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18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教学过程 :
播放VCD片段: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京召开
提问:
1.党的十三大提出的重要理论是什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大会所阐述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说明了什么?(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问:你能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吗?
(师引导,生回答: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发展程度——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必须以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那么,依据基本国情,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的基本路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学生阅读教材)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板书: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请同学看下表“二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概况”。
单位
1978年
1997年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3624.1
74772.4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
元
316.0
5160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
元
133.6
2000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亿元
1588.6
28843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206.4
3251
出口总额
亿美元
97.5
1827
进口总额
亿美元
108.7
1424
国家外汇储备
亿美元
1399
问:上表所列数字说明什么问题?
(生答,教师归纳。)
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
问:为什么以1978年的各项指标为比较点呢?
(生答,教师归纳,配合出示的图片和播放录像片段。)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原来的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这次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设问:在实现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前,五六十年代我国曾经出现了把阶级斗争、政治运动放在首位的现象,那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如何呢?
(出示粮票、布票、米票、居民购货本等票据。)
问:
1.大家见过这些票据吗?(军事博物馆曾在99年进行过票据展)
2.买东西得凭票供应,说明什么问题?
(以经济斗争为纲,忽视了经济建设,从而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低。)
3.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巨变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4.为什么现在这些票据只能作为藏品来展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发展,物质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票据作为一定阶段的产物退出历史舞台。)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要保证它的社会主义方向,这就涉及到两个基本点之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板书: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学生阅读教材P72黑体字,阅读后回答问题)
问:1.四项基本原则分别说明了我国的
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
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
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你能设计一幅简笔画形象地表述四项基本原则吗?
3.为什么说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你能举例说明吗?
原因:①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
②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举例:1998年抗洪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党和政府领导下坚决取缔邪教组织……
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
问:歌曲中唱到:“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改革开放战略决策是在何时提出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P73世界银行1997年的一份报告……
材料二:P73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问: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生答: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对我国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板书:改革是强国之路
改革的实质、目标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
出示图片:中国加入WTO、APEC会议成功在上海举行
问:以上内容说明什么?
(生答,教师归纳:说明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在走向世界。对外开放是改革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问: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外国人唱中国歌”、“外国人唱京剧”等大奖赛吗?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外国人热心参与其中,并把中国的戏曲、歌唱艺术演绎得惟妙惟肖呢?
(生答: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国力日益增强,中国的迅速发展倍受世人瞩目,对外友好交往加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学习中国。)
我们也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
板书: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学生归纳小结: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教材简析: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通过对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的分析,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首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此框是本节第二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理论基础。本框由四个目组成,第一目讲什么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二三四目讲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及其正确性。第一目与后三目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
1、识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2、理解: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重大意义。
3、培养学生结合实例分析坚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重要性的能力,明确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能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教学难点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四、教学方法
1、讲授与点拔为主。
2、“谈、划、忆、讲、议”有机结合。
五、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紧扣歌词为什么会有“神话般地崛起座座新城”、“奇迹般
地聚起座座星山”如此大变化呢?)
(出示学习目标:1、2、3)(学生自学)
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板书)
(1)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板书)
①制定基本路线的出发点是什么?(学生回答)(板书)
明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而制定。
②基本路线的内容:(板书)P146(68个黑体字)(学生集体读)
③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板书)(学生回答)
明确: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而言之就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板书)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板书)(学生回答)
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②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板书)(学生回答)
明确:社会主义本质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A、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B、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的需要。
C、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的成绩,(板书)(看辅助文)
明确:经济、人民生活、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板书)
①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板书)(学生集体读书P148页)
②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板书)
(幻灯片或录像:98年6-8月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同洪水搏斗情景)
明确: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板书)
(学生看书,思考: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实质和目标是什么?)
明确: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②改革的实和目标: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
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
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燕尾服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
③实现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基本国策。
A、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B、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C、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
(由学生看P149插图 P150页辅助文)
议论:改革使本地区发生什么变化?重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二)小结:(投影本框知识点,略)
(三)练习:(投影)
单项选择题: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把__摆在首要位置。( )
A、发展科技和教育。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大力提高人口质量。
C、治理环境污染。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我国改革的目标是( )
A、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B、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实行对外开放是( )
A、我国立国之本。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C、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不定项选择题:
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 )
A、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B、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C、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D、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简答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初三思想政治第四课第三节第一框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教案
一、教材简析: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通过对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的分析,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首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此框是本节第二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理论基础。本框由四个目组成,第一目讲什么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二三四目讲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及其正确性。第一目与后三目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
1、识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2、理解: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重大意义。
3、培养学生结合实例分析坚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重要性的能力,明确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能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教学难点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四、教学方法
1、讲授与点拔为主。
2、“谈、划、忆、讲、议”有机结合。
五、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紧扣歌词为什么会有“神话般地崛起座座新城”、“奇迹般
地聚起座座星山”如此大变化呢?)
(出示学习目标:1、2、3)(学生自学)
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板书)
(1)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板书)
①制定基本路线的出发点是什么?(学生回答)(板书)
明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而制定。
②基本路线的内容:(板书)P146(68个黑体字)(学生集体读)
③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板书)(学生回答)
明确: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而言之就“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板书)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板书)(学生回答)
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 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②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板书)(学生回答)
明确:社会主义本质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A、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B、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的需要。
C、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的成绩,(板书)(看辅助文)
明确:经济、人民生活、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板书)
①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板书)(学生集体读书P148页)
②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板书)
(幻灯片或录像:98年6-8月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同洪水搏斗情景)
明确: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板书)
(学生看书,思考: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实质和目标是什么?)
明确: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②改革的实和目标: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
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
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燕尾服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
③实现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基本国策。
A、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B、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C、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
(由学生看P149插图 P150页辅助文)
议论:改革使本地区发生什么变化?重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二)小结:(投影本框知识点,略)
(三)练习:(投影)
单项选择题: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把__摆在首要位置。( )
A、发展科技和教育。
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大力提高人口质量。
C、治理环境污染。
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我国改革的目标是( )
A、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B、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实行对外开放是( )
A、我国立国之本。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C、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不定项选择题:
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 )
A、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B、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C、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D、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简答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案篇1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
参与政治生活学案篇1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一、学习目标:主要帮助同学们了解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在我们国家,广大...
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学案篇1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学案第一课时《共同理想共同使命》学案教师寄语: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
科学的行动指南篇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情感2、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案篇1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
2023年中考政治专题复习篇1XX年中考思想品德重点中学内部讲义第九讲 相亲相爱一家人 考点梳理一、对应考点(二)1...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篇1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抓住机遇篇13.2迎接挑战(第二课时学案)——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班别:姓名:学号:一、前置作业1、阅读...
拥抱美好未来教案篇1课 题4.10.4拥抱美好未来课 型新 授教学媒体多媒体iu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重要...
民族精神耀中华篇1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2、能力: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运用史实说明与汉字相连的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灿烂的一页;了解...
神圣的使命篇1第十三课 总课时4课时负责人胡丽宏教学目标1、什么是理想及作用2、理想的分类及实现的途径3、什么是共同理...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