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参考 > 初中语文教参 >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参 > 《海燕》学习要点

《海燕》学习要点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0:51

《海燕》

   高尔基

   1、高尔基(1868一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高尔基是笔名。生于尼日尼·诺夫戈罗德(今高尔基城)一个木工家庭,四岁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只上过两年学。他十岁时就被生活所迫走向社会,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备尝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与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小市民》等;《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发生了工业危机,蔓延到了俄国,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革命斗争正在动摇沙皇统治的根基。正当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的时候,高尔基在1901年2月19日从尼日尼·诺夫戈罗德(他的家乡)来到彼得堡,参加俄国作家协会为了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反动统治的尖锐演说,还参加了学生的示威游行,在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联名抗议沙皇暴行的公开信上签了名。3月12日,他回到尼日尼·诺夫戈罗德之后,就根据这次斗争的经历,结合当时革命斗争形势,写了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它末尾的一章。

高尔基作品的影响
《海燕》一发表,便在俄国大地上产生了巨大反响,它被革命者用胶印和手抄等方式广为传播,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力的诗传单。

《海燕》受到了列宁和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重视和高度称赞。列宁曾在自己的演说和著作里引述过《海燕》中的诗句。列宁在1906年8月21日写的《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一文中,曾经引用《海燕》里关于企鹅的描写,并且还引用“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号召力极为强烈的诗句,作为自己文章的结语。一篇文学作品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这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史上是很光辉的一页。

散文诗
散文诗是诗歌的一种,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它以散文的形式表现抒情诗的内容,是一种容量较大、运用自由、散文化了的诗。它有诗的意境,诗的节奏,它把诗的精练、音乐美和散文的舒放、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

《海燕》完全符合散文诗的这些特点。高尔基也说它是“韵体散文”。有的评论家认为,《海燕》在形式上虽然像散文,但它并不是散文。理由是:它有严格的音节和韵律,每行八个音节,每两个音节组成一组,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上。这种诗在俄文中叫做四个音节的抑扬格(或叫轻重格)的诗。

课文内容概要:
1、了解象征、对比手法在本篇散文中的运用。
2、理解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在散文中的表达作用。
3、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树立革命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分析
1、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
高尔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小市民》等。《海燕》写于1901年,是一篇有巨大影响的散文诗。当时欧洲发生了工业危机,蔓延到了俄国,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革命斗争正在动摇沙皇统治的根基。1901年2月,高尔基来到彼得堡参加革命活动,后来他就根据这次斗争的经历,结合当时革命斗争的形式,写了一篇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它末尾的一章。

2、作品的影响
这篇著名的作品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即将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预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且一定胜利的前景。《海燕》一发表,便在俄国大地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受到了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的高度重视和赞扬,列宁的《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引用了《海燕》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把!”这一含义深刻而又给人以鼓舞的诗句。

学习内容
1、给红色的字注音。
呻吟()胆怯()翡翠()蜿蜒()
火焰()掠起()号叫()一晃()

2、解释词语。
精灵:民间传说中的恶魔鬼怪。本文指海燕英勇机智的反抗精神。
号叫:这里形容海燕的极度欢乐。
蜿蜒:像蛇类爬行的样子。
高傲:自认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本文指海燕矫捷的意思。

3、课文怎样以大海为背景展现海燕矫健的雄姿?
全文描绘了三副海面图,形象地表现了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海景的急剧变化和各种鸟儿不同的态度,即
暴风雨孕育之时的海景图--------暴风雨迫近之时的海景图--------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的海景图。

4、阅读后思考:
(1)散文诗中刻画的海燕这一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作者三次刻画海燕的动作情态,从飞舞到飞翔,从直冲向乌云到穿过乌云,从碰着波浪到掠起波浪的沫,从叫喊到大笑号叫,从而喊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海燕随着暴风雨的到来,精神更振奋,斗志更坚定的英雄气概。海燕这一形象与面临俄国革命风暴的到来之时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形象完全吻合,海燕象征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2)散文诗描写的海面景象中的“风、云、雷、电”以及“大海”、“暴风雨”有什么象征意义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象征体
象征意义
风、云、雷、电
沙皇反动统治的黑暗势力
大海、波涛
革命群众的革命力量
暴风雨
席卷一切的革命风暴浪潮
作用:这样的描写展现出俄国革命前夕阶级斗争趋向白热化的壮丽景象,也为海燕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典型的环境。对刻画海燕的形象起着烘托的作用。

(3)本文写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等水鸟?这些水鸟又有什么象征意义?
作者采用的是对比的手法。文中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分别刻画了海鸥、海鸭和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展现了它们在暴风雨到来之时惊慌失措的丑态。这些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海燕的高大形象。
这些水鸟正好象征了当时俄国革命风暴中的一些机会主义者,一些惧怕革命的行行色色的假革命、不革命者。

(4)举出本文中运用比喻、拟人、反复修辞的句子,并体会修辞的作用。
比喻: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堆堆的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天底的大海上燃烧。
比喻句突出了海燕的敏捷矫健,表现了乌云垂死挣扎的样子。

拟人: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拟人的运用突出了大海的强大力量,表现了风的猖狂和嚣张。

反复:
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
反复的运用突出了海燕必胜的信念,表现了其他鸟的恐惧和痛苦。

考解析

1、(北京市崇文区)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①至于猩猩,根据西方学者拿黑猩猩做________的结果,它们能学会极其有限的一点符号语言,可是学不会把它变成有声语言。
②因此,谁如果要________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③雨村忙具衣冠接迎。有顿饭________方回来,问这门子,……
A实验鉴赏工夫B实验欣赏功夫
C试验鉴赏工夫D试验欣赏功夫

【考点】:近义词辨析
【分析】:答案为C项。“试验”的意思在于试探观察,“实验”则意在实地验证。“欣赏”是指怀着喜爱的心情领略美好事物中的意趣,如“欣赏山野风光”;“鉴赏”强调的是鉴定和欣赏,如“鉴赏书画”“诗词鉴赏”。“功夫”指本领、能耐,如“他的书法颇见功夫”;“工夫”指时间,如“四年工夫读完了大学”。

2、(湖南省益阳市)下列各句中红色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伪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B.70多岁的竺可桢,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
C.齐先生虽是海内闻名的化学专家,可是对有一门化学齐先生也许一窍不通。
D.虽然他是残疾人,但我们不能对他刮目相看。

【考点】:成语的正确使用
【分析】:答案为D项。“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与D句的语义不符合,按句义可以改为“另眼相看”。

3、(湖北省天门市)补写成语的后半部分:
前事不忘,_____________只可意会,_____________
【考点】:成语
【分析】:答案为:后事之师不可言传。本题采用成语填空的方式,考查了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对固定短语结构的掌握。

《海燕》学习要点.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备课资料

    [疑难解析]①什么叫记古代的“记”是一种不定体。一般地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地写出来,...

  • 《醉翁亭记》“课前作业 导学”设计的体会

    课前作业 导学,既能节省课时,增大课堂的容量,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合作互助精神。让学生既能体验自已学习成...

  • 《醉翁亭记》学习指要

    《醉翁亭记》是北宋欧阳修写的一篇山水游记,表现了作者因参与范仲淹等政治改革失败被贬滁州知州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笔...

  • 《旅鼠之谜》教学参考

    (一)重点与难点: 1.阅读课文,归纳北极旅鼠有几大奥秘。 2.作者写作意图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如果人类也无节制地繁衍下...

  • 《藤野先生》重点解说

    重点解说1字音辨读。2辨别形似字。3词义辨析。①模胡:一般指不分明、不清楚。例:他神志模胡、言语不清。文中指马虎、不...

  • 《藤野先生》教学资料汇集

    一、背景及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一)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最初发表于1926年12月10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

  • 《藤野先生》教学难点 试析

    《藤野先生》教学难点 试析 (一)藤野严九郎其人其事藤野严九郎生于日本福井县,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

  • 《藤野先生》教学参考

    教学目的一、通过对作品的内容和结构的分析,了解散文的重要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二、了解并学习通过几件事表现一个人...

  • 《藤野先生》导读提示

    导读要点:这篇文章也是叙事散文,在导读方法上有如《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其要点是:1在学习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

  • 《藤野先生》导读设计

    一、初读课文。1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集《》。初一已学过这个集子里的一篇《》。这些散文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是从记忆中...

  • 《藤野先生》备课参考

    问:鲁迅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的实际情况如何?课文说,“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学年考试的成绩,“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

  • 我教《藤野先生》

    ,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着眼语言文字承载的思想和文化。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