

案例背景:

《算法与程序设计》的第五章,冒泡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利用程序实现冒泡排序算法;这时的学生已经能利用冒泡排序方法手工完成数字的排序,而且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程序基础,掌握了基本的程序设计语句的用法,如if语句,for语句,赋值语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将冒泡算法的模拟步骤转换为基本语句的程序实现,通过它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增强学习算法与程序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设计思路:

《算法与程序设计》一书中的好多算法,包括枚举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对分查找等都会有多重循环语句,如果从多重循环语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无疑会加大难度,学生也很难理解多重循环的内外关系及具体含义;因此,选择由里到外,由下到上的程序设计过程,可以避开多重循环的概念,简化难度,设计思路更加清淅;而且内循环也往往是算法步骤中的核心步骤,由里到外的过程,也就是抓住主要环节,再逐步向次要环节展开的过程,这是一个很好的程序设计的方法;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也提供了一种思考和下手编程的思路。

教学细节描述:

导入:

师:出示~赛季nba球员数据excel表

师:想知道谁的得分最高,谁的罚球最好,有什么最简单的办法?

生:排序

师:按excel中的升降序按钮,演示升序和降序操作

师:看来排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确实非常有用,今天我们就来设计一个能排序的程序。

展开:

一、出示任务“以冒泡法的思想,利用程序完成对36273218四个数的从小到大的排序”,整个任务分四步完成:1、界面设计2、输入数据3、冒泡程序4、输出数据;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第1、第2、第4部分的代码。

二、完成第3部分冒泡排序的程序实现:

师:请同学们回忆并口头描述一下冒泡排序的过程。

生:通过两两交换,小的水泡先升到水面上。

师:如果手工去模拟冒泡过程,你能模拟出来吗?

生:能

师:你能把手工的过程用程序实现吗?

生:沉默,很难

师:好,今天我们来看看,怎么把手工的过程用程序代码描述出来。

师:将4个数放入数组d中,增加一个变量j,刚开始j=4指示第4个数,这时候我们要做什么动作?

生:交换32与18的位置

师:为什么要交换?

生:因为32比18大

师:也就是说比较32与18,发现32大于18,所以交换32与18,换句话也可以说是比较d(4)与?

生:d(3)

师:再换一种说法是d(j)与?

生:d(j-1)

师:换好之后,应该再往前走,j应该变为3,然后谁跟谁比较?

生:d(3)跟d(2)

师:更通用的说法是?

生:d(j)跟d(j-1)

师:总结整个过程为“j由4到2,如果d(j)比d(j-1)少,则交换d(j)与d(j-1)”,如果把它转换为程序,这个程序就能完成一轮冒泡的排序,请同学们试试把“如果d(j)<d(j-1),则交换d(j)与d(j-1)”转换为程序

学生完成if语句,但是不知道如何交换,这时老师出示两瓶不同液体的互换课件,引导学生得出:c←d(j-1),d(j-1)←d(j),d(j)←c,并让学生自行完成交换的程序代码。

师:一轮的过程是“j由4到2,如果d(j)比d(j-1)少,则交换d(j)与d(j-1)”

完成了比较交换之后,还要完成“j由4到2”的过程,大家试想一下,“j由4到2”与比较交换之间的关系:j为4的时候比较交换,j为3的时候比较交换,j为2时比较交换。跟据这样的相互关系,我们应该用什么语句来完成?2页,当前第1页12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评比——冒泡算法的程序实现;.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E-mail的使用》教学案例

    “绿色奥运由我做起”——《e-mail的使用》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思想】“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从‘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综合...

  • 图像的放大与缩小

    一、课题: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运动内插动画的概念。(2)进一步掌握文字输入及格式设置的方法。(3)掌握放...

  • 愚公移山(新编)”片头动画的制作

    【设计思想】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是高一学生下学期的学习内容,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多媒体技术解...

  • 一信息技术第六章“第一节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的概念;2.知道两种算法的描述方法—语言描述法和流程图的区别3.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4....

  •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本适用年级:高一必修模块一、教学思...

  • 展示黄埔人文历史风采--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一节进行教学设计的。课标...

  • 《统计分析数据》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对期中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使学生掌握数据筛选、数据排序、分类汇总的基本操作。 2...

  • 实践体验“OCR软件的使用”

    活动目的:(1)体验ocr软件的基本工作过程。(2)了解ocr软件的实际应用价值。活动步骤:(1)要求学生事先准备包含印刷...

  • 丰富多彩的节日--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搜索引擎的更多作用。技能目标:(1)能熟练应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掌握相关技巧;(2)能下载...

  • 文字处理基本知识

    在上面的论文中我们已经使用过了word的一些基本操作,这里我们再次打开以前的文档复习一下word的基本操作。打开和保存文件...

  • 文本信息加工

    【教学目标】1、 体验文字处理技术的发展变化及意义。2、 领悟传播民族的必要性与紧迫性。3、 了解文字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

  • Flash动画基础

    教学内容分析:信息技术课中的flash动画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但一直以来也是学生觉得难学的内容。笔者让学生把flash...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