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教案 > 八年级数学教案 > 八年级上册《线段、角的轴对称性》2导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线段、角的轴对称性》2导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1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会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
3.经历探索线段的轴对称的过程,在“操作——探究——归纳——证明”的过程中培养思考的严谨性和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利用线段的轴对称性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实践探索一
在一张薄纸上画一条线段ab,你能找出与线段ab的端点a、b距离相等的点吗?这样的点有多少个?
动手操作,交流发现.
激发兴趣,点明主题.
衔接上一节课,渗透数学“逆向思维”的数学研究策略.
实践探索二
如果一个点在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那么这个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反过来,如果一个点到一条线段的两端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吗?
如图2-21(1),若点q在线段ab上,且qa=qb,则q是线段ab的中点,则点q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如图2-21(2),若点q是线段ab外任意一点,且
qa=qb,那么点q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吗?为什么?
通过上述探索,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教师利用几何画板验证线段垂直平分线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1.猜想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2.自学课本上点q在线段上的情形,思考点q不在线段上时的证明;
3.学生证明逆定理.
(1)过点q作qmab于点m,利用hl证明三角形全等,继而得到qm垂直平分ab.
(2)过点q作∠aqb的角平分线交ab于点m,利用sas证明三角形全等,继而得到qm垂直平分ab.
(3)过点q作ab边上的中线交ab于点m,利用sss证明三角形全等,继而得到qm垂直平分ab.
4.学生讨论、归纳得到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教师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合理猜想,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从“点q在线段ab上”这一特殊情形的直接呈现,到“点q是线段ab外任意一点”一般情形的研究,渗透数学中“特殊——一般”的研究方法,同时图2-21(1)也是为图2-21(2)作好铺垫,引导学生思考添加辅助线解决问题.
    两个步骤兼顾了“任意性”和“完备性”,让学生感受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点的共性,几何画板的一般性图形验证,客观的得到了其是一类点的集合.
实践探索三
你能运用实践探索二得到的结论,用尺规画出任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吗?如果能,说说你作图的依据.
课本上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时,为什么要画“两弧的交点”,而且“半径要大于ab”呢?
在线段ab所在直线外取一点c,连接ac,用刚学的方法画出ac的垂直平分线l1,与ab的垂直平分线l2交于点o,再连接bc,并作出它的垂直平分线.你发现了什么?得到什么结论?这又是为什么呢?
1.学生尝试操作、小组交流;
2.小组代表汇报画法,并说明作图依据;
3.自学课本,与你的画法进行对比,判
断谁的画法更好?
4.说明作法中“两弧的交点”“半径要
大于ab”的原因;
5.进行延伸作图,观察现象,思考原因.
从实践探索二出发,引导学生利用圆规的等距性找到确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两点,强调“两交点”及“半径”,确保作图成功.2页,当前第1页12

八年级上册《线段、角的轴对称性》2导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通用5篇)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篇1一、分类、揭示物体名称。师:上课,同学们好。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哪,老师给...

  • 《菱形》教案(精选4篇)

    《菱形》教案篇1教学建议知识结构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

  •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精选15篇)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

  •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通用17篇)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知识与...

  • 《对称图形》教案(精选4篇)

    《对称图形》教案篇1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 《丑小鸭》教案(精选18篇)

    《丑小鸭》教案篇1【课前透视】《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作品改写的一篇拟人体童话。文章以充满情趣的语言,生动引人的情节...

  • 《连 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

    《连减》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26—27页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

  •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精选5篇)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篇1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

  • 《丑小鸭》教学设计(精选22篇)

    《丑小鸭》教学设计篇1【分析教材】《丑小鸭》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

  • 《旋转》教案(通用8篇)

    《旋转》教案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第24—26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图片,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

  • 《确定起跑线》教案(精选7篇)

    《确定起跑线》教案篇1设计理念:1、尽可能向学生提供现实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和学习“现实中的数学”。2、创设开放的问题情...

  • 《旋转》教学设计(精选9篇)

    《旋转》教学设计篇1一、复习旧知。1、出示指针旋转的过程,唤起学生对旋转的记忆。师:(出示课件:钟面模型)分针从12转...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