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15
教学目的:1.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⒉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表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教学重点: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抽签法、随机数表法教学难点: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时,“每次抽取一个个体时任一个体a被抽到的概率”与“在整个抽样过程中个体a被抽到的概率”的不同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创设情境: ⑴在一次考试中,考生有2万名,为了得到这些考生的数学平均成绩,将他们的成绩全部相加再除以考生总数,那将是十分麻烦的,怎样才能了解到这些考生的数学平均成绩呢?⑵现有某灯泡厂生产的灯泡10000只,怎样才能了解到这批灯泡的使用寿命呢?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需要掌握一些统计学知识.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一些统计学初步知识,了解了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学习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的容量、总体平均数、样本平均数的意义:在统计学里,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统计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是用样本估计总体,即通过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根据样本的情况去估计总体的相应情况.因此,样本的抽去是否得当,对于研究总体来说就十分关键.究竟怎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怎样抽取的样本更能充分地反映总体的情况?本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几种常用的抽样方法二、基础知识学习与研究:假定一个小组有6个学生,要通过逐个抽取的方法从中取3个学生参加一项活动,第1次抽取时每个被抽到的概率是?(),第2次抽取时,余下的每个被抽到的概率都是?(),第3次抽取时,余下的每个被抽到的概率都是?()。这样的抽样就是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地,设一个总体的个体总数为n,如果通过逐个抽取的方法从中抽取样本,且每次抽取时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就称这样的抽样为简单随机抽样。每次抽取时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相等的,那么在整个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否确实相等?例如,从含有6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的样本,在整个抽样过程中,总体中的任意一个个体,在第一次抽取时,它被抽到的概率是?();若它第1次未被抽到而第2次被抽到的概率是?()。由于个体第1次被抽到与第2次被抽到是?(填互斥,独立)事件,根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在整个抽样过程中,个体被抽到的概率p=?(+=)。又由于个体的任意性,说明在抽样过程中每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都是?()。
事实上: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个体数为n的总体中逐次抽取一个容量为的样本,那么每个个体被抽到概率都等于。由于简单随机抽样体现了抽样的客观性和公平性,且这种抽样方法比较简单,所以成为一种基本的抽样方法。如何实施简单抽样呢?下面介绍两种常用方法(1)抽签法先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号码可以从1到n),并把号码写在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上,号签可以用小球、卡片、纸条等制作,然后将这些号签放在同一个箱子里,进行均匀搅拌,抽签时,每次从中抽出1个号签,连续抽取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的样本,对个体编号时,也可以利用已有的编号,例如从全班学生中抽取样本时,可以利用学生的学号、座位号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的意义,正确区分排列、问题;(2)使学生掌握数的计算公式、数的性质用数与排列数之间的关...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的意义。能利用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2)了解和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意义,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2)能结合树形图来帮助理解加法原理与乘法原...
教学目标 (1)掌握复数乘法与除法的运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乘、除法的运算;(2)能应用i和的周期性、共轭复数性质、模...
教学目标 (1)掌握复数加法与减法运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运算;(2)理解并掌握复数加法与减法的几何意义,会用...
教学目标 (1)掌握向量的有关概念:向量及其表示法、向量的模、向量的相等、零向量;(2)理解并掌握复数集、复平面内的...
教学目标 (1)掌握,如虚数、纯虚数、复数的实部与虚部、两复数相等、复平面、实轴、虚轴、共轭复数、共轭虚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排列的意义。能利用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2)了解排列和排列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
教学目标 (1)掌握向量的有关概念:向量及其表示法、向量的模、向量的相等、零向量;(2)理解并掌握复数集、复平面内的...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意义,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2)能结合树形图来帮助理解加法原理与乘法原...
教学目标(1)掌握,如虚数、纯虚数、复数的实部与虚部、两复数相等、复平面、实轴、虚轴、共轭复数、共轭虚数的概念。(2...
教学目标(1)掌握向量的有关概念:向量及其表示法、向量的模、向量的相等、零向量;(2)理解并掌握复数集、复平面内的点...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