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18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做倡导的社会公德。帮助贫困地区和有困难的人是全社会的责任。
2.知道少年儿童要从小培养仁爱之心,学会关心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献爱心。
情感:
1.同情生活贫困或不幸的人们。
2.愿意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或不幸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行为:
1.关注生活周围和社会上贫困和不幸的人们。
2.积极参加支援灾区和“希望工程”、“手拉手”等社会救济活动。
3.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侧重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周围或社会上不幸和贫困的人们,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国一贯倡导的社会风尚,在当今社会更应该发扬光大。对于小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却很少体验,也不理解那些在贫困地区生活,或因天灾人祸、疾病而陷于困境的人们生活的艰难和苦恼。教他们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别人,是当前独生子女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本课是根据这一主导思想增设的。
本课与三年级“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一课有相似之处。都是教育学生看到别人有困难给予关心和帮助。但在层次和重点上又有不同。本课是在三年级教育的基础上,从更广泛的范围,从人道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中和自己身边不幸的或有困难的人,并愿意为他们献上一份爱。
教法建议:
1.我国现在还有一些人、一些家庭没能摆脱贫困,这是事实。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让学生理解和关注这些人,有必要让他们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状况,但在教学中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分渲染,以防止在学生思想和心理上产生负面影响。
2.小学生参与救济或救助活动,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他们在社会中还是受照顾和靠别人抚养的人群。鼓励他们参与救助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他们从中受教育。在教学和开展活动中,都要在注意掌握好教育的角度,重在引导他们学会同情和关心别人,愿意为帮助别人尽一点儿力,至于在物质上能捐出多少并不是主要的。不要给学生造成谁捐得多就好的误导。
教学设计示例
七、
认知:
1.知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做倡导的社会公德。帮助贫困地区和有困难的人是全社会的责任。
2.知道少年儿童要从小培养仁爱之心,学会关心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献爱心。
情感:
1.同情生活贫困或不幸的人们。
2.愿意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或不幸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行为:
1.关注生活周围和社会上贫困和不幸的人们。
2.积极参加支援灾区和“希望工程”、“手拉手”等社会救济活动。
3.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周围或社会上不幸和贫困的人们,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
教学难点 :学会关心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献爱心。
教育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说“爱”是什么?
小组交流:
当自己生病或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最需要的是什么?
这时别人对你的爱意味着什么?
二、听一听(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
1.放音频:
歌曲《爱的奉献》
2.想一想
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3.说一说
你都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听过这首歌?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
4.小结:
我们的周围有多身体有病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三、学一学(使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周围或社会上不幸和贫困的人们,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
自读课文
1.小组交流:
吴霜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他是什么心情?
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大家为什么要这样做?
想想此时吴霜又是什么心情?
2.小结:
当同学身患重病的时候,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非常痛苦,此时,我们应该为他们献上一份爱。这爱不仅仅是物质的东西,还包括精神的鼓励和心理的安慰。
3.同桌互相说说:
张磊遇到的是什么困难?
陈光是怎么帮助张磊的?
4.讨论:
陈光拿出的这些钱是不是随手可得的?
他为什么要把攒了两年的钱全都拿出来替同学交书本费和学费?
5.小结:
当同学家中遇到不幸,生活、学习有困难时,他们会非常着急。此时,我们应该为他们献上一份爱,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同学渡过难关。
6.小组交流:
新学期来临的时候,朱明是怎么做的?
五十六元钱代表着他的什么心愿?
7.提问:
你了解希望工程吗?
你为希望工程做过哪些事?
出图(课文30、31页)
说说图中的同学在做什么?
你见过或亲身参与过这样的场面吗?说说当时自己的心情。
8.放视频:
一九九八年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共同抗洪救灾的感人场面
(1)请同学谈感受
(2)老师补充
9.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顺利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在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他们在生活、学习上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需要我们的爱心、帮助。也许由于我们的爱心,他们就可以和我们一样坐在教室里上学、读书,和我们一样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让我们也为他们献上一份爱心。
板书:学会关心他人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献爱心
四、说一说
小组交流:
当你从报纸或电视中看到受灾地区或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境况时,你有什么想法?
以后你打算怎样向需要救助的人们献爱心/
五、读一读
1.出示小黑板:
“愿爱的阳光洒进每一个贫困的角落,赶走贫病与忧伤。”
“愿每一个受助的人走出困境,每一个给予的人得到心灵的慰藉。”
2.请同学在小组中谈感受
六、全课总结激发情感
1.再次播放音频
歌曲《爱的奉献》
师:同学们,让我们都来伸出友爱之手,为我们周围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让我们每个人的爱汇成江河,滋润所有的心灵。
2.放音频
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3.师生同唱
七、布置活动
以小队为单位,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
活动对象:本校、本地区、其他地区的残疾人或生活有困难的人。
活动形式:写慰问信,捐送图书,学习用品等,或帮助他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设计 :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教学目标 :1、观察春季人们的种植活动,初步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义。2、通过种植与观察记录等活动,感受生命的成...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上课是学习的时间,应该用心学习。2.结合事例说明,上课有利于学好知识,掌握本领。3.知道高士其童年...
教学目标 认知:1.使学生懂得小孩子年龄小,经验少,知识少,需要父母的教导。2.运用正反事例,使学生懂得,不任性,会少...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老师爱学生。老师的教导是为学生好,听从老师教导进步快。2.知道听从老师教导是尊师的表现。情感:愿...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孔融让梨”的传统故事。2.知道同学之间互相谦让的事例。3.知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互相谦...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2.知道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是一种美德。3.知道同学之间友爱互助的...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待客的一般礼节。2.懂得待客热情、有礼貌是尊重客人的表现,热情待客能密切主客关系,增进友谊。情...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做客的基本礼节。2.懂得做客有礼貌是尊重主人的表现,能密切主客关系,增进友谊。情感:从内心尊重...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坐立走的姿势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有礼貌的人应站有站样,坐有坐样。2.知道坐立走姿势正确...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要把东西放在一定的、合适的地方,用完放回原处。2.懂得把东西放在一定的地方,既整洁,用时又好找...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邓小平是革命领袖。2.从照片、影视中,能认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2.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情感:1.愿意遵守...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