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初中历史教案 > 七年级历史教案 >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学案(精选2篇)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学案(精选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7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学案篇1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学案       

一、明确目标:

1、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的重农措施及新开运河、中外交往,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的基本史实。

2、通过文天祥的抗元事迹,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

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建立、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学习难点:民族融合发展的表现

二、前置自学

1、12世纪时,蒙古族受到       的奴役控制。蒙古族杰出的首领         ,经过多年征战统一了蒙古。        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他为大汗尊称            ,标志着蒙古国的建立。

2、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         和          ,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3、      继承汗位后,于      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           。[来

4、        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        ,皇帝投降,南宋灭亡;元军进攻南宋时,大臣       积极抵抗,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气节。其名言:

5、元世祖时,意大利旅行家           来到中国,他写的                ,描绘了元大都的繁华。

6、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世祖时在中央设          ,在地方设          ,简称“行省”。       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还加强了对         (今中国台湾)的管辖。

7、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

三、交流展示

四、合作探究:

元朝时民族融合有哪些发展?有何影响?

五、达标拓展

1.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的是: a.阿骨打b.阿保机c.铁木真d.忽必烈

2.下列政权中,被蒙古和元朝灭亡的有①辽②西夏 ③金 ④南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3.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是在: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名诗:a.岳飞b.韩世忠c.文天祥d.寇准

5.元朝建立的者是: a.阿骨打  b.阿保机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6.元朝时开始形成的新民族是:    a.蒙古 b.回纥c.女真d.回族

7.元朝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统一中国 b.疏通运河  c.民族融合d.行省制度

8.下列不是元世祖重视农业的表现是:

a.户数增加和田地开垦最多b.兴修水利c.推广植棉d.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

9.是谁结束了12世纪时蒙古高原各部“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的局面: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文天祥   d.阿保机

☆:智力大比拼:

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将课文最后两段内容说出来?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学案篇2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学案

一、情景导入

播放腾格尔的《天堂》,这首歌给我们描述的天堂是什么样子?在蒙古草原上生活着那个少数民族?

二、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1、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忽必烈建立元朝、水陆交通的发展、中外交往等基本史实际。

2、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目的、内容和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概括元朝在历史上的贡献。

3、探讨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学习重点: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学习难点:行省制度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66—67页回答:

⑴蒙古族生活在(        )上,(   )统一蒙古。(     )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    ),建立蒙古国。

⑵思考题:成吉思汗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可组内讨论)

⑶(   )年(   )建立元朝,次年定都(  )即今(   )

⑷简述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2、阅读课本68—69页

⑴元朝的水路运输有哪两种方式?你能描述下运输的路线吗?

⑵读69页地图,了解元朝的疆域,元朝政府是怎样对全国进行有郊管辖的?

⑶元朝时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在:①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③黄河流域的( )、( )与汉族融合④新的民族——( )形成。

四、自我展示质疑解难

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你认为毛泽东的评价正确吗?说明你的理由。

2、元朝在历史上有哪些贡献?

3、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有什么作用?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4、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有什么作用?

五、盘点收获、拓展提升

1、盘点:学完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疑惑?对上好这节课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2、拓展提升:

①三个时间:年、年、年

②三个人物: 、  、。

③四件大事:①统一蒙古②建立元朝③行省制度④民族融合

六、达标测试巩固提高

1、下列各项活动属于成吉思汗业绩的是①统一蒙古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下列历史人物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a、赵匡胤  b、元昊   c、铁木真  d、忽必烈

3、元朝商业繁荣,其中国际性商业大都市是()

a、长安    b、泉州   c、大都   d、杭州

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5、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是在()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元朝

6、“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元朝时形成的一个人新民族是()

7、“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反映了元朝()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文化事业发展

c、中外交往频繁              d、民族融合发展

8、元朝大力发展海运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b、方便皇帝南下游玩c、解决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d、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9、读课本第4、68页两幅运河图,回答:

⑴这两幅图分别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的什么工程?

⑵68页图对4页图做了哪些改进?

⑶两朝开通运河的目的各是什么?在位的皇帝是谁?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学案(精选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学案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n...

  •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教案

    课题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个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情况及东京、临安等城市生活的...

  •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南昌起义,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掌...

  •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一范文本课课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西域;张骞;张骞通西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

  •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和现象,培养分析历史问题(原因、背景与事件...

  • 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活动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

  • 春秋争霸教案

    第6课 春秋争霸【课程标准】知道春秋争霸的史实。【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识记春秋的年代与特点、春秋五霸、晋文公与楚庄...

  •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教学目标】识...

  • 第18课繁荣的宋元文化学案

    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 祖国近内的远古居民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

  •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来源为第二单元在思想领域的知识。本课的主题是“变革的时代,活跃的思想”;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孔子和诸...

  •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知道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