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10
一、课题:
二、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四、教学过程
1. 引言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们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信息与信息技术”。
2. 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就有了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方式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是,把信息与信息交流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则是20世纪后叶的事。
今天人们更是生活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信息,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通过列举生活、工业、农业、军事和科学技术中有关信息的巨大作用的例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放录像片、光盘和课件等方式,向同学们演示信息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信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信息的概念,从而达到对信息的属性有一个较完整的理解。
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并且体会到只有经过处理的信息,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
3. 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在教师指导下,请学生阅读理解书上的例子: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此外,还应该拓宽学生的视野,对信息的获取、传递与处理的过程,教师可以从我们人类怎样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进行的。说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与我们人类处理信息的过程相类似,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好像我们的眼睛、耳朵;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好像人的大脑,对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计算机的输出设备好像我们的嘴和手,输出信息处理的结果。
从而进一步说明人类信息获取、传递与处理的过程,信息传递从古到今有各种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处理信息的方式得到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文字和纸张的发明,实现了前人与后人的“信息交流”;19世纪末,电报、电话的诞生,扩大了人们信息交流的空间,缩短了信息交流的时间;进入20世纪之后,无线电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人们利用收音机可以收听国内外的新闻节目;通过电视机收看文体节目;用传真机传送图、文资料;在网络上可以用计算机检索科技信息,进行远程教育和浏览世界各国的名胜古迹等等。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在讲授计算机技术时可以列举些日常生活中计算机应用的例子,例如:银行门口的自动取款机(atm);马路上交通管理的电子警察;地铁站的自动售票员等等。
并且体会到电子计算机是功能很强的信息处理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绿色奥运由我做起”——《e-mail的使用》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思想】“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从‘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综合...
一、课题: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运动内插动画的概念。(2)进一步掌握文字输入及格式设置的方法。(3)掌握放...
【设计思想】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是高一学生下学期的学习内容,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多媒体技术解...
一、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的概念;2.知道两种算法的描述方法—语言描述法和流程图的区别3.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4....
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本适用年级:高一必修模块一、教学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一节进行教学设计的。课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对期中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使学生掌握数据筛选、数据排序、分类汇总的基本操作。 2...
活动目的:(1)体验ocr软件的基本工作过程。(2)了解ocr软件的实际应用价值。活动步骤:(1)要求学生事先准备包含印刷...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搜索引擎的更多作用。技能目标:(1)能熟练应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掌握相关技巧;(2)能下载...
在上面的论文中我们已经使用过了word的一些基本操作,这里我们再次打开以前的文档复习一下word的基本操作。打开和保存文件...
【教学目标】1、 体验文字处理技术的发展变化及意义。2、 领悟传播民族的必要性与紧迫性。3、 了解文字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
教学内容分析:信息技术课中的flash动画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但一直以来也是学生觉得难学的内容。笔者让学生把flash...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